為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青島市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線上助力市民安心「宅」在家中,線下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工作,在提供志願服務,宣傳防疫知識、堅定抗疫信心,組織文明實踐文藝宣傳等方面,為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裡」築起守護群眾生命健康的銅牆鐵壁,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精神力量。
戰「疫」宣講辦法多 線上傳千裡 線下送到家
「心理抗疫」服務熱線、線上線下宣講傳達「防疫強音」……連日來,青島各區市採取「線上+線下」多種宣講宣傳方式,充分利用戶外電子屏、橫幅、明白紙、村村通廣播、新媒體等多種形式,掀起一股疫情防控宣講的「強風暴」,向千家萬戶傳遞出的疫情防控的「最強音」。
李滄區根據中央、山東省、青島市文明辦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要求,推出系列原創動畫短片,形象生動地講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幫助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李滄力量。
城陽區在微信公眾號開設《陽光戰「疫」—文明實踐微講堂》專欄,邀請道德模範、公眾人物、專家學者等文明實踐志願者,每天一期錄製微視頻,把最全的防疫妙招、最健康的生活常識,通過文明實踐微講堂傳播到千家萬戶,進一步增強人們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了解,教育人們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強化尊重自然、保護動物的生態文明意識,向千家萬戶傳遞出疫情防控的「最強音」。
截至2月15日,城陽區共發布各類微講堂8期,進一步增強了疫情防控信心、聚集疫情防控同心、溫暖疫情防控人心,凝聚起戰「疫」新能量。
「請各位遊客不要駐留時間過長,請大家佩戴口罩,請大家分散離開」「請儘量避免參加密閉或通風條件不好的室內聚會和集體活動」「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為了做好疫情防護,加強居民的自我防護意識,連日來,市南區八大關街道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網格員帶著小喇叭,一遍遍播放著由街道宣講員精心錄製的「八大關疫情播報」。
除了街道的宣講員,市南區751名下沉到社區網格的機關幹部也積極參與到宣講行列中來,逐家逐戶發放明白紙、宣傳宣講疫情防護科學知識。
致群眾一封信、張貼一個公告、設置一個宣傳專欄、懸掛一條標語、「大喇叭」……膠州市膠北街道充分利用多種方法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引導群眾及時了解掌握疫病防範知識,提高疫情防範意識,勸導群眾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外出要記得戴好口罩,儘量減少聚會、聚餐等活動,讓疫情發展的動態信息和自我防控知識傳遍各社區和村村落落,傳到家家戶戶,這種生動、有趣又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得到轄區居民普遍點讚。
膠北街道還組織人員開展地毯式、網格化排查來膠返鄉人員,對流動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建立詳細的排查臺帳,全面研判防控形勢,及時提出應對措施。街道還利用微信群等線上交流方式,與武漢返鄉自行隔離人員進行互動,了解動態和需求。
戰「疫」志願服務有你有我 哪裡有需要 我們就在哪裡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根據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本著屬地化、就近化原則,青島市近3萬名志願者和70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衝鋒在聯防聯控、防護宣傳、政策解讀、專業醫護、便民服務、防疫消殺、心理援助、社區排查、防疫物資生產等疫情防控一線,不計報酬,不畏艱辛,傳遞溫暖與力量。
青島市南區、嶗山區、膠州市等數百名醫學志願者,分赴青島火車站、街道、社區、應急、疾控中心等一線崗位,提供專業服務。
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山海情」志願救援聯盟、青島斑馬救援隊等14支志願者救援隊出動7877人次,完成消殺場所1517處,面積達10192餘萬平方米。
青島正能量好司機愛心服務中心、青島全安救援中心等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們從大年三十至今沒有休息,為青島市民提供包括車輛救援等在內的一系列專業服務。
西海岸新區成立由精神心理專業人員組成的心理健康疏導服務隊,招募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建立全方位、立體化、全覆蓋的心理幹預和疏導機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疏導服務,還開通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居民可隨時通過撥打熱線獲得心理疏導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提供心理疏導諮詢服務700餘次,給予心理疏導600餘人次,為疫情下的新區居民構建了穩固的心理防線。
各種關於疫情的信息鋪天蓋地向我們襲來,當我們處於應激狀態時,身體和心理都會產生不適感,我們要正視這些症狀,告訴自己恐懼、焦慮、擔心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活動……」2月1日,即墨區免費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專業志願者隊伍迅速集結,成立「線上心理諮詢志願者公益團隊」,開通免費心理援助熱線。截至目前,該團隊25名志願者已幫助數百名求助對象排憂解難,傳遞愛心和勇氣。
喜聞樂見 通俗易懂 文藝作品謳歌戰「疫」精神
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舉國上下眾志成城齊心抗「疫」的精神也深深撼動著無數文藝工作者的心靈。
市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志願者和全區的老師、學生紛紛行動起來,踴躍創作歌曲、快板、朗誦、繪畫、剪紙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歌頌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為大家鼓勁加油。
「把月光走成乳白,留下疲憊的輪廓;把太陽熬的火紅,留下堅強的身影……」詩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定格了市南抗「疫」一線的感人畫面。
疫情無情人有情,隔山隔水不隔心!平度市委、市政府發動群眾,奮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鬥爭中。1月30日晚上的平度市文藝界「抗擊疫情 謳歌群英」線上大型詩文朗誦會,即是其中重頭活動之一。朗誦會形式新穎,在線上舉行,大家互不謀面,內容卻別開生面,受到了平度市朗誦界成員的踴躍報名和熱情參與,為抗擊疫情鼓舞了士氣,振奮了人心。
城陽區棘洪灘街道的孩子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家中為祖國祈福,為一線工作的志願者們加油。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向工作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表達著謝意,更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一句句稚嫩的話,傳達了未成年人內心的感動與愛。
「馬連莊、特殊年,許多話兒記心間……」大清早,位於萊西市馬連莊鎮解家溝子村的大喇叭,傳出了村民紀雲欣自編自唱的呂劇《抗擊疫情走在前》,一人唱戲全村嗨,空蕩的村子頓時有了生氣。水集街道疫情防控社區微信群裡,解巧英自創自演的快板《新年抗疫情 崛起譜新篇》小視頻被廣泛轉發,朗朗上口的唱詞深受居民歡迎。
疫情防控一線的背後,萊西市文明實踐文藝隊的志願者們心系前線,將防疫知識運用歌曲、呂歌、快板、散文等特色通俗的形式呈現出來,創作出《最美白衣天使》《凝心聚力保平安》《水集抗疫賦》等文化宣講作品10餘篇,萊西市詩詞楹聯學會創作出《春節》《逆行者——2020防控冠狀病毒有感》等詩詞作品39首,為全民防疫吶喊助威。
努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社區管家「保姆式」服務暖民心
「他們要買什麼,只要發到微信群裡就行,居民的生活用品和肉類蔬菜,我會到附近超市去買,然後放到他們的家門口。」居民有需求,專人來跑腿。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南豐路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陳成才不僅要做好社區的「小喇叭」宣傳員、站門崗、整理登記居民資料臺帳等工作,自小區封閉管理以來,他還是樓棟居民的「採購員」。
李滄區興華路街道的60多名黨員自發組成「紅色代辦隊」,每一名黨員都是「紅色代辦員」,為轄區內生活不方便的居民購買生活物資,只要一個電話、一條微信,便可送貨上門。
目前,青島各區市不少社區都有專人為居家隔離人員、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買菜幫辦服務,幫助市民解除思想包袱,更加安心地在家中做好自身觀察,更加積極地配合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一陣陣文明新風在青島颳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