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百姓 文明花更紅——清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紀實

2021-01-13 騰訊網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清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於2019年3月揭牌,標誌著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進入了全面紮實深入推進的新階段。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項重大舉措。作為甘肅省16個試點縣和天水市唯一試點縣,清水縣兩年來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強烈的政治擔當,結合縣情實際,立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基礎,圍繞「14534」總體思路,建立了「在實踐內涵上不斷深化拓展、在實踐活動上不斷提質增效、在陣地建設上不斷盤活用好」的工作思路,成功探索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清水路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切實可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成為群眾學習理論政策、豐富文化生活、倡樹文明新風和開展志願服務的最有效平臺。

大美新清水,悠悠古上邽,一朵朵「新時代文明之花」正爭相綻放在清水各地,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01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陣地就延伸到哪裡

進入冬月,天氣寒冷,但清水縣軒轅湖公園內依然是清水最為熱鬧的地方。幾處亭臺樓閣間,紅歌鏗鏘有力,秦腔宛轉悠揚,朗誦抑揚頓挫,讓細雨迷濛中的軒轅湖多了幾分人間煙火氣息。

作為清水縣最大的文化休閒公園,軒轅湖公園不僅是外來遊客們休閒觀光的旅遊勝地,也是清水縣市民活動的主要場所。每天下午,這裡總會有大批市民前來唱歌、跳舞、吼秦腔或者開展其他的戶外活動。根據這一情況,清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事務中心因勢利導,在公園內選址建設「露天開放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清水實踐站,增添了演出臺、座椅等硬體設施,每周組織開展文明禮儀宣講、實施政策解讀、志願服務、文藝表演等活動,讓原來自發形成的群眾聚集地,成為一個傳播文明的實踐站。

「以前這裡的群眾開展活動零散混亂,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後來我們採取『政府組織+志願者組織』這樣的形式,對群眾開展的活動進行了有意識的引導,僅在軒轅湖公園內,我們就有上千人的志願者表演隊伍,除了每周的活動之外,每個月我們都會組織一次主題性的大型活動,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端午詩會、五四青年節紅歌會等活動。」負責軒轅湖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藝術表演的縣文化館職工緱紅斌說。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陣地就建在哪裡。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清水縣創造性地提出「一+二+十+百」的組織架構,即建立一個縣精神文明建設事務服務中心,由縣委書記擔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統攬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總工作;建立兩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揮主體作用和樞紐功能;根據工作需要,在18個鄉鎮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260個鄉村,根據各自特色,建立26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和48個主題特色實踐品牌示範站點,實現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全覆蓋。

志願服務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如何管理,我們一直在探索。」清水縣精神文明建設事務服務中心主任劉連太說,為了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更好發揮作用,縣上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試點的高位推動格局,並建立了縣文明委與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席會議制度,每個月召開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工作;建立了19個縣直部門聯繫指導全縣48個特色實踐品牌示範基地建設的部門抓點制度;建立了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鄉村所站的報告反饋機制、跟蹤問效機制;建立了「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四單對接機制」。

「我們現在還探索建立了網上的站所。」劉連太說,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群眾在網上獲取信息。為了建好網上平臺,清水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縣融媒體中心平臺建設相融合,打造「1+N」網絡便民服務實踐品牌,同步建立「指尖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

以現有資源整合的方式,清水縣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把實踐陣地建起來、管起來,真正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能建成、可見效、可持續。

文明街道

02

群眾需要什麼,文明實踐陣地就提供什麼

每年雨季,是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村民最擔心的時候,然而,今年開始,他們再也不用因為下雨而提心弔膽了。以前家門口的路面沒有水渠,每到下雨,尤其是接連幾天的下雨,家門口的路都「水漫金山」,無處下腳,更嚴重的是,雨水常常漫過路肩,威脅到下面學校的護坡安全。

今年夏天,鎮上在村文化廣場舉行「三提五講一解決」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政策面對面活動,梁山村村民劉琦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將自己的問題反饋給了宣講組。讓劉琦沒想到的是,村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高度重視,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一條全長200多米的新水渠就建成了。

在清水縣每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都能看到一張「志願服務菜單」,上面清楚地寫著理論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等5大類服務項目,只要群眾需要,都可以派出志願者,免費為群眾提供服務。那麼,這些志願服務又是如何提供的呢?

「在工作中,我們按照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四單』對接方式進行。」劉連太說,清水縣結合不同的文明實踐任務,重點打造領導幹部、專業隊伍、文藝隊伍、草根鄉賢、道德好人等5個方面的志願服務隊伍,打造了一支聚合各類人才、專兼職結合的文明實踐主力軍,目前已發展在線註冊志願者3.43萬人,分級分批派送志願服務項目清單163個,主要涵蓋扶貧濟困、扶老助殘、助醫助學、文化惠民等20多個領域,受益群眾達到42000多人次。

「除此之外,我們著力破解所站建設和群眾參與難題,堅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主題基地建設作為鄉村傳播黨的思想、踐行主流價值、推進鄉風文明、培育時代信任的重要平臺。」劉連太介紹,目前縣上充分整合鄉村道德講堂、村史館、文化站等資源,深入挖掘各村文化特色、民俗傳承,圍繞五大核心內容,著力構建具有代入感、親切感的特色實踐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出9類具有地域文化、鄉土傳承的特色基地48個,其中黨的理論宣講類14個,文明新風培育類13個,以文化人類2個,移風易俗類3個,民族團結進步類3個,踐行主流價值類9個,家風家訓類2個,尚文重教類2個,遵法守信類1個。

瞄準農村基層不同群體差異性、選擇性、多樣性的需求,清水縣創新開展精細化、分眾化、互動化的活動,讓各個層面、各個階層、各個年齡、各種職業的群眾,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用起來、活起來。

文明之花

03

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創新特色項目賦能鄉村振興

清掃村莊衛生一小時,積分100;關愛留守兒童,積分100;參與助學助殘助困等公益活動,積分100;去敬老院看望關愛老人,為老人們理髮、剪指甲,積分100……清水縣山門鎮腰套村黨支部書記楊鋒明告訴記者,「我們村裡有個不一樣的銀行,村裡已有二十幾位村民將積分存入『儲蓄存摺』裡,累計積分2000多分呢。」

楊鋒明所說的「銀行」,是該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的「新風積分銀行」。它從積法、積孝、積善、積信、積勤、積儉、積美等方面,議定新風積分銀行8大類積分項目,村民平日裡的點滴善舉都可以得到積分。按積分高低可以兌換價值不同的獎品,積分終身有效,使用後清零。

文明的力量就是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從這一點出發,清水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引導群眾在參與文明實踐活動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從而激發群眾自身發展動力,助推脫貧攻堅,賦能鄉村振興。

清掃衛生

在清水縣每個鄉村,只要每個月村上開展「三提五講一解決」政策面對面活動,或者開展「街頭巷議新時代」活動,村民們都積極踴躍參加,因為這種活動不僅能讓他們了解許多國家的大政方針,更主要的是能解決他們的很多問題。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來,清水縣就創新開展了群眾提問題、提意見、提困難,黨組織書記講思想、校長講教育、村醫講醫療、第一書記講政策、駐村幹部講法規,現場答覆解決群眾訴求的「三提五講一解決」政策面對面文明實踐活動,在群眾聚集的街道、廣場等區域,開展一句「農家話」、一段「鄉間事」講解黨的理論、國家政策的「街頭巷議新時代」活動,徹底改變幹部講、群眾聽的單一實踐活動,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目前已開展政策面對面活動155場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52條,現場解決群眾困難問題170個。

文明宣講

永清鎮溫溝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在了村史館。村史館裡,既有村莊發展歷史沿革,更有「鄉村十禮」、婚喪嫁娶的相關知識。「以移風易俗教育群眾,我們把移風易俗工作與文明村鎮建設、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傳承、文化活動等相結合,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政策宣傳、健全紅白理事會管理制度、評選推廣全市優秀村規民約、創排移風易俗鄉土文藝節目等活動。」村黨支部書記溫鳳江說,目前村上已經形成了「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儉辦」文明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每天早晚,山門鎮史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的大喇叭就響起來了,轉播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村裡的大情小事,在大喇叭裡也能聽到。村民王新倉告訴記者:「大喇叭一響,感覺很親切,它把我們大家聯繫在一起。」清水縣在全縣所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安裝了「大喇叭」,開展「蒲公英」播報,目前已錄製脫貧攻堅專項音頻10期。「實踐證明,農村廣播,是推動鄉村治理的有效手段。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以農村廣播引導群眾,通過『大喇叭』宣傳村裡的好人好事,引導向上向善;批評身邊的不良現象,推動問題解決。」史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渭濱如此評價。

政策解讀

白駝鎮林屲村是有名的「大學生村」,100多戶人的村子,有大學生的就佔到了34戶。依託村上崇文重教的風尚,縣上在林屲村建起了尚文重教實踐基地,在全縣範圍內大力弘揚尚文重教的傳統。「我們還在村上建立了大學生家庭和貧困戶家庭的互幫機制。」駐村第一書記成志平說,目前村上重視教育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強烈。

點滴細節之間,有一種力量在生長,這力量,來自於上邽這座古縣城日漸深厚的文明氣質。在清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已成為群眾學習、活動、服務和助力發展的重要平臺,打通了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越來越多的群眾正養成「有事找村委會、有空去文明實踐站」的良好習慣,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明新風尚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治理體系的有益探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清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人民為中心,密切聯繫群眾,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創新治理體系做了很好的探索。

他們把群眾在哪裡就把工作做到哪裡作為工作方向,把群眾需求作為工作的導向,工作往基層去、重心下沉,創新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因地制宜、科學統籌,為老百姓解決了許多困難,贏得了老百姓稱讚。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各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慈谿「幸福巴士」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一個縮影。自2019年10月起,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擴大到500個縣(市、區、旗)。各地聚焦目標任務,秉持「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群眾普遍需求有哪些,文明實踐的『菜單』就制定哪些」的理念,整合各種資源、聚合各方力量,以體制機制創新激活「源頭活水」,文明實踐進一步做深、做實、做優,城鄉煥發新氣象。
  • 明年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站在新的起點,河西區提出將進一步推進城區文明建設常態化,將於明年集中打造1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街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並在有條件的社區推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推進文明城區建設,為打造品質城區、建設首善之區營造濃厚文明氛圍。 一個城區,一種品質。品質是「品位」和「氣質」的融合,更展現著城區的獨特魅力。
  • 河西區深化文明城區建設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以此為契機、為動力,河西區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區建設,將於明年集中打造1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個街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有條件的社區推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持之以恆推進文明城區建設,為打造品質城區、建設首善之區營造濃厚文明氛圍。
  • 拓陣地、強隊伍、聚合力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廬陽樣本
    本次講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張祖平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志願服務項目設計方法》為題,從為什麼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功能定位、如何運營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及志願服務項目基本概念、評判標準、設計方法、優化升級等方面,結合實際案例系統闡述和講解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背景、路徑及方法步驟。
  • 文明新風款款來,上海佘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
    走進佘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展廳,一個大大的「文」字logo映入眼帘,它標誌著佘山「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文明新尚共識,也彰顯著佘山「靈感孕育、活力迸發」的發展,更象徵著佘山的文明實踐工作從這裡再揚帆、再起航、再出發。
  • 「文明實踐與志願服務——2020年靜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
    ——2020年靜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工作交流展示會」。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的群眾工作落地落實、打通「最後一公裡」的重要探索,目前靜安已形成了1個區中心、14個分中心、342個實踐站的文明實踐陣地網絡。會上,來自臨汾路街道、區文旅局、區委明燈講師團、889 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河濱融景居民區實踐站的代表分別從各層面作了交流分享。
  •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歷城樣板」
    郭連軍得知消息後立即在村裡志願服務群發出倡議,僅一個小時時間,就有60多名村民報名獻血,解了燃眉之急。面對疫情和病患的雙重危難,沙四村村民們反應迅速、一呼百應,不僅彰顯了該村志願服務隊伍的高素質,更體現了村民把村子當家、把鄰居當家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志願服務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契機開始,村風因志願服務越來越好,在文明新風潤澤下,村民的正能量越來越足。」郭連軍說。
  • 贛州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弘揚新風尚 唱響新樂章
    在尋烏縣文峰鄉雙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天都有很多村民聚集在此,或參加活動,或看書學習,或休閒娛樂。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村衛生室、婦女兒童之家、文化廣場等各類陣地整合建設,最大程度利用了現有陣地資源,方便了群眾的需求。目前,尋烏縣建成「文明實踐+黨群服務+社會治理」綜合體73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點785個。
  • 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 在蒲縣召開
    與會同志先後前往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薛關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山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五鹿社區新時代文明站、段雲書藝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點等地進行了實地觀摩,詳細了解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主要做法、亮點特色、工作成效等。
  •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武漢樣板」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拓面提質,12月2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在黃陂區召開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既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民心工程。
  • 天津武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動
    11月4日上午,天津市武清區在文化公園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動儀式,標誌著武清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進入新的階段武清區委書記、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隊長戴東強致辭。區委副書記、區長倪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韓勝軍,區政協主席喬金生,區委副書記、區委組織部部長閆浩,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薛梅參加。
  • 白扎鄉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
    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根據《中共囊謙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囊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及志願服務總隊(支隊、分隊
  • 寶山園區衛固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我們身邊的「百姓之家」
    、群眾訴求我來幫」服務模式,努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真正打造成為群眾身邊的「百姓之家」「精神家園」。強化陣地建設,統籌用好各類宣傳思想平臺,營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濃厚氛圍。
  • 文明實踐 接力有我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順德這邊廂,宣講師朱新民準點來到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講堂,深入淺出地向觀眾們講述順德故事、順德精神;那邊廂,年近七旬的水藤村民來到紅基石黨群服務中心,開啟志願者服務之旅……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之一,順德區強化黨建引領、緊貼群眾需求,推動文明實踐工作讓群眾更滿意。
  • 餘杭塘栖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助力高質量發展 潤物細無聲 文明心中留
    2018年7月,全國開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作為全國文明鎮,塘栖鎮著眼大運河文化文明傳承,以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為核心載體,融合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全鎮各村社積極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打造多維文化共享陣地、多元志願服務隊伍和多彩文明實踐活動。
  • 玉溪市紅塔區聚焦培育時代新人 弘揚時代新風建設文明實踐中心
    紅塔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著眼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部署
  • 保定高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沈齊 攝  中新網河北新聞12月19日電 (徐巧明 程尚梅)18日,保定市高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儀式暨志願服務組織基層宣講啟動大會在該縣融媒體中心舉行。 理論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到邢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宣講。
  • 清水縣趙那村:精神扶貧引領鄉風文明
    2020年,他和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大型少兒戶外成長體驗節目《2020最野假期-幸福的夏天》的孩子們一道為村裡的優秀家庭和個人拍攝全家福,對於清水縣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介宣傳作用。
  • 【三創四建進行時】邱縣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安排工作已開啟...
    【三創四建進行時】邱縣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4月22日上午,我縣組織召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會議。陳濤強調,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政治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各鄉鎮和縣直有關單位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切實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在試點建設中要創新務實,結合邱縣實際,做出新特色,各個鄉鎮也要和鄉鎮特色結合起來,既有規定動作,又有「一招鮮」。段海峰就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強調要求。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
  • 「文明實踐」我市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現場推進會
    12月18日,我市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現場推進會,總結2020年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安排部署下步重點工作。上午,全體參會人員現場觀摩了縣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市委黨校理論宣講分中心,在市委黨校接受了「雲平臺」志願服務板塊操作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