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如何區分圈椅、交椅、官帽椅、靠背椅、太師椅……

2020-12-17 騰訊網

椅子的起源

古代席地而坐,原沒有椅子。

《詩經》中有「其桐其椅」句,「椅」即「梓」,是一種樹木的名稱。

椅子的起源,一般採用以下兩條記載:宋人高承《事物紀原》引《風俗通》說:「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後漢書·五行》載:「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競為之。」

依據這兩段記載,椅子的出現當在漢靈帝時期,其前身是漢代由北方傳入的胡床。

南北朝時出現了四條腿的扶手椅,唐代中期以後,椅子才從「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始有椅子之稱。

中國椅子文化

椅子雖是胡人發明,但最終是在中國完成了從實用品到藝術品的進化。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在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中,椅子的樣式和裝飾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種種變化。

作為一種坐具,椅子象徵著地位和對精神的承載。

而中國座椅對周邊國家的座椅設計影響至深,說它代表了整個東方的審美觀也不誇張。

它體現的是一種莊重和典雅的文化,蘊含著人們坐時的禮儀。

因此,它也被人為地貼上許多文明的標籤:

有人說椅子就是禮儀,一起一落都是人情世故。

有人說椅子即是圈子,只有投契之人才能入座。

有人說椅子亦是階層,是權力地位的高低排序。

中國古代椅子種類多樣

交椅 | 最少見但最顯赫

交椅在廳堂中陳設,以顯著地位,有凌駕四座之勢,俗語有「第一把交椅」之說,說明它的尊貴和崇高。

在許多傳世的祖宗畫像中,常可見官員坐在一張披覆椅衣的交椅上,如清早期一張描繪王鏊的畫像中,王鏊即坐在交椅之上。

圈椅 | 最舒適,少有單獨陳設

圈椅是因靠背與扶手相連成圈形而得名,是交椅的改進。

圓婉優美的椅圈通過後立柱,從高到底一順而下,成為扶手,靠背板向後凹曲。

圈椅是身份較高貴、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坐的,在明代曾稱為「太師椅」。

轎椅 | 可行走可擺坐

式樣和圈椅相似,惟腿足很短,使用時要加上盤底,穿上轎杆,抬起來行走用。

轎椅也有擺在室內使用的,但靠背的後仰角度較大,座心為軟屜。

靠背椅 | 形式簡單,樣式不多

沒有扶手的椅子都是靠背椅。靠背椅的形制簡單,故式樣不多。

不同的椅式主要是「搭腦」和「靠背」的不同,其包含燈掛椅、梳背椅、屏背椅等等。

官帽椅 | 具有較高藝術性和文化內涵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官帽而得其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式官帽椅兩種。官帽椅是傳統坐具中最為常見,也是使用範圍最為廣泛的。

南官帽椅

以其舒適和優美,既能讓人坐著舒服,又能與室外美景融為一體,應該說是中國傳統坐具中設計最為成功的一種。

這種椅子在我國明清時期,民間使用得較為廣泛,而它的風格形成卻是在一千年以前。

太師椅 | 唯一用官職命名的椅子

太師椅最早使用於宋代,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裝飾繁縟。

成排陳設在廳堂之上,民間稱「太師椅」。

這種椅子與尺寸較小,構件簡單的扶手椅在風格上大不相同,故可以成為一類,有較高收藏價值。

玫瑰椅 | 小巧精緻

又名「文椅」,椅子來源不詳,該椅子小巧玲瓏,雕飾繁複精美,深得人們喜愛。

躺椅 | 休閒舒適

是一種休閒椅,特點是後仰的靠背很長,人可以很舒適的仰坐在上面。躺椅有幾種式樣,有的可以摺疊,有的是腳踏部分做成組合式。

六方椅 | 寬大自在

這種寬大的扶手椅以南官帽椅的做法為基礎,將座位的前緣加寬後做成六角形座面,故相應設有六足,扶手前端不出挑,六足之前裝有管腳棖,北方稱「六方椅」。

清代獨座 | 莊嚴氣魄

清代園林和大戶人家廳堂上使用的扶手椅,江南俗稱「獨座」是借鑑宮廷「寶座」製作出來,椅子尺寸較大,有氣魄,並常雕刻雲紋,靈芝紋等,一般靠背鑲嵌雲石,是江南一帶別具一格的座椅。

清式炕椅 | 方便舒適

在炕上使用的一種坐具,只有椅面和靠背,而無腿足,有的靠背可以隨意調整。

民國椅子 | 樣式多

民國椅子式樣很多,數量超過明清椅式。

* 文章轉自:網際網路,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

相關焦點

  • 皇宮椅、太師椅、交椅、圈椅的由來和歷史
    ▲皇宮椅 皇宮椅的由來 「皇宮椅」又名皇宮寶座,是皇帝專用御製。 後來交椅發展成圈椅,圈椅採用四足,以木板作椅面,椅面以上保留交椅的形態,一般成對擺放。 圈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演變成為皇家御用的「皇宮椅」。
  •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了解三把座椅的安置位置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是傳承數千年後存留下的經典,其內在設計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居智慧,下面一起了解三把座椅的安置位置吧。 太師椅基本上是屏風式,靠背、扶手、椅面間或直角,樣子莊重嚴謹,寬大誇張,椅背與扶手雕刻的精彩異常,成為一種充滿富貴之氣的精美座椅,放在家庭中重要位置的客廳裡,彰顯了主人的品味和雅趣。 太師椅放在客廳可以俯覽全景的首位,倚牆而置,凸顯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 坐看雲捲雲舒:中式家具裡的八大名椅!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統稱,其式樣和大小,差別甚大,除「寶座」外,皆可歸入此類。 中國古代椅子,主要從唐以後出現,而椅子也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後直呼為椅子。主要種類有:交椅、太師椅、官帽椅(四出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禪椅、皇宮椅等。
  • 家具怎麼選購 傳統家具椅凳名稱
    在家具中,傳統家具的比重也是很大的,那我們也來學習一下傳統家具椅凳的名稱,這對於大家選購家具也是有幫助的。一件傳統家具和當代生活融合,靜謐、溫馨,成為了很有個性很有溫度的家居裝飾。家具怎麼選購一般好的家具,打開櫃門、抽屜後,其木質乾燥、潔白,紋理清晰、明了,質地緊密、細膩。
  • 插牌椅是什麼?竟然也位列明式家具經典之列?
    「在2018年臺北中正迎春拍賣會上,一套紅木鑲圓大理石側角插牌椅以1386萬新臺幣成交(折合人民幣304.92萬元)。」紅木椅子有圈椅、交椅、官帽椅、玫瑰椅,可這個插牌椅我們平時比較少聽說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椅子呢?
  • 官帽椅的構成——「百川歸海」的產物!
    官帽椅是中國明式家具中的經典類型之一,它具有明式家具線條洗鍊、造型舒展、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的特點。同時,官帽椅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在構成中所體現出的美更是意味深長。「線」的藝術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線」的應用尤為普遍。在官帽椅的構成關係中,除座面與靠背板以外,其餘所有的構件都表現為某種「線」的狀態。
  • 中國人的「小」椅凳情結
    在中國現代家庭中,家家戶戶家裡都有幾張小馬扎或幾把小靠背椅子,材質上或為木製,或為塑料,有些民俗點兒的是傳統竹烤工藝加工而成
  • 素簡雋永,大紅酸枝二膘老料,官帽椅經典家具
    無聯邦棍款 四出頭官帽椅規格:59.5*47.5*118/51cm官帽椅集明式家具法度之大成,它是僅次於交椅的一種通常陳設在廳堂等場合的椅子,它的名稱由來可能由於它造型此對官帽椅為四出頭官帽椅,又稱北官帽椅。此對椅子造型雋永,全身光素、彎弧優美、搭腦起伏有度。選用上等的大紅酸枝去芯二層皮老料製作,紋理細膩,色澤沉穆。搭腦後仰,中間成枕形,兩端出頭後翹,扶手向外彎曲。獨板光素靠背,靠背板呈優雅三彎弧形曲線,承託著人的背部,搭腦中部削出斜坡成枕,設計舒適周到。
  • 盡顯奢華|紫檀皇宮椅
    皇宮椅是又名圈椅王,為清明皇家御製座椅,一經面世,便豔絕四壁,為坊間世人所追捧。然該椅設計的理念解讀卻在諸多家具製作類書籍中,無隻字片解。世人常以空靈、柔婉、峻拔形容之。其多在正廳兩側,以顯家闊業大之勢,明清時極為盛行。
  • 解讀明式家具之官帽椅-「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官帽椅」
    官帽椅為什麼叫「官帽」椅? 官帽椅的名字很形象,因其形狀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來.從官帽椅造型側面看,扶手同帽子的前部相似,椅背同帽子的後部相似,在線條處理上,椅面、椅腿、橫檔基本上做直線處理,從功能上考慮,椅背略做彎曲,變呆板為靈動。
  • 細說官帽椅:「北官」與「南官」的異同
    按形制和適用地域,官帽椅可分為主要用於北方的四出頭官帽椅,以及主要用於南方的南官帽椅。 明代以後,由於經濟的繁榮和崇尚理學,有一大批文人熱衷於玩賞、收藏,並參與了家具的設計。 他們追求「簡約、神逸」和「天然、幽雅」,對各類器具的製作工藝要求一絲不苟,但反對一味地雕琢和漆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