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椅
皇宮椅的由來
「皇宮椅」又名皇宮寶座,是皇帝專用御製。
古代的皇宮椅雕刻以龍鳳為主,象徵社會等級制度。
隨著社會發展,封建制度被消滅,皇宮椅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製作工藝上進行創新和發展,融入了現代人的審美以及時尚潮流。
皇宮椅最早以交椅的形式出現,也叫胡床,是古代遊牧民族的用具。
後來交椅發展成圈椅,圈椅採用四足,以木板作椅面,椅面以上保留交椅的形態,一般成對擺放。
圈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演變成為皇家御用的「皇宮椅」。
▲福壽太師椅
太師椅的由來
「太師椅」以官銜命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興於北宋,此後歷朝的史書中均記載和描述。
太師椅最早記載於《貴耳集》。
書中有個故事提到當時任太師的秦檜坐在椅子一仰頭, 頭巾不小心墜落到地上。
吳淵看到後,就讓人製做了一種荷葉託首,安在椅圈上, 太師椅就此產生了。
並且帶有荷葉託首的交椅也被稱為「荷葉交椅」、「太師交椅」。
明代時,「太師椅」是將下部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
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
▲麒麟交椅
交椅的由來
交椅是體現地位的象徵物 :「交木兩支,如交椅之稱。胡床,即交椅。」
交椅堪稱中國椅類坐具「鼻祖」, 被認為是從席地而坐向垂足高坐的過渡。
漢魏以前,我們的祖先席地而坐,是沒有「椅子」的。
漢靈帝時,從北方傳入了「胡床」即交杌,它是中國古代馬上民族的用具,樣子像矮凳。
與胡床同時傳入的還有一種繩床,雙足交叉,可以摺疊,類似現在仍在用的馬扎。
這種繩床後來也被叫做「胡床」。
隋朝時忌諱說「胡」字,改名為「交床」。
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名稱中的「床」都是坐具的含意,與睡眠用的床是不同概念。到了南宋,人們才將交床改稱交椅。
在《宋史》、《東京夢華錄》中,都有「金交椅」、「銀交椅」出現。
▲恭王府壽字紋圈椅
圈椅的由來
圈椅在五代時已有雛形,明代圈椅趨於成熟,造型古樸典雅,線條簡潔流暢,製作技藝爐火純青。
「天圓地方」是中國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觀,也融入到了坐具設計中。
圈椅是方與圓相結合的造型,上圓下方,以圓為主旋律,圓是和諧,象徵幸福,方是穩健,寧靜致遠,圈椅完美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從審美角度看,明代圈椅造型美、線條美,與書法藝術異曲同工,兼有中國潑墨寫意畫的手法,視覺效果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 文章轉自:網際網路,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