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椅、太師椅、交椅、圈椅的由來和歷史

2020-12-16 騰訊網

▲皇宮椅

皇宮椅的由來

「皇宮椅」又名皇宮寶座,是皇帝專用御製。

古代的皇宮椅雕刻以龍鳳為主,象徵社會等級制度。

隨著社會發展,封建制度被消滅,皇宮椅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製作工藝上進行創新和發展,融入了現代人的審美以及時尚潮流。

皇宮椅最早以交椅的形式出現,也叫胡床,是古代遊牧民族的用具。

後來交椅發展成圈椅,圈椅採用四足,以木板作椅面,椅面以上保留交椅的形態,一般成對擺放。

圈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演變成為皇家御用的「皇宮椅」。

▲福壽太師椅

太師椅的由來

「太師椅」以官銜命名,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興於北宋,此後歷朝的史書中均記載和描述。

太師椅最早記載於《貴耳集》。

書中有個故事提到當時任太師的秦檜坐在椅子一仰頭, 頭巾不小心墜落到地上。

吳淵看到後,就讓人製做了一種荷葉託首,安在椅圈上, 太師椅就此產生了。

並且帶有荷葉託首的交椅也被稱為「荷葉交椅」、「太師交椅」。

明代時,「太師椅」是將下部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

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

▲麒麟交椅

交椅的由來

交椅是體現地位的象徵物 :「交木兩支,如交椅之稱。胡床,即交椅。」

交椅堪稱中國椅類坐具「鼻祖」, 被認為是從席地而坐向垂足高坐的過渡。

漢魏以前,我們的祖先席地而坐,是沒有「椅子」的。

漢靈帝時,從北方傳入了「胡床」即交杌,它是中國古代馬上民族的用具,樣子像矮凳。

與胡床同時傳入的還有一種繩床,雙足交叉,可以摺疊,類似現在仍在用的馬扎。

這種繩床後來也被叫做「胡床」。

隋朝時忌諱說「胡」字,改名為「交床」。

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名稱中的「床」都是坐具的含意,與睡眠用的床是不同概念。到了南宋,人們才將交床改稱交椅。

在《宋史》、《東京夢華錄》中,都有「金交椅」、「銀交椅」出現。

▲恭王府壽字紋圈椅

圈椅的由來

圈椅在五代時已有雛形,明代圈椅趨於成熟,造型古樸典雅,線條簡潔流暢,製作技藝爐火純青。

「天圓地方」是中國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觀,也融入到了坐具設計中。

圈椅是方與圓相結合的造型,上圓下方,以圓為主旋律,圓是和諧,象徵幸福,方是穩健,寧靜致遠,圈椅完美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從審美角度看,明代圈椅造型美、線條美,與書法藝術異曲同工,兼有中國潑墨寫意畫的手法,視覺效果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 文章轉自:網際網路,侵權請告知!任何涉及版權權益問題請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我們第一時間說明或刪除並賠付版權費!

相關焦點

  • 【乾貨】如何區分圈椅、交椅、官帽椅、靠背椅、太師椅……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中,在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中,椅子的樣式和裝飾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產生了種種變化。 作為一種坐具,椅子象徵著地位和對精神的承載。
  • 坐看雲捲雲舒:中式家具裡的八大名椅!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統稱,其式樣和大小,差別甚大,除「寶座」外,皆可歸入此類。 中國古代椅子,主要從唐以後出現,而椅子也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後直呼為椅子。主要種類有:交椅、太師椅、官帽椅(四出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禪椅、皇宮椅等。
  • 盡顯奢華|紫檀皇宮椅
    皇宮椅是又名圈椅王,為清明皇家御製座椅,一經面世,便豔絕四壁,為坊間世人所追捧。然該椅設計的理念解讀卻在諸多家具製作類書籍中,無隻字片解。世人常以空靈、柔婉、峻拔形容之。其多在正廳兩側,以顯家闊業大之勢,明清時極為盛行。
  •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了解三把座椅的安置位置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是傳承數千年後存留下的經典,其內在設計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居智慧,下面一起了解三把座椅的安置位置吧。 太師椅 太師椅原為官家之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 插牌椅是什麼?竟然也位列明式家具經典之列?
    「在2018年臺北中正迎春拍賣會上,一套紅木鑲圓大理石側角插牌椅以1386萬新臺幣成交(折合人民幣304.92萬元)。」紅木椅子有圈椅、交椅、官帽椅、玫瑰椅,可這個插牌椅我們平時比較少聽說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椅子呢?
  • 古典椅凳類家具的各部件名稱,你認得多少?
    鑑賞紅木家具,除了材質和整體造型外,了解家具的各部件的設計和特色也是關鍵的一步。以下整理九種常見椅類家具的部件名稱,配圖一目了然了解家具各部位!
  • 家具怎麼選購 傳統家具椅凳名稱
    在家具中,傳統家具的比重也是很大的,那我們也來學習一下傳統家具椅凳的名稱,這對於大家選購家具也是有幫助的。一件傳統家具和當代生活融合,靜謐、溫馨,成為了很有個性很有溫度的家居裝飾。家具怎麼選購一般好的家具,打開櫃門、抽屜後,其木質乾燥、潔白,紋理清晰、明了,質地緊密、細膩。
  • 中國人的「小」椅凳情結
    中國人對於小椅凳的情結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早在漢代以前,中國人的居住生活方式是席地而坐,搭配的桌案都是低矮形制的。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北方遊牧民族的闖入,佛家修行的繩床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胡床」(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馬扎)被帶進中原。漸漸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從席地而坐轉為了垂足而坐。坐臥器具高度的變化也反映出中國人生活方式與文化的變遷。
  • 視頻號|第四期【一椅喻一人】一家之言,博君一笑
    02 有束腰帶託泥雕花圈椅:劉徹 承明韻,攜清風,繁華而利落,內聖而外王,故有皇宮圈椅的俗稱。 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承「文景之治」局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疆拓土,西漢王朝經其推向極盛。
  • 簡約雋永,經典明式家具復刻,恭王府款,壽字紋圈椅,紅木家具
    緬甸花梨木復刻 恭王府團壽紋圈椅圈椅是明式家具最為經典的代表作,以簡潔、雋永之姿為當時世人所鍾愛。明式家具嚴格意義上來說特指從明嘉靖,萬曆至清康熙,雍正這二百多年間產於蘇州,廣州,揚州,徽州等地之作品。
  • 大紅酸枝靈芝紋中堂六件套包含翹頭案太師椅八仙桌花架!
    大紅酸枝紅木中堂迎賓宴客、喜慶祭祀,日常起居都在中堂,家具擺設也是偏向端莊。當然可以繼續延伸,中堂家具之前擺兩套面對面的兩椅一幾三件套組成十二件套,亦或兩邊再三椅兩幾,組成十六件套,以此類推。如果中間再擺套圓桌,盡顯方圓之地,可以用來家宴會客,那才是真正的傳統禮數。此中堂六件套全部為大紅酸枝所制,一對正統的沖天靈芝紋太師椅、一張靈芝紋八仙桌、一張靈芝紋大翹頭案以及一對靈芝紋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