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真正反派,是小丑?還是創造他的腐敗社會?

2020-12-04 赫赫哥說故事

面對著電腦屏幕,在我開始動筆寫《小丑Joker》心得前的第一件事,是播放電影片尾響起Frank Sinatra版本的「That's Life」,把自己再度拉回電影裡頭,重溫每一幕震撼。

欣賞完《小丑Joker》已過了兩天,它依舊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感覺好一陣子沒看到各方面都趨近完美的電影了,從執導、攝影、表演,到音樂、剪輯等,都無懈可擊。JoaquinPhoenix的演技從未讓人失望,會有亮眼表現我一點都不意外,也無須與HeathLedger的版本作比較,兩人呈現的是不同精彩。

反而最大驚喜是以《宿醉/The Hangover》聞名的導演Todd Phillips,過去作品一直是喜劇的他,這次大改風格,交出一部沉穩黑暗的佳作。而或許就是因為太了解喜劇了吧,ToddPhillips比起其他人,反而更能懂得Arthur的心境,才有辦法將這位經典漫畫反派的蛻變刻畫得如此深刻。讓我實在很想回到過去,在當初得知他將攜手Joaquin Phoenix創作關於Joker電影而感到懷疑的自己臉上,重重揮上一拳。

不僅技巧上優秀,《小丑Joker》的迷人更是來自故事與角色本身的真實與情緒上的鋪陳,或許是因為IMAX放大了所有的情緒,加上的JoaquinPhoenix令人動容的細微表情,從最開頭Arthur化妝,用兩隻手指頭撩起嘴角,迫使自己展現笑容,接著黑色淚痕從他臉上緩緩流下的畫面,就已讓我鼻酸不已。直到電影結束,我幾乎是全程哭著看完的。

《小丑Joker》是一出時代悲劇,而Joker則是悲劇下的產物。

Arthur各方面來說都是社會底層的弱勢。單親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營養不良。身心裡都有著缺陷,患有精神官能症的他總在受到刺激時無法控制大笑,因此並不善言詞,卻從小因為媽媽一席:「你註定要帶給他人歡樂。」的話語,而夢想成為像脫口秀主持人MurrayFranklin(Robert DeNiro飾)一般,能使大家綻放笑容的人,因此總是在筆記本裡寫下想到的笑話,希望有一天能站上舞臺分享。在尚未達成目標之前,他選擇成為小丑,一個同樣帶給人們歡樂的職業,卻在職場及生活中都飽受霸凌,自己都找不到快樂了,還怎麼能讓人們臉上出現笑容呢?而唯一對他好的,就只有一位侏儒同事,諷刺的是,侏儒不同樣也是社會弱勢嗎?

反派的誕生並非沒有任何理由。經年累月下的壓力及痛苦腐蝕了亞瑟的心靈,終於在一次電車上的衝突一觸即發,為了自我防衛,亞瑟用同事給的槍,射殺霸凌他的三名乘客,害怕的他躲進廁所,像是覺醒般,開始歇斯底裡跳起舞來,Joker由此萌芽。接著更多事件使他一步步迎向毀滅,親生父親有可能是ThomasWayne、母親的精神疾病、自己是被領養、小時候曾受虐待的事實等等,成為創造出Joker的養分。一場與ThomasWayne的對峙戲,單純想要得到真相,好聲好氣詢問,卻換得對方欺辱,直指Arthur是社會亂源。接著崇拜已久的MurrayFranklin,居然在節目上播放自己表演時失控的畫面,只為嘲笑。被尊崇的人如此對待,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Arthur隕落,Joker正式降臨。

受邀參加Murray Franklin節目,Arthur打扮好出門,在階梯上輕鬆跳著舞這一幕令人印象深刻,與過去回家時總拖著沉重步伐往上爬的畫面形成強烈對比,他擁抱自我的瘋狂模樣,仿佛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力,是Joker最後階段的覺醒。

電車事件立刻引起各界關注。原來三位死者是ThomasWayne的員工,十足白領階級,Thomas公開發表聲明抨擊兇手,想不到市民的態度卻是支持小丑,認為他的出現是種救贖。從電影開頭提到垃圾車罷工事件開始,資本主義導致長期累積的民怨因此爆發,沒有人願意繼續忍受,小丑成為反抗象徵,被當成引領革命的人物,人們紛紛裝扮成他的模樣走上街頭,以示對社會的不滿。有趣的是,ToddPhillips將CharlieChaplin的《摩登時代ModernTimes》穿插在《小丑Joker》裡,這是部對資本主義嘲諷的喜劇電影,完美呼應兩部作品的共通性。

而高譚市裡到處都是戴著小丑面具民眾的畫面,則讓我想起另一部反英雄的無政府主義電影《V怪客V for Vendetta》。同為漫畫改編,《V怪客V for Vendetta》卻沒有掌握好精髓,過於教條式而失敗。《小丑Joker》大概就是我所期望前者該有的樣子吧!剖開角色深入描寫,去顫動觀眾心靈,使其產生同理心,願意反思。

事實上,《小丑Joker》暴力畫面沒有特別多,比起許多好萊塢電影是小巫見大巫,早已被養大胃口,對極端畫面感到麻木的觀眾們之所以感到不適、難以下咽,是因為《小丑Joker》的故事過於貼近現實,加上緩慢疊加的手法,絲毫沒有喘息讓情緒持續緊繃,以致劇情高潮時,使人感受到十足心理震撼。

《小丑Joker》不該是惡,而是一記警鐘。我認為Todd Phillips相當勇敢,他以這部電影戳破虛偽,讓人們正視現實。電影裡所呈現的社會議題已存在許久,急需被討論,卻長期受到忽視。這場對《小丑Joker》的抵制運動不就大大證明人們有多麼害怕真相嗎?打擊再多的罪犯、一昧怪罪個人並無法解決問題,思考他們產生的起因,去防止才是根本之道。惡的滋長,我們都得負起責任。試想在毫無關懷的社會下,真正的反派是誰?藏在強顏歡笑下的底層弱勢?還是帶著文明面具的腐敗制度?

想起前陣子聽了很欣賞的一位演員BritMarling的訪談,她提到過去尚未踏入電影圈時,因為在非志向的場所工作而有憂鬱傾向,而去看心理醫生,醫生最後替她開藥,讓她感到相當納悶。她說,這個社會體系對於心理疾病的解決方式是要你繼續做承受現況,以藥物來麻痺自己的心情撐過每一天,而非告訴你如何解決,把問題丟還給患者,在你需要幫助時以最消極的態度處理,讓人聽了不勝唏噓。病的不是人,而是體制,社會儼然已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Arthur在最後唱著「That'sLife」,唱出被踐踏的夢想,世界卻依然不變的運轉著,為自己的人生下了注釋。

「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到頭來原來是一場喜劇。」Arthur這麼說。看完後,我不禁在想,真正的笑話,或許並非存在於電影內,而是戲外我們生活的真實社會吧!

相關焦點

  • 《蒼白騎士》小丑終於揭露真相,蝙蝠俠才是最大的反派?
    在漫畫《蝙蝠俠:蒼白騎士的詛咒》的第六期中,小丑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結局,傑克·內皮爾為了不讓小丑傷害到自己和哈莉的孩子,他用盡全力去和小丑爭奪身體的控制權,而小丑的目標是毀掉哥譚市的一切,而在他的眼中,蝙蝠俠是哥譚市最大的反派。
  • 當他真正決定自殺的時候,也許是他真正放開的時候《小丑》觀後感
    當他第一次跳舞的時候,是殺了那三個人,他獲得了一種內心壓力突然釋放的快感,他的舞蹈柔和而又詭異,當他真正決定自殺的時候,也許是他真正放開的時候,內心真正的釋然,甚至可能覺得自己終於要解脫了
  • 小丑Joker | 對抗社會冷漠,小丑在人間
    小丑作為DC重頭戲,開畫以來口碑爆棚,電影不僅僅闡述這位DC大反派的過去,更演示了整個社會貧富差距、疏離冷漠,以及那些生活在底層飽受壓迫和歧視人們的憤怒與悲哀。
  • 他飾演反派小丑獲得金像獎,可惜電影還沒上映就去世了
    反派總是被觀眾討厭,厭惡的角色,反派太心狠手辣,滅絕人性。從來沒有人會喜歡反派。但是諾蘭導演竟然做到了,諾蘭導演創造了一個沒有被人們厭惡的反派,反被很多人作為信仰的反派。他就是小丑(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扮演超級反派的小丑。因為這部電影,希斯·萊傑在2009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項。
  • 最成功的反派 ——《黑暗騎士》小丑
    為什麼說小丑是最成功的反派?他在《黑暗騎士》裡的特別之處是什麼?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看看一部電影裡反派角色的功能是什麼,並且解構為什麼小丑是《黑暗騎士》裡最完美的反派。可明明《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傳統的力量,如金錢,力量和地位等,他不像《復仇者聯盟3》裡的滅霸,打個響指,人類就消失一半,他甚至很清楚自己根本沒有真正的資源:
  • 小丑是DC宇宙中最強大的反派嗎?萊克斯·盧瑟表示不服!
    萊克斯·盧瑟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類,但是他自己從來都沒用認同過這個說法。蝙蝠俠,小丑,謎語人等人也被認為智商和盧瑟是同一水平的超級天才,但是他們所擅長的地方有些不盡相同。蝙蝠俠是一名超級偵探,小丑擅長毀滅一切,謎語人痴迷於解密遊戲,只有盧瑟才是真正的天才,因為他是一名科技研究人員。
  • DC新版《小丑》不是真正的小丑?
    雖然有些反派角色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出現,但如果處理得當,這種方式會非常有效。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小丑年紀太大,不可能成為蝙蝠俠的死敵正如預告片中所展示的那樣,《小丑》講述了亞瑟·弗萊克從一個有抱負、有愛心的人轉變成犯罪和魯莽的象徵。雖然傑昆·菲尼克斯的表演毋庸置疑,但他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就算角色和他本身的年齡相仿,那這個小丑也太老了,無法與蝙蝠俠展開一場漫長的鬥爭。
  • 小丑受歡迎的原因——只因他就是蝙蝠俠。
    小丑可以說是DC創造出的最經典的反派角色之一了,他的瘋狂與混亂讓不知多少人著迷。而在IGN評選的「史上最偉大漫畫反派」中,小丑排名第一。在美媒票選的「TOP100漫畫反派」中,小丑又是第一。甚至在帝國雜誌評選的「史上最偉大漫畫人物」中,小丑也名列第八,而這是排名最高的反派角色。
  • 電影史十大反派人物之DC小丑
    登場作品《蝙蝠俠》《正義聯盟》《自殺小隊》《不義聯盟》小丑(The Joker)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1卷第1期(1940年6月),由鮑勃·凱恩、比爾·芬格和傑瑞·羅賓遜聯合創造。
  • 《小丑》威尼斯奪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反派角色?
    反派角色流行寶典:惡裡藏善的強烈反差前段時間迪士尼樂園裡惡毒王后的走紅,離不開被包裝在刻薄嘴臉裡的善良。「是我漂亮還是白雪公主漂亮?」「想和我合照就讚美我!」這些都是她掛在嘴邊的臺詞。儘管字裡行間滿是自負和傲嬌,王后最終還是會「不情願」地和所有遊客合影,滿足小朋友們的互動要求,頗有「刀子嘴豆腐心」的架勢。
  • 小丑:一個傳奇的超級反派《上篇》
    作為DC漫畫塑造的資深反派,"小丑"極具魅力,極具觀眾緣,作為哥譚鎮守護者蝙蝠俠的對立面,這個視破壞如新生的犯罪天才,痴迷於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肆意攪亂黑暗如深潭的哥譚鎮骯髒腐朽的內心,要徹底推翻整個世界才能得償所願。
  • 蝙蝠俠才是哥譚市最可怕的人?他比小丑更加黑暗!
    ,蝙蝠俠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從小在老管家的指導下長大,而他一直對自己父母的悲劇耿耿於懷,這種執念一直到他大學都沒有消失,直到他在瀕死之際領悟到了拯救哥譚市的辦法,布魯斯·韋恩才終於放下了自己的執念,將其變成了一種對黑夜的守護。
  • 小丑:一個傳奇的超級反派《下篇》
    作為DC漫畫塑造的資深反派,"小丑"極具魅力,極具觀眾緣,作為哥譚鎮守護者蝙蝠俠的對立面,這個視破壞如新生的犯罪天才,痴迷於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肆意攪亂黑暗如深潭的哥譚鎮骯髒腐朽的內心,要徹底推翻整個世界才能得償所願。
  • DC:小丑女和小丑終於分手了,離開小丑後的她,才是真正的DC一姐
    眾所周知,小丑joker是DC中出了名的反派王子,他的人氣幾乎是反派中最高的,喜歡小丑的粉絲甚至比喜歡超級英雄的粉絲還要多得多。而小丑女是小丑的女朋友,她的存在似乎是小丑的附庸品一般,被小丑呼之即來,推之即去。
  • 《蝙蝠俠》哥譚市中經典反派將會回歸?可惜這次沒有小丑!
    而且根據一些小道消息來看,絕大部分的反派都將會出現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小丑)為什麼小丑不會在這部電影中出現呢?小丑是哥譚市中最可怕也是最強大的超級反派,但是他的出現時間是晚於蝙蝠俠的。在最新漫畫的設定中,小丑出現的時間是在蝙蝠俠出現後的一年兩年之後。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誰才是真正的反派?
    就內容而言,劇中誰才是真正的反派?這一直是大家非常熱衷的話題。有人認為劇中最大的反派其實是玉帝,是他不公平的待遇和欺騙導致了龍族的不滿,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也有人認為最大的反派其實是申公豹,他偷走的靈珠,從而引起了很多的麻煩事。
  • 《小丑》全新預告上線!為你講述DC最大反派的起源故事……
    真正的起源電影預告片的開頭,一位心理醫生在與傑昆所扮演的亞瑟·弗萊克進行對話,這也是小丑難得擁有真名的一次,在以往的小丑故事中往往無人知曉他的全名,或者只能得知他的化名,據說電影參考著名漫畫《致命玩笑》改編。所以我們將見證可憐的亞瑟如何從普通人一點點墮入深淵之中...
  • 在殘酷的社會裡,Joker是怎麼變成《小丑》的?
    不論是漫威還是DC電影,現有的超級英雄電影都在鼓吹說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和意志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無論情況有多困難,您都必須說,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包括特殊設備,超級大國和外星人幫助)來升級自己的數據,從而成為超級英雄並改變世界。相比之下,電影《小丑》則通過指出不良的社會制度是造成超級反派的原因,而顯得與眾不同。
  • 《小丑》:到底是我太認真,還是這個世界真的很瘋狂?
    但現實不允許他這樣做。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折磨著下等人的意志,要讓他們看清誰才是這個世界的老大。當今時代有關於人人平等的口號隨處可見,但是真正的平等永遠只針對勝利者而言。亞瑟的這句臺詞在電影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這個世界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都是由你們這些權貴者來定義的。」但是他並沒有辦法去改變,我們也是。
  • 新《蝙蝠俠》系列將會登場新小丑,三個小丑爭鋒,誰才是最強反派
    這就是上面所說傳聞中的新版小丑,馬特裡夫斯執導的《蝙蝠俠》目前正在製作當中,影片中已經確定要登場的反派角色有兩位,一個企鵝人、一個謎語人,另外還有亦正亦邪的貓女,這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蝙蝠俠反派,而如果這一部新版的《蝙蝠俠》能夠成功的話,在未來的續集中引入小丑也是很合理的,畢竟作為蝙蝠俠最經典的對手,每個導演都會想要挑戰一下去塑造這個混亂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