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內瓦車展,按照原計劃中國品牌長安汽車和部分造車新勢力都將在車展現場發布重磅車型,特別是長安汽車的全新車型UNI-T,本該以前衛造型和全新動力以及科技智能站在舞臺的中央,讓中國汽車品牌閃耀世界。遺憾的是,日內瓦車展開展前四天被迫取消。
在隨後一則1分21秒的視頻中,長安汽車用「一場講不出再見的告別」的視頻回顧了團隊人員早在200天前就已經開始準備這場發布會,當車展取消的消息傳遞到團隊時,所有人都懵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品牌團隊立即召開會議商量對策。很快,在短短幾天時間後,一場工作量不亞於線下的發布會活動——長安汽車UNI-T全球亮相線上直播發布會如期舉行。
3月5日,驚蟄,在這個萬物乃生發之象的日子裡,UNI-T以當下最流行的形式直播亮相。
然後就是大家所知道的,UNI-T的魅力有多大?根據長安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其預售累計訂單達16,527輛。
如果說,以吉利、長城相繼推出的是領克、WEY是獨立的高端品牌,那麼長安汽車則是想用推出全新產品序列撐起中國品牌高端化的路徑
設計是品牌最好的翻譯官
好的設計,從來不依賴於語言,即可向外界完成動機的表達。
作為中國的先驅服裝設計師之一,2015年郭培為蕾哈娜設計的Met Gala戰袍曾讓這位中國女性一夜成名,入選該年度福布斯「受全球關注的12位中國服裝設計師」。
在她設計的禮服上,類似刺繡這樣的中國傳統設計元素在全球的舞臺上得到展示。而針對這些細節,郭培從未向生活在中國文化圈以外的受眾進行過一句闡釋。
或許這便是設計能夠為品牌充當翻譯官的原因。
長安汽車在設計上最想表達的是什麼?
顯然,這是時任長安汽車全球設計總監,現任長安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陳政最想要回答的問題。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汽車設計也是如此,沒有人說的清楚什麼是最好的,什麼是最美的。
縱觀一百三十多年的發展史,汽車設計從單一的功能性導向逐漸演化成了由功能、美學、安全、環保等多方面影響的複雜學科。
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陳政
所以在此前UNI-T的設計分享會上陳政用一個比喻把脈住了設計的精髓,「大設計如烹小鮮,如同輔料,佐料配比火候不同,以及你的心情不一樣,對汽車零部件進行不同的方式組合,所做出來的東西肯定也不一樣。」
其實從銷量方面,已經上市的CS75 PLUS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已經成為了其一個非常重要的車型和重要的標籤。而憑藉出色的設計,更影響了一代車型的發展,但設計永遠是突破自己,挑戰過去的一個成就。所以如何實現自我突破則考驗著陳政以及其團隊。
長安汽車歐洲中心外飾設計總監巴赫在隨後的現場視頻連線中回憶起UNI-T還沒有誕生時的故事。當時恰好是CS55銷量最高以及CS75 PLUS剛剛突破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人會把這種慣性代入到設計過程裡面去,在之後呈現在方案上面,就被直接稱之為「小CS75PLUS」。
顯然,這不是長安汽車想要打造的「未來科技量產者」。
「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設計了一個縮小版的CS75PLUS。」巴赫回憶道。
面對這樣一件設計,陳政極為不滿,甚至對設計團隊發了火,令內部討論的場面一度尷尬。因為他心裡很清楚,長安汽車所想要的,不是再度回到幾年前長安汽車設計被詬病的時期而是令CS75PLUS以及CS55在市場上所獲得的成功得以延續乃至提升。
冷靜之後,推倒重來——這對於設計師來說或也如家常便飯。
「大家忽然冷靜下來,開始想我們非常有特點的元素。用什麼設計來驅動自己的創新,當時能夠找到最核心的出發點?」巴赫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是回到用戶身上去,我們UNI-T所面對的用戶是誰?能帶來什麼價值?怎麼為他們做設計?當設計回到用戶的時候,會去思考我有什麼,另一方面用戶想要什麼?」
此後,設計團隊與工程團隊進行了大量溝通,嘗試用設計去定義和翻譯用戶的需求。
因此在最終呈現的長安UNI-T上,人們看到了充滿動感的車身比例、敏捷輕靈的車身姿態、立體而獨特的光影效果……
針對UNI-T的設計,長安設計團隊開始在此前幾款車型的基礎上做減法。
「在體量比例上面,儘量減少線條的影響,很多是靠光影去勾勒。這種設計手法,對整個車的認知和用戶內心裏面追求的張揚,而不是用表面的張揚這種訴求做了很好的總結和體現。」巴赫解釋道。
陳政則將UNI-T的設計解讀為一種突破。
他表示,如果是一家其他汽車製造商,在類似CS75PLUS、CS55等產品取得成功、行銷順利的情況下,此前的設計將有很大機率得到沿用。而長安品牌卻不甘於此,嘗試在成功的基礎上謀求突破,以「構建全新的超級符號」。
「這本身是我們自身的能力有所成長,另一個是我們文化上的自信。這裡也體現了文化母體的強力支撐,有了文化母體才有超級符號。」他總結道。
回憶起4年前,現任長安乘用車品牌設計總監Yamada在為該品牌擔任顧問時,陳政表示曾花了大量時間與之探討長安品牌的歷史及精神內核。4年之後,UNI-T的問世將兩人對長安品牌的理解對外界做出了精準的傳譯。
在溝通會上的視頻連線中,Yamada自信地表示,UNI-T或將被視作「中國設計」的轉折點。
「UNI-T真正向大家展示了什麼叫做中國原創的汽車設計。這樣的設計將東西方的文化與美學完美融合,是一個非常好的所謂國際化的詮釋。」
中國品牌的高端新思路
「要了解一個人的生活,只要去他的家中坐坐就可以了。」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曾這樣說。室內空間因其私密性以及與業主的高度關聯性而能真實反映其生活格調。對於汽車設計,情況也高度相似。
作為一個正極力謀求高端化的中國汽車品牌,長安在UNI-T的內飾設計中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這份雄心。
對內飾細節的嚴格把控可被視作該品牌在高端化方向上所做的努力。
「對於用戶體驗來說,內飾空間首先是分區,整個視野線往上這幾個區域,這幾個區域是很重要的。」從一開始,陳政希望UNI-T的內飾設計能夠在實際使用場景下讓用戶體會到設計師的用心。
在UNI-T的座艙中,空間被科學地劃分成「視野以上」及「視野以下」兩大部分。視野分割線以下的所有設計都以「盲操作」為核心得以開展。「這條線以下一定是有按鍵,一定是有震動反饋,一定是讓你可以盲操作,不會分散你的視線注意力,這樣就是安全的。」而針對路面和車輛狀況等駕駛信息,UNI-T則儘量用「平視」和最自然的方式予以顯示。
陳政認為,未來高端的用戶體驗將被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原則是安全,第二原則是效率,效率是服務直達用戶,或者不需要過多的操作就能達到你所想要的。第三原則才是情感。」他說。
基於此類原則,UNI-T在內飾中對傳統的設計思路做出了調整——對智能交互的認知被賦予了更高的優先級,而其他汽車製造商極力追求的內飾形態則失去了以往的絕對優越性。
多模態交互的加入將令長安UNI-T的用戶體驗得到更大程度地提升。在UNI-T的交互體系中,設計師融入了語音、手勢乃至眼神交互。通過不同的交互方式,用戶的指令將在多維度上得到執行,最終形成一種統一的體驗。
「我們沒有講內飾設計的形態什麼樣,其實背後的邏輯更重要。」陳政解釋道,「UNI-T是一種衍生於新智能和新交互模式下的新設計,先是安全、好用,最後才是好看。」
在長安UNI-T產品推廣經理李國梁看來,高端產品相較大眾化產品的區別在於對消費者真實需求的滿足能力以及圍繞此類能力所產生的市場號召力。
因此,在開發UNI-T車型的過程中,長安品牌一方面結合了大量用戶調研情況,另一方面則將設計視作「最核心」的環節。「設計能不能讓消費者一眼就認可非常重要,而認可這個點既然要落在品牌上,也要落在產品上。」
當然,在UNI-T真正出現在世人眼前時,不僅是長安汽車針對中國品牌高端市場的一次突破,也奠定了長安UNI系列「未來科技量產者」的行業地位與形象。
只是中國品牌高端化能走多遠?其實在目前很多人心中仍是一道偽命題。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開始走向高端化路線,但無論是溢價能力還是產品規劃都並不清晰。
對此,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則對中國品牌高端化有著非常清晰的想法,「打造全新高端品牌是條不錯的路。但可能燒錢會多,會讓現在過得比較困難。我想要穩健的發展,我不能今年一下子投入50億做高端,然後巨額虧損。我想5億、10億這樣循序漸進地來投,不同企業有各自不同的走法。」
所以,長安汽車也開闢了中國品牌高端化的新路徑。
除了今年上市的UNI產品序列的首款產品UNI-T車型之外,長安汽車還表示此後會有4~5款UNI系列產品面向消費者,其中包含運動型SUV、運動型轎車以及其他未來科技感十足的產品。
從2006年長安汽車帶著懵懂的設計語言第一次走出國門,到如今憑藉大膽的造型以及和眾不同的設計風格站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異彩,長安汽車仿佛已經在設計上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感」。
不過像UNI-T、CS75PLUS這樣的產品雖然可以紅極一時,但長安汽車能否靠這樣的爆款延續生命力,實現引領長安汽車新一輪品牌向上的重任,恐怕「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