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作為漫威旗下的「人氣王」,蜘蛛俠曾三次被搬上熒幕,由於眾所周知的「版權」原因,前兩版《蜘蛛俠》是由索尼製作,分別是「託比·馬奎爾」打造的《蜘蛛俠三部曲》和「安德魯·加菲爾德」打造的《超凡蜘蛛俠》,而最新一版「漫威電影宇宙(MCU)」中的「荷蘭弟版蜘蛛俠」則是由漫威製作。
但不論是索尼還是漫威,其人物的刻畫必然圍繞著人物的「超能力」和「內心世界」兩大方向。那麼,我們就從這兩大方向分別討論一下索尼與漫威兩大公司製作的蜘蛛俠有何同:
一、能力塑造——索尼注重傳統,漫威增加創新:
提起「超級英雄」,觀眾最關注的永遠是「超能力」,所以超能力的刻畫是「超級英雄電影」的重中之重,蜘蛛俠也不例外。按照漫畫的設定,「爬牆能力、蛛網噴射、蜘蛛感應」一直是蜘蛛俠的「核心能力」,而圍繞著這三大核心能力,索尼與漫威的蜘蛛俠就顯出了很大差別。
☆索尼蜘蛛俠的超能力——表面上看,兩位索尼蜘蛛俠的超能力都嚴格圍繞了「三大核心能力」。但實際上,兩者的能力也有著細微差別:
託比版蜘蛛俠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能力都來自於「自身的變異」,爬牆能力來自於手指上長出的「倒刺」,而噴射而出的「蛛網」,也來自於蜘蛛俠手臂上長出的「絲腺」,這樣安排雖然讓蜘蛛俠的能力變得更加「神奇」,但也受到了一些觀眾的「吐槽」,認為這樣的設定讓蜘蛛俠更像一個「變異怪物」,而且蜘蛛俠「穿著衣服和鞋爬牆」,也成為劇情中的BUG。
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吐槽,索尼在《超凡蜘蛛俠》中對此進行了「更改」,爬牆能力不再是因為「倒刺」,而是更符合漫畫原著的「生物靜電」原理,蛛網也來變為蜘蛛俠「自行開發」的道具,這樣不但更加接近漫畫,同時也減少了BUG。
但是——
蜘蛛俠的另一項重要技能「蜘蛛感應」,在索尼的兩版蜘蛛俠中並沒有被著重體現,雖然兩位蜘蛛俠都曾在電影中使用這項技能,但在技能發動之時,索尼並沒有給出「特別註解」,對於不熟悉蜘蛛俠的觀眾,甚至會看不出這是蜘蛛俠的「一項技能」。
——也就是說,在索尼的兩個版本蜘蛛俠中,都沒有把「蜘蛛感應」作為蜘蛛俠的一項重點能力進行刻畫。
☆漫威塑造的「MCU蜘蛛俠」——雖然「蜘蛛感應」算得上索尼蜘蛛俠留下的小遺憾,但憑藉著對另外兩大能力的「細緻刻畫」,索尼蜘蛛俠仍然稱得上「超級英雄電影」的典範,特別是託比版的《蜘蛛俠三部曲》,更是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這雖然給漫威塑造MCU蜘蛛俠提供了寶貴經驗,但無形之中也給漫威塑造MCU蜘蛛俠增加了壓力。
為了讓MCU蜘蛛俠繼續保持蜘蛛俠的完美形象,漫威在「爬牆能力」、「蛛網噴射」兩大能力上,完美的承襲了索尼《超凡蜘蛛俠》的設定,但為了讓MCU蜘蛛俠與索尼有所區別,漫威對蜘蛛俠的能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拓展」與「加強」:
【1】智能化的蜘蛛戰衣——超級英雄的「戰衣」一直是他們最引人注目的看點之一,蜘蛛俠也不例外。這一次,漫威在「蜘蛛俠」的戰衣上做足了文章,一件件融合了「鋼鐵俠科技」的高科技戰衣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最炫酷的「鋼鐵蜘蛛戰甲」,更是讓蜘蛛俠的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種拓展,無形之中讓蜘蛛俠除了爬牆和蛛網噴射之外,又增加了無數的「新技能」,讓蜘蛛俠變成一個更加「全方位」的英雄。
但是——
「蜘蛛戰衣」的太過搶眼,必然會搶了蜘蛛俠「三大核心技能」的風頭,影響蜘蛛俠的「原汁原味」,從而引起觀眾的「吐槽」,畢竟觀眾要看的是蜘蛛俠,而不是另一個「鋼鐵俠」。
漫威當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也用了各種方式進行「規避」,比方說《蜘蛛俠2:英雄遠徵》中,漫威不但沒讓「鋼鐵蜘蛛戰甲」登場,更讓「蜘蛛俠」在「歐洲」期間連戰衣都不帶,目的就是為了讓蜘蛛俠更多的以「原版狀態」登場,而高科技戰衣更多的只是作為蜘蛛俠的「輔助」和面對最終BOSS時的「殺手鐧」。
【2】大力強化蜘蛛感應——也許索尼真的沒有給蜘蛛感應足夠的重視,但漫威卻讓這項技能「大展神威」。《復聯3》開頭,當滅霸大軍的飛船降臨地球,蜘蛛俠「汗毛」豎起的一瞬間,觀眾便明確的感受到「蜘蛛感應」的發動,這是蜘蛛感應第一次在電影中「具象化」的出現。
而到了《蜘蛛俠2:英雄遠徵》中,蜘蛛感應更是被起了一個親切的名字「彼得一機靈」,並在最終對抗「神秘客」的大戰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讓蜘蛛感應這種能力,在熒幕上「大放異彩」。
可見,不論是索尼還是漫威,都圍繞著「三大核心技能」來刻畫蜘蛛俠的能力,但MCU蜘蛛俠融入了更多的「高科技元素」,讓蜘蛛俠的能力做出了拓展,同時,漫威對索尼沒有著重刻畫的「蜘蛛感應」做出了更多的描繪和加強。
二、內心刻畫——索尼悲情、深邃,漫威輕鬆、陽光:
除了「超能力」,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自然也是蜘蛛俠電影的「重中之重」,而索尼和漫威在刻畫蜘蛛俠的內心世界時,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蜘蛛俠的形象都是「單純的高中生」、「快樂的嘴炮」,但索尼打造的蜘蛛俠,除了保持蜘蛛俠原有性格之外,還讓這個人物的內心多了幾分「悲情」和「深邃」,而這種特點,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雙重身份帶來的巨大壓力——蜘蛛俠這個人物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普通人與超級英雄「雙重身份」帶來的矛盾,而索尼,就恰恰把這種「矛盾」,完美的搬上了熒幕:
託比版蜘蛛俠已經步入社會,作為一名普通記者,他既要面對生存問題給他這個「普通人」帶來的煩惱,又要面對作為一名超級英雄要面對的壓力。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老闆」——「號角日報」主編「J·喬納·詹姆森」是蜘蛛俠的頭號黑粉。在這種雙重壓力下,託比版蜘蛛俠當然「活的非常辛苦」。
而到了《超凡蜘蛛俠》的時代,蜘蛛俠的身份雖然回到了「高中」,但這種「雙重身份個」帶來的矛盾卻依然存在,彼得依然是那個在學校「表現平平」,但還要以「蜘蛛俠」的身份「斬妖除惡」的蜘蛛俠。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痛苦和矛盾,讓索尼的兩位蜘蛛俠被刻畫得「有血有肉」,既能展現出「超級英雄」的炫酷,又能與掙扎在「社會基層」的普通人產生「共鳴」。
【2】缺乏親情、友情的滋潤帶來的孤獨——眾所周知,蜘蛛俠這個人物從小便失去了父母,一直在「姨媽」家寄樣長大,而姨夫和姨媽成了他唯一的親人。
而索尼的兩部《蜘蛛俠》,都將蜘蛛俠姨夫「被害」的經典片段搬上了熒幕,一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幾乎成了蜘蛛俠最大的「力量源泉」,並貫穿了蜘蛛俠的整個故事,這種失去至親的痛苦,也讓蜘蛛俠的性格中多了幾分「悲情」。
同時,在友情上——
索尼的兩版《蜘蛛俠》,都詳細的刻畫了蜘蛛俠唯一的「朋友」——小綠魔。作為蜘蛛俠故事中最著名的反派之一,小綠魔與蜘蛛俠的「友情」,仿佛註定是一場「悲劇」。果然,兩個版本的小綠魔都與蜘蛛俠反目成仇,並最終因「蜘蛛俠」而死,而託比版的蜘蛛俠更是親手消滅了這位「唯一朋友」的父親「老綠魔」。
也就是說,在親情上,索尼版蜘蛛俠只有一位不知道其真實身份的梅姨,在友情上,索尼版蜘蛛俠連唯一的朋友也變成了他一生的「陰影」,顯然兩位索尼蜘蛛俠都承受著巨大的「孤獨」。
【3】「多災多難」的愛情帶來的「痛苦」——「雨中倒吻」雖然給託比版蜘蛛俠留下了永恆經典,但他的愛情也經歷了很多「考驗」,特別是作為一個「窮人」,在面對「愛情」時的那種「不自信」,讓託比版蜘蛛俠的愛情增加了些許無奈。
而「超凡蜘蛛俠」的愛情雖然看似「甜蜜」,但蜘蛛俠最終卻眼睜睜的看著女友格溫·史黛西「慘死」,讓超凡蜘蛛俠成為歷代蜘蛛俠中愛情最為「悲慘」的一位。
可見,索尼在對蜘蛛俠內心世界的刻畫上,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能給蜘蛛俠這個人物賦予更多的「悲情」,他不但要接受「生活的壓力」,又要經受來自親情、友情、愛情的考驗,這些坎坷都讓這個簡單的「超級英雄」變得更加「深邃」。
但是——
儘管索尼對蜘蛛俠的刻畫如此成功,但到了MCU蜘蛛俠的時代,如果漫威繼續延續這種「悲情」,顯然就是讓荷蘭弟與前兩位蜘蛛俠「比慘」,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在蜘蛛俠「內心世界」的刻畫上,漫威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首先在親情上,漫威並沒有交代荷蘭弟版蜘蛛俠是否有一位「慘死」的姨夫,而荷蘭弟版蜘蛛俠的「初心」,也並不是來自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是「如果你有能力,而不去作為,那麼今後發生了不好的事,就是你的責任。」是這種想法讓他走上的街頭,成為「超級英雄」。
而且——
雖然荷蘭弟版蜘蛛俠也有著「雙重身份」帶來的矛盾,但他成績優異,又能在「斯塔克工業「實習,並沒有「生活壓力」,同時,他的姨媽也接受了他是「蜘蛛俠」的事實。
而且,他的身邊有許多的同學、朋友,既有小胖子「內德」這種摯友的呵護,也有「鋼鐵俠」這位「教父」的扶持,更有復仇者量與神盾局眾多英雄的「關注」,可以說MCU的小蜘蛛生活的並不孤獨。
至於「鋼鐵俠」的犧牲,雖然對小蜘蛛產生了巨大的「打擊」,但他更多的是把這種「打擊」化為了「動力」,而不是像索尼蜘蛛俠殺死「綠魔」一樣,成為「終生陰影」。
在愛情方面,MCU蜘蛛俠雖然也有過坎坷,但相比索尼的兩位蜘蛛俠,MCU蜘蛛俠的愛情簡直猶如「童話故事」一般單純、透明,而且充滿了「甜蜜的浪漫」。
所以說,相比索尼蜘蛛俠,MCU蜘蛛俠少了幾分悲情,多了幾分陽光,雖然這樣的蜘蛛俠顯得有些缺乏「深度」,但這種設定與MCU這種標準的「爆米花電影」,在氛圍上融合度更高一些。
延伸:蜘蛛俠這個人物將如何繼續發展——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發現雖然都是「蜘蛛俠」,但索尼筆下的蜘蛛俠與漫威的MCU蜘蛛俠其實存在很大的差別。不過,蜘蛛俠的故事並沒有結束,隨著MCU的進一步發展,蜘蛛俠的故事會遇到新的「機遇」——
【1】索尼與漫威的結合——雖然如今蜘蛛俠的故事以「漫威」作為主導,但從最新的消息來看,索尼獨立創造的「毒液宇宙」將很有可能與MCU合併,在其最新作品《莫比亞斯》的預告中,已經出現了「蜘蛛俠」的海報以及《蜘蛛俠1:英雄歸來》的大反派「禿鷲」。
如果這次「合併」成功,那麼MCU的「陽光蜘蛛俠」將會進入「毒液宇宙」這個「充滿暗黑」的世界裡,這將是蜘蛛俠故事前所未有的新「嘗試」,很可能會讓MCU蜘蛛俠的「人設」和「經歷」賦予更多的「元素」。
【2】更多人物的加入——眾所周知,除了「蜘蛛俠」本身外,索尼還掌握著與蜘蛛俠相關的900多個人物的版權,其中大部分都是「反派」。而兩大宇宙的「合併」,也意味著未來蜘蛛俠故事中,會有更多的人物登錄MCU。
除了毒液、莫比亞斯、禿鷲之外,章魚博士、綠魔甚至金並這些家喻戶曉的反派都將登場,「邪惡六人組」很可能「湊齊」,這將是「蜘蛛俠電影歷史」上的一場「盛宴」,甚至能將「蜘蛛俠」的故事拍出《復仇者聯盟》的效果。
也就是說,今後的「蜘蛛俠電影」,不但人物會增多,世界觀也將更加龐大,更多蜘蛛俠世界裡的更多經典故事將有機會被搬上熒幕。
綜上所述:為了與索尼蜘蛛俠產生區分,讓MCU蜘蛛俠有更多屬於自己的「特點」,漫威蜘蛛俠在技能上融入了更多的「科技成分」,而在人物的內心刻畫上,少了幾分索尼蜘蛛俠的悲情與深邃,多了幾分溫情和陽光。
——關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