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2019年對漫威來說絕對是不平凡的一年,《復聯4》的封神,將漫威推上了神壇,「迪士尼」大手筆收購「福克斯」,又讓「X戰警」與「神奇四俠」的版權正式回歸。而就在漫威「如日中天」之時,索尼卻給漫威「潑了一盆冷水」,蜘蛛俠的版權問題,讓「人氣之王小蜘蛛」險些永遠離開「漫威電影宇宙 (MCU)」,雖然最終「有驚無險」,但也只是「暫時安全」,蜘蛛俠的版權問題,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讓漫威十分「頭疼」。
那麼,如今財大氣粗、呼風喚雨的「漫威」,是否有機會將「蜘蛛俠」的版權完全收回呢?老實說,按現在的狀態,漫威暫時沒有機會。
一、索尼沒有理由讓出「蜘蛛俠」: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落魄的漫威幾乎賣掉了手中所有「人氣角色」的版權,除了「蜘蛛俠」和「X戰警」之外,海王納摩、懲罰者、類人體,甚至「復仇者聯盟」的大部分成員都曾被賣出。
但是,雖然落魄,漫威並沒完全「失去理智」,他們在與對方籤署「版權合同」之時,都會加一條「特別條款」
如果「版權購買方」在幾年之內不拍攝該人物的相關電影,漫威就會自動收回版權。
也就是憑著這一條,漫威已經陸續收回了大部分人物的版權,因為隨著MCU的發展,很多人物如果拍攝一些獨立於MCU的「單獨電影」,必定會受到觀眾的「排斥」,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所以這些版權也就變得十分「雞肋」,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還給漫威。
但「蜘蛛俠」則不同
早在2002年,得到蜘蛛俠版權的索尼,就製作了票房、口碑雙豐收的《蜘蛛俠三部曲》,開創了超級英雄電影「三部曲」模式的先河。即便在荷蘭弟版蜘蛛俠風靡全球的今天,這個系列的《蜘蛛俠》依然被視為史上最成功的蜘蛛俠電影,註定被載入史冊。
而「三部曲」結束之後,索尼又在2012年推出了《超凡蜘蛛俠》,可能是由於前作的光環太強,這次的《蜘蛛俠》只拍了「兩部」,就匆匆的結束了它的「熒幕之旅」。但是,兩部電影14.6億美元的票房,絕對不能說《超凡蜘蛛俠》是「失敗的作品」。只不過,當時的索尼已經為蜘蛛俠的未來,找到了更好的歸宿,那就是
從《美國隊長3:內戰》開始,蜘蛛俠正式加入MCU,索尼與漫威正式開始「共享版權」。
從此以後,索尼再也不用費心去策劃與拍攝關於「蜘蛛俠」的任何電影,也不用擔心版權到期,而只要MCU中出現蜘蛛俠的身影,索尼就可以「坐享其成」,躺著就能得到「利潤分成」。
同時
索尼又在2018年發行了《毒液:致命守護者》並大獲成功,正式開啟了「毒液電影宇宙」,所以對於如今的索尼來說:「漫威願意維持現狀,索尼就繼續躺賺,而如果與漫威出現分歧,索尼又可以直接收回蜘蛛俠的版權,並讓其加入並壯大毒液電影宇宙。」
也就是說,靠「版權到期」的方式收回蜘蛛俠顯然不可行,而且按照蜘蛛俠現在狀態,索尼更是找不出任何理由將蜘蛛俠的版權還給漫威,因為如今的蜘蛛俠對索尼來說是一棵「搖錢樹」。
二、靠收購拿回版權更不可能——
既然索尼不可能主動將版權還給或賣給「漫威」,那迪士尼是否能採取與收購「福克斯」相同的方式,將「索尼」收購呢?實際上這幾乎是「異想天開」:
【1】雖然從估值上來看,迪士尼要比索尼高的多,但索尼涉足電子、娛樂、金融、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並不是單純的影視公司。而從總資產來看,索尼要遠遠多於迪士尼,收購這樣一個集團,絕不像收購福克斯一個影業公司那樣簡單那樣簡單。
而且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已經花費的713億美元可不止是現金,還包括「股票」,福克斯的老闆及股東,藉此得到了迪士尼25%的股權。所以說,迪士尼收購福克斯,看似是收購,實際是兩家公司的「合併」。
如此巨大的「代價」,即便是強如「迪士尼」,也不可能在短期之內做出「第二次」,所以讓迪士尼在收購「福克斯」之後再收購「索尼」,顯然不太現實。
【2】實際上,福克斯的老闆「默多克」並沒有將整個「福克斯」全部賣掉,他只是賣掉了旗下「傳統電影和電視劇的工作室」,而新聞、廣告、媒體、體育賽事直播這些版塊依然在他的手中,而且被賣掉的部分,這些年營收一直在下降,所以默多克必然會考慮「調整」。
但索尼則不同
整個「索尼集團」2018年的營收就達到了83億美元,雖然影視的營收只有4.88億美元,但隨著遊戲機、電子產品等領域的銷售下滑,「索尼影視」在整個索尼集團的佔比越來越大,特別是《毒液》大獲成功之後,「毒液宇宙」未來的前景「不可估量」。在這種情況下,索尼更不可能將自己最「蒸蒸日上」的影視版塊賣掉。
所以說,迪士尼想買,也需要索尼想賣,按現在索尼集團的營收情況來看,索尼暫時不會考慮將影視板塊賣掉,更不會將整個集團賣掉。
三、互利共贏是雙方最好的合作方式:
由此看來,關於「蜘蛛俠」的版權問題,雖然漫威已經做出過很多「努力」,但毫無疑問,這件事的主動權,依然在索尼手裡:
2019年發生的「蜘蛛俠告別MCU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的漫威,憑藉著《復聯4》及《蜘蛛俠2:英雄遠徵》的巨大成功,想在與索尼的下個合同期中抬高自己的「分成比例」,但索尼對此的反應是「寸步不讓」,最終雙方「談崩」,蜘蛛俠幾乎確定離開MCU。雖然最終在「荷蘭弟」的努力下,雙方恢復了理智,但由此我們都能看出
——在「蜘蛛俠」的版權問題上,漫威拿索尼真的是沒有辦法。
而經歷了這些的漫威,也終於放下架子並捋清了思路:「與其與索尼硬碰硬,不如開始更深層次的去考慮蜘蛛俠的未來,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蜘蛛俠的發展之路。」
眾所周知,當初漫威賣掉的不止是蜘蛛俠一個人物的版權,而是與蜘蛛俠相關的900多個人物。所以說,與其繼續糾結「蜘蛛俠」這一個人物,不如將眼光放遠,讓索尼將更多的人物的版權與漫威「共享」,這就是萬眾期待的
「毒液宇宙」與MCU合併
雖然《毒液》大獲成功,但沒有「蜘蛛俠」的毒液宇宙顯然是不完美的,而有了毒液等人物的加入,MCU的故事也會更加精彩。蜘蛛俠這個「核心人物」,完全有能力在漫威和索尼的版權之爭中間架起一道「互利共贏」的橋梁。
在索尼「毒液宇宙」的最新作品《莫比亞斯》的預告片中,我們已經發現了與「蜘蛛俠」相關的「蛛絲馬跡」。這說明,漫威已經在和索尼聯手,將這盤棋越下越大。漫威也終於明白:「與其糾結版權問題,不如繼續思考如何將MCU做得更好,只有優秀的電影,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益,買票的觀眾才不會管蜘蛛俠的版權究竟是誰的。」
漫威的這種轉變,讓我不禁想起了電視劇《少帥》中的一句名言: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延伸:綠巨人——漫威更大的遺憾:
前面已經說過,如今的漫威,憑藉著自身實力和迪士尼的力捧,拿回了幾乎所有人物的版權,但除了蜘蛛俠之外,還有一個人物的版權更加棘手,幾乎成了漫威「永遠的遺憾」——這就是「綠巨人」。
我們知道,漫威曾將綠巨人的版權賣給了「環球影業」,這才有了當年那個口碑、票房雙雙失利的「李安」版《綠巨人》。
而到了2008年,漫威與環球影業以合作的形式推出了MCU的第二部作品《無敵浩克》。可從那之後,我們雖然在MCU中依然能看到浩克,但他只出現在《復仇者聯盟》或在其他人物的電影中「客串「,《無敵浩克2》卻遲遲沒有消息。
前不久,綠巨人的扮演者「馬克·魯法洛」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明確地說:「不會有綠巨人的個人電影,因為綠巨人的版權是環球的,因為一些原因,他們和漫威有些分歧,可能他們不喜歡錢吧。」
也就是說,「綠巨人」的版權問題,可能比「蜘蛛俠」更加棘手,更加「無法調和」。也許《復聯4》中,綠巨人的手臂的傷被定為「永久性」,也是漫威為綠巨人「退居二線」做的準備。
綜上所述:以「蜘蛛俠」的現有狀態,索尼不可能將版權還給漫威,迪士尼也沒有能力以收購的形式收回版權,只有繼續合作、互利共贏才是長久發展之道。
關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