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小手來觸摸一下,誰能說說桌子上的模型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北京市崇文小學一間科學教室裡傳來一位女教師親切和藹的詢問。
「是冰棍棒!」學生堅定的回答緊接而來,歡快的語氣中伴著一絲驚奇。
走進教室,穿著整潔校服的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他們面前的桌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精美手工作品,有小房子、鋼琴、遊樂園的飛椅,還有男孩子最喜歡的手槍和飛機,一件件做的非常精緻,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精美的模型竟然全都是用廢舊的冰棍棒做成的。
為什麼要用冰棍棒去製作這些模型呢?這一構想來自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中創新創意領域之「變廢為寶 從我做起」的主題。將生活中的廢棄物,經過不同方式的處理加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被利用,促進可持續發展,意在讓學生們了解廢棄物的來源及分類,並引導他們以科學的手段節約自然資源。
「學生們對活動非常感興趣,自覺的將廢棄冰棍棒進行回收,拿到科學實驗室裡進行手工創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兩個男同學更是主動站出來承擔起冰棍棒清洗和消毒的任務。其實對學生而言,引導他們的興趣是最關鍵的,特別是科技發達、電子產品更新迭代迅速的今天,很多孩子難以踏下心來去思考去研究,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倡導讓學生們關注身邊的科學,正是從這裡入手,學校通過一系列小調查、小實驗、小創作,讓他們最近距離地接觸科學,當實踐與想像力碰撞出火花,他們也就慢慢地喜歡上了科學。」女教師說。
自2017年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以來,崇文小學連續三年都圍繞「變廢為寶 從我做起」開展特色主題活動,學生們熱情逐漸高漲,積極踴躍參與其中,將廢舊物品製作成手工藝品,帶到學校展覽。通過這些調查與體驗,學生們已經有意識地去探究一些新的科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新的知識、拓寬了科學視野,提升了科學素養。
崇文小學校長白淑蘭表示,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的力量,對身邊的科學現象充滿了好奇,通過這些現象他們了解到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和人類進步非常重要的手段。
今年崇文小學將以「節約糧食」為方向開展活動,通過相關調查與探究,引發學生們思考這背後蘊含了哪些科學知識。「像每天吃的糧食生長期有多久,到成為食品要經歷哪些過程等等,了解之後,孩子們就自然而然的懂得愛惜糧食。」白淑蘭說。
此外,通過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也要讓學生們學會用數據說話的科學精神。比如稻穀每畝產量是多少?中國的糧食需求有多少?一個人浪費一點糧食,那一個班、一個年級、一個學校會浪費多少等等,從一項項數據中,讓學生們理解珍惜每一粒糧食的重要意義。
所以,看起來只是一個小的調查體驗活動,但它後續帶來了無數的調研發現,學生們用眼睛觀察社會現象、思考社會問題,再到自己親自探究,一步一步的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投射在教育中就是要引導學生們去發現、去探究,讓他們懂得科學給社會和生活發展帶來的助推力。「如果你對這個世界還充滿好奇,請一定保持住探究未知的熱情。」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將在全國範圍內持續推進,用科普之光輻照所有青少年。(科協改革進行時)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好奇和求知是科學探究的驅動力——北京市崇文小學2020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側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