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裡真實的趙雲是怎樣的人,對蜀漢劉備集團有哪些突出貢獻?

2020-12-18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正史裡趙雲是個近乎完美無缺的人物,趙雲忠勇無雙,與多謀多智的諸葛亮一樣深受大家喜愛。

《三國演義》裡完美無缺的常勝將軍常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肯定與我一樣是個忠實的雲粉,演義裡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回合,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衝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鬥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是個沒有敗績的「常勝將軍」,書中更是位列五虎上將之一。

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

《三國演義》連環畫經久不衰,是本值得一看、值得收藏的一本佳作。

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隨後更是以空營示曹軍,讓曹操疑有疑兵,退軍過程中遭受大敗,被劉備稱讚一身是膽。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跟隨諸葛亮北伐為蜀軍前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可以說除了關羽、諸葛亮外,趙雲是羅貫中最為喜愛的人物之一了。那么正史裡的趙雲是怎樣的呢?為劉備的蜀漢集團作出過哪些突出的貢獻呢?

正史裡也可稱之為文武兼備的猛將趙雲

1.追隨劉備父子近三十年,不避艱辛,對劉備不離不棄。

都說關羽和張飛是對劉備忠心耿耿地,對劉備不離不棄,榮辱與共,其實還有一人那就是趙雲。正史裡早在公孫瓚的軍營裡劉備與趙雲相見,到公元200年劉備與趙雲再次相見,從此死心塌地追隨劉備,跟隨劉備四處徵戰,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入川作戰和漢水之戰,為劉備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2.兩次救回阿鬥。一次在當陽長坂坡,劉備從新野撤退被曹軍緊追不捨,劉備扔下妻子兒女獨自逃命,是趙雲在亂軍之中救回甘夫人和阿鬥,為劉備保全了家小。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三國志趙雲傳》

另一次是與張飛一起截江救阿鬥,孫夫人要帶阿鬥回江東,趙雲粉碎了孫權這一陰謀,救回了阿鬥,避免了日後不必要的麻煩與糾葛。

權聞備西徵,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雲別傳》

3.頗有戰功

趙雲在隨諸葛亮入川過程中,沿江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縣。在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

在漢水之戰過程中,趙雲帶數十騎去接應黃忠時突然遇到曹軍主力。趙雲臨危不亂,反而主動衝上去殺散了曹軍前鋒,來回衝殺救回部下張著回營。回到大營以後,趙雲不是閉門堅守反而讓部下大開營門,偃旗息鼓,以空營示曹軍。曹軍趕來見到這種情景擔心有伏兵,於是主動後撤。趙雲下令擂鼓放箭,曹軍大亂,自相踐踏,死傷慘重。之後劉備視察軍營裡,誇讚趙雲一身是膽。

4.不為私利,為國為民請命勸諫劉備方顯大丈夫的心胸與本性。

敢於為民請命,劉備拿下成都後,有人提議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

趙雲反駁說:「霍去病曾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所以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須等到天下平定之後,再使眾人返回家鄉去耕耘田地,這才是最好的決定。益州的百姓,剛剛遭遇戰禍,現在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可以使他們服兵役、納戶稅,這樣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劉備當即便採納了趙雲的建議,趙雲心心戀戀的不是自己,而是時刻心裡裝著老百姓,為百姓,也是為劉備積攢民心。

另一件事敢於直諫勸說劉備應以國家為重,先伐魏,再伐吳,對與錯這裡不做分辨,但趙云為國家計的出發點是值得稱讚的。

劉備稱帝後,要東吳伐吳以報孫權偷襲荊州,襲殺關羽之仇,趙雲勸諫劉備要以國家為重,應該利用曹丕篡漢的時機先伐魏,先伐吳不是明智的選擇,事後劉備夷陵慘敗證明趙雲的勸諫不無道理。

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兇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徵,留雲督江州。《雲別傳》

總結:歷史上的趙雲立下的戰功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可能無法比擬,但《三國志》的作者把趙雲和他們並在一起做傳,表達了自己對趙雲的認可以及趙雲對蜀漢集團的貢獻,陳壽說趙雲是像灌嬰一樣的強摯壯猛的"爪牙「,但在我心中趙雲不僅是個非常完美的英雄,常山趙子龍不僅一身是膽,更是智勇兼備的常勝將軍。

下面這本注釋版的正版《三國志》,帶您了解下可信的三國歷史,還原那段可歌可泣的三國故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真實的趙雲是怎樣的人,為蜀漢做出哪些貢獻?
    演義裡的這些故事雖然說有一些藝術加工,但是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長坂坡之戰單騎救阿鬥《三國演義》裡長坂坡之戰趙云為了救出阿鬥,在亂軍之中反覆衝殺,多次深入敵陣,終於找到並救出阿鬥。在這一過程中,趙雲還斬殺了五十多員曹將。而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在當陽之戰戰敗後,確實在亂軍之中和妻兒失散。幸虧趙雲臨危不懼,懷抱阿鬥,護著甘夫人衝出了重圍。
  • 趙雲比劉備大2歲,劉備不願和趙雲結拜,諸葛亮不願帶趙雲北伐
    諸葛亮上了《出師表》,在緊鑼密鼓的籌劃北伐的時候,發現蜀漢集團無將可用了。蜀漢開創時的將領。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只有趙雲依然健在。此時的趙雲,雖然不服老,但是確實老了。諸葛亮不放心,不敢讓趙雲領兵去衝鋒陷陣。趙雲,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到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趙雲到底有多老呢?
  • 有人說趙雲是雜號將軍,我們來看看正史中趙雲到底有多猛!
    常山趙子龍的名號想必熟悉《三國演義》的人必是如雷貫耳,即使沒看過的人也會聽過這常勝將軍的名號,因為在中國乃至世界,三國歷史都有著非常精彩的延續,無論是影視劇,還是動漫遊戲,小說等等,三國都是一個經久不衰的題材,蜀漢五虎將被大眾所熟知,很多人也都把趙雲當成偶像,但是有一幫稍微看點正史的人常常會稱趙雲是雜號將軍,稱其不過是劉備的保鏢
  • 正史中,三國英雄父子,並沒有關羽、張飛和趙雲
    漢末三國時代,有數不清的英雄,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老子英雄兒好漢,而真正父子都是出類拔萃的英雄,非常少,有三對,但是,卻沒有關羽、張飛和趙雲。 第一對英雄父子:孫堅和孫策。
  • 看三國正史回答:雙方各出八位文臣武將對決,曹魏能否吊打蜀漢?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蜀漢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三大軍師,武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虎上將,這八個人或者算無遺策,或者戰無不勝,以至於曹魏雖有諸曹夏侯五子良將,卻經常被蜀漢按在地上摩擦。但是最近評論區有一種觀點獲得了很多人的贊同:根據正史記載,如果讓曹魏和蜀漢各出八位文臣武將對決,曹魏是完全可以吊打蜀漢的。
  • 歷史上真實的趙雲:「空有其才,不得其志」,主要原因竟是這個!
    其實趙雲當時在蜀漢集團裡並不受中用,「空有其才,不得其志」才是他一生最大的寫照。下面我們先來回顧下他的生平。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國真定縣(今河北省正定縣)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
  • 正史《三國志》裡真實的關羽是一個怎樣的人?
    關羽作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最早見於正史資料《三國志》中。陳壽撰寫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首次出現關羽形象的正史資料。它創作於西晉時期,是三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內容豐富,為後人撰寫魏、蜀、吳三國的相關作品提供了參考資料。
  • 趙雲作為「五虎上將」,正史中記載平平,主要源於《雲別傳》的補充
    趙雲這個人物是比較有爭議的,因為他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常勝將軍,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而在《三國志》當中,趙雲雖然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列為一傳,但是實際上要比這四個人遜色一籌,無論是官職升遷還是在具體的戰績上。
  • 在三國正史中,趙雲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三國志》)面對蜀漢大將黃忠劫糧未歸,趙雲只帶了幾十騎兵出營巡視,猝不及防間,再次遭遇曹操大軍。此戰救出老將黃忠,折搶部將張著,實為趙雲的巔峰之戰,再度確立了他一代勇將的威名。二、智殊過人趙雲堪稱劉備的創業功臣。早年趙雲服務於公孫瓚的鐵騎兵團——白馬義從。這是一支精銳之師,衝鋒陷陣所向無敵。趙雲的到來,讓劉備部隊成了步騎作戰之旅,綜合實力明顯提高。
  • 劉備給趙雲升官 卻不給關羽和張飛升官 這就是典型的親疏有別
    想當年,劉備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拉攏起一支隊伍打黃巾軍。關羽和張飛,追隨劉備白手起家,是劉備集團的原始股東。關羽和張飛在演義裡面,跟劉備桃園三結義。在正史《三國志》裡面,也是劉關張也是「寢則同榻,恩若兄弟」的關係。
  • 三國英雄說:腦洞大開題趙雲如果沒救出阿鬥,蜀漢的結局會怎樣?
    三國英雄說又來了,咱們今天開個腦洞,如果趙雲沒有救出阿鬥,誰能接劉備的班?蜀漢會有更好的結局嗎?我們先來說趙雲。1.常山趙子龍之勇因為三國故事廣為流傳,趙雲也被後人歌詠為:匹馬單槍出重圍,英風銳氣敵膽寒。一襲徵袍鮮血染,當陽常志此心丹。
  • 劉備情願重用一個有「反骨」的人,為何也不重用趙雲?
    相比趙雲,魏延投奔劉備晚得多。因為魏延是赤壁之戰後才投靠的劉備。當時魏延殺了太守韓玄,從而獻城來降。諸葛亮一看到他就請求劉備將其誅殺,原因是魏延長有反骨,這一無釐頭要求遭到劉備拒絕。劉備倒是很欣賞魏延,並重用魏延,讓其隨自己一道入川作戰。
  • 趙雲的妻子是誰,趙雲有後代嗎?
    趙雲可以說是三國時代中最完美的英雄人物,史載其「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被後世之人贊為千古儒將! 趙雲的後代在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趙雲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趙廣和趙統,還有一個女兒。
  • 不如關羽張飛,也不如黃忠趙雲,馬超的武功在劉備五大將中墊底?
    「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一般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基本可以與先生互換,於是「五子良將」就成了「五先生良將」,也成了一個笑話。懂古文的讀者諸君可以細品「五子良將」的真正含義,越品越發笑:很多人質疑「五虎大將」,卻不懷疑「五子良將」,可能是根本就沒鬧明白「五子」是啥意思!
  • 其實羅貫中獨愛趙雲,看看三國演義為趙雲準備的大禮包就知道了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和元雜劇,寫出了火了幾百年的長篇巨著《三國演義》,任何人都會有喜好,也會有厭惡。即使小說的作者也不例外。 無疑,羅貫中喜歡的蜀漢一方,其實並不是因為蜀漢是正統,要說正統,曹魏皇位來自漢獻帝禪讓,絕對要比蜀漢更加正統。
  • 蜀漢五虎將誰最厲害,死後劉備的態度,劉禪給的諡號,說明一切
    眾所周知蜀漢五虎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當然這只是民間或者小說演義的叫法,正史裡面雖然五人並列一傳,但是趙雲的職位比其他四位要小一點。  五虎將除了趙雲以外,皆死於劉備去世之前,五虎將除黃忠、趙雲外,皆假節。那麼,劉備在這些人死後有什麼表現,五虎將誰最牛?
  • 蜀漢名將趙雲妻子是誰?傳言有很多,但看了正史才知道答案
    一句「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道出了趙雲一生的勇氣和灑脫。趙雲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更是名留青史的儒將。為何稱趙云為儒將呢?是因趙云為人穩重,不似他人城府極深,但又十分睿智。這也是劉備最器重他的地方,更甘願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趙雲來親自保護。
  •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戰死沙場,一個下落不明!
    而就趙雲來說,則成為蜀漢五虎上將最後一位去世的。公元228年,趙雲跟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一年後,也即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去世。在趙雲去世後,他還有兩個兒子繼續為蜀漢效力。那麼,問題來了,趙雲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是什麼結局?為何比較默默無聞呢?一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一方面,就趙統來說,生卒年不詳。
  • 趙雲衝鋒陷陣救少主,為啥還難得劉備提拔?專家:你看他幹了啥
    ——羅貫中《三國演義》趙子龍在我們的印象中幾乎是一個零黑點的人物,要是從三國中挑一個做現實偶像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趙子龍。一洗白袍,一桿長槍,忠義雙全,但是就是這樣的英雄人物,為何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呢?雖然趙雲在《三國演義》屬於蜀漢主要武將,但是在正史中他其實並沒有排上號,從劉備對他的待遇就知道。
  • 淺談趙雲的翊軍將軍和中護軍官職在劉備集團或蜀漢中的地位
    導語:趙雲是三國歷史上很有爭議的人物,因為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差距過大。其實從趙雲的官職來看,他在蜀漢政權的地位並不算高。趙雲有兩個官職很有爭議,一個是翊軍將軍,一個是中護軍,由於《三國志》當中沒有三個政權的《職官志》,而《晉書》中的職官志涉及的是曹魏這個被視為正統的政權,而在漢末三國時期又有非常多的新設置的官職,比如趙雲這個翊軍將軍,還有中護軍在蜀漢政權中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