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薈|西山何處憶芹溪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曹雪芹曾長期在北京西山居住,殫精竭慮創作《紅樓夢》。那麼,曹雪芹究竟居住在北京西山的什麼地方呢?遺憾的是,史述中沒有明確記載。有志於此的學者們踏遍青山,從歷史記載的蛛絲馬跡中進行了辛苦而又耐心的爬梳、分析與探尋,從而獲得了可喜進展,「黃葉村」與「謝草池」進入了研究者的視線。那麼,它們究竟位於何處呢?

「我不是紅學家,我沒有權力寫『故居』」

1971年4月4日,香山正白旗村39號修理房屋時,表層牆皮脫落,露出裡面的牆皮,上面寫有不少詩句與聯語一類文字,其中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下聯是:「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間多」,橫批是:「真不錯」。由於這一帶流傳有不少曹雪芹的傳說,主人舒成勳感到這個屋子可能與曹雪芹有關。有關部門知道了以後十分重視,委派紅學家吳世昌前去考察。吳世昌認為牆上的文字拙劣,不可能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令舒成勳十分沮喪。

當年6月9日,北京市有關部門將帶有文字的牆皮統統揭走了。當舒成勳回到家中,看到屋內殘破的露出黃土的牆壁時,心中非常不是滋味。既然牆上的文字與曹雪芹無關,為什麼要揭走這些牆皮呢?而這些被揭走的牆皮,直到1984年曹雪芹紀念館開館時才被送回紀念館收藏。

據載,在曹雪芹紀念館開館之前,紀念館派人請溥傑先生題寫「曹雪芹故居」5字,但是溥傑卻沒有按照來人的要求寫,而是書寫了「曹雪芹紀念館」6字。溥傑的理由是:「我不是紅學家,我沒有權力寫『故居』,請體諒我這份擔當。」1984年4月22日,曹雪芹紀念館舉行了開館典禮,當時幾乎所有的紅學家都蒞臨了。然而儘管如此,這裡是否為曹雪芹故居,紅學家們卻並不因為參加了典禮而改變各自的態度。(參見《曹雪芹故居爭議始末》,《北京日報》2013年11月5日)

但在西山腳下興建一座曹雪芹紀念館總是件好事,因為至少可以為紅學研究開闢一扇新的窗口,而使這裡的山川生媚,草木生輝,進一步點燃人們對曹雪芹住地探索的熱情。

那麼,曹雪芹的住地,也就是讓紅學家聚訟不已的「黃葉村」,究竟位於何處呢?

「隆恩寺村」就是「黃葉村」嗎

隆恩寺是明代寺廟,位於石景山區的薦福山下。附近的村莊也以此稱,曰「隆恩寺村」。

隆恩寺村的四至是:北起香峪大梁,南至南宮;東起紅畫嶺,西至秀峰寺後山。紅畫嶺有一種含有鐵粉的石頭,因此是粉紅色的;薦福山今稱克勤峪,位於海澱、石景山與門頭溝三區的交界之處,最高海拔797.6米,是石景山區最高的山峰。隆恩寺便坐落在薦福山的臺地上。清順治年間,努爾哈赤七子饒餘敏親王阿巴泰在隆恩寺周圍的山場上修建了陵園,並遷來守陵人而形成了隆恩寺村。阿巴泰四子安親王嶽樂薨後也安葬於此,直至清代末年,隆恩寺周圍逐漸形成了一個有30餘座墳墓的龐大陵園。當地流傳,隆恩寺村的地理環境是「一廟鑲四玉」。「一廟」即隆恩寺,「四玉」即四峪,指東至天太山的潭峪,西到三家店的耷拉峪,北到門頭溝的香峪,南至永定河畔的麻峪。民國以後,隆恩寺衰敗,墓穴被盜賣,為了修建撫順的元帥林,張學良將隆恩寺主要的石構件拆掉運走。1956年,部隊進入隆恩寺村,將村民全部遷出,遷出的村民在五裡坨東北建設新村而不忘舊名,依然稱隆恩寺村,部隊駐地門前的道路現在也仍然稱「隆恩寺村路」。

我之所以饒舌介紹這個村子,是因為曹雪芹的友人敦誠與敦敏的兩首詩。敦誠的詩是《寄懷曹雪芹》,其中這樣寫道:「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扣富兒門。殘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勸慰曹雪芹不要丟失自己的本色,「莫彈食客鋏」「莫扣富兒門」,堅守清貧而「著書黃葉村」。黃葉村在什麼地方,紅學家們眾說不已。友人包世軒在2015年10月由華藝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一書中認為,隆恩寺村便是敦誠詩中的「黃葉村」,理由是這裡是一座旗人村,曹雪芹是正白旗人,在窮困之時遷徙於此居住是可以理解的。

更為關鍵的是敦誠的哥哥敦敏的《登觀音閣吊安親王故園》:

落木響蕭颼,遙登古佛樓。

白雲樵子徑,黃葉廢園秋。

臺榭啼烏恨,邱林落日愁。

臨風吊遺蹟,竹外梵聲幽。

安親王的陵寢在隆恩寺村,其人已經物故,因此稱其墓地為「故園」。聯繫「安親王故園」的語境,「黃葉廢園秋」的指向自然是隆恩寺村,而敦誠在《寄懷曹雪芹》的詩中,勸慰曹雪芹「不如著書黃葉村」,指出曹雪芹的居住之處也是「黃葉村」,由此也就可以推想:「不如著書黃葉村」與「黃葉廢園秋」,二者之間存在某種契合之處。

《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進一步指出,敦敏在曹雪芹逝世後寫了一首七律:「秋色招人上古墩,西風蕭瑟敞平原。遙山千疊白雲徑,清磬一聲黃葉村。野水漁航聞弄笛,竹籬茅肆座開樽。小園忍淚重回首,斜日荒煙冷墓門。」「古墩」與「野水漁航」是實地存在,它們與「黃葉村」是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如果能夠找到「古墩」與「野水漁航」的位置,那麼「黃葉村」的地點便可以確定下來。《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指出,「古墩」是指在隆恩寺村以南二裡,有「兩座突出地表的明代太監墳,存有高大的方形封土堆」。「野水漁航」是指隆恩寺村西南三裡的三家店村。三家店村靠近永定河,曾有渡口、板橋,渡船,當然也有漁夫在河中打魚,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擺渡船才被廢棄,而那座「古墩」,在1964年五裡坨大隊第五生產小隊平整土地時方被平毀。「古墩」與「野水漁航」確定了,「黃葉村」自然也就確定了,因為附近符合「清磬一聲黃葉村」環境與內涵的只有隆恩寺村。

敦敏這首七律的題目是《西郊同人遊眺兼有所吊》,我們分析其中的關鍵詞「遊眺」,即遊覽眺望。站在「古墩」上眺望什麼,是遠方雄奇蒼莽的萬山綿延,還是附近黃葉瀰漫的孤獨村落?「吊」即弔慰,弔慰哪一位朋友呢?結合人物、地理與時間的有關節點,包世軒認為敦敏此詩弔慰的就是曹雪芹。

曹雪芹另一處住地「謝草池」在哪裡

2004年3月,書海出版社出版了周汝昌先生的《文採風流曹雪芹》。在書中,周先生認為,「黃葉村」以外,曹雪芹應有另一處住地——「謝草池」。

「謝草池」在什麼地方呢?周先生認為:「謝草池,並非用典,是實有其地。」「若來到平坡山,則張宜泉吊雪芹詩中所說的『謝草池』,便有了些著落。」他認為,曹雪芹離開北京城以後,從「健銳營一帶」,「至翠微山一處人跡罕至的『秘』境」,在那裡結廬而居。而「謝草池這處最後之『藏修地』,只有張宜泉一人曾來造訪與憑弔」。

這就涉及平坡山了。平坡山即今天的翠微山。以山脊為界,東麓是八大處公園,西麓是西山森林公園。明宣德之前,翠微山還叫平坡山,山上有寺曰「平坡寺」。平坡寺始建於唐代,金元之際猶存,《日下舊聞考》第103卷轉引《懷麓堂集》曰:「平坡寺,元故剎,宣德間修之,改名圓通。斬石為址,凡為殿五層。」又引《餘文敏集》曰:「大圓通寺創於唐,至宣德年重葺,因改是額,且名其山曰翠微。」綜合明人記載可知,平坡寺創建於唐朝,直至元代均稱「平坡寺」,到了明宣德年間方改叫「圓通寺」,同時將平坡山改稱「翠微山」。平坡寺在明人的歌詠中出現甚多,永樂時期的姚廣孝也即道衍和尚作過一首平坡寺的詩,起始兩句曰:「平坡嫋嫋挹西湖,徑斷樵行敗葉鋪。」在明宣德以前,平坡山與平坡寺並不神秘,是遊人登臨、詩人吟哦的地方。平坡寺改稱圓通寺後,寺名後來又發生了兩次變化,一次是改名為「聖感寺」,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而到了乾隆十三年(1748)再次更名為「香界寺」,取香林法界之意,並立碑曰:

香界寺在香山迤南,故為平坡寺,不知其所由始,蓋古剎也。其後名聖感寺,康熙中,僧海岫薰修於此,經營十載,重事鼎建。皇祖聖祖仁皇帝嘗再幸其地,賜御書榜額,且制碑文,勒石記焉。閱今數十載,丹青剝落,庭宇且就荒寂。朕駐蹕靜宜園,間於幾暇遊覽近地。偶叩禪扃,瞻仰宸翰,雲霞暉麗,照灼猶新,剔蘚捫碑,具悉始末。因出內帑,命將作撤而新之。易其名曰香界。夫西山巖壑幽邃,峰岫環映,林泉煙靄,隨處具有佳致。精藍梵宇,遠近相望,皆足為名山增勝概。而朕意所存,自以皇祖經臨,永昭神跡,香林法界,允宜敬謹護持,又不獨智山仁水之樂云爾。

乾隆皇帝筆下的「香界寺」即今天西山八大處的第六處,是八大處中規模最大的寺廟,用明宣德以前的說法是「平坡寺」,這個平坡寺與我們後面提到的元人宋褧《平坡訪謝草池作》中的「秘境」有什麼關係呢?這是一個需要精心深入研究的課題,不在此文的範疇裡。

平坡山的北部是香山,西部是天太山(又名天泰山、天台山)。平坡山與天太山之間溪流縱橫林木鬱密,分布有黑石頭、佟家墳、雙泉寺、板凳溝與陳家溝等村落。黑石頭村因為村北有兩塊巨大黑褐色的石頭而得名,「文革」中被改稱「紅巖村」。在明代,黑石頭村以上的山谷是朝廷的養馬之地,有南、北馬場之分。《明一統志》云:「雙泉山在府西四十裡,山二泉,故名。東北二裡許有黑龍灣」,即是此地。編纂《日下舊聞考》的于敏中等人考證:「雙泉山舊有雙泉寺,明成化間改名香盤寺。寺內明碑一,無撰人姓名,嘉靖元年立。雙泉在今寺右,左側塔一,高約七丈餘。距寺數百武為雙泉橋。明翰林院修撰雲間錢福撰記,弘治七年立。黑龍灣在黑石頭村西二裡,以石色黑故名。」

20世紀70年代,在山谷中段修建了一條水泥壩,蓄水為庫,稱南馬場水庫。南馬場水庫東側是平坡山,西側是天太山。天太山有兩處廟宇。一處是雙泉寺,一處是慈善寺。雙泉寺有新址與舊址之分,舊址在新址西側的山坡下面,今停車場一帶,而新的雙泉寺則是清光緒十年(1884)宦官劉誠印重建。雙泉寺東北三裡有明代太監莫英的墳墓,其地稱白石港,原有墓道、石碑與一座漢白玉石坊,毀棄後成為「厲姓人家」的居住之地。關於雙泉寺,曹雪芹的友人張宜泉有一首《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廢寺原韻》的詩:「君詩曾未等閒吟,破剎今遊寄興深。碑暗定知含雨色,牆頹可見補雲陰。蟬鳴荒徑遙相喚,蛩唱空廚近自尋。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誰曳杖過煙林。」這裡是否即是與曹雪芹有關的「廢寺」呢?

龍泉寺西北是慈善寺。因為天太山又名天台山,故而慈善寺又名天台寺。據史料記載,慈善寺始建於明清之際,是一座集佛、道與民間諸神為一體的廟宇。慈善寺倚山而建,從空中俯瞰,寺內的殿宇宛如北鬥七星排列。慈善寺大門後面是接引殿,內有接引佛一尊。大門至寺院約有一裡多地,寺院門前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觀音閣、靈官殿、王三奶奶殿、彌勒佛殿、娘娘殿、火神殿、龍王廟、呂祖殿、馬王殿,既供奉民間,也供奉道教與佛教諸神,其中王三奶奶傳說是天津的一個老媽子,在妙峰山頂也供奉其人,曾是京津冀一帶的民間神仙。

寺院內分東西兩路,西路為主,依次有韋馱殿、大悲殿(正中奉觀音,兩側奉碧霞元君等像),左邊配殿有達摩殿、地藏殿,右邊配殿是盂蘭殿和圓通殿。大悲殿後面的藏經樓,下層供奉傳說中的順治坐像,又稱魔王老爺殿。東路依次為財神殿、三皇殿和齋堂。此外,東山坡還有山神廟、天齊廟、玉皇殿等建築。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慈善寺走水燒毀了部分建築。「文革」期間基本損毀。20世紀80年代以後,慈善寺被漸次修葺而日漸引起人們關注。

關於慈善寺的順治坐像,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馬芷庠著,張恨水審定)中記載,那個號稱魔王的坐像相傳是順治皇帝在此出家坐化的肉身像,又傳說是明末高僧「有夙慧,現瘋癲相。夜住山洞,日間將巨石推落山下後,即下山將石負運山上,略停又復推下,如是者數十年,後圓寂於洞。其生前運石,蓋為煉魔之工夫,故稱為魔王菩薩雲。」歷史上每逢農曆三月十四、十五、十六是魔王菩薩的得道期,在這三天,附近村民紛紛來寺內演戲酬神,同時有三十餘堂文武香會到此裡進香。慈善寺廟會是舊時京西著名廟會,寺前的道路也是從香山至妙峰山的古道之一。

這是「謝草池」的大致環境。周汝昌先生之所以說到謝草池,起因是曹雪芹逝世之後,他的朋友張宜泉寫了一首《傷芹溪居士》的詩:

謝草池邊曉露香,

懷人不見淚成行。

北風圖冷魂難返,

白雪歌殘夢正長。

琴裹壞囊聲漠漠,

劍橫破匣影鋩鋩。

多情再問藏修地,

翠疊空山晩照涼。

此詩見於《春柳堂詩稿》。詩中的「謝草池」,周先生認為是曹雪芹的最後住地。找到了「謝草池」便找到了曹雪芹故居。為此,周先生援引元代詩人宋褧《平坡訪謝草池作》的詩。

其一曰:

仙家秘館西山隈,

石磴乘馬能獨來。

山腰檜柏當晝暝,

澗底桃杏爭春開。

設棋不作空置局,

貯酒常滿頻銜杯。

道士誦詩久成聽,

不知斜日下荒臺。

其二曰:

玉泉西畔昔慣往,

盧師東邊今始行。

山石犖确齧馬足,

樹林陰翳藏禽聲。

座上主人談眾妙,

壁間圖畫教長生。

所嗟秘境禁來往,

不敢題詩留姓名。

「壁間圖畫教長生」下自註:「懸畫八幅,皆熊經鳥伸之術」。在這兩首詩中有這樣幾個關鍵詞:「平坡」「謝草池」「仙家秘館」「西山隈」「玉泉西畔」「盧師東邊」。「平坡」與「謝草池」我們留在後面分析。

「仙家秘館」應是道觀;「西山隈」,隈,指山或水的彎曲之處。北京的西山屬太行山餘脈,跨越昌平、海澱、石景山、門頭溝與房山五區,而翠微山(平坡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等都處於「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範圍內。「玉泉西畔」應該是玉泉山的西側;「盧師東邊」,即盧師山的東邊。盧師山在八大處境內。

詩人此行的目的是探訪「謝草池」,訪到了嗎?「所嗟秘境禁往來,不敢題詩留姓名。」揣摩詩意當然是訪到了,只是這個地方屬於「秘境」,不可以隨便在牆上書寫姓名。

這是什麼樣的「秘境」呢?詩人沒有交代。同樣,謝草池是人名還是地名,詩人也沒有交代。幸好,包世軒在《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中引述了同樣是元人馬祖常《贈道士謝草池》的詩:

昨日西宮謝道士,

獨抱古琴歸洞房。

半晴半雨天氣潤,

不出山門秋晝長。

明確指出這位道士姓「謝」,名「草池」,這就與宋褧《平坡訪謝草池作》中的「謝草池」是人名而不是地名提供了支持,而「謝草池」的修行之地自然是道觀。在元代,有一處「靈應萬壽宮」,據《析津志輯佚》記載:「元自開國始創建於西山,賜上名額,實自太保劉文正公之主也。其祖壇在上都南屏山,即太保讀書處,有碑文記事。」

「太保劉文正公」,即劉秉忠,是大都的規劃與創建者,同時在元朝建立之際,他創建了靈應萬壽宮,祖壇在上都的南屏山,另一座則在西山,在西山什麼地方呢?元人揭傒斯《送毛真人還龍虎山》詩寫道:「手綰銀章主秘祠,翩然歸去忽如遺。麈湖龍井雲間上,鳳曲鸞歌月下吹。香逐蘅薇深更入,氣交梨棗靜偏宜。南屏風雨平坡雪,爭似山中夢覺時。」這個「秘祠」是不是就是靈應萬壽宮呢?

南屏山在上都南七十裡,大臣們歲扈從至上都,而夏秋居之。平坡山在大都西四十裡的西山之上,冬春居之。南屏山與平坡山是「秘祠」的所在之地。「南屏風雨平坡雪」便是這個意思,明確指出西山「秘祠」在平坡山。那麼,在平坡山的什麼位置呢?《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指出,在雙泉寺村東二裡,平坡山對面,南馬場水庫大壩「下方地處溪谷的北坡」,舊名東泉子,曾經挖掘出一塊覆盆形狀直徑約60釐米的元代石礎,那裡就是「秘祠」的所在地。但是,東泉子在天太山,不是平坡山,當然,兩山相連放寬些說是平坡山一帶也似可以。但僅根據一塊石礎便斷定此處為元代的「秘祠」,尚不能說是定論,是需要進一步驗證的。

應對東泉子一帶進行考古挖掘

周汝昌先生在《文採風流曹雪芹》中揭示了曹雪芹的住地是「謝草池」,包世軒在《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將「謝草池」的討論推向了新層次,這都是可喜的收穫。然而,雖然如此,關於謝草池,包括黃葉村(《曹雪芹西山住地新考》認定是隆恩寺村)的討論並未結束,仍然處於探索階段而不能說是定論。原因是:元代的「謝草池」與清代的「謝草池」,分別作為人名與地名,畢竟屬於兩個不同範疇,不能混為一談,需要繼續探索與求真。

既然不能說是定論,那麼關於「謝草池」的討論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至少有這樣三點:

其一,在平坡山一帶尋找曹雪芹的居住之地「謝草池」,其方向是正確的,隨著學人們不耐辛苦地梳理與深入研究,將「謝草池」的探討推進到了一個新層次而逐漸明朗,十分難得且可喜可賀。

其二,如同北京植物園內的曹雪芹紀念館,儘管不能斷定那兒就是曹雪芹故居,但卻是緬懷曹雪芹與宣傳《紅樓夢》的基地,從而豐富了此地的人文內涵。同樣道理,在天太山與平坡山的林木與溪谷之間,尋覓曹雪芹住地「謝草池」,當然也是不應該輕忽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包含豐富的人文積澱,《紅樓夢》與其作者曹雪芹及其居住地,無疑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而難以忽略。即使目前尚無定論,仍處於推測之中,但也依舊為那裡的山巒與溪流提供了足可以令我們珍視的人文亮色,無論是從此地的小環境、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還是從北京大區域的歷史、文化與旅遊而言,都是應該高舉雙臂歡迎的。

其三,如果有可能,應對東泉子一帶進行考古挖掘,在有條件的時候進行復建,當然要復建為具有元代建築風格的寺院,同時把這裡闢為紀念曹雪芹以及相關先賢,諸如張宜泉、敦誠、敦敏、揭傒斯、宋褧、馬祖常等歷史人物的紀念之地。因為他們是北京的珍貴記憶,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緬懷、紀念他們,從而加深北京的歷史厚度,擴展北京的文化廣度呢?如有可能,對這裡進行論證與規劃,把這裡建設成北京一個生態與旅遊兼修的新景點,而「騰蛟起鳳」,將古人與今人銜接起來;「俊採星馳」,使我們美麗的首都愈加煥發奪目的熠熠光彩,難道不是一件值得研究,而且應該操作的好事嗎?

(作者:王彬,系魯迅文學院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1日 13版)

精彩推薦:

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的四對關係

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西山何處憶芹溪
    那麼,它們究竟位於何處呢?(參見《曹雪芹故居爭議始末》,《北京日報》2013年11月5日) 但在西山腳下興建一座曹雪芹紀念館總是件好事,因為至少可以為紅學研究開闢一扇新的窗口,而使這裡的山川生媚,草木生輝,進一步點燃人們對曹雪芹住地探索的熱情。 那麼,曹雪芹的住地,也就是讓紅學家聚訟不已的「黃葉村」,究竟位於何處呢?
  • 西山何處憶芹溪_時政_中國西藏網
    作者:王彬(魯迅文學院研究員)  曹雪芹曾長期在北京西山居住,殫精竭慮創作《紅樓夢》。那麼,曹雪芹究竟居住在北京西山的什麼地方呢?遺憾的是,史述中沒有明確記載。有志於此的學者們踏遍青山,從歷史記載的蛛絲馬跡中進行了辛苦而又耐心的爬梳、分析與探尋,從而獲得了可喜進展,「黃葉村」與「謝草池」進入了研究者的視線。那麼,它們究竟位於何處呢?
  • 成都天府新區農產品有了共同的名字:「鹿溪薈」
    「鹿溪薈」正式上線、首款爆品草莓正式發布,標誌著天府新區農產品將進入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新階段。在現場,淘寶農產品人氣帶貨主播山野小哥甫一亮相,流量就「蹭蹭蹭」地進來,焦點落到了「鹿溪薈」草莓身上——初次公開亮相的「鹿溪薈」草莓一戰成名,自然而然,「鹿溪薈」這個天府新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開啟了爆款、網紅之路。「天府新區是成都市主要的冬草莓產地,冬草莓品質好、產量高,已通過國家地標產品評審,是區域內較有潛力的農產品。」
  • 溪悅薈啟動全球招商 預計明年5月1日開園
    這是記者從今日下午召開的「『薈見未來』溪悅薈全球招商發布會」上獲得的最新消息。招商發布儀式由長沙市雨花區政府、中建五局及步步高三方代表領導共同啟動,象徵著政企商三強的實力融匯,協力打造一個前所未見的城市商業新典範。來自國內外的數百家知名品牌商家、經銷商和全國40餘家主流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溪悅薈的這一璀璨時刻。
  • 薈同冬季鋼琴演奏會 國際鋼琴家劉驥先生與薈同學生同臺演奏
    12月7日,深圳薈同學校邀請到一位重量級大師 -- 國際鋼琴演奏家/施坦威藝術家劉驥先生來到校園,與薈同學生進行同臺演奏,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薈同冬季鋼琴演奏會」。 薈同學生現場演奏劉驥先生被孩子們的演奏深深打動,他認真的聆聽,用心去感受。在孩子們的演奏結束後,他更對薈同學生們精彩的演奏表示由衷讚嘆。現場,他為同學們的演奏進行了一一的點評,讓每一位在場的學生都獲益匪淺。
  •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注釋】 憶江南:詞牌名。能不憶江南? 譯 文 江南是個好地方, 我熟悉的風景多麼美好。
  • 上海悅薈廣場:滿立減,特價尖貨,新店劇透,福利享不停!
    上海悅薈廣場:滿立減,特價尖貨,新店劇透,福利享不停!MIFFY@悅薈L1 購物有禮,省錢有方 即日起前往米菲購物滿500-150元滿999元送米菲盲盒 更多爆款尖貨等你來撩~Sweet Color@悅薈
  • 觀宋填詞合集146-155 人間何處覓風流,白了少年頭
    原標題:觀宋填詞合集146-155 人間何處覓風流,白了少年頭 前言 不知不覺中,又讀過了不少宋人的佳作。錄入這一段時間的習作十首,歡迎詩友們指正。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溪)篇
    —— 宋 · 梅堯臣《魯山山行》13、 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 唐 · 王建《雨過山村》14、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15、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唐 · 張旭《桃花溪》16、
  • 7個文旅項目籤約落戶成都新津梨花溪文化旅遊區
    7月8日,「攜手同心 共創輝煌」招商引資項目籤約儀式在新津梨花溪文化旅遊區九蓮樂學村舉行。活動現場,四川體校、四川蜀廈、浙江迪生光電、西遊雲極、青藏文旅、成都一龍雲錦、廣東中山高境得文旅投資項目與新津區政府、梨花溪文化旅遊區管委會、新津區文旅集團達成共識並成功籤約。總投資35億元。
  • 《大染坊》暴富後的陳六子不棄糟糠之妻,只因採芹做對了這三點
    在經典之作《大染坊》中,男主角陳壽亭可謂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可是他卻對一個鄉下妹子採芹不離不棄。即使再發達也沒有換掉自己的糟糠之妻,這一點很多明星都比不上。採芹究竟做了什麼,能讓陳六子對自己始終如一呢?而盧家駒的大太太翡翠,家庭背景更好,感情之路和採芹也相仿,為什麼卻hold不住老公呢?
  • 昆明西山「睡美人」再發現 從「故事」了解別樣西山
    雲南網訊(記者 高懷芬)2019年12月31日,昆明西山「睡美人」再發現系列活動之「西山故事」作品徵集線下活動「談古論今·話西山」在雲隱西山·艾維美術館舉行。「西山故事」作品徵集線下活動現場 高懷芬 攝活動現場,古琴悠揚,清茗飄香。4位昆明市本土歷史文化專家學者受邀為大家講述了西山的歷史沿革、傳說故事與典籍文化。「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南翔縞素與西山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 福建西山學校校友黃雄威榮獲第十一屆全國空間軌道設計競賽冠軍
    黃雄威中國科學院大學留影  黃雄威憶西山  西山、科技樓、十六棟、第二食堂、後山、圖書館、小學部、招待所、家長餐廳、生管處、初中部、國旗臺、大臺階、大操場、  練功、大掃除、撿樹葉、宿舍樓大電視、課間操、晨跑、賞月、節日看表演、國旗下講話、電話卡、年段會、月假、後門聚餐、逛湖,一樣樣西山專屬的事與物滌蕩著進入社會多年來心頭上的塵埃。  2002年的春寒料峭,我進入西山;2015年的炎炎夏日,我揮別西山。
  • 姑溪居士的《卜算子》
    李之儀,號姑溪居士,滄州無棣 (今屬山東省)入英宗治平四年進士。曾從軍西北,出使高麗。元祐八年闢蘇軾定武帥幕,政和間卒,著有《姑溪居士集》其詞妙於煉意,惟是其小令清婉峭麗,差與秦觀媲美。並對稍後李清照《論詞》一文在行文格式和詞學觀念上都有明顯的啟迪意義。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在北宋詞壇, 李之儀算不上名家。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心若無旁騖,何處惹塵埃
    心若無旁騖,何處惹塵埃?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西山森林公園:情侶爬西山會怎樣?
    昆明西山公園,雲南AAAA級景區,有高原明珠之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門西山峰巒起伏,草木蒼翠,景色秀麗,百鳥爭鳴,從遠處看去像一個仰臥的少女,又叫睡美人山,關於這個睡美人山當地還有一個傳說,說是男女朋友一起去爬昆明西山就一定會分手。
  • 《東湖》七律十八首,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
    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韋莊(836年-910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詞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4.憶東湖唐·李紳菱歌罷唱鷁舟回,雪鷺銀鷗左右來。霞散浦邊雲錦截,月升湖面鏡波開。魚驚翠羽金鱗躍,蓮脫紅衣紫菂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