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什麼感同身受的,所謂的驚人的理解和恰如其分的懂得,源自他們與你有相似的經歷。
三十而已曾經在職場野心勃勃的漫妮,在經歷職場打壓和感情受挫後,她選擇了放棄曾經為之全力戰鬥的職場,放棄了即使漂泊不定也依舊深愛的上海,毅然決然的回到了故鄉小鎮。
在故鄉的小鎮上,灰白頭髮的於伯,曾經在上海漂泊過,如今大半輩子在小鎮上開理髮店,他這把年紀已經活得的很通透了,他一眼看出了漫妮有一顆漂泊在上海的心,那是故鄉和父母都捆不住的。
王漫妮
於伯說:「你打小就頭髮又多又硬,女孩子呀,頭髮硬脾氣就硬,少不了挨修剪。」「在上海待過的人多了,人回來心也要跟著回來。」
作為過來人的於伯是懂得漫妮倔強的,「頭髮硬脾氣就硬,少不了挨修剪」其實是他知道那個曾經在他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這姑娘內心倔強不服輸,他也清楚明白漫妮因為自己的野心,這些年在上海一定經受不少打磨和挫折,一定也受了不少傷,他是很心疼漫妮的。
「在上海待過的人多了,人回來心也要跟著回來,這是一種讓漫妮安安心心的暗示也是深有感觸的安慰,於伯懂漫妮,也懂在外漂泊的不易,也明白漫妮歸家的用心。
於伯
漫妮:「於伯您一輩子也沒結過婚,您後悔嗎?」
於伯:「沒結過婚就後悔,那誰能保證結了婚就不後悔呢?,都在人不在事,老拿自己沒有的跟人家有的去比,永遠不痛快」。
30歲是漫妮給自己劃的婚姻界線,也是捆著她回鄉的繩索之一,其實人生總是這麼給自己設限的話,那麼往往總是求而不得或是得非所願,結不結婚並不能和幸不幸福劃等號,大多數人的焦慮不安,其實「就是老拿自己沒有的跟人家有的去比,永遠不痛快」於伯說的對,這感覺真痛苦,這種深有體會的痛,只有於伯可以為漫妮解惑,因為漫妮她走著於伯曾經走過的路,感受過於伯曾經體會過的痛苦。
漫妮
於伯:所有選擇漂著的人,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就要知道,往後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了,得撐起你自己的天,要是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趁早別出去,爸媽嘴裡的故鄉是後路,聽聽也就算了。
這些話是於伯給漫妮打的強心針,這麼多年來以為的家鄉是後路,說白了一直以來都只是自己給自己的安慰劑。
「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就要知道,往後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了,得撐起你自己的天,」要說於伯一語道破,倒不如說是於伯一眼把漫妮看穿,漫妮這麼多年來自我支撐的生活著,在上海打拼,這就是她最想要的,因為這樣的生活才能讓她感受到有價值的人生,都說迷途知返是對的,可是能找回初心才是往後餘生最心安的。
王漫妮
於伯:「那天在生日宴上我就看出來了,這姑娘是逃回來的,別逃,逃跑是最沒有用的。」
也許當年於伯也是從上海逃回來的吧,所以他能一眼看出,在生日宴那天滿臉堆笑的漫妮其實很狼狽,人有時侯暫時的逃跑,也許是一種療傷的方法,但是你只是暫時避一避,還是安心的就這樣安排人生,這是要分清楚的,也許曾經逃跑的於伯他喜歡就這麼平穩度過一生的,而漫妮不是,她眼裡心裡滿滿載著不甘和倔強,她想念上海,想念朋友,想念曾經奮鬥的自己,所以於伯最後推了她一把並告訴她「別逃,逃跑時最沒有用的」。
王漫妮
在重要時刻為漫妮指點迷津的是於伯,活明白也看明白的也是於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