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妮的父母在一個小鎮居住,夫妻關係和諧,恩愛,有房子有工作,衣食無憂。對漫妮疼愛有加,也非常尊重漫妮自己的想法。小鎮居民鄰裡關係非常好,家裡有個啥事大家都互相幫助。
正是父母這樣的生活環境,才讓漫妮能不管不顧在外漂泊8年,如果家裡有大大小小的事需要漫妮處理的話,可能她早就離開上海了。
每一個人在努力工作的背後,都是想要過更好的人生。劇中漫妮卻越過越差,在上海的八年時間裡,她看似過得很用力,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想盡各種辦法提高業績,多麼難纏的客戶她都可以服務好,經常因為良好的服務拿下大單。
收入她自己說每月有一萬五,再拿拿年終獎,拿拿大單提成,她每月收入應該至少在2萬左右。這個收入在上海也不算高,但是也不算太低。過了八年的漫妮卻什麼都沒有,沒有房子,沒有存款,之前也沒有朋友,那麼她這八年到底做了什麼?
收入一半拿來租房,租在市中心,拿來買精緻的包包,買高檔手錶,買一堆的口紅,買高檔服飾等等,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個上海人。然而這一切只是為了在外人眼裡看起來自己像個上海人,實際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在維持一個外在的形象。
我們只看到她每天在奢侈品店裡努力工作,卑躬屈膝給人服務,夠努力也夠聰明,為了業績,連門口保安都能打點好,為客戶進出停車場提供方便。所有的努力都在如何做好服務上。但是下班之後從來沒有看到她學習過,沒有說除了銷售之外在學習點別的技能,以至於幹了八年銷售,被迫辭職後連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反觀她的前男友姜辰,六年前和她一樣,一窮二白,想要給她買個好點的戒指都沒有錢,六年後在上海開了一家咖啡店,小店不大,但是足以養活自己。同樣六年的時間,人家已經可以在上海立足,養活自己沒問題。漫妮卻一個月不工作連房租都要交不起,兩個一比較就知道漫妮其實算不上那個最努力的人,不然不會八年一無所獲。
陳嶼也是滬漂,年齡比漫妮大幾歲,打工一族,但是他卻在上海貸款買了一套房子,雖然不大,但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就算沒了工作,起碼還有個住的地方。陳嶼工資不會比漫妮高多少,但是他節約,知道節省每一分錢,鍾曉芹結婚後,家裡的財政大權他掌管著,鍾曉芹身上連200元錢都沒有。可見他把錢管的很嚴,正是這樣的節約思想,讓他貸款買下了樓房。
漫妮雖然非常想要留在上海,卻總是賺一分花一分,腦子裡沒有想著靠自己在上海紮根,而是希望走捷徑,找到多金有趣的男友,一步登天。把紮根的希望寄托在未知的婚姻上。
人們常說看一個人生活狀態不是看她工作狀態,而是要看她八小時之後在幹什麼。漫妮八小時之後既沒健身,也沒學習,就是做點吃的,然後在租的房子的陽臺上看上海夜景,看車來車往,感受大城市的氣息。如果她真的夠努力,八小時之後能抓緊時間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不至於辭職之後連份養活自己的工作都找不到。
現在年輕人頻繁跳槽,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數都是越跳越好,王漫妮守著一個奢侈品店幹了八年,連一個副店長都沒混上,可見自身能力並不強。業餘時間完全沒有想辦法提升自己,沒有為留在上海做更充分的準備,她的努力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假勤奮」,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人生有幾個八年,漫妮這八年的人生算是浪費了,就是學到一點銷售的經驗,沒攢下錢,沒增加技能,也沒什麼朋友,就是後來遇到鍾曉芹和顧佳,成為了朋友。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在和梁正賢戀愛無果,被迫離開上海,回到小鎮轉了一圈。不甘心人生就這樣平庸地走下去,在魏老闆名片的誘惑下,再次來到上海。這次的上海之行,才是漫妮真正開始成長的時候。
她生命中的貴人是魏老闆,魏老闆教會她如何在商場立足,如何了解銷售、庫存、進貨、出貨的整個流程,如何看財務報表,如何判斷公司經營狀況,如何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等等,這時她的努力才算走對了方向。才算努力沒有白費,也為她後來繼續深造打下基礎,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的無能,才知道該怎樣提高自己。
人有的時候能遇到一個貴人是多麼重要,他不需要給你錢,給你崗位,但是在關鍵時刻給你指路,讓你少走彎路,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
漫妮之後的人生相信會越來越好,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提高自己的方法,明白所有的事唯有靠自己最管用。
所以選擇出國留學,豐富自己的內在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學成歸來後再遇梁正賢,無比的自信,讓梁正賢不由自主地心虛。
這就是提高自己後的價值,人內在自信的建立唯有靠內在的學識來支撐,所以想要在人前挺直腰板,就要在人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不論哪方面,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那個自信美麗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