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藥業(00867.HK)與全球製藥公司medac籤訂經銷供應及許可協議

2020-12-22 格隆匯

格隆匯9月21日丨康哲藥業(00867.HK)發布公告,集團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於2020年9月21日與medac Gesellschaftfür klinische Spezialpr paratem.b.H就於歐洲和/或美國上市的標準治療產品籤訂了經銷、供應及許可協議。產品包括類風溼關節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線替代療法—甲氨蝶呤預充式注射器/注射筆,以及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金標準免疫療法—膀胱灌注用卡介苗,針對的疾病均於區域存在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根據許可協議,集團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將獲得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臺灣不適用於產品膀胱灌注用卡介苗)使用由medac或其關聯公司擁有或控制的所有相關智慧財產權和智慧財產權權利開發、註冊及商業化產品的獨家許可權利。許可協議將持續有效,除按協議約定的特定情況提前終止。

據悉,甲氨蝶呤預充式注射器/注射筆(MTX-medac)是多種規格的低劑量小容量甲氨蝶呤(MTX)注射劑,允許患者自行皮下給藥。MTX-medac已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總部(HMA)或/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RA)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多關節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和/或克羅恩病。

medac是一家私有的全球製藥公司,其製藥和診斷業務不斷發展。medac於1970年在德國北部成立,專門從事泌尿科、腫瘤科、血液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以及診斷設備的開發。除了已經建立的產品組合之外,medac還致力於改善現有的治療方法和開發新的治療產品,為患者提供領先的個性化治療。在泌尿外科領域,medac專注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灌注療法。

通過此次合作,集團現有的產品組合將在產品於區域上市後得以豐富及擴張。

相關焦點

  • 康哲藥業(00867)與medac就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膀胱癌的標準治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康哲藥業(00867)發布公告,集團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於2020年9月21日與medac Gesellschaft für klinische Spezialprparate m.b.H(medac)就於歐洲和
  • 康哲藥業(00867.HK)與Gelesis Inc.就產品PLENITY籤訂許可合作協議
    格隆匯6月18日丨康哲藥業(00867.HK)發布公告,公司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於2020年6月18日與Gelesis Inc.就其產品PLENITY(Gelesis100)籤訂了許可、合作及供應協議。根據許可協議的約定,集團通過其全資附屬公司將獲得根據Gelesis智慧財產權及可適用的註冊許可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新加坡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進口、註冊、生產、製造及商業化產品的獨家許可權利。許可協議期限為自籤署生效之日起起算二十年。
  • 康哲藥業(00867)獲口服體重管理產品多地獨家權
    原標題:康哲藥業(00867)獲口服體重管理產品多地獨家權    康哲藥業(00867
  • 康哲藥業業務進展
    原標題:康哲藥業業務進展   康哲藥業(00867,HK)宣布,集團通過其全資附屬
  • 「殺人鯨」狙擊康哲藥業:稱業績虛增49% 資助公司主席私有公司
    作者:蔚芮2020年2月6日,沽空機構「殺人鯨」Blue Orca出手,針對康澤藥業(00867.HK)發布了長達41頁的沽空報告。來源:Blue Orca中文報告Blue Orca沽空報告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康哲藥業的盈利能力是一種假象,對康哲藥業的盈利能力提出質疑。康哲藥業股價在2月6日盤中一度急跌,而後在午間休市前出現反彈,不過康哲藥業隨後在盤中宣布股票停牌。
  • 【券商聚焦】料現有產品快速恢復增長 中金上調康哲藥業目標價22%...
    中金髮研報指,康哲藥業00867)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剔除兩票制影響後營業收入為35.57億元,同比增長4.6%;淨利潤12.79億元,同比增長9.4%,對應每股盈利人民幣0.52元,符合該行預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今年新活素降價24%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線出現疲軟,但隨著疫情緩解,預計億活、眼科和皮膚科藥物將在2020年下半年恢復增長。
  • 殺人鯨與康哲藥業的做空博弈:誰的證據更有說服力?
    近日,沽空機構Blueorca與康哲藥業(00867)接連的多空博弈受到廣泛關注。據了解,Blueorca在2020年2月6日以及2月10日分別發布了兩篇針對國內上市藥企康哲藥業的沽空報告,指控康哲藥業誇大財務表現、虛造利潤等,並在報告中表明「這家中國藥企『完全不值得投資』。」
  • 海正藥業: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
    在瀚暉製藥實現相關產品本地化生產之前,輝瑞將根據雙方籤署的供應協議進行供貨。2)瀚暉製藥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於藥品銷售收入和推廣服務收入。瀚暉製藥與製藥企業籤訂推廣服務協議,完成推廣後收取推廣費實現盈利。請你公司: 1)補充披露上述供應協議及相關技術轉移協議情況,分銷過渡期內的輝瑞注入藥品佔比及完成地產化的預計時間。
  • 康哲藥業(00867.HK)創新產品CF102的II期NASH研究取得積極頂線結果
    NAFLD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NAFLD疾病譜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變、NASH等。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在6.3%-45%,其中10%-30%為NASH。中國在內的亞洲多數國家NAFLD患病率處於中上水平(>25%),已經趕超歐美等發達國家並已成為我國肝病和代謝領域的新挑戰,對國民健康和社會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 康哲藥業在香港停牌 此前遭Blue Orca做空一度跌10%
    來源:新浪港股康哲藥業在香港暫停交易。此前遭Blue Orca做空,股價一度跌10%。Blue Orca稱,儘管在價值鏈上的地位岌岌可危,且面臨中國打壓藥價政策的巨大壓力,康哲藥業的財務業績異常穩健且盈利能力不斷提升(2018 年的毛利率 70%+)。我們認為這樣的盈利能力是種假象。我們廣泛的調查表明,康哲藥業對中國 A 股證券監管者的披露顯示,公司的淨利潤嚴重低於對投資者披露的水平。
  • 製藥股普遍獲資金青睞 石藥集團上揚2%聯邦製藥飆11%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醫療股氣氛仍然向好,大部分製藥股均獲資金吸納.目前獲最多資金淨主動買入的製藥股為藥明康德(02359)。而兩隻醫藥藍籌亦不甘示弱,中生製藥(01177)的資金流入規模僅次藥明康德,目前抽高1.12%,報10.88元,日內一度飆高逾4%至11.24元,為除淨後的新高;暫獲逾6000萬元資金淨主動買入.中生製藥最新獲高盛最好,目標價升至11.6元,與現價比較水位不多,上調目標價原因主要預期集團未來可取得更多專利或參與更多收購交易,且將擴展到腫瘤學以外的領域,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 海正藥業: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瀚暉製藥實現相關產品本地化生產之前,輝瑞將根據雙方籤署的供應協議進行供貨。2)瀚暉製藥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於藥品銷售收入和推廣服務收入。瀚暉製藥與製藥企業籤訂推廣服務協議,完成推廣後收取推廣費實現盈利。請你公司: 1)補充披露上述供應協議及相關技術轉移協議情況,分銷過渡期內的輝瑞注入藥品佔比及完成地產化的預計時間。
  • ...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子公司開立募集資金專戶並籤訂四方監管協議
    東亞藥業:浙江東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子公司開立募集資金專戶並籤訂四方監管協議 時間:2020年12月04日 16:36:33&nbsp中財網 原標題:東亞藥業:浙江東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子公司開立募集資金專戶並籤訂四方監管協議的公告證券代碼:605177 證券簡稱: 東亞藥業 公告編號:2020
  • 基石藥業與LegoChem Biosciences達成新型抗體偶聯藥物全球授權協議
    根據協議條款,基石藥業將獲得獨家授權,主導LCB71在韓國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LCB公司將獲得1千萬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可達3.535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和額外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 基石藥業董事長兼執行長江寧軍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與LCB公司這一領先的ADC平臺企業達成合作,獲得LCB71在韓國以外的全球授權。這款藥物在新興腫瘤學領域擁有高度差異化特性。這項協議將為基石藥業的研發管線帶來首款ADC產品,並通過這款新的產品形式,加強基石藥業在精準治療業務領域的優勢。
  • 艾迪藥業:擁有技術和資源壁壘 布局創新藥物研發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艾迪藥業通過經銷美國雅培公司HIV診斷設備及試劑業務產品,布局未來銷售渠道,形成「抗艾診療一體化」患者服務範式。江蘇艾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迪藥業)是以人源蛋白產品生產、銷售為主的生物製品企業,同時開展部分仿製藥業務及經銷雅培公司HIV診斷設備和試劑業務,並正在布局開展抗愛滋病、抗炎以及抗腫瘤領域創新藥物研發。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6億元、2.77億元和3.45億元。
  • 巨頭聯手,輝瑞要把自家王牌藥賣給邁蘭,共組全球最大仿製藥公司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立普妥、絡活喜買家疑似確定。據多家媒體報導,輝瑞公司正就合併非專利藥業務與邁蘭(Mylan)談判,如果談判成功,則將促成全球低價藥巨頭的誕生。而輝瑞和邁蘭將分別持有超50%、40%以上股份。
  • 萬邦德子公司壟斷原料藥被罰百萬 行業格局不變導致屢罰不止?
    醫藥戰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製藥產業鏈上遊原料藥的有序供應,是保障下遊生產臨床用藥穩價供應的關鍵點。高額罰款可以懲戒和威懾原料藥生產經營中的壟斷行為,但其背後高度集中的行業格局尚需尋找創新的發展方式和有效的監管。
  • 海正藥業回復交易所問詢 詳述瀚暉製藥收購案
    根據預案,海正藥業將向HPPC Holding SARL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瀚暉製藥有限公司49%股權,預估交易價格區間暫定為43.37億元至44.84億元。交易完成後,瀚暉製藥將由海正藥業全盤接管,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此前作為瀚暉製藥股東的HPPC(高瓴旗下基金控股)則通過重組交易間接入股海正藥業,且持有海正藥業的股份與可轉債均鎖定12個月。
  • 特一藥業:變更保薦機構後重新籤署募集資金三方及四方監管協議
    特一藥業:變更保薦機構後重新籤署募集資金三方及四方監管協議 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8:21:18&nbsp中財網 原標題:特一藥業:關於變更保薦機構後重新籤署募集資金三方及四方監管協議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