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常常能夠聽到一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各位讀者可知道,其中的「狀元」,指的是那些在各自的行業之中取得了顯著成就的人才。而隨著這句話的流行,人們也認識到,社會上有著許多的行業可以供人選擇。
在宋代周輝的《清波雜誌》上便記載有肉肆行、醬料行、鮮魚行、藥肆行、雜耍行等等行業,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而在這些行業之中往往都能夠出現各自的能人。
然而,在這諸多的行業和工作中,雖說人們常說是不分貴賤的,但是卻始終有一種職業是見不得光的,那就是小偷!
在歷史記載之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一些「賊王」的故事,而作為小偷領域裡的佼佼者,這些「賊王」並沒有能夠像其他行業的佼佼者一般受人尊敬,甚至更加的遭人唾棄。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便是出現在離我們並不遠的八九十年代的一名賊王的故事,江湖人稱其為山西賊王——王彥青!
一、出生於教師家庭,不料卻誤入歧途
在1966年的時候,在山西晉中的一個書香門第之中,一個叫做王彥青的男嬰出生了,其父母分別都是山西太原重型機器廠廠子弟學校的教師。在父母的教育以及家庭環境的薰陶下,王彥青從小便學習優秀,展現出超越一般同齡人的聰敏。
當時看來,有這樣的家庭以及天分,王彥青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人們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期望。
然而,儘管王彥青有著很好的先天條件,但是他卻偏偏有著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與此同時,由於他的父母平常的工作很忙,因此沒有時間對其進行適當的管教,這就使得小時候的王彥青在性格以及思想上越發偏遠。
漸漸的,王彥青甚至誤入歧途,慢慢的從變成了問題少年,甚至最後淪為一個違法犯罪之人!
在學校之中,本來成績優秀的王彥青卻開始變得不學無術,到後來在初中沒有畢業的情況下便被學校開除了,就此淪為了一個走街串巷的小流氓。
對此,王彥青的家人由於沒有進行好的管教,因此內心也有些內疚,只能對他的行為保持包容,並沒有進行強制的制止,而這讓王彥青越走越遠。
在到了社會上之後,由於當時的王彥青正處於青春期階段,所以當他接觸到了那些社會上的不良少年之後,便收到其影響成了混跡街頭的小混混。
甚至到了後來,王彥青還結識到社會上的盜賊,王彥青對於他們的偷盜技術充滿了興趣,在他看來這些要比課本上所教授的知識更加有趣,於是他便開始從這些盜賊的身上學「本領」。
由於王彥青本身就比較聰明,因此學起來也特別的快,而在剛開始的時候,王彥青也只是會從那些大街上的人下手,偷盜他們身上的財物。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王彥青感到有些不滿足,因此他竟然直接對公家機關下手!
最終,王彥青引起了公安機關的注意而被抓入了勞教所。原本以為這段經歷能夠讓王彥青痛改前非,卻沒想到他卻利用這段時間修煉技能!
二、「山西賊王」王彥青,執行死刑前提出用絕技換命
在被抓到了勞教所之後,王彥青在裡面認識一位老賊王,並被他的技術所折服,因而拜他為師。眾所周知,當時的有錢人都喜歡把錢放在保險箱裡,對此王彥青感到有些頭疼,而這個老賊王便是這方面的專家,在他的教授下,王彥青很快便學會了如何快速破解保險箱,甚至還藉助自己的聰明頭腦,鑽研出了一套新的、更適合自己的盜竊手段。
等到王彥青被釋放之後,學習了新技能的王彥青準備要「大展拳腳」,於是他通過跟老賊王學習到的知識,從而自創出了一套盜竊工具去四處作案。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實戰練習」之後,王彥青的偷盜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慢慢的王彥青甚至成為了盜賊之中的一個佼佼者,特別是他那開鎖的技術更是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同行之中鮮有能夠與其比肩的。
因此,在王彥青擁有過人的偷盜技術以及做過多次大型的盜竊案之後,他便從一堆小偷之中「脫穎而出」,被奉為震驚天下的「山西賊王」!
只不過,王彥青還沒有因為「山西賊王」的稱號得意多久,他就被追查而來的公安機關盯上了,在1985年的時候,各地公安進行了聯合辦案,讓賊王王彥青無處遁形,並最終被繩之以法。
在逮捕了之後,由於王彥青此前所盜竊的金額巨大,因此經過判決之後將其判為死刑,然而在這個時候,仍不死心的王彥青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他表示願意用自己的「開鎖絕技」,來換一個求生的機會!
的確,王彥青所掌握的偷盜技巧對於警方而言,就是加強各種防範措施,降低偷盜成功率的有效手段,當時的王彥青開保險柜的速度甚至要快過鑰匙,因此藉助他的技術不僅可以偵破一些盜竊案件,而且還能提高保險柜的安全係數。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將作為賊王的王彥青的技術破解掉,那麼絕大多數的小偷便沒有能力繼續偷盜了!
於是,在進行了權衡利弊之後,警方決定答應王彥青的要求,在經過上級領導的批示之後將其其改為死緩,暫壓監獄。而在服刑的期間王彥青表現得十分的安分,同時還不斷的幫助警方破解了不少在技術上的難題,因而獲得了警方的信任。
不過,讓警方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選擇卻導致了更加嚴重的結果出現!
三、策劃越獄成功,賊王變成殺人惡魔
在通過了交換絕技獲得了死緩之後,王彥青對自己的姓名非常的珍重,因此死緩對於他而言就是爭取到的越獄時間。於是,在監獄期間,王彥青一邊博取警方的信任,另一邊不斷的策劃著逃獄!
最終在1988年的一個冬夜,王彥青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越獄計劃,夜色中他與十一個獄友越獄成功,緊接著便逃回太原繼續作案!
而在王彥青越獄之後,警方便立即展開了抓捕行動,範圍包括了整個山西,然而即便警方搜索的非常細緻,但是善於躲匿的王彥青卻始終沒有暴露在警方的視野之中。
一直到一位名叫劉文英的女民警意外的發現了逃亡的王彥青,然而作為亡命之徒,當時的王彥青已經失去了理智,因此劉文英勢單力薄不幸遇害。而在王彥青逃竄的過程中曾先後殺害了16人,並造成多達13人重傷,同時還多次偷盜搶劫。
至此,王彥青已然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盜賊,而是變成了一個殺人惡魔,因此將其逮捕歸案的事情刻不容緩!
好在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王彥青團夥中有一人在其母親的勸誡下選擇了自首,這讓躲匿的王彥青行蹤暴露出來,於是在警方的努力之下,橫行天下的山西賊王再次被捉拿歸案!
這次,警方不再給王彥青任何的機會,經過法院的判決之後,伴隨著一聲槍響,曾經的山西賊王就此煙消雲散。
小結
在看過王彥青的「履歷」之後,可以看出其實他的偷盜手法是非常「高明」的,甚至在這一方面他的技術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藝高人膽大」的他還能夠從看管嚴密的牢獄之中逃脫。與此同時,他越獄之後警方多次抓捕無果,也可以看出他的躲匿手段十分高超。
然而,王彥青所擁有的過人才能沒用用在正道之上,因此終究是見不得光的,終究都是錯誤的!也因此,王彥青最後那悲慘的結局也是他咎由自取的。
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王彥青之所以會誤入歧途,並最後稱為山西賊王的了解,與他早年的經歷是脫不開干係的。在其青春張狂的時期,若是其父母能夠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相信以他的聰明才智,不說大有作為,至少也能夠有所成就。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好的教育對一個孩子的人生發展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清波雜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