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人案亂入《雪國列車》,末日科幻題材還能這樣拍?

2020-12-14 一點劇讀

文 | 阿澀

封閉列車包裹著「倖存人類」的流亡命運,前往希望與絕望並存的「別處」。

由奉俊昊導演韓國電影《雪國列車》(2013)改編自法國1986年的同名科幻漫畫,講述了一個末日方舟式的故事。作為當時韓國電影耗資規模最大的影片,刷新了韓國單片票房紀錄,於奉俊昊本人的意義自不必說,更是韓國電影走向國際的重要一步。而美國TNT電視臺於2016年籌備的劇版《雪國列車》,也於5月17日在Netflix上線,至今已播出兩集。據悉,歡喜傳媒也拿到了中國版權,或將在全集更新完畢後在平臺引進。

劇版《雪國列車》還未開播之前,便已獲得了第二季續訂,可見出品方對此項目寄予厚望,觀眾更是對此次翻拍投注了極大的期待。根據《綜藝報》指出,《雪國列車》首播當晚收視觀眾數達330萬,是自2018年《沉默的天使》後的最高紀錄。

而或是對這場蓄勢待發的革命故事中加入破案元素的不滿,或是有「美隊」男主克裡斯·埃文斯珠玉在前,對新人演員的不適應等原因,使得此劇的評價卻褒貶不一。該劇開播當晚imdb評分6.0分,爛番茄新鮮度僅達63%,如今第二集上線,豆瓣評分已降至7.3分。

科幻災難劇《雪國列車》,究竟將「車頭」駛向了何處?

末世危機與密閉空間

全球氣候災難來臨,氣溫驟降、世界變成冰凍大地,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據《雪國列車》漫畫後記所說,「自誕生之日起,火車就成了對『別處』的一種承諾。只要跳上車,找位置坐下,火車就一定能把我們帶到『別處』,完成一次(時空與身心雙重意義上的)出逃。」因此,《雪國列車》在「末日」背景下,將人們帶上荒誕的永動機式「諾亞方舟」是溫柔的烏託邦幻想。

除了寄予生存希望的「別處」之外,這架列車還是在災難敘事中常見的「密閉空間」元素,它具有限定性、隔離性、危機性,與此對應的,是壓迫、謊言與反抗。階級分化造成生存壓迫,精神自由被牢牢掌控,昏暗壓抑的生存環境與列車之外的白雪皚皚產生強烈對比,列車帶來的究竟是希望還是不得解脫的牢籠就在故事推動中產生。因此,末世危機與密閉空間的相互勾連,是《雪國列車》的魅力所在。

《釜山行》中最終的反派人物與男主殊死搏鬥前,便坐上了一輛逼仄空間的列車,放大了戲劇衝突,催生了人物的隱藏人性;《飢餓站臺》則設置了一個垂直的封閉性監獄,載有食物的平臺從1層一直降落到上百層,講述了囚犯因分配不均陷入人吃人的殘忍現實。末世、災難常常與「密室」相輔相成。

特定的背景與特定的場域,可以激發觀眾對時間和空間的分布與變化的敏感神經,影版便是藉此在130分鐘內講述了由「天災」到「人禍」,被剝削者終將反抗的「反烏託邦」式寓言故事。劇版《雪國列車》對這輛列車所賦予的密室空間想像進一步拓展,當然這其中不乏因時長原因進行的內容填充,在劇版的列車上並非依靠永動機運轉,而是需要維持生態平衡,有人負責農作物,有人負責海洋生物,分配糧食、控制生育,儼然與現實世界無甚差別的「橫向」生態系統。

劇版《雪國列車》對「密室空間」的想像的確更為豐富,但是難免對車尾人群底層人民壓抑的生存背景,以及反抗的迫切程度有所減弱,缺少了為自己爭得微乎其微命運轉折放手一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悲劇感,讓「革命」這條主線的魅力大打折扣。

一部「末日」語境下的劇作,或是社會結構的隱喻,飽含政治寓言色彩,或是人際關係的隱喻,飽含人性批判,但最終目的都將引向光明的前路,為「出逃」找到一個引人深思的結局與意義。

因此「火車」不僅僅是時空轉換的工具、權力交接的手段,更是理想化的符號與標籤,劇版不用承擔影版在有限時間內需要塑造出革命的緊張感,反而在「密閉空間」的隔離性上有所降低,車尾人群在第一集就發起了第一次革命,並且男主也因破案原因輕易就進入了「上階車廂」。隔離性的降低,成為更加豐富的副線故事的渠道,也為末世危機帶來了光明性。或許會損傷感官衝擊力與敘事氛圍的營造,但考慮到劇作時長與內容表達,也無可厚非。

階層鬥爭與人性勘探

「反烏託邦」題材用極權之下的諷刺手段,來呼喚美好公平世界的到來,曾有句話講道,科學幻想片中,科技的力量總是可怕的,但它絕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有價值的是『原力』的力量、愛的力量,或意志的力量,譬如《星球大戰》《E.T.外星人》,以及《終結者》。影版《雪國列車》其實最終想要尋求的答案也並不明確,而劇版《雪國列車》或許會引向「愛的力量」。

列車的每一節車廂都成為社會各個階級的符號,具有深刻而明顯的隱喻色彩。灰暗而逼仄的尾部車廂,象徵著社會階級底層的勞動者與被剝削者;維護列車秩序的蒙面軍隊則是國家暴力機器的映射;再往前面的植物區、水族館象徵社會的中產階級——技術勞動者,他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高級乘客車廂象徵著腐朽的統治階級。劇中有個鏡頭,當「高等車廂」的人們在笙歌豔舞時,另一邊的車尾人群卻被執行斷臂處罰正奄奄一息,階級對比鮮明。

但另一方面,連環殺人案的介入,使主線的階級鬥爭主線故事被淡化,末日科幻題材也顯得次要。科幻題材本身設定便脫離了現實生活,若使主流觀眾得以接受需要有完整的世界觀構架,以及與現實世界接軌的價值觀或人性洞察。而連環殺人案的加入,則將一個原本遙遠的異世界推得更遠了,懸疑元素削弱了科幻元素。

不斷前行的列車作為人類社會的縮影,雖然浪費了科幻元素的應用,但同樣出於體量的考慮,副線的增多對於更多角色的刻畫以及人性表達將會更為深刻。連環殺人案或佔據整部劇二分之一的分量,隨著案件的推進和真相的揭露,跟隨著男主視角,一層一層的車廂將會以真實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更多的秘密與謊言也會呼之欲出。同時,劇版的人物關係也更加複雜,男主的情感關係包括前妻與官配在內,都將發揮著作用。

屠龍少年差一步成惡龍的故事在影版最終揭露,使《雪國列車》並非一般的好萊塢工業化爽感電影,而劇版《雪國列車》從一開始就沒有迴避這一點。車尾人群是在列車開啟前「擠」上來的劫後餘生者,並非通過正常途徑上車,男主也在第一集就陳述了他們艱難生存以致「人吃人」的事實。因此,這並非一個正義向非正義發起挑戰的故事,而是在前途未卜的狀態裡,每個人面對險惡環境以及求生本能激發出的真實。

劇版《雪國列車》或有不足,但是敘事方式以及劇作表達也有獨到的思考,能否在原版的光環之下口碑逆襲,我們暫且觀之。

相關焦點

  • 連環謀殺亂入《雪國列車》。世界末日科幻小說怎麼樣?
    1986年由奉俊昊導演韓國拍攝的同名科幻動畫片《雪國列車》(2013)改編自法國講述了方舟結尾的故事。當時,韓國電影是最貴的電影,打破了韓國單曲票房紀錄。於奉俊昊本身的意義不必說,也是韓國電影走向國際的重要一步。由美國TNT電視臺於2016年製作的美國TNT電視連續劇《雪國列車》也於5月17日在Netflix上映,迄今已播出兩集。
  • 劇版《雪國列車》又撲了,反烏託邦怎麼這麼難拍?
    無奈之下,列車主管梅蘭妮·卡維爾邀請當前世間僅存且身處車尾的刑警安德烈·雷頓調查發生在列車上的連環殺人事件。詹妮弗·康納利鋪好新設定,問題隨之而來。插入了連環殺人案,《雪國列車》還是「雪國列車」嗎?這一橋段,遭受著頗多爭議。
  • 《雪國列車》構思與電影版相差甚遠,鮮明的美劇烙印,你發現了嗎
    話說,2016年美國TNT電視臺就開始籌拍電視劇版的《雪國列車》了。從籌備到開播歷經了4年之久。由於電影版的《雪國列車》非常受到觀眾的歡迎,並且該電影導演奉俊昊在奧斯卡中憑藉《寄生蟲》斬獲最佳導演,所以,不免更加提高了大家對電視劇版《雪國列車》的期待。
  • 沒有奉俊昊的《雪國列車》,並不出彩!
    比如《雪國列車》、《釜山行》同樣是世界末日、災難冒險,美劇中的《行屍走肉》是在孤寂又危險的亞特蘭大闖蕩,而《雪國列車》則是在一趟擁擠狹隘的列車裡來勢洶洶。一般不太大開大合,而是善於在轉騰挪移間講故事,講人性,講階級對立,順道在講講道理,也不生硬,正是「越束縛越自由」。
  • 科幻美劇《雪國列車》第一集,冰封末日1001車廂的「權力的遊戲」
    沒有「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的科幻美劇《雪國列車》第一季,剛播出第一集就面臨了嚴峻的挑戰,第一季第一集的IMDb評分僅6.5!這對新劇無疑是致命的打擊。雪國列車評分懷著對電影版《雪國列車》的記憶看完第一集,卻意外地覺得很精彩,並讓人驚喜!
  • 科幻片《雪國列車》首映 奉俊昊表現獲媒體好評
    科幻合拍片《雪國列車》當地時間昨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了首映式,這部由韓國、美國、法國合拍的末日科幻巨製可謂今年國際影壇中少有的大手筆製作。  車廂中的末世戰爭  《雪國列車》改編自法國同名科幻漫畫,該作品在1986年的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上斬獲金獎。故事講述了203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氣候災變讓地球上大部分生物滅亡,倖存的少數人類智能搭上一列沒有終點的列車。
  • 末日題材新遊,雪國列車上的求生之路
    末日題材新遊,雪國列車上的求生之路 2020-09-03 20:55  被窩玩遊戲的貓 前幾年的熱門動畫
  • 透過《雪國列車》,感受韓國導演奉俊昊的藝術表達
    由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雪國列車》,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與前段時間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蟲》一樣,奉俊昊通過自己獨特的影片設計反映了社會的階級問題,暗喻著體制。在不同末世題材的電影中,會以不同的設計來拯救倖存的人類。
  • 時隔7年《雪國列車》拍成美劇,電影劇情還歷歷在目
    近幾年,對著生態電影的崛起,生態主題成為科幻、災難電影的主要內容,《雪國列車》又稱《末日列車》,可謂是2013年生態電影的傑出代表,影片纏繞著複雜的情感,交織著「壓迫和反抗」的社會元素,以及荒誕的人物關係,有對痛苦和絕望的表達,也有對死亡的思考。
  • 《雪國列車》永動機存在的世界,為何要製造一臺列車?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雪國列車》的故事。劇集版《雪國列車》終於來了,而這部作品也給大家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標準的末日科幻類小說,但卻重點描繪在不同階級之間的博弈之上,而在科幻方面除了極寒天氣和永動機之外,並沒有太多的建樹。
  • 戴錦華:《雪國列車》中的階級憤怒與反抗
    「把《雪國列車》和《飢餓遊戲》並提,對我來說是一種褻瀆。」戴錦華說,在她看來,《飢餓遊戲》是一部蒼白、孱弱、空洞的影片:「作為一部青春偶像劇無可厚非,如果我們一定把它當做一個反烏託邦的末日寓言或者科幻寫作,我覺得它當不起這個主題。」
  • 怎麼評價電影《雪國列車》?
    《雪國列車》整部電影的場景製作很不錯,而且大家都知道,由韓國出品的影片大多數都有教育意義,這部也不例外。而且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也算是合格了,整個題材也比較有新意,所以對於喜歡科幻題材的朋友們,也是值得一看的。
  • 奉俊昊珠玉在前,它被嘲「雪國列車謀殺案」,真的「脫軌」了嗎?
    奉俊昊自今年初在奧斯卡迎來了高光時刻,由他監製的電視劇《雪國列車》也在近日開播了。由於奉俊昊13年的電影版取得了巨大成功,這部劇的主演詹妮弗·康納利、戴維德·迪格斯、等演員也頗有實力,TNT一次性預定了兩季,還提前網飛一周播出(網飛5月25日上線)。
  • 西瓜視頻牽手ITV 獨家上線年度科幻巨製《雪國列車》
    2020-08-28 15:20:1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舉報   27日20點,科幻巨製
  • 奉俊昊同名電影改編 劇版《雪國列車》正式預告放出
    奉俊昊同名電影改編 劇版《雪國列車》正式預告放出 時間:2020-05-14 14:22:26 來源:Netflix
  • 網飛《雪國列車》第二季新劇照 1月26日開播
    近日Netflix(英國)宣布,劇版《雪國列車》第二季將於1月26日在Netflix上開播,官方還公布了新劇照,一起來欣賞下吧! 《雪國列車》是一部末日後的反烏託邦電視劇集,由詹妮弗·康納利、戴維德·迪格斯,肖恩·賓等主演,改編自同名科幻漫畫及奉俊昊執導的同名電影。
  • 懸疑驚悚片《末日列車》少了末日世界之感,多了的推理元素!
    《末日列車》是2020年上映的末日驚悚影集推薦,又譯《雪國列車》,可在Netflix線上看,為奉俊昊導演電影的前傳故事,時間軸建立在冰封時期的7年後,主要演員為珍妮佛康納莉、戴維德迪格斯。《末日列車》世界觀時間軸《末日列車》與2013年奉俊昊執導的《末日列車》電影是屬於同一個世界觀,在「末日列車宇宙」中,全球暖化非常劇烈,戰爭更是加速了地球溫度的上升,冰山全數溶解,許多生物也都滅絕了,於是科學家為了阻止氣溫一直上升,像大氣層射出急速冷凍的CW7,但卻「過於成功」導致氣溫快速驟降,因此在2014年人類反而進入地球被冰封時期
  • 災難片《雪國列車》,生而為人,你需要思考一些問題
    標題一:災難片《雪國列車》,生而為人,你需要思考一些問題標題二:《雪國列車》:權力的背後,滿是暴力和欺騙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電影《雪國列車》該片於2013年8月1日上映,是一篇不錯的末日題材電影。2031年人類為了阻止逐漸上升的溫度,而發射了能使氣溫降低的飛彈,但因無法控制地球被凍成了一個冰棍,導致幾十億人的死亡,倖存的人搭上了末日方舟活了下來,列車依靠著維爾發明的永動機,在地球上不停的行駛。男主柯蒂斯是來自受壓迫的底層人民,不甘心如此苟活的他們發動暴政向列車前方進發,掀起了一場車頭進軍的革命。
  • 奉俊昊——《雪國列車》
    進入2010年代,隨著樸贊鬱進軍好萊塢拍出一部英語片《斯託克》後,奉俊昊也不甘落後,在2013年推出自己的第一部英語片《雪國列車》。這部跨國大製作絕對稱得上是視覺奇觀與無邊想像力的狂野呈現,最大的功勞應屬化妝師和美術設計師。當然歸根結底終究離不開原著漫畫的魅力。
  • 《雪國列車》被改編成電視劇,5月18日開播!預告驚喜十足
    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不停行駛。電影《雪國列車》就這樣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生動的反烏託邦世界,全人類都躋身同一輛火車,圍繞地球不斷的行駛。奪得今年奧斯卡的就是電影《寄生蟲》奉俊昊導演的拿手題材,包裹在不同的環境下、人物故事中,探討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引起轟動的同時也引起了許多韓國人的反思,這到底是是不是現實,如果是我們該怎麼樣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