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雪國列車》又撲了,反烏託邦怎麼這麼難拍?

2020-12-14 影藝獨舌

自拍攝之初就頗具噱頭的科幻大作——劇版《雪國列車》,上線首日就「毀」了。

或許是由於TNT先行一周、Netflix尚未播出,豆瓣有著過萬「想看」的《雪國列車》條目下,目前只有700人給出了評分。

高期待並未換來高口碑。雖然這部劇請來了奉俊昊、樸贊鬱擔任監製,詹妮弗·康納利領銜主演,但看完首集,一種莫名奇妙的怪誕卻湧上心頭。

為什麼呢?看過影版《雪國列車》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列車上關於階級鬥爭的場景。

從車尾到車頭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節,但尾廂飢餓食人、頭廂歡快起舞的強烈對比還令人記憶猶新。而在劇版中,這一設定被相應弱化了。鬥爭還在鬥爭,就是有些沒意思。

這也能理解,反烏託邦作品拍不好似乎已成了一種新常態。

影版《雪國列車》上映時,就有不少觀眾對奉俊昊表達了不滿,認為「炸門」「車廂數」等設定的改動夾帶著頗多私貨。

有趣的是,劇版一出來,影版又被奉為經典了。那問題來了,觀眾到底想看什麼呢?

不鬥爭的鬥爭,非科幻的科幻

與影版相似,劇版《雪國列車》同樣以強設定開篇。

未來世界,戰爭頻仍,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物種滅絕一應俱全。基於此,科學家向天空發射製冷劑,不料用量過大,招致大地冰封。

幸虧富商威爾福德頗有遠見,建造了一輛環繞全球永不停歇的列車。只有少數倖存下來的富商和反抗者搭上了這輛「雪國列車」。

乍一看,這是《2012》的情節。末日到來前,代表生存希望的「諾亞方舟」一票難求。

上層社會可以斥巨資、動用關係獲得登船資格,而普通民眾卻只能掙扎等死。怎麼才能不死?很簡單,將船上的人掀下來、自己爬上去就行了。這就是穩妥妥的階級鬥爭嘛。

《雪國列車》原著走的就是這一路數。

這部獲得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漫畫,講述了雪國列車上反烏託邦式的獨裁體制:這列火車共有1001節,從前到後不同的車廂代表著不同的地位。頭等艙有水果與鮮肉,車尾只有難吃的蛋白塊,甚至有時還易子相食。

在劇版《雪國列車》中,階級矛盾明顯被弱化了。

雖然仍然存在車頭與車尾的差別,但二者之間的鬥爭似乎並沒有「自古有之」的先天性。

對於列車來說,他們是買不起車票的暴民,所賴車長維爾福德仁慈,讓他們不至於被凍死、餓死,怎麼他們反學不會感恩呢?

隨著衝突設置的弱化,與之而來的是《雪國列車》刺激性的降低。

也許正是出於這一原因,編劇在第一集就拉出了一個「列車兇殺案」。封閉的車廂裡,近幾年陸續有富商死去,殺人兇手遲遲未能歸案。

無奈之下,列車主管梅蘭妮·卡維爾邀請當前世間僅存且身處車尾的刑警安德烈·雷頓調查發生在列車上的連環殺人事件。

詹妮弗·康納利

鋪好新設定,問題隨之而來。插入了連環殺人案,《雪國列車》還是「雪國列車」嗎?

這一橋段,遭受著頗多爭議。有網友認為,「列車謀殺案加偵探,這是準備整一出《雪國列車謀殺案》?」當然,從創作角度來看,主創團隊設定一個連環殺人案可以理解。

以目前的劇情發展來看,創作者大抵想採用一種順藤摸瓜式創作手法。隨著雷頓對案件深入調查,觀眾可以沿著主角的視角,逐漸了解這輛列車的每節車廂裡潛藏的秘辛。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雪國列車中上演「暴風雪山莊模式」,難道不是一種題材浪費嗎?

一輛1001節、搭載著數十萬人的列車,沒有熱武器、不自備警察,出現了命案只能和車尾合作,總讓人覺得有點反智主義。這分明是國產網文裡的「龍傲天」式主角光環嘛!

除了鬥爭屬性的弱化,主創團隊還適當地削減了原著的科幻味道。

原著設定列車是依託「永動機」來運行的,劇版則改成了生態平衡。

有人種地、有人開礦,蔬果要限時、食物要限量,一切都要為列車這個生態系統服務。這無疑是一處高明的改編,畢竟在這臺安保人員只有警棍的列車上,出現個「永動機」總或多或少有些割裂。

說到底,「階級鬥爭」和「永不停歇」本是《雪國列車》最為知名的看點。而這兩點,反成了劇中可有可無的調味劑。作品偏離了既定的「列車」軌道,觀眾不滿也就無可厚非了。

屢「拍」屢敗的反烏託邦

回到最初的疑問,觀眾到底想從《雪國列車》中看到什麼?反烏託邦。

影版的《雪國列車》之所以遭逢爭議,並非因為奉俊昊過分強調了階級矛盾,而是由於作品野心太大,但影片因時長所限,故事只能匆匆收尾。

劇版打破了時長拘束,卻丟了反烏託邦的精髓了。

何為反烏託邦?這一概念多有兩種解釋,一為「反面烏託邦」,二為「反對烏託邦」。

前者旨在描繪一個糟糕的社會,比如科幻片《銀翼殺手》、紀錄片《尋找烏託邦》;後者則希冀揭露、諷刺烏託邦本身存在的不足,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小說《1984》和《美麗新世界》。

《銀翼殺手》

不過,嚴肅的文學概念「落地」影視作品,反倒沒幾個人會深究其字面意義了。《雪國列車》是反烏託邦,《黑客帝國》是反烏託邦,《發條橙》還是反烏託邦,雖然三部作品背景不同、人物各異,但它們卻有著明顯的共通之處——構造了一個「糟糕」的「未來」。

反烏託邦為何屢「拍」屢敗?根本原因或在於忽略了三條反烏託邦常識。

其一,反烏託邦的背後,往往潛藏著階級鬥爭的內核。

著名的「反烏託邦三部曲」,對準的就是階級社會上層對下層的壓迫。這種壓迫,是從內到外、非反抗不能違逆的。

比如1927年的電影《大都會》中,大機器統治了人類社會,人類被機器所異化。這種設定也隨之成為經典,今年的《西部世界3》中,也塑造了一個由機器完全規劃的世界。

《大都會》

其二,在某種程度上,反烏託邦充滿著極權主義的味道,但兩者的不同點在於,反烏託邦的極權是為了維持所謂平等美好的社會,極權是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目的。頗為諷刺。

其三,反烏託邦的鬥爭,常常是暴力且無力的。

暴力是由於壓迫制度的粘稠性,非強力不能破;無力是由於未來社會的糟糕特質,哪怕反抗了統治,也不能形成「美麗新世界」。

這就是《雪國列車》結局的諷刺之處,柯蒂斯費盡心思來到車頭,卻發現車頭也不過只是吃得更好的監獄。

於是奉俊昊心生一計,對漫畫的悲慘結局做了修改。宋康昊飾演的南宮民秀炸毀列車,走了出去。都說屠龍者最終成了惡龍,那摧毀屠龍制度不就成了?

可惜的是,觀眾並不認可這一設定。用摧毀一切來取代規則,和危難時機械降神有什麼差別呢?

另外,由於反烏託邦的限定性,這類作品往往與科幻掛鈎。科幻作品有著其自身設定,觀眾可以很容易沉浸其中,不會對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批判吐槽。

不過,縱然是科幻,也要遵循其自身的邏輯自洽。這恰巧是反烏託邦作品能否動人的關鍵因素。對觀眾來說,科幻作品的「前情提要」不重要,而「前因後果」很重要。

正如《十二隻猴子》中的未來不可變論,《妙想天開》結局一望無際的黑暗,都是反烏託邦科幻片邏輯自洽的代表作。

Apple TV+的科幻劇《看見》則是個反面教材。雖然有著盲人世界的巧妙設計,但中期的胡亂反轉,不僅浪費了設定,也讓反烏託邦喪失了意義。

《十二隻猴子》

強設定能帶來強情節,強情節卻帶不來強共情。

反烏託邦畢竟是個主題先行的產物,僅憑三五設定就想拍好它難度太大。現在看來,影版《雪國列車》沒能解決的問題,劇版依舊沒解決。

除非後期有驚天逆轉,不然嚼頭也就這樣了。等等7月的《美麗新世界》吧。

【文/馮壹】

相關焦點

  • 奉俊昊加持,備受矚目的劇版《雪國列車》怎麼翻車了?
    美國有線臺TNT聯合Netflix一同出品的劇版《雪國列車》上線,這部改編自同名漫畫和奉俊昊電影的作品,在製作之初,就被片方雄心勃勃地直接預訂兩季。優秀的反烏託邦作品,有著對現實的深刻洞察力,它是在貼合現實運行的邏輯上編織情節,從而構建起自身的反烏託邦體系的。《雪國列車》的母題很明顯是階級和貧富差距所引發的底層革命,這在《寄生蟲》中也同樣有所體現。而這個故事中的「尾部車廂」的象徵含義也不言自明,它也可以是今年爆熱的西班牙電影《飢餓站臺》中垂直堆疊的牢房,同樣也是《北京摺疊》裡的第三空間。
  • 5年大製作,卻默默地撲了街?網飛版《雪國列車》口碑呈兩極
    隨著劇版《雪國列車》的爛番茄指數一路走低,人們不免困惑:與電影版同屬一趟列車的大製作,還能載動世界最後的遊客嗎?本文有劇透。1隱蔽潮溼的隧道處,靜靜地躺著一具屍體。影版《雪國列車》於是,陽光照在窮人身上的鏡頭成為令觀眾過目不忘的隱喻,在電影與劇集中均被重點描畫。劇版《雪國列車》然而,一季十集的劇集並非125分鐘的電影,為了拓展時長,劇版《雪國列車》需要在漫畫原著與電影的基礎上進行更多改編。
  • 劇版雪國列車預告發布承襲原版劇情關係錯綜複雜 劇版《雪國列車...
    劇版《雪國列車》的中字版發布。由TNT打造的的電視劇版《雪國列車(末世列車,Snowpiercer)》,5月11日放出Netflix版前導預告片,該劇改編自同名漫畫和電影。在2013年推出,由奉俊昊執導的電影版《雪國列車》聚集美、英、韓三國多名影星演出,主角飾演者為其後扮演美國隊長的克裡斯·埃文斯。而電視劇版則由戴維德·迪格斯、詹妮弗·康納利、米奇·薩姆納領銜主演。第一季共十集,將於5月25日正式上線。據悉,劇版設定跟電影版的基本一樣,因為遏止溫室效應,各國發射冷卻劑後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世界成為一片冰凍的荒蕪之地。
  • 連環殺人案亂入《雪國列車》,末日科幻題材還能這樣拍?
    而美國TNT電視臺於2016年籌備的劇版《雪國列車》,也於5月17日在Netflix上線,至今已播出兩集。據悉,歡喜傳媒也拿到了中國版權,或將在全集更新完畢後在平臺引進。劇版《雪國列車》還未開播之前,便已獲得了第二季續訂,可見出品方對此項目寄予厚望,觀眾更是對此次翻拍投注了極大的期待。
  • 劇版《雪國列車》第二季曝預告片 肖恩·賓登場
    劇版《雪國列車》第二季曝預告片 肖恩·賓登場 時間:2020.07.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劇版《雪國列車》遭外網集體差評,又一毀原作系列?
    7年前一部《雪國列車》提名了韓國青龍七項大獎,創下韓影票房記錄和觀影人數記錄。隨著電影《雪國列車》的成功,同名劇集的製作也被提上日程。前幾天,同名劇版如期而至,值得一提的是劇版《雪國列車》監製正是影版的導演。
  • 時隔7年《雪國列車》拍成美劇,電影劇情還歷歷在目
    前兩天看到一則消息,說競走五年的《雪國列車》劇集終於要來了,當時就打開了記憶的大門,回想起幾年前看的電影版,劇版開播時間在五月,看了新的預告,和電影一樣的背景,白雪封凍的世界,到處都是廢土,人類只能居住在圍繞地球開動的巨大列車上,電視劇的故事設定在世界被冰雪覆蓋的7年後,描述僅存人類乘坐在永恆運轉的列車中,受到差別待遇的倖存者將尋求社會正義。
  • 底層窮人吃蟑螂,上層人歌舞昇平,劇版《雪國列車》上映在即
    5月11日,TNT新劇《雪國列車》放出Netflix版前導預告片,曝光了劇版《雪國列車》的演員陣容、劇情設定和定檔日期。劇版《雪國列車》劇照劇版《雪國列車》劇照相較影版的一個多小時,劇版有十集,篇幅更長,細節也會更多,更有看頭。
  • 《雪國列車》被改編成電視劇,5月18日開播!預告驚喜十足
    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不停行駛。電影《雪國列車》就這樣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生動的反烏託邦世界,全人類都躋身同一輛火車,圍繞地球不斷的行駛。這是一輛列車的封閉小社會、極其完整生態系統,展現人類的善惡與美醜,貧富和貴賤的差別包羅萬象。蒸汽朋克、反烏託邦精神內核,到頭來卻發現是上帝與魔鬼的契約。
  • 劇版《雪國列車》即將開來,相比電影劇版增加了些震撼視覺畫面
    劇版《雪國列車》即將開來,相比電影劇版增加了些震撼視覺畫面,車廂裡有植物園,酒吧與咖啡廳電視劇《雪國列車》述在氣溫驟降、世界變成冰凍大地的七年後,極少數人在一輛列車上倖存下來,但他們在這裡卻受到更多的壓迫,一些人決定奮起反抗
  • 奉俊昊同名電影改編 劇版《雪國列車》正式預告放出
    奉俊昊同名電影改編 劇版《雪國列車》正式預告放出 時間:2020-05-14 14:22:26 來源:Netflix
  • 劇版雪國列車預告 該劇改編自奉俊昊2013年同名電影作品
    劇版雪國列車預告 該劇改編自奉俊昊2013年同名電影作品時間:2020-05-12 13:19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劇版雪國列車預告 該劇改編自奉俊昊2013年同名電影作品 Netflix科幻劇集《雪國列車》發布預告,該劇將於5月25日上線Netflix平臺,一共十集
  • 網飛《雪國列車》第二季新劇照 1月26日開播
    近日Netflix(英國)宣布,劇版《雪國列車》第二季將於1月26日在Netflix上開播,官方還公布了新劇照,一起來欣賞下吧! 《雪國列車》是一部末日後的反烏託邦電視劇集,由詹妮弗·康納利、戴維德·迪格斯,肖恩·賓等主演,改編自同名科幻漫畫及奉俊昊執導的同名電影。
  • 人類的困境和人性的探討《雪國列車》:反烏託邦類型片的套路
    我想談一談對「反烏託邦"電影的觀感,在於它們往往帶來不少啟迪:儘管科技日新月異,交通咫尺天涯,但人性並未發生突變,而權力、資本對人的誘惑和異化在發展不均衡的「地球村」內觸目可見,值得我們警惕。2014年上映的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電影《雪國列車》便是典型一例,它先假定了地球遇到一個極其惡劣的境況「冰天雪地」又將倖存的人類集中到一個狹小的空間「列車"上,這是一艘由永動機驅使的諾亞方舟,它集中展現了人類社會常見衝突獨裁與自由、謊言與真相、唯利是圖與人性至上。
  • 連環謀殺亂入《雪國列車》。世界末日科幻小說怎麼樣?
    科幻災難劇《雪國列車》把「車頭」帶到哪裡去了?末世危機與有限空間隨著全球氣候災難的來臨,氣溫驟降,世界凍結。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根據《雪國列車》漫畫的後記,「自誕生之日起,火車就成了對『別處』的一種承諾。
  • 奉俊昊《雪國列車》劇版定檔,李現新片改名《赤狐書生》
    01美劇版《雪國列車》定檔5.31改編自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同名電影《雪國列車》美劇版就要來啦!劇版由《黑色孤兒》製作人格雷姆·曼森監製並編劇,詹妮弗·康納利(《美國往事》女主角)、《抹去重來》戴維德·迪格斯、《美國諜夢》艾莉森·賴特主演,講述世界冰封七年後,一列擁有1001節車廂和獨立生態系統、環繞地球行駛的列車上發生的故事。據悉,該劇每季都是10集,首季5月31日在TNT播出,期待!
  • 沒有宋康昊,劇版《雪國列車》像個笑話,評分太差,接近不及格
    文/馬慶雲電視劇版《雪國列車》已經在TNT等平臺上線。根據多家正規新聞媒體的報導,國內的歡喜傳媒早在月前便已經釋放消息稱,購入了這部電視劇的中國版權。因此,電視劇版《雪國列車》很可能在全集釋出之後,在國內正版視頻平臺全集引入。
  • 美劇版《雪國列車》,劇情一言難盡,女主是我追劇的唯一動力
    上次我們說了點電影《雪國列車》的內容,這次來說說美劇版《雪國列車》。故事的背景設定和電影是一樣的,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人類使用了cw7,沒想到矯枉過正,整個地球因此陷入了極寒,絕大多數人直接被凍死,少數倖存者登上了雪國列車。
  • 上線即崩壞,反烏託邦題材咋這麼難拍
    此番環球旗下流媒體Peacock出品的劇集《美麗新世界》,並未能夠成為一部「當家神劇」,口碑自上線開播以來是一路下滑。豆瓣開出7.2分的低分,也成功地與今年的另一部反烏託邦題材劇集《雪國列車》相提並論。
  • 戴錦華:《雪國列車》中的階級憤怒與反抗
    早報記者 許荻曄 圖昨日,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教授與小馬奔騰策劃總監嚴蓬、《大眾電影》報導總監徐元,以《雪國列車》與《白日焰火》兩部電影為例,就電影的科幻與現實,對文化主體與跨國製作之間的關係展開討論。反烏託邦電影對於《雪國列車》與《白日焰火》這兩部剛下線的影片,戴錦華與嚴蓬的評價均是:好看但沒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