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機器人「上崗」了,會影響就業嗎?

2020-12-10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小明」會寫財經新聞,「智慧專員」能辦銀行業務,「晶晶」可以指引投寄快遞……隨著人工智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扮演「主力軍」角色,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近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莫榮研究團隊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認為,目前人工智慧對我國就業影響總體有限。從短期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於數量影響,但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

王正攝(中經視覺)

智能製造行動升級

我國的人工智慧產業化效應在2016年前後開始規模化顯現。2016年,廣東、江蘇、浙江等省開始「智能製造」升級行動,以提高製造業自動化水平。

不僅如此,人口老齡化也強化了智能化需求。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趨勢的形成,也迫使企業採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看來,國內製造業自動化替代崗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高度流程化、標準化及苦、髒、累、險等崗位往往最先完成自動化。例如,化工新材料領域是機器人成熟應用行業,因其汙染性高,目前已基本實現智能化,操作工人較少。

二是行業缺工量大。製造業生產企業普遍缺工,人工成本上升過快,需要自動化來填補用工缺口以保持生產穩定。

三是質量精度提升要求。調研發現,關鍵性高技術崗位自動化率高,人工管理成本明顯下降,生產效率及其穩定性明顯提高。

「企業自動化改造的主要目標是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崗位減少是增效結果。」莫榮認為,短期內,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對製造業就業人數影響不大。從調研來看,部分企業員工流失率因智能化升級改造而提高,但勞動力市場快速吸納流失人員,總體就業穩定。

智能環衛機器人。胡平攝(中經視覺)

作為在國內最早開展「機器換人」行動的東莞市,目前就業用工情況總體穩定。2018年,東莞市人社局對53家進行智能製造升級的企業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企業智能化對就業用工數量暫未產生顯著影響。縱向對比智能化企業就業用工登記情況,用工總量和全市總用工量基本保持一致,呈現穩中略降的趨勢。

「總體看,自動化替代並沒有導致就業的明顯波動,重要原因之一是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自動化首先替代的是這些缺工崗位,並沒有對勞動力供求產生較大影響。同時,製造業勞動者流動率較高,就業替代速度遠低於勞動者流動速度,勞動者既在製造業內部流動,也在持續向服務業轉移,這為企業消化冗餘人員提供有效解決渠道。」莫榮說。

崗位結構出現變化

「從智能化的實際進程看,因為受到多種因素制約,這將是一個從逐漸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莫榮說,目前減崗減員效應只局限於局部崗位和設備升級的特定階段,對就業影響總體有限。部分人員冗餘,不會引發低端勞動力的失業驟增。一方面,服務業有效吸納轉型就業。受益於服務業快速發展,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在自動化過程中,單個企業就業人數減少的同時,企業數量規模也在增加。服務業中的新就業形態增長迅速。

另一方面,製造業企業實施智能製造升級,是設備替代與產能擴大綜合發生作用的過程,企業綜合考慮生產經營成本,大量中小企業客觀上仍需依靠人工勞動力。調研發現,如蘇州市某輪胎廠,僅在輪胎成型流水線上實現無人化,如果進一步擴大智能化反而不如保留人工崗位有利。

機器人全自動裝配生產線。譚雲俸攝(中經視覺)

雖然國內製造業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分析認為,伴隨著我國製造企業的增長方式轉變、生產自動化轉型,工業機器人的推廣市場前景將非常廣闊。尤其是人工智慧產業鏈創造新崗位潛力很大。

「從短期看,崗位總量保持平穩,崗位結構變化逐漸加大。中長期看,隨著智能化加速發展,傳統崗位的結構性失業風險凸顯,結構性失業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失業總量取決於不同階段人工智慧技術與各產業、行業相結合創造崗位、減少崗位的多少。在人工智慧發展初期和中期,仍然存在被替代勞動力不能夠很快就業、失業率大幅上升情況,需要高度重視。」莫榮說。

推動高質量就業轉型

研究認為,智能化就業趨勢將推動高質量就業轉型。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對就業的加速衝擊,技能開發、勞動關係、社會保障、監管服務等面臨新挑戰。因此,亟需適應新時代要求,通過積極有效的政策引導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強化產業就業的協同發展,形成相應的就業治理框架。

「就業轉型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平衡。人工智慧的發展對就業影響是綜合的,既有崗位替代,又有崗位創造,既提高了整體就業質量,又存在實現充分就業的壓力。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創新要雙管齊下,既要加強未來新生勞動力的智能化教育培訓,也要對存量勞動力採取有效服務措施。」莫榮認為。

調研顯示,目前國內智能製造戰略和就業促進政策關聯度不高。不少接受自動化升級的企業希望得到系統化政策體系扶持,從而統籌資金、技術、技能培養等方面工作。

江蘇部分企業在實施智能製造升級過程中,除了期望政府加大購買設備的財政補貼力度外,還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協調組織建立實體機構,幫助企業解決機器人應用等技術問題,提供智能製造專項「培訓補貼」,以期為企業提供更多外部培訓機會。

近年來,各地普遍出臺一系列宏觀人才政策和人才戰略,但對智能化產業的人才政策定位聚焦不夠具體,在產業人才引進、培養、交流等方面的政策還不夠細化。一些地方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較為重視,但對技能型人才缺乏相應優惠政策,存在落戶難、子女入學難等問題。

王春攝(中經視覺)

「要構建就業治理的頂層設計,需要評估宏觀經濟變化可能帶來的實際影響,為勞動力市場變化做好準備,使政策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莫榮表示,特別是在培訓領域,要強化培訓機構和企業的就業治理參與程度,以適應新技能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多變複雜性。

同時,隨著新就業形態日趨常態化,數位化平臺就業正在模糊化全職工作和自由工作之間的界限,需要建立以個人身份信息為基礎的勞動就業管理體系。研究成果建議,要加快健全和創新就業服務與權益保障體系,建立適應數位化轉型的教育培訓制度,促進人工智慧和勞動就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以助力發展動能轉換和質量效率提升。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韓秉志)

監製/張益勇 主編/王玥 審核/閆偉奇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丨人工智慧作用不斷凸顯,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人類就業嗎
    人工智慧是否能夠替代人類走向更多崗位呢? 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 據中國經濟網報導,人工智慧作用不斷凸顯,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人類就業嗎?
  • 人工智慧作用凸顯 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
    曹 一作(新華社發)  從短期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於數量影響,但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總體看,自動化替代並沒有導致就業明顯波動,重要原因之一是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自動化首先替代的是這些缺工崗位,並沒有對勞動力供求產生較大影響。  「小明」會寫財經新聞,「智慧專員」能辦銀行業務,「晶晶」可以指引投寄快遞……隨著人工智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逐漸扮演「主力軍」角色,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 新時代來臨,人工智慧作用日益凸顯,更多機器人上崗影響就業嗎?
    人工智慧不會影響就業 人工智慧在工業化生產上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和思考:更多機器人上崗影響會普通人就業嗎 在企業逐漸"無人化"的過程中,勢必會產生更多相關企業,又會為社會提供一定的工作崗位,形成動態平衡。
  • 大批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工作嗎,為何我們必須發展人工智慧?
    而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加盟」,這樣的情況是否會繼續下去,從而影響人們的就業呢?不可否認,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 不少崗位的確受到了影響。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營業員以為,一些高危的工作也被機器人取代。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被取代」未曾不是一件好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從這個行業離開,或許能夠為你打開新行業的大門,甚至獲取更多的財富與自由。
  • 冷軋產線機器人「上崗」
    12月16日, 在攀鋼釩冷軋廠彩塗生產線上, 投運不久的卷取機套筒安裝機器人令人震撼, 傳統方法影響使用 由於彩塗產品規格較薄,採用傳統的卷取方法,會在內圈的帶鋼上形成較長的帶頭烙印,影響用戶使用。 人工安裝存在隱患 為有效解決帶頭烙印問題,冷軋廠一直採用人工安裝紙套筒,不僅勞動強度大,且因頻繁跨越步進梁,存在安全隱患風險。
  • 配藥機器人上崗
    隨著19個輸液配藥機器人「上崗」,全院患者的靜脈用藥都靠它們調配。該院西藥劑科負責人羅林介紹,目前,日調配量可滿足2500張床位患者輸液的需求。  如此高的效率是如何實現的呢?據了解,整個中心除19個輸液機器人外,還有11名專業人員、5臺生物安全櫃、6臺超淨工作檯、2臺自動貼籤機、2臺成品輸液分揀機等。
  • 惠州首個「機器人醫生」上崗 邁入機器人微創時代!
    這場手術有些特殊,她的主刀醫生不僅有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惠州三院」)的醫生,還有一位「有胳膊沒有腿」的骨科手術機器人。這臺名為「天璣」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是惠州三院骨科醫學中心醫護人員們的新同事,在上崗一個月的時間裡,它出色地完成了30多臺手術。
  • 機器人士兵如何上崗
    打開APP 機器人士兵如何上崗 物聯之家網 發表於 2020-02-12 12:58:01 許多電影已經展示了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士兵並進行戰爭的未來。這可能很快變成現實。機器人士兵可以改變戰爭的方式,儘管規模很小,但它們已經被技術先進的國家所採用。不過,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進步,它們的應用只會越來越多。以下是機器人士兵在戰場上部署和使用的方式。
  • 雷神山機器人上崗 可全自動連續完成病區消毒工作
    雷神山機器人上崗 可全自動完成病區消毒等工作原標題:雷神山機器人上崗:可全自動完成病區消毒、醫療物品配送等工作3月5日,醫療機器人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上崗該機器人身高1.5米,進退轉彎自如,可以全自動完成病區消毒、醫療物品配送等工作,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還減小交叉感染的風險。3月5日上午,一臺身上貼有「醫療專用」的白色機器人閃爍著藍光,緩緩在雷神山醫院的病區走廊內內移動,機器人搭載的消毒箱頂部共有7個噴頭,不停地噴出霧化消毒液。
  • 雷神山醫院醫療機器人上崗 雷神山醫院醫療機器人主要用途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雷神山最新資訊 > 正文 雷神山醫院醫療機器人上崗 雷神山醫院醫療機器人主要用途介紹
  • 機器人理髮師上崗啦--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大眾》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創辦於1937年,是我國創刊最早、影響最大的科普刊物之一
  • 莫斯科仿真人形機器人上崗工作 為遊客提供服務-中新網
    莫斯科仿真人形機器人上崗工作) "← →"翻頁 當地時間12月21日,俄羅斯莫斯科公共服務中心,名為達莎和亞歷克斯的仿真人形機器人上崗
  • 「妙手」機器人上崗 ,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
    1月6日,醫院為胡某實施手術,首次採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精準「操刀」輔助手術,手術獲得圓滿成功。據悉,這次手術屬珠海首例,這也是珠海首次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完成脊柱、創傷等骨科手術,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專業團隊與高精尖設備強強聯合,實現了骨科手術的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
  • 【勞動觀察】就業「最難一年」裡,你上崗了嗎,明年找工作該做哪些...
    因為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加上全球經濟下行的疊加影響,今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不過,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下降0.1個百分點。
  • 學工業機器人就業好嗎?機器人就業前景大剖析
    【匯邦工業機器人學院】一、工業機器人行業前景如何?「機器換人」的時代已來,衍生工業機器人技術工程師成為行業搶手的人才。隨著生產智能製造化加速升級改造,工業機器人市場將持續旺盛,2017年預計銷量達到12萬臺!而工業機器人技術人才緊缺,機器人研發人才,工業機器人維護,安裝調試人才及系統集成項目人才是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非常缺乏的三類人才企業實現機器換人急需此類人才推動自動化項目升級改造。
  • 深圳福田5G+環衛機器人編隊上崗
    隨著首批5G+環衛機器人編隊在福田正式上崗,深圳環衛工作正式邁入5G智能時代。昨日上午,福田區政府環衛PPP項目啟動儀式在深圳市民中心南廣場舉行。作為目前國內首個落地運營的5G智能清掃環衛PPP項目,該項目由福田區政府與盈峰中聯環境共同打造,有望成為深圳作為5G商用試點城市又一嶄新名片。
  • 先上崗、再考證,實習律師不需要過法考
    近日,人力社會資源保障部發布了一則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消息,由於疫情的影響,部分需要職業資格證書才能就業的崗位可以選擇先上崗再考證!4月2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施部分職業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的通知》,對《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部分職業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其中一條表示對申請律師執業實施「先實習、再考證」!
  • 哈爾濱機場:5G警用巡邏測溫機器人上崗巡邏
    5G機器人正在哈爾濱機場工作。圖片由黑龍江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人民網哈爾濱7月16日 近日,黑龍江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引進的5G警用巡邏機器人在哈爾濱機場上崗,可實現5米以內紅外線快速測量體溫,並識別過往人員是否佩戴口罩。
  • 又到一年校招季,財務機器人「上崗」,會計專業還「香」嗎?
    今年7月份,清華大學宣布取消會計學本科專業的招生,雖未明說,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考慮到就業和人才培養的痛點。智聯招聘最近發布的《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也顯示,會計職位一直供大於求,競爭熱度居高不下。
  • 【黑科技】準格爾旗這家企業再添利器...機器人「上崗 」
    【黑科技】準格爾旗這家企業再添利器...機器人「上崗 」 2020-12-13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