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英語環境,給孩子讀原版書,需要翻譯麼?

2021-01-11 公考練習生

很多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我家孩子沒有太多的英語環境,但我又希望從小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那麼,給孩子讀原版書,要不要翻譯?

叫魚君覺得如果不加上很多背景條件的話,是沒有辦法來好好回答這個問題的,你的孩子多大,英語程度怎麼樣,讀的又是什麼書?給兩歲的孩子讀一本全文不到100words的繪本,和給四五歲的孩子讀一本4000+words的科普讀物,就是完全兩碼事,所以值得花一篇文章來講一講一位孩子媽媽給自己孩子讀英語這幾年的心得體會。

本文作者穎靜,是我心目中別人家小孩的媽媽。

雖然我並不是英語科班出生,但相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給孩子讀了一千多本原版書以後,我想說翻譯不翻譯,是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語言敏感隨時調整的事情。

先來說一下,對於翻譯這個問題,我的宗旨是:英語浸潤見效快,中文母語不能放。這也正是翻譯這把雙刃劍的癥結所在。

不翻譯——深浸潤

毋庸置疑,學一門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度浸潤。

如果你一路跟著我的啟蒙英語文章走過來,應該知道我是一個選擇深浸潤不翻譯的媽媽,當然這和家長本身的能力也有關係,比如我的能力只能讓我在她低幼的時候做到深浸潤。

深浸潤的方法主要就是肢體語言來解釋,比如TPR;創造情境,在情境中自然就能理解,就像母語學習那樣,也就是說生活英語。你不跟孩子英語對話,怎麼能要求孩子跟你口若懸河?

讀繪本則是這兩方面的加強,孩子讀的繪本是有情境的,孩子其實可以通過圖片理解,講解的時候也可以用肢體語言演繹,或者把繪本裡的句型放到具體生活中去來加強,這就是不翻譯的浸潤方式。

除了繪本,還有一些非虛構類的書,大部分是科普、人文等,英語好的父母,覺得書上寫的比較難的地方,可以用英語來解釋英語,正如我們給孩子讀中文書也有艱深的詞彙,我們會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解釋。

所以不翻譯並不是不解釋,是用除了中文直接翻譯以外的方式來給孩子做深入的解釋,跟直接翻譯來說,可能要累一些,麻煩一些,但是對於英語學習效果也要更好一些,有助於培養英語思維。

翻譯——強化母語

翻譯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強化母語思維的過程,在此文中,我們默認母語為中文。

其實我覺得比起英文來,還是中文學習來得更難一些。現在很多小孩子的問題其實是,英文雞過了頭,而中文閱讀又不那麼夠,那麼翻譯是對中文學習的補充。

這基本上也是我現在遇到的情況,我覺得苗苗中文閱讀量不如英文,當然首先做的是增加她的中文閱讀量,同時,讀英文書的時候,讓她自己用中文講一下(也考察她的理解程度),如果是科普讀物,很多專用名詞其實書裡面已經用圖片和英語解釋清楚了,我還是會查詞典用正確的中文告訴她,不然很多詞彙的中文她不知道。

可能你們會覺得,生活在中國,中文怎麼會不好呢?我要說,閱讀中的語言學習,和生活中的語言學習是不一樣的,生活語言其實非常簡單,沒有複雜的詞彙量,而閱讀才是真正豐富我們語言寶庫的,所以在英語閱讀量大於中文閱讀的時候,翻譯是我可以做到的增加中文學習的方法之一。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已經比較大了,母語非常強勢,再讓他全浸潤一門全新的語言裡面,接受度就不那麼好了,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家長也無需強求,用翻譯的方法讀書,讓孩子慢慢接受英語就好。

翻譯是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當然不是,翻譯可以鍛鍊孩子兩種語言之間的互相切換能力,可以讓孩子的中文和英文都說得更好,不然為什麼還有一個那麼難讀的專業叫做翻譯呢?沒有良好的語言基礎,一個孩子也很難做好翻譯這件事情。

但是翻譯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是在讀故事書的時候,會打破情節推進的文學浸潤感。試想一下,每讀一段話要停下來問孩子,這段說的是什麼意思?五頁紙讀下來,本來好好的一個有趣的故事的趣味性都蕩然無存了。即使你的孩子很乖很乖,我覺得也不應該一直打斷閱讀去做翻譯,而是全部讀完以後再做複述,然後可以把一些你覺得難的孩子沒學過的關鍵詞拿出來講一講。

不過有些科普書,本來就是非常碎片的知識點整合,而且專有名詞又非常多,在這種閱讀情況下,停下來換成中文再講一遍,對閱讀的破壞性小,同時也把這個知識點用中文又教了一遍,我覺得是比較有必要性的。

結論

講完這些,再來回答開頭的那個問題,給孩子原版書要不要翻譯?

我把我的回答做一個排列組合:

1

0-3歲幼兒階段

英語零基礎,讀簡單書,TPR呈現;

英語有基礎,讀繪本,不翻譯,看畫面就行,超出部分可以英語解釋或者TPR等方法來演繹;

英語無基礎而且有抵抗,好吧,你翻譯吧,不然沒法繼續。

2

大童階段

英語零基礎,讀簡單書——可以不翻譯,看圖或者tpr,如果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都母語強勢了——翻譯一下也無妨;

英語有基礎——不翻譯,遇到不理解的詞彙用英語解釋;

英語好,一般不翻譯,讀非虛構類作品而且這個知識點沒有用中文教過——翻譯,增加中文詞彙量;

英語好,讀大量原版書,中文閱讀不夠——讓孩子自己翻譯,讀完英語自己用中文講一遍,然後大人幫著用更地道的中文強化中文表達,或者,再讀一下中譯本。

3

無論孩子水平如何,如果家長英文不夠好,只能陪孩子簡單閱讀,遇到不會的詞只會查字典做不到英英解釋——不用糾結,直接翻譯,你的陪伴比一切都重要。

相關焦點

  • 英語每天讀,原版英語天天聽,還是沒有效果,原來是差了這幾條!
    但是有沒有想過,這種可以輕鬆地閱讀中文的能力是咋來的?其實這種能力來源的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泛讀,廣泛地閱讀。從孩提時代開始,父母就開始教自己認字了吧。父母經常會指著街上的一個一個的字,要孩子讀。也給孩子買了很多看圖識字的書籍。從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小學,閱讀了大量的中文書籍,這才訓練出來同學們可以輕鬆閱讀中文的能力,可見泛讀對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 為什麼有些繪本一定要讀原版
    目前在給女兒選書的時候,基本英文繪本都會儘量買原版,儘量不選擇中文版的英文繪本,就像也不會選擇英文版的中國傳統故事一樣。因為很多語言、文化上的精華之處,都在翻譯的過程中被大大剝離。很多人覺得兒童讀物簡單,好翻譯,但其實恰恰相反,兒童讀物比其他作品的翻譯難度更高,韻律節奏稍有不對,讀起來就會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
  • 買了原版書和點讀筆,是不是就不需要再下載步步閱讀了?
    ,沒有步步閱讀基本也能將娃「雞」的很好。接下來我們分析具體原因,來理清「紙質書加點讀筆」和「步步閱讀」精讀課之間的關係。 國內正規渠道出售的原版牛津樹,由凱迪克引進,搭配毛毛蟲點讀筆。可當原版牛津樹經過步步閱讀精心編排後,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或者準確的說,是呈現出了牛津樹官方原本希望展現給孩子的面貌。步步閱讀的學習流程設計和原版書中建議的方法接近,而且更加豐富。
  • 少兒英語在線閱讀獨角獸來了?讀伴兒原版精讀課程獨樹一幟
    聽、說無疑是非英語母語國家人群難以攻破並迅速掌握的能力,但追根溯源中國的應試英語教育同英文環境是完全脫節的,閱讀對單詞、語法的積累至關重要,沒有量變,何來質變?  英文原版書則是最便宜、便捷的語言學習環境。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為孩子購買英文原版書籍,希望通過閱讀來鞏固孩子學習語言的效果。但面對浩瀚的書目,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該讀什麼書?什麼樣的書對孩子語言學習真正有幫助?
  • 想學英語,在閱讀英文書時,需不需要對照漢語翻譯?
    很多人為了培養自己的英語能力,選擇閱讀英文書,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內容對不對,所以咋糾結是選擇原版英文書,還是選擇雙語版。在上學時,英語測驗就總有漢譯英、英譯漢的習題,是為了測驗我們是否知道了單詞或詞組在語境中的意思,但是我們都翻一個錯誤就是誤認為英語好的人就能翻譯好英文。但其實閱讀一本書首要目的是理解,知道文章是講的什麼事;而翻譯則是在知道講什麼的基礎上,再深入理解含義,再用另一種語言輸出成文章。
  • LILY英語談:被「神化」的外教和英語繪本,真能為孩子創造英語環境嗎?
    但如果讓孩子們把英語當成第二外語來學,就是要背單詞、背句型、背課文、翻譯、學語法。實質上就是教人翻譯。所以家長麼十幾年下來不僅掌握不了英語,還培養了嚴重的翻譯習慣,使障礙變得更強大,以至於終身無法逾越。您的孩子還要走進這個魔咒嗎?那麼什麼是母語學習呢?就是不翻譯、直接讓人用英語去理解事物的因果和邏輯。
  • 我「英語渣」能教好孩子嗎?踩準四點帶出原版娃
    汪培珽採用「餵英文故事」的共讀方式,英文照書念,中文翻譯大概意思就行,不用逐詞逐句翻,不主動翻譯。每次讀之前,先把繪本裡孩子不認識的單詞,帶孩子查清楚並確認發音。安妮鮮花其實是兩個人,他們是一對海歸夫婦,女兒的名字叫安妮。安妮鮮花是兩個人共同的IP。
  • 這套英語書,讓孩子愛上英語,歐美孩子人手一本!
    想要孩子學好外語,除了聽讀,英語讀物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最好選擇原汁原味的原版進口書籍。因為在原汁原味的英語思維文字裡面,可以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建立起一種英語思維,養成英語的思維習慣去表達和思考。再來說說純正地道的原版CD,每個故事都由加拿大的配音專家配音,語音地道、吐字清晰。必須強調一點,這套書的CD是原版!原版!原版!
  • 小學生適合讀《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英文原版嗎?讀過的孩子這樣說
    文|牧人之道家長的疑問最近在百度百家號上分享了兒子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故事,還瘋狂「曬娃」。有家長說,「那是因為你們家具備英文環境。我們家沒有這個條件。很難!」整班孩子讀懂《哈利波特》英文版讀懂英文原版書的孩子其中有一個學生名叫伊伊,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讀《哈利波特》英文版第1冊。
  • 說客英語學員專訪:英文原版閱讀超百萬字,瘋狂啃書的小孩大不同
    從去年九月份到今年九月份,英語原版閱讀已經超百萬字,什麼《哈利波特》、《夏洛特的網》、《美國國家地理》……,很多大學生閱讀起來都覺得困難的書,對她來說通通不在話下。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因為需要為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沉浸式的語言環境,鍛鍊孩子的語感。但Zerlina比較幸運,兩歲半去了美國,一年級以後才回國。因為擁有地道的語言環境,我們從小也就不需要兒歌和動畫來磨耳朵了,繪本閱讀成了主攻方向。也正是這幾年的美國旅居生活,讓她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 1個方法+3大技巧:幫孩子提升詞彙量、讀懂英語原版書!
    大量閱讀是正確的,但是在孩子讀書的過程中,不時有家長發問:為什麼孩子還是沒讀出興趣?為什麼孩子讀了這麼多書,卻總開不了口?孩子讀不下去,要不要背單詞?怎麼背最有效?大量讀原版,孩子要讀幾遍才行?有什麼好的閱讀方法嗎?
  • 開團 | 原版樂高漫威 & 城市系列拼讀故事書,超酷,孩子會很喜歡讀!
    @肉肉麻麻:很薄一本的書,孩子特別愛,為此我還鞏固了自己的英語。總的來說,這是一套給小學1-3年級孩子非常好的簡單英語閱讀材料,不論從故事趣味性,還是從英語學習目的來說,都可圈可點。最重要的是,孩子真的會非常喜歡讀,讀得下去!
  • 為什麼要讀原版書,如何正確打開500本英文原版書?(附資源)
    英語不是一門工具,而是一種文化。當你學好了英語,你不但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工作,還可以和很多來自不同文化國家的人交朋友。你可以出國旅遊,享受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你更容易獲得一個開放的頭腦和自由心靈。所以英語遠不是考試、拿文憑、甚至找工作這麼狹隘。為什麼要讀原版書?
  • 伊萊英語原版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英語教育主要包括應試路線和原版路線兩大方向,這兩條路線在道路上隨著孩子的成長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學習成果。應試學習,會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記住大量的單詞和語法,效果在短時間內看起來很好,長時間則容易遺忘,而伊萊英語原版閱讀遵循語言的學習規律,以培養英語應用能力,語言邏輯思維為目的,從聽和讀這兩個輸入環節開始保持大量的優質輸入,並最終能將「肚子」中的知識轉換成口語和寫作。
  • 我是如何讀英文原版書的?技能get!
    相信不少同學為了能提高英語水平都曾經讀過或者正在讀英文原版書籍,之前我這邊也給大家送過《哈利波特》英文原版1-7整套書籍。不少同學都是領取的時候很熱情,但是真正能堅持讀完的卻寥寥無幾。那麼到底怎樣才是讀英語原版書的正確方法呢?到底怎麼樣才能實現英文原版資源的最大化,讓自己的英語水平UPUPUP呢?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首先,在讀英文原版書籍的時候要帶著問題去讀。
  • 外教vs.母語環境教學,哪個能讓孩子聽懂英語?
    沒有最完美的教學方式,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外教一對一固然高端大氣,但並不適合每個孩子。人人都知道要想學好英語,最好能有「語言環境」。家長們往往把外教一對一等同於語言環境,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語言環境要有語言,更要有環境。外教來自英語國家,說著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但在教學過程中,他只有語言,沒有環境。外教對小朋友說英語,小朋友聽不懂。為了讓小朋友懂,外教只能翻譯成中文,把生詞句子寫出來讓小朋友背。
  • 99%英語好的人,都在做原版閱讀!
    當然,肯定會有人問,這麼小的孩子他能讀什麼?沒錯,有的孩子甚至漢語都說不清楚,難道你有什麼妙招能讓這麼小的孩子就說上雙語?當然不是!要讓這麼小的孩子流利的說上英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英語國家的人也很難在這麼小的年級說出很流利的話,那我們為什麼要讓這麼小的孩子在這個時候通過爸爸媽媽的幫助來參與呢?答案是英語啟蒙。
  • 博才初二學子展英語風採,已讀過上百本英文原版書
    把聽英語故事當成休息的一種方式 據了解,蔣魏嶸在小學時打下了紮實的英語基礎,入讀初中後,班上的英語學習氛圍非常好,在英語老師的引導下,他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喜歡回答問題,經常還用英語和老師交流。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現在英文繪本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網上有免費的電子書,實體店、網上書店的資源也非常豐富。那麼,問題來了,講原版繪本到底應該怎麼講呢?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按照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成功經驗看,給孩子講英文繪本,不需要翻譯成中文。如果翻譯,就失去了看英文繪本的意義。
  • 「原版娃」小學英語學習規劃初談
    這年頭這一屆父母都知道,在雞娃界「原版娃」的概念大行其道。所謂原版娃,就是從小讀原版分級閱讀和繪本來進行英語啟蒙的小孩。目前,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讀英語分級讀物幾乎成為了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牛娃的標配。雖然每個娃讀分級、讀原版書的廣度和深度都不同(簡稱為含「原」量不同),但父母起碼都有讀原版的規劃和目標,我們廣義地把讀過牛津樹、RAZ、紅火箭、大貓等分級讀物及英語原版繪本、橋梁書、章節書的娃稱為廣義的「原版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