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饒餘敏親王阿巴泰園寢出來向東走,其實只有一牆之隔便到了布公爺墳。這牆就是布公爺墳尚存的北部外羅牆,這布公爺則是阿巴泰的五世孫,屬於安和親王嶽樂的支系。著名的安和親王嶽樂王爵傳至第三代,也就是其孫安節郡王華圯薨後,值雍正元年(1723)十二月,雍正帝下令華圯後人不得再承襲郡王爵,因而導致這支「爵位久懸」。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三月,以阿巴泰、嶽樂功績,封華圯孫奇崑為奉恩輔國公,傳至其子崇積坐罪奪爵,輔國公爵改由奇崑侄子布蘭泰承襲,也就是我們今天尚可見到的布公爺墳的墓主人。
而奇崑以及他被奪爵的兒子崇積皆闢園寢於嶽樂園寢東南,今該位置已經不存,被蓋上了軍營。輔國公爵至布蘭泰開為小宗,闢園寢於阿巴泰墓東側、嶽樂園寢西側,俗稱新宮。布蘭泰後又傳子恆明、孫裕恪,皆葬於布蘭泰園寢內。該家族末代輔國公意普死於1928年,葬於布蘭泰園寢牆外。所以,布蘭泰園寢因葬有三代三位輔國公,另有妻妾子嗣隨葬,共有7座寶頂。當年的布公爺墳有橋三座,過橋是享殿,旁邊有角門,其後有石泊岸,上有一門,進門是墓園。
不過布公爺墳早年已經被毀,寶頂地宮都不存。在幾年前他人的走訪照片中,可以見到享殿寶頂的位置是一片平房,再至筆者這次尋訪,已經是新建的一棟家屬樓。這座家屬樓塗黃漆,正立在布公爺墳地宮的位置。樓前是遞降的平臺,院內尚有一棵白皮松。可見當時布蘭泰園寢的結構也是依山勢逐級而上,且院內古樹參天,環境清幽。今天黃色樓房後仍有完整的半圓形羅圈牆,算是布公爺墳的最後遺存。在這座園寢的前部,尚有一跟整塊的條石,應是園寢地宮內石構件。
筆者原文《阿巴泰家族園寢3·布公爺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