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要喊三遍的孩子怎麼管?孩子不願意吃飯,父母應該這麼改善

2020-12-22 王杭州愛時尚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們真是煞費苦心。最讓寶媽煩的不是孩子上竄下跳,而是孩子不吃很多,孩子在吃的問題上不"積極"。他們總是讓父母搶著喂。

吃關係著寶寶的身體健康問題,現在人們常開玩笑說"都怪小時候不吃長高,長大了喜歡吃導致長胖。共同作用下來現在自己又矮又胖。"雖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其中確實包含了一些道理。

寶寶小的時候不吃東西真的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很多寶寶小的時候不愛吃飯,吃東西的時候就會"選擇性失聰",對父母的哭聲置之不理,對於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表示,很無奈。

你吃飯的時候喊一聲。

鄰居有個五歲的寶寶。上次鄰居媽媽在小區門口遇到了我們小區的另一位新手媽媽——小張的媽媽。小張的媽媽抱怨說,寶寶吃飯的時候,一家人就想打架。一家人為了說服孩子吃飯,可謂軟硬兼施,用盡了各種方法。

甚至有時還拿出按時吃飯的時間給他買玩具的誘人條件,雖然這樣的條件很誘惑孩子,但這種做法才實行兩天,孩子就纏著媽媽買玩具了。但當孩子們把玩具拿到手裡時,他們更多的是"吃的無所謂"。

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吃上一口飯,小張真是用盡了辦法。孩子不吃的時候,他甚至會端著碗追著孩子,直到餵飽為止。就算追著孩子,只要能讓他吃上一口,小張媽媽就心滿意足了。

但鄰居家的母親說,孩子吃飯一直不是她擔心的問題。每到吃飯的時候,只要寶寶看到餐桌上有飯菜,寶寶就會洗乾淨手,安靜地坐在餐桌旁。即使寶寶在玩耍時沒有注意到,只要父母喊一聲"寶寶,吃飯了",寶寶就會趕緊洗手坐到餐桌前。

看到寶寶這樣的表現,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對於我們一臉的好奇,鄰居們也是小心翼翼的向我們介紹。原來,自己的寶寶在前一段時間是像其他寶寶一樣不愛吃飯的。

但後來,孩子的父親鄭重其事地對寶寶說:"等會兒吃飯的時候叫你,不吃沒人喂。"。雖然這樣的方法寶寶可能不太清楚,但當天吃午飯時,寶寶選擇性地忽略了自己吃飯的聲音。

夫妻倆為自己規定的還真是法律用詞,叫了寶寶一聲後,兩人就開始吃飯了。晚飯後,我在沙發上看電視。寶寶沒怎麼見面就從家裡出來了,說要吃飯。

夫妻倆沒有動,只是說,"現在我已經錯過了飯點,只能等晚飯了。"。寶寶下午什麼都沒吃。晚上,我乖乖地坐在桌子旁邊。

其實,並不是父母無情,相反,他們兩個通過制定家規,給寶寶自己樹立了一個好榜樣,讓別人家的孩子不用趕著吃了。我也見過他們家的寶寶,長得白白胖胖的,確實比同階段的孩子要強壯。

寶寶不吃有什麼危害?

寶寶不愛吃飯往往會導致寶寶的免疫力下降,身體發育也比較緩慢。由於營養經常不足,大腦發育也可能受到間接影響。很多孩子不愛吃飯,卻喜歡吃零食,經常在人們不吃飽飯的時候,自己把零食當飯吃。

雖然零食可以幫助孩子止飢,但長期下來,吃零食會造成寶寶的超重體質,而且零食沒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久而久之會造成寶寶偏食。

如何讓不吃飯的孩子"就範"?

很多寶寶為了吃零食而不好好吃飯。他們會選擇在父母吃過飯後,以飢餓為由向父母要零食吃,長此以往,寶寶會認為不吃就可以吃零食。

不僅如此,寶寶在飯前吃太多零食也會對正餐產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切斷寶寶零食的供應,可以一周只買一次零食,一旦吃完這周就不會再買新的了。讓寶寶合理規劃。

2.隔離影響寶寶進食的因素

在家人吃飯前,讓寶寶把玩具放回自己的房間。在客廳吃飯時,家人要把電子設備收起來,即使是父母也不能邊吃飯邊看手機,給寶寶樹立一個好榜樣。

電視也應該在晚飯前關掉。很多時候,因為寶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導致吃飯不專心。很多孩子就是因為這種情況被卡住或卡在骨頭裡。因此,吃飯時要養成專心的習慣,不要大笑。

很多寶寶之所以不吃,是因為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因為在缺鋅的情況下,寶寶會出現食欲不振,缺鋅的話,寶寶的舌頭黏膜會出現問題,味覺敏感度下降。

如果發現寶寶確實缺鋅,家長需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的建議幫助寶寶補充含鋅的物質。

寶寶不愛吃飯真的是一件大事情,家長一定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扇動寶寶的吃飯情況,讓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不愛吃飯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有了好的體魄,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無論是強制手段,還是軟磨硬泡,對家長來說,目的都是讓孩子吃到更有意義的食物。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冷靜,雖然孩子可以餓肚子,但不能長時間餓著孩子。教育孩子不能出現生氣的情況,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寶寶改掉壞習慣,這才是最終目的。

相關焦點

  • 內心自卑壓抑的孩子,吃飯有3個習慣,父母需要警惕起來
    1)忌口食物過多有些孩子,吃東西特別的挑食,忌口的食物也非常多,這就是屬於食物接受度過小,這樣的孩子只習慣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中,不願意去接受新鮮事物,更不願意去嘗試一些事情。從一個孩子的飲食習慣,便可以看到他以後的性格,忌口食物過多的孩子,已經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對待生活也是非常的細微。這樣的孩子性格膽小膽怯,不願意去接受他人,習慣把自己封閉在屬於自己的空間內,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內向自卑的心理,不敢去社交,時間一長就會進入惡性循序的狀態,因此父母需要警惕起來,如果發現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
  • 父母個子矮,孩子不愛吃飯和運動,怎麼才能長高個呢?
    那麼,做父母的就有必要幫助孩子做好精力管理。做好精力管理,就要幫助孩子從飲食,運動,睡眠,意志力上著手,才能改變目前的困境,為長高個打下好的基礎。父母個子矮,孩子又不愛吃飯和運動,怎麼才能長高個?按時吃飯,讓身體形成吃飯的生物鐘,到飯點了,身體就發出飢餓的信號,這個時候,吃飯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父母個子矮,孩子又不愛吃飯和運動,怎麼才能長高個?不論孩子是三四歲,還是八九歲,都要讓孩子參與到廚房的工作中,給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事情。
  • 孩子不願吃飯怎麼辦?不好好吃飯有6大原因
    營養對每個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小孩,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營養充足。但很多孩子到吃飯的時候就不願意好好吃飯,很多大人都會跑在孩子後面,追著孩子餵飯。其實大多數孩子不願意吃飯有這些原因?不願意吃飯該怎麼辦?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的原因
    對於孩子教育,不少爸媽都這麼怨聲載道:這孩子怎麼就喊不動呢?我都說了100遍了,你怎麼就不聽呢。怎麼樣說孩子才願意聽,願意改呢?今天就來談談,說了100遍孩子也不聽的原因。首先來說下什麼是超限教育?媽媽呢,每天都會嘮叨孩子,而自己每天卻依然幫孩子在那兒收拾。孩子每天起床也讓媽媽犯愁,每天被催十遍八遍,快點兒快點兒起床啦,快點兒起床了!你怎麼這麼磨蹭啊?當然是跟收拾玩具一樣,媽媽每天念的孩子每天懶床。就和孩子學習一樣,每天回來寫作業,媽媽十遍八遍的催,快點兒寫快點兒寫,怎麼寫點兒作業這麼磨蹭啊。天天念叨,孩子依然不能按時完成。
  • 孩子吃飯慢,超崩潰!這4種原因你注意到了嗎?
    『一口飯到底要吃多久!怎麼還不吞下去?每次吃飯都慢吞吞』,在外面用餐常看到父母一邊餵飯一邊對著孩子破口大罵,每次看了都好心疼。其實孩子吃飯慢並不一定是不專心。咀嚼功能出問題、餐椅不舒服,也可能讓孩子無法好好吃飯!
  • 請把勺子還給孩子!吃飯方式與娃的獨立人格有關,別再做坑娃父母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吃飯的問題感到發愁,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餵飯成了父母的日常習慣,即便孩子已經可以鍛鍊自主進食了,但父母卻總能為餵飯找到理由。「孩子不餵飯就不吃!」
  • 孩子3歲還不會獨立吃飯怎麼辦?家長要做到「3不要」,會逐漸改善
    信號一:孩子看到面前的食物會主動抓起來餵進嘴巴;信號二:孩子拿著勺子會主動學習大人吃飯的姿勢;信號三:家長給的不想吃,但孩子會去自己抓著吃。如果發現孩子這3個信號,家長們要抓住了,別放過,而且最晚時間不能超過孩子兩歲。
  • 孩子突然「變小」,吃飯要餵走路抱,原因在父母,聰明父母這樣做
    做父母是世界上最累也是最開心的事情。孩子的成長過程也的父母成長的一個過程,今天宸爸就和朋友說一說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常見的現象「行為倒退」。有些父母會發現,在孩子2-4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比如說變得敏感愛發脾氣、以前孩子明明會自己吃飯、平時也不用抱了都是自己走,然後到2-4歲左右我們會發現他好像突然又變成小寶寶了,要大人哄、吃飯要餵了、走路也要大人抱了、上廁所啥的全都不會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酸酸甜甜的番茄炒蛋,是不喜歡吃飯孩子的剋星,你會做了嗎?
    現在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吃飯了,就算到了放點也想著玩,不想吃飯,這讓很多父母都頭疼,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吃飯呢?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比較討厭,二是飯菜不和胃口,三就是孩子吃了太多的零食。不管哪種原因,都是讓父母很擔心的一個問題,因為孩子不吃飯,身體需要的營養根本就補充不了。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前兩天帶小愛出去吃飯,吃飯的過程中有一個孩子突然大喊一聲,給我們都嚇了一跳,然後我就聽到旁邊有人議論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沒有教養,而孩子的爸爸卻習以為常的說句「別鬧好好吃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因此吃虧,因為他們只顧著自己開心快樂,從而忽略其他人的感受,這也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正樣,那麼一定要儘早教育,要不然將來吃虧的可是孩子。
  • 在家不聽父母,在校不聽老師,難管的孩子如何管
    即使小區裡的孩子都怕的「冷麵伯伯」故意對他擺出憤怒的表情,他也全當耳旁風,看都不看一眼。該如何對待這樣難管的孩子呢?如果孩子有吃飯時到處跑動的習慣,一分鐘也不願意在椅子上坐著,既影響孩子吸收營養,也在幼兒園對集體生活造成幹擾,父母可以訓練孩子從坐一分鐘到坐三分鐘、五分鐘,允許孩子進步微小甚至退步,但是要堅持訓練。按照孩子先天氣質把握好度,期望合理,允許孩子像小樹一樣緩慢但茁壯地伸向天空。
  • 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愁,你試試這五個方法,或許不用追著孩子餵
    「琦想媽媽,你家琦想長高又長胖了,我家涵涵每天都不好好吃飯,都沒怎麼長,真是愁人。」涵涵媽看著倆孩子說。涵涵媽還說孩子吃飯成了一件令她和家人頭疼的事。女兒總是不好好吃飯,每次吃飯時,不是看電視,就是爬上爬下、玩玩具,要不就是要大人喂,甚至是要滿屋追著到處餵飯。每次家裡吃飯時就會搞得跟打仗一樣。
  • 孩子長大了,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
    樓下的媽媽很苦惱,說兒子十幾歲了,和父母很少溝通。有時候她給兒子發微信,兒子也是只回復幾個字,打電話時,講幾句很快就掛斷。就連周末回家,要麼是悶在自己屋子裡,吃飯了才出來,要麼是出去和同學朋友玩。完全不想和父母多說話。
  • 領導的孩子嬰兒時候胖胖的食慾也好,現在變的不愛吃飯怎麼回事
    那麼小兒厭食是怎麼引起的 一、目前最多見者,餵養過多的高蛋白質食物,有的小孩子都三歲以上了,還每天幾百毫升的牛奶,完全按嬰兒方法餵養,還加食其他蛋白質食品,並強迫飲食,加重了小孩子的腸胃壓力,導致脾胃受傷,常出現腹痛,口臭,大便乾燥,眠差等症。慢慢形體消瘦,發育障礙。
  • 有一種幸福叫:回家吃飯
    無論如何,回憶起家的味道,總是少不了年夜飯的團圓。家人是世界上最高明的廚師,記憶裡最好吃的味道,無非是爸爸親自買、媽媽親手做。背起行囊才發現,路的盡頭是故鄉;嘗遍百味才懂得,人間至味是家常。放學在外面玩得熱火朝天,總要媽媽扯著嗓子喊好多遍,才依依不捨地跟小夥伴道別:「我媽喊我回家吃飯啦!」長大了,開始思念家的味道,卻發現這味道早已變得遙不可及。多少年輕人在公司加班加點,點個外賣就能應付三餐。
  • 一家五口圍坐餐桌吃飯,6個月寶寶突然喊爸爸,爸爸表情太驚喜!
    12月7日,普普通通的日子,一家五口人正在餐桌前吃飯。兒童椅子上的小寶寶,突然喊了一聲:爸爸。接著爸爸的反應是——不可思議的張大嘴巴,碗和筷子都放下,寶寶媽媽也不可思議大笑,他們都被餐桌前寶寶的一聲爸爸感動到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我了。第一次聽到寶寶喊爸爸,你是什麼心情呢?
  • 90後小夫妻餐館吃飯,將孩子扔桌子上,低頭玩手機把孩子當意外
    有些人調侃這種情況是「父母真愛,孩子意外」,但是兜媽並不是這麼認為,這純屬是孩子父母,太不負責任了,孩子需要好好的照顧,而不是真把他當個意外。父母行為所存在的危害孩子的父母,作為擁有正常邏輯的成年人,應該是有思考力的,他們將孩子直接放在桌子上,顯然是粗心、不負責任的表現。危害一:孩子躺在桌子上,可能會有跌落的可能。
  • 是孩子獨立吃飯黃金期到了
    孩子不會獨立吃飯有什麼不好的影響1.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如果父母經常給孩子餵飯,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學著吃飯,這會給孩子養成一種不好的依賴,比如爸爸媽媽不給他餵飯他就不吃了,甚至很難學會自己吃飯。這些都是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4.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在父母給孩子餵飯的時候,孩子通常喜歡到處亂跑,一會兒跑的桌子邊,一會兒跟狗狗玩,有時候還會盯著電視看,注意力無法集中。時間久了,會讓孩子養成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壞習慣。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吃飯的時候總會將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放到自己面前,並且還不讓別人吃,稍微好一點的孩子自己吃飽了別人還能吃點,稍差一點的直接將喜歡的飯菜倒進自己的碗裡,讓別人一口都吃不到。,不僅在餐廳裡追逐打鬧,還一直大吵大鬧的喊個不停,讓我們吃飯都不得安寧。
  •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事情發生在高鐵上,中午買飯的事情。10歲左右的小男孩,買了三份高鐵飯,高興的回到座位上,媽媽看到後,一下子發脾氣了:「你怎麼買這麼多?不是跟你說了,買一份嗎?」兒子有些委屈:「你們也要吃飯啊,三份一人一份不是剛好嗎?」一直沒說話的爸爸低聲道:「我不餓,我不吃。」媽媽更生氣了:「我也不吃,退回去兩份,現在,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