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盔甲的打造,有的用皮,有的用鐵,猜猜宋朝用什麼

2020-12-19 奇有此理

在古代戰爭題材影視劇中,戰場上的將軍為了抵禦冷兵器的傷害,往往身披重甲,頭戴金盔,那麼幾千年來,盔甲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中國古代將頭盔稱為胄,盔甲往往稱作甲冑。春秋戰國時期,將士多穿皮甲冑,當時的札甲成為非常成熟的甲式。它是由表面塗漆的皮片編綴而成,身甲甲片為大塊長方形,袖甲甲片較小,從下到上層層反壓,以便臂部活動。另外,春秋戰國時期也為戰馬裝備了皮甲冑。這應該是最早的馬甲冑。

到了秦代,札甲的長方形甲片已經日趨細小,從而更貼身和靈活,同時編綴技術也出現了陰線和陽線的區分。陽線在東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經使用,適用於臂、腰之類需要活動的部位,特徵是甲片間有一段較長的縱向繩段。陰線則是隨著札甲胸背部製作得更為精細出現的,特徵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幾個極短的繩段,甲片間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適用於胸、背之類不需活動的部位。

至西漢,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鐵甲冑逐漸取代了皮甲冑,分化為精緻的魚鱗甲和普通札甲。魚鱗甲所用甲片可超過220片,疊壓密似魚鱗,堪稱精品。但魚鱗甲從未普及過,札甲一直是士兵抵禦冷兵器的標準裝備。

魏晉南北朝是甲式發展的重要過渡時期,接踵出現了筒袖鎧、兩當鎧、明光鎧。傳說諸葛亮的筒袖鎧能抵禦拉力近670公斤的強弩射擊,體現了當時對鐵甲質量的重視。另外,南北朝時期多騎戰,戰馬也披上了重鎧。具裝鎧與以往的馬甲胃相比,設計完備,稱得上是完整的馬甲冑。這使得中國的重騎兵先於歐洲900年誕生。

唐時期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鎧,由4塊底板組成身甲,胸背各2塊,每塊上有一面大圓護。由「明光」之名推測,圓護應由質量較高的鋼鐵製成,底板大概是皮甲。明光鎧將護臂和延長的護腿納入甲式基本要素,對後世甲冑的設計有重要影響。

唐朝末年,整體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經五代至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冑通常只分成胄、護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護腿,在肩背腰部綁緊。甲按材料分為鐵、皮、紙三種。紙甲的發明源自唐末,宋明兩代成為軍隊的標準甲式之一,由厚皺褶紙製成,具有一定的防潮溼能力,除輕便外還兼備「勁矢不能洞」的堅固,曾有一次定製3萬套的記載,也曾有一地方官申請拿100套鐵甲交換50套優質紙甲的記載。

當14世紀的歐洲逐漸興起由大馬士革鋼製成的可重達30公斤的大白盔甲時,中國明代卻在將鐵甲冑重量衝至28.5公斤的歷史新高后,因火器的發展而向輕便過渡,重甲開始退出歷史舞臺。至清代就以輕甲為主了。三國時期由西域傳入可防遠箭的鎖子甲,始於明代沾溼可御遠槍的綿甲,都成為清代的主力甲式。頭頂高纓尖胄、外套嵌滿鐵釘的寬大綿甲、內穿鐵環連綴之網甲的八旗鐵騎成為清廷武功的象徵。

甲冑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在槍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擠下,當連輕甲也變成累贅的時候,新式軍服包括防彈頭盔、防彈背心的形成,就順應歷史的需要登上了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古代的盔甲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在古代典籍中,常用「帶甲十萬」形容國家的強盛。《唐律疏議》、《宋刑統》《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著「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的原則,突顯出盔甲比進攻性武器更為可觀的價值。盔甲這麼重要,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
  • 「防彈衣」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古往今來,有武器,自然就有防護器具,防彈衣其實就是由古代鎧甲演變而來,歷朝歷代都有其特色鎧甲,比如外形和材料的改變,但作用都是一致的,為了保護戰士的身體。古代沒有針對特殊用處而研發的化學製品,他們用的都是冷兵器,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等,那麼將士所穿的盔甲又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呢?主要材質是皮革或鐵,這兩種材質的交叉點是在戰國時期。
  • 「防彈衣」居然是由古代「盔甲」演變而來的?那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
    古代沒有針對特殊用處而研發的化學製品,他們用的都是冷兵器,武器無非就是刀槍劍戟等,那麼將士所穿的盔甲又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呢?主要材質是皮革或鐵,這兩種材質的交叉點是在戰國時期。 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皮甲是戰爭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盔甲,從殷商使用到清朝。
  • 古代槍桿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不是鐵的,不是名門沒資格用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擁有一把趁手的兵器至關重要。古代常見的兵器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每一樣運用熟練了都可以發揮巨大的威力。刀劍由於方便攜帶,得到廣泛的使用。而在大規模的戰爭中,將軍們往往都是使用長槍。長槍的攻擊距離遠遠比刀劍等短兵器要長,非常適合在馬上使用。
  • 宋朝之前還沒有鐵鍋,古人用什麼做飯?
    古代沒有鍋這種東西的時候,為了預防把食物烤焦,有人便想出,把食物放在石板上加工。這也是古代鍋的一種了。 煮湯,沒有鍋怎么喝熱水,怎么喝湯?找一個平凹的地或挖個坑,在坑上面鋪上一張獸皮,放入生肉,在把燒紅的石塊放進去,以此循環,就了一鍋熱湯了。有人說,為何不在獸皮下面弄個火堆?因為獸皮不經燒嘛! 最早的鍋如何產生的?
  • 古代士兵用什麼製作盔甲,清軍用棉花,不怕火槍效果驚人
    ——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896,閱讀約2分鐘在沒有防彈衣的古代,士兵都穿著盔甲,那麼古代士兵的盔甲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除了常見的銅和鐵,其實還有很多材料可以用於盔甲。據說中國盔甲發明於夏朝。它是夏朝第七任國王朱珠發明的。
  • 古代長槍是用什麼材料打造的?不是木頭不是鐵,不是貴族用不起
    "槍者,百兵之王,為刺兵器"古代的槍不是現在的槍,是一種長柄冷兵器,配有一把刀刃,在古代社會有"武器之王"之稱。大炮是由先秦時期的大炮、大炮、大炮、長槍演變而來的,許多古代兵器都是用大炮,持槍者手持槍柄,可站在數米之外,但大刀卻在前面,給敵人心理造成不小的威懾。
  • 秦國的盔甲到底有多貴?它是用什麼製成的?
    1.秦士兵裝備古代戰場要多用冷兵器,所以軍隊士兵們有好的武器和護身裝備是非常重要的,在兵馬俑未出土前,對於秦國和秦朝將士的形象,只能依賴於一些早期的說法。像當時在嚴密的秦律之下,人們可以很方便地立功,當然,處罰也是毫不留情的,像帶人訓練,如果射箭作戰什麼的不合格,光縣尉就要被罰兩甲。算下來,縣尉半年的工資就沒有了,可見當時的懲罰措施多麼嚴厲。
  • 滿滿乾貨 | 中國古代鎧甲(盔甲)大全【內含復原實物圖哦】
    中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如今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不同文明地方製作材料不同。
  • 歐洲人打戰都用鐵手套,為什麼中國鎧甲卻缺乏手部防護?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西歐有防護嚴密的鐵手套,而中國古代卻從未見過手部防護?難道中國古代的人就不怕被擊中手部嗎?首先要說一點的是,古代中國人是有手套的。畢竟中國北方的冬天冷,行軍打仗都會凍掉手指,所以凍傷膏都發明出來了,怎麼會不戴副手套?
  • 奧特曼的石像到底是什麼做的?有的是石膏,有的純屬是廢銅爛鐵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奧特曼的石像到底是什麼做的,有的人說是石膏像,《迪迦奧特曼》最後一集中迪迦變成了石像,被加坦傑厄打入了水中,此時迪迦的顏色是白色,看起來像石膏像。從前面幾集中大古等人發現巨人石像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白色的石像。
  • 好簡單的脆皮蘋果派,外酥裡軟,猜猜派皮是用什麼做的?
    之前我們用手抓餅做過菠蘿派,今天我們再來做個脆皮蘋果派,外酥裡軟,做法也好簡單的,但這次不用手抓餅了,那大家猜猜派皮是用什麼做的~?所需食材:蘋果,雞蛋,水澱粉,吐司片,麵包糠;另外還需要適量白糖。食用油只要是無氣味的就行(我用的玉米油),用黃油的話會更香。隨後勾入水澱粉,變稠後就可以關火,端到旁邊晾涼備用。
  • 用什麼膠水可以粘鐵
    #生活常識#鐵是製造鑄鐵和碳鋼的重要元素以前鐵只能用焊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如今鐵可以用膠水粘結,那麼什麼膠可以粘鐵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什麼膠可以粘鐵1、如果想要快速粘結的話,可以使用KD-855L金屬專用快幹膠。這種膠水具有抗氧化、粘結強度高等優點,很適合用於連續生產作業中。
  • 明朝盔甲能做到天下第一,是因為這種甲冑不僅便宜,而且實用性強
    後來盔甲在國家法律的支持之下,得到了比較系統,專業的改進。在春秋戰國時期,則在材質和甲紮上進行了修改和更新,因為每年都會有大型的戰爭,為了盔甲在戰爭中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所以他們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改進,讓作戰的士兵們能夠用得更加順手,在戰場上更加好地抵禦敵人的攻擊,保護好自己。
  • 古代「碎銀子」沒有面額怎麼用?出門帶銀子需找零的時如何處理?
    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用銀子交易的場景,有的是整錠的元寶,有的是小塊碎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碎銀像小石塊一樣大小不等,上面也沒有標出具體面額,那麼人們在交易的時候是怎麼使用的呢?
  • 古代武將所用的長槍為何多是木製槍桿,明知容易折斷為何不用鐵?
    古代武將所用的長槍為何多是木製槍桿,明知容易折斷為何不用鐵?為什麼不用鐵做槍桿這個問題,其實去健身房舉過鐵就知道了,一米八的槓鈴杆子就20千克,你要做個3、4米的騎槍那得有多重?古代武將是怎麼拿長槍的,我們可以看一下古畫。
  • 古代私藏盔甲罪有多重?比今天私藏槍枝罰的還狠
    古代私藏盔甲是重罪,相信不少人都在影視劇裡面看到過,因為在某個人家裡查出了盔甲,認為這傢伙謀反,直接就斬了。那麼,在古代,私藏盔甲罪有多重?古代的盔甲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為什麼古人管得這麼嚴?《元史》裡面就記載,私藏一套完整的盔甲,是死罪。
  • 歷代皇帝的特殊稱呼,宋朝叫官家,有的朝代更有趣
    其實不只是宋朝,不同的時期,對於皇帝的稱呼都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代皇帝的特殊稱呼,宋朝叫官家,有的朝代稱呼更有趣。要說起帝王的稱呼,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詞:「王」。與此同時,與之並列的還有一個詞就是「後」。
  • 古代士兵是用什麼打仗呢?這篇文章告訴你!
    他們是使用什麼兵器來戰鬥的呢?想必你也一定很好奇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們是靠什麼來捍衛自己的領土的呢。華盛頓大學的Patricia Buckley Ebrey寫道:「宋朝時期是評估中國軍事技術的好時期。首先,戰爭是該時期歷史的中心。宋朝與遼、金、元三個相繼的北方非華民族國家的對峙,不僅使戰事成為當官之人的一大心事,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重大的知識問題。
  •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盔甲都是什麼樣子的嗎?
    首先,作為一個古代軍事歷史發燒友,我得發一發牢騷:託我們很多才華橫溢的影視文藝工作者的福,中國古代盔甲以及軍事裝備在今日國人的眼裡已經變成了「不堪一擊」和「花裡胡哨」以及「網遊風」,甚至出現了「以倭代漢」的現象,而真實存在於歷史上的中國盔甲似乎就要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