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現代機器人教父石黑浩:20年專做美女機器人

2021-01-14 智東西

最近幾年,無論是波士頓動力會空翻的機器人Atlas、俄羅斯」神槍手「Ferdo,還是新晉的「首位機器人公民Sophia,機器人屆總是不斷有網紅出現。近日,又有位美女機器人榮登機器人網紅榜,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位名叫Erica的機器人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她將於今年4月代替人類成為新聞主播。

如果說Sophia憑藉毒舌成為機器人屆的第一網紅,那麼Erica完全可以憑藉美貌成為機器人屆第一美女。從本質上講,Erica與Sophia同屬交互機器人,與Sophia「口出狂言」相比,Erica更加溫婉恬靜,因而並未使人類產生恐懼也就沒有獲得過多的關注。不過,與表情誇張機器人感十足的Sophia相比,Erica看起來更像人類,她的皮膚完全沒有塑料感十分接近人體皮膚,近看還能看到皮膚的紋理以及些許的絨毛,甚至還能清晰聽到她的「心跳」。

想做新聞主播需要極強的語言溝通能力了,Erica為此也做了不少準備。Erica集成了語音生成算法、面部識別技術和紅外傳感器,這使得她不僅能夠識別人類,還能與人類進行對話,並自主地對人類的言語作出反應。雖然Erica還不能移動肢體,但Erica可以獨立地變化自己的面部特徵比如眨眼、微笑,她還可移動自己的頸部、肩部和腰部,同時她還能夠跟蹤在房間行走的人。

Erica出生於2015年,而她的創造者正是比喻為「現代機器人教父」的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石黑浩教授研究機器人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並推出了30多款機器人。由於石黑浩教授推出的機器人與真人太過相似,一度使人忽略了他這項研究的本質。對此,石黑浩教授曾公開表示,他最根本的目的並不是要在外貌上復刻人類,而是想複製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力圖使人與機器人的交互達到人與人交互的自然境界。

那麼,石黑浩教授的研究成果又該如何商業化,自然的人機互動對主打服務和陪伴等功能的機器人是否必要呢?

一、日本現代機器人教父——石黑浩

緊蹙的眉頭、嚴肅的表情,在搭配上一身黑色的衣服,這是石黑浩在鏡頭面前永遠的形象,十多年都未曾改變。他所說並不是想要研究機器人,而是想複製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其實與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石黑浩從小遠離父母,由祖父母養大,從小最感興趣的事就是繪畫。所以,1981年石黑浩進入山梨大學讀繪畫專業,後來他得知自己患有色盲,不可能將繪畫作為終身事業,因此一度陷入迷茫。後來,石黑浩接觸到了計算機,他發現編程與繪畫類似,並對Assembler,Pascal等新詞彙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興趣。於是,他先是在山梨大學完成研究生課程,又獲得大阪大學博士學位,主攻機器人研究,之後他又先後在山梨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和歌山大學先後做研究員、教授。

目前,石黑浩現任大阪大學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有機器視覺,包括主動視覺、全方位視覺和分布式視覺,人類和機器人的智能信息平臺以及機器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三大方向。近年來,石黑實驗室也將人工智慧技術加入到機器人的研究中來,並在實驗室開創了一個名為人機互動(HRI)的研究領域,混合工程學、人工智慧、社會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等四大學科。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為什麼以及何時願意與機器進行互動並感受到機器人的感情。

二、人機互動初步的商業化探索

本著建立人與機器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石黑浩在2000年開啟了超仿真機器人(android)項目,並在當時設計了一款在輪式平臺上搭載可移動鋼製手臂的機械裝置,而這一設備受到了實驗者的排斥,石黑浩開始意識到機器人還是應具備人的外表才能更好地與人類交互情感,於是他開始運用超仿真機器人進行研究。

▲石黑浩仿製女兒的機器人ReplieeR1

想要研究出高度類人的機器人,首先需要捕捉人類行為的細微特徵,包括呼吸、坐姿以及對隨機刺激的反應等。石黑浩通過對妻子日常生活進行錄像來獲取人體行為特徵,並在2002年以自己的女兒為原型,創造了第一個超仿真機器人ReplieeR1—R for Risa(石黑浩女兒名為Risa)。2005年又以東京知名女主播藤井雅子為原型,與東京機器人製造商可可洛公司合作研發了機器人Repliee Q1 Expo,並藉此得到了業界認可,石黑實驗室也被媒體推上了電視節目,開始被公眾關注。

隨後,石黑實驗室推出了Geminoid系列,這一系列是指仿製某一特定人的機器人。想要製作Geminoid,需要對被仿製人體進行精確測量與三維掃描,並用石膏來準確地複製面部輪廓。目前石黑實驗室推出兩款Geminoid:高度仿真石黑浩教授本人的機器人Geminoid Hi-2以及外形似20多歲的日俄混血女性的機器人Gemnoid F。HI-2和F都使用氣動驅動裝置代替電動機,以此使機器人運動更類似於人類。

▲石黑浩仿製自己的機器人Geminoid Hi-2

不過,這兩款機器人在設計上略有不同,Geminoid Hi-2具有50自由度,不僅可以輕鬆地做出各種表情,還能夠調整整個身體姿勢,在行動能力上與人類更類似,多達50多個驅動器也使得Geminoid Hi-2的運輸非常困難。儘管如此,Geminoid HI-2還是成為了石黑浩的分身,代替他離開大阪並通過遠程操控技術使其在世界各地講課。

而Geminoid F的自由度限制在12自由度,大部分分布在Geminoid F的臉上,使Geminoid F表現出自然的面部表情。Gemnoid F還採用了動作捕捉系統,能夠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面部表情,皮膚由柔軟的矽膠研製,膚色逼真度極高,更能像真人發聲、對話、唱歌等,並出演了電影《再見》。

▲機器人Geminoid F參演電影《再見》

除了高度仿真的機器人外,石黑浩也在將人機互動親密感進行了商業化探索,2010年石黑實驗室推出的移動遙控機器人Telenoid R1可以模仿千裡之外的親朋好友的聲音和表情,可以使人們遠距離「聊天」。

▲微縮版人體觸感概念手機Elfoid

2011年大阪大學與日本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和高通合作推出了只有8英寸長的微縮版人體觸感概念手機Elfoid。2012年石黑實驗室還推出了一款人形抱枕Hugvie,不僅材料接近人體皮膚,頭部收納處還可放置手機,在使用者抱著接聽電話時,仿佛對方就在身邊。

▲人形抱枕機器人Hugvie

在日本,個人機器人在教育領域已有普及應用,石黑浩相信未來個人機器人會非常普及。不過,日本的機器人市場增長空間有限,石黑浩也也開始關注中國市場,並與中國企業合作研發適用於中國市場的教育機器人,可陪伴使用者進行口語練習。

不過,以上提到的機器人還有賴於人類編程,最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機器人成為了人工智慧技術最有潛力的落地場景,因此石黑實驗室也推出了具有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新功能的智慧機器人。

三、人機互動使機器人更智能

2015年石黑浩帶來團隊研發出第一個完全自主的機器人Erica,運用了語音識別、紅外人體追蹤、語音合成和自然運動生成等多項技術。Erica的眼睛、嘴巴和脖子等可通過氣壓活動,呈現出各種表情和動作,看起來與人類十分類似。

除了外表上的高度仿人,Erica還使用了神經網絡技術能夠解析人類言語並回答問題。這正是由於外表上的高度擬人以及出色的語音識別和合成能力,Erica將在今年4月擔任新聞主播。而在學術上Erica也急劇研究價值,目前已被日本三所大學用於人機互動研究,同時被納入日本科學技術廳「先進技術的探索研究計劃」之中。

雖然,Erica已經獲得了不錯的人機互動效果,但石黑浩並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2017年石黑浩實驗室又創造了外型更加靚麗的機器人 Androidol U。Androidol U 不僅可以自主與人類對話,還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從對話中不斷學習並在適時場景下使用,目前Androidol U的對話模式累積已有 4000多種。

四、國內交互機器人研究

不過,目前世界上研究交互機器人的並不只有石黑實驗室一家。中科大的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也在致力於交互機器人的研究,並在2016年推出了第三代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中科大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佳佳是一款高顏值的機器人,據稱她的樣貌取自中科大五位高顏值女生,並且具備初步的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腔及軀體動作匹配功能。當與人交流時,她可以通過追蹤對話者的面部表情感知其情緒,與常見的動作機械的機器人相比,具有非常高的智能。

目前,國內也有一些做仿真機器人的企業,但製作工藝上相對粗糙,機器感非常明顯,行動能力也十分不便,這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國內在機器人基礎配件,如伺服驅動裝置、各種傳感器上的研發能力十分弱。另一方面,國內在人機互動上的研究才剛起步,人工智慧技術也剛剛進入落地應用階段。

想要研發出既高度仿真人類,又具備人機互動自然真實感的機器人還需對人體本身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結語:人機互動是機器人的未來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機器人已不斷進入到應用場景,無論是在酒店、餐廳、火車站、政府機關等公共場所服務的機器人,還是在家庭中承擔陪伴娛樂等功能的家用機器人,都亟待提升人機互動能力。

當然,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也將逐漸更貼近人類。機器人不僅要具備聽從指令、回答問題以及業務引導等基礎工作能力,更應通過人機互動技術拉近機器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將成為決定主打服務、陪伴等功能的機器人層次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日本「美女機器人」擔任好萊塢電影女主角,將來的明星會失業嗎?
    科學家們研製出各種樣式的機器人,他們大到能代替人們去到火星探索,也可以走進人們的家庭幫助人們打掃衛生。人能幹的事情很多他們都能完成,最近就有一個產自日本的「美女機器人Erica」受到美國好萊塢的導演邀請,擔任導演拍攝的電影中的女主角;不得不感嘆現代科技真是太強了,機器人都能拍電影當主角了。
  • 浮世·公司環球日本機器人最牛?美國創業公司表示不服
    (微信號:bigson)這幾天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有「現代機器人教父」之稱的日本教授石黑浩帶著美女機器人Genminoid F賺足了眼球。這並不是這名情感機器人的首次亮相。誕生於2010年,Genminoid F,外形以20多歲的日俄混血女性為模本,會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面部表情,皮膚由柔軟的矽膠研製,膚色逼真度極高,更能像真人發聲、對話、唱歌。而且,她還是一名「演員」,2010年她就曾參演日本話劇《櫻花戀》,本月21日在日本上映的電影《再見》中,她更是擔任了女主角。
  • 日本美女機器人為何有些瘮人
    實際上,看著這些似人非人的「美女」,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感到瘮的慌?日本人的傑作實際上,這些「美女機器人」來自日本,代表著全球仿人機器人領域的最高技術水準。日本機器人產業極其發達,研發團隊也經常熱衷於開發真人化的機器人。
  • 美女機器人:能說會笑會唱歌 擁有 65 種面部表情
    日本研製的美女機器人演員Geminoid F能夠做出65種面部表情,同時還能說話和唱歌。日前,Geminoid F與中國觀眾見面,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隨著越來越多類似Geminoid F這樣的機器人出現,男孩樂隊和少女演員被機器人取代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機器人演電影?日本美女機器人Erica將主演科幻片
    電影行業還在思考如何能重啟市場的時候,一部叫《b》科幻電影已經開始籌備,影片將推出一位對新冠免疫的女主角——名為「Erica」的機器人。  「Erica」的形象被設定為23歲女性,有著一張經電腦人工合成的「美女臉」。說話的聲音是以聲優的錄音為基礎進行再次合成,非常像人聲。眼睛、嘴巴和脖子等19處可通過氣壓活動,呈現出各種表情。由日本科學家石黑浩和小川耕平製造,並教其表演和方法派演繹,是他們的機器人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 日本美女機器人將出演好萊塢科幻片,未來穎寶們會被AI代替嗎?
    《好萊塢報導》 (The Hollywood Reporter)雜誌6月24日報導稱,裝備有人工智慧的日本機器人Erica 將拍攝科幻影片《b》。這部影片《B》講述的是一位專攻人類DNA研究的科學家,在發現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項目背後的恐怖陰謀後,轉而與他研製的女性AI機器人攜手對抗組織的科幻故事。《B》將由曾出資拍攝過熱門動畫電影《至愛梵谷》的邦迪資本媒體公司(Bondit Capital Media)投拍,預算高達7000萬美元。
  • AI機器人出道演電影
    據《好萊塢記者》消息,一部名為《B》的日美合拍科幻片已於近日立項,該片的領銜主演則是來自日本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艾麗卡(Erica),這位艾麗卡早已經是AI界的知名人士了,堪稱機器界中「小s」,是一個調皮而幽默的美女機器人。
  • 日本的奇思妙想,六款機器人竟然有這樣的功能!
    日本的奇思妙想,六款機器人竟然有這樣的功能!日本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世界上數前列,這也由於日本人的奇思妙想,因為他們的創意,時常能設計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令人目瞪口呆,也無法理解,不過這也不影響他們做特別設計的愛好。
  • 日本智能美女機器人Erica 將主演科幻電影《b》
    正當電影業努力解決如何安全重新開拍的時候,一部叫《b》的科幻電影推出一位對新冠免疫的女主角---- 因為她是一個名叫 Erica 的機器人。
  • 人工智慧機器人艾麗卡將主演科幻大片
    艾麗卡(左)與石黑浩據《好萊塢記者》消息,一部名為《B》的日美合拍科幻片已於近日立項。最神奇的是,該片的主演竟然是一位來自日本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艾麗卡(Erica)。說起來,這位艾麗卡早已經是AI界的知名人士了,堪稱機器界中「小s」,是一個調皮而幽默的美女機器人。艾麗卡年齡設定為23歲,由「日本機器人之父」的大阪大學石黑浩教授主導開發。石黑浩可謂是一個腦洞大開的人物,早在2000年就以自己的女兒為模本開發了一個仿真機器人,那種皺著眉頭的小表情非常可愛。
  • 單身來看:6 款美女智慧機器人都想陪你回家
    佳佳機器人是中科大曆經三年研製出的第三代人形機器人,"她"身穿傳統服飾,古典秀麗的黑髮,標準的圓臉,凝視的眼神,纖細雪白的皮膚,完全符合中國傳統的高顏值美女的要求。她回答「我要做單身貴族」。佳佳的主要研發者、中科大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陳小平稱,佳佳機器人現在還不能算是產品,預計兩三年內,就會推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產品。武媚娘機器人
  • 觸摸全球首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後,他們尖叫著彈開
    索菲亞2015年誕生在中國香港,兩年後獲得沙烏地阿拉伯公民身份,是全球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如果有一天機器人和人類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相處,索菲亞獲得公民身份是裡程碑事件。索菲亞自此頻頻出現在各類科技盛會上,每一次都能搶下風頭成為主角。 6月25日,索菲亞來到深圳出席第一財經聯合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的亞洲科技創新大會。
  • AI機器人觀音是什麼圖片曝光令人稱奇 AI機器人觀音能做什麼
    2月23日,日本古代名將豐臣秀吉的正妻北政所寧寧所建立的京都市高臺寺向媒體公開了講經機器人觀音「Minder」。為了讓更多的人對佛教感興趣,該寺與知名的機器人專家、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的研究室等共同製作了該機器人。製作契機是高臺寺的執事長後藤典生與石黑教授的談話。
  • 日本推出美女機器人,美國推出男性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或將來臨?
    近幾年來,智慧機器人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世界各地的科研者們都在努力研發機器人,也有不少機器人的形象問世,比如之前揚言要『消滅人類』的索菲亞。就在近期,美國科學家向世界展示了一批男性機器人,受到了眾多女測試者的好評,並受到了市場的強烈反響。男性機器人之所以一經推出便深受眾多女性滿意,就是因為其本身就是社會關注熱點。早在2008年,日本就推出過一款名為「木戶小姐」的女性機器人,最終就賣出了150萬元的天價。
  • 機器人也有自己的進化史!圍觀其中的偉大時刻
    1948年又發表了《控制論》,為控制論奠定了理論基礎,標誌著它的正式誕生。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18、公關機器人,1977年R2-D2和C-3PO出現在了喬治盧卡斯(GeorgeLucas)執導的影片《星球大戰》(Star Wars)之中,可以說,這兩個勇敢機器人的名聲在現代文化中最為響亮。
  • 不怕被機器人殺死的,只有日本人
    ▲ 日裔科學家 Le Trung 花費 1.4 萬英鎊打造的性愛機器人,會記帳、打掃房間、做數學題、講日語和英文,還會攻擊色狼…… 為什麼日本人不怕機器人
  • 香港設計師自造仿生機器人 外貌酷似女星被指侵權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連線》4月4日報導,近日,香港平面設計師馬先生(Ricky Ma)在自家陽臺獨立製造了一個仿生機器人,其外貌與好萊塢女星斯嘉麗·詹森極為相似。專家指出,該行為侵犯了斯嘉麗·詹森的權益,她有權起訴機器人製造者。
  • 2015年,機器人界發生了哪些神奇瘋狂的故事?(下)
    (Geminoid F的IMDb主頁:好像內容有點少)Geminoid F(F代表女性female)是由日本機器人專家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製作的一個女機器人。它的外形以20多歲的日俄混血女性為模本,會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面部表情,皮膚由柔軟的矽膠研製,膚色逼真度極高,更能像真人發聲、對話、唱歌,遠看幾乎與真美女無異。由於石黑浩是著名的遠程控制機器人創造能手,因此,Geminoid F也被設計為由人工操作的遠程控制機器人。我們來說說她上IMDb主頁這事。
  • 日本人為何不懼怕機器人?
    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中,日本將重心轉向發展科技,這樣不僅可以重建經濟,也能重塑日本的形象。 德國錫根大學的日本學者馬丁·拉特曼(Martin Rathmann)認為,「工業領域機器人在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經濟復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日本完成了自身的生產線自動化,並實現效率飛躍式提升之後,這個國家就成為了機器人的主要出口國。
  • 日本研發擬真機器人 藝妓護士男性伴侶都能當
    ChihiraAico不是唯一可能取代人類的人形機器人。在日本,冷淡得栩栩如生的機器人正引發一場風暴。甚至有人說,在不久的將來,自然的「她」機器人可能被男人用作伴侶。  今年11月,機器人Asuna成為東京設計師周展會的閃亮明星,吸引眾多人的眼球。它是「雙子機器人」系列的成員之一。製造者同時又是機器人學教授的石黑浩說,將它們商業化的時機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