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最不般配的夫妻可能就是它們了。雖然有的夫妻是雌性長得醜陋無比,雄性倒是十分英俊。有的是雌性比雄性的體型更大,但一般也就的大個2至3倍。但像這樣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的還是很少見的。這種動物就是毯子章魚。
這種海底動物雖然是章魚卻不會噴射墨汁,但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能——「毯子」。它叫毯子章魚就是因為它們披著長長的「毯子」在水中很拉風,像超人一樣上浮下沉自由自在。這「毯子」實質上是它們觸鬚與觸鬚之間的一層筋膜,這層筋膜雖然輕巧但強而有力,就像牛腱子肉上的那層膜,怎麼捅都捅不破。有時伸展起來可達1米多長,就像個大網子一樣。
別以為這層筋膜只是好看,它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候幫助到毯子章魚。海底世界是弱肉強食的,毛毯章魚屬於進攻能力比較弱的動物,它們只能靠防守來保命。這「毯子」就成了它們的保命符,當有敵人要攻擊它們時,它們就把這「毯子」張開,對手一看,能弄出這麼大的「網子」肯定是個很厲害的傢伙,就趕緊倉促逃跑。
有時也會有失策的時候,就是對手強大到完全不在意毯子章魚,隨毯子章魚怎麼鬧騰,只要最後能捕抓到毯子章魚就行了。這時的毯子章魚也不會坐以待斃,當對手抓到它時,它會把主動把「毯子」從身上滑掉,讓對手就抓個「毯子」,自己溜之大吉,等休養一段時間「毯子」又會慢慢長出來。
雌性毯子章魚長達2米多,雄性毯子章魚卻只有2釐米左右。這是挺奇怪的現象,這個不尋常的比例引起了讓很多人格外的好奇,身長和體重差異這麼大,它們是如何繁衍下一代的呢?
毯子章魚的交配方式毯子章魚成年後,雌性和雄性都是一直在尋找彼此的過程,能不能找到只能看緣分。雌性想要找到雄性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雄性的體型太嬌小了,還沒有雌性的眼珠的大。這真的叫「我的眼裡沒有你」。海洋裡微小的動物太多了,也很難區別出雄性和其他的魚類。所以就只能靠雄性主動找到雌性了,本來求偶這個事情在動物世界裡一般都是雄性主動,要不然真的就會找不到老婆。
那雄性是怎麼找到雌性的呢?對於雄性毯子章魚來說,這一輩子的生存目標就是為了找到雌性,繁衍後代。所以雄性身體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精子,它身體最大的部位是觸鬚,身體上除了必要的生存器官外就是為了儲存精子。
雄性在這麼弱小的一生裡,要好好保護自己,保護這個精子庫。為了保護精子庫雄性也是進化出了很多求生技能。如果遇到捕食者時,只要是咬到了它們的觸鬚,雄性就會斷觸求生,不管打不打的過,保命為上。
雄性常年都和僧帽水母生活在一起,它們是愉快的「小夥伴」。僧帽水母觸手刺胞具有一定毒性,從小雄性毯子章魚就和它們在一起,早已經對它們的毒性產生了抗體。當有強大的攻擊者時,雄性就會立刻揮動著僧帽水母觸手發射毒素,這個射程可以把9米範圍內的進攻者都毒到。即便毒不死進攻者,也能讓雄性有逃跑的時間。
雄性為了更好的交配,長出了一隻特別的觸鬚,這隻觸鬚叫做交接腕,裡面有個空管,雄性就是用這個空管來傳遞精子。雄性每天除了捕食、休息,就是瞪大了眼睛尋找是否有雌性遊過。當發現雌性遊過時,雄性就會默默的在旁邊守候著。有時雌性一溜煙的就划過去了,雄性就只能訕訕而歸繼續等著下一隻雌性。
有時終於能守到雌性放慢了速度,雄性就趕緊遊到雌性的前面去,往交接腕裡注入全部的精液,然後撕下交接腕,讓交接腕順著水流送到雌性的嘴裡,這個過程是充滿了運氣。因為很有可能雌性沒有看到交接腕就這樣遊過去了,也有可能空投的時候沒有投好,交接腕跑偏了就飄走了。
雄性和雌性的交配方式就採用的是這樣不接觸空投的方式。雄性完成了這個神聖的過程後就會漂浮在水面,慢慢地等待死亡的來臨。可能對於它們來說,這一生的使命已經完成,也就沒有活下去的必要了。而進行了交配但沒有成功的雄性,也會選擇鬱鬱而終。這個過程就耗盡了它們全部的精力。
對於雄性這樣悲壯的舉動雌性是毫不知情的,依舊在海洋裡自由翱翔,甚至雌性在自己何時受精也不知道,有時還會有幾隻雄性給雌性受精。所以同一胎生下來的小毛毯章魚,很有可能會是不同父親的。
毯子章魚雌、雄的體型對交配有何影響?對於動物來說,延續下一代,保障種群的繁衍才是它們的終極目標。繁殖需要雄性和雌性共同努力,對彼此來說是平等的,但從生理角度來說,卵細胞的製造成本高於精子的製造成本。所以雌性身體狀況就尤為重要。很多雌性動物在發情期會大量補充食物,為受孕而準備。
從內部條件來看,毯子章魚雌性的體型巨大有利於製造卵細胞,卵細胞也會更強壯,更有機會提供較多數量的卵細胞。從外部環境來看,雌性體型更大相應的抗風險能力就會越強,求生能力也會更強,遇到攻擊者更能保護好幼崽。毯子章魚的撫育任務也是落在了雌性身上,所以這就要求雌性有較高的捕食能力,雌性體型巨大對於小型的魚類都是手到擒來的,充足的食物能讓下一代更好的成長。
雄性體積更小這種現象在海洋動物中並不少見。遠洋章魚船蛸、鮟鱇魚都是雄性體型小於雌性。這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它們對生命的規律越發清晰,就是為了形成精子。雄性也不需要進行求偶,所以外觀和體型對它們來說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即便雄性的體型再大一些,形成的精子數量並不會增加太多,而且形成精子也並不需要消耗那麼多的能量,那還不如縮小體型減少捕食。
自然界中動物們有各自生存,繁衍下一代的法則。無論是雄性體型大於雌性,還是雌性體型大於雄性,這都是它們進化後更利於種群延續的選擇。
END
更多知識請關注我的帳號:@山水冷知識,說點你感興趣的冷知識。看完文章,記得點個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