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新高到閃崩,湯臣倍健只用了1個交易日! 6月24日,端午節前一天,湯臣倍健股價最高22.32元,創出近一年來的新高,6月29日,假期後開盤第一天突然閃崩跌停,市值蒸發35億元。短短1個交易日,實在是讓人驚嘆不已。湯臣倍健此前一直是機構眼中的優質股票,從2019年三季報看,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中就出現匯金公司、社保基金的身影。甚至端午當天,湯臣倍健還發布了最近3年分紅總額高達17.89億的數據,「紅利奶牛」的形象躍然紙上。對此,有人猜測湯臣倍健的這次跌停,是受GNC即美國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生產商之一)破產消息的影響。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簡單?
溢價34倍收購代購品牌,湯臣倍健關於LSG的收購案緣起於2018年。
2018年8月,為實現產品線多元發展,布局全球市場,湯臣倍健以35.14億元現金收購了澳洲LSG 100%股權。湯臣倍健給LSG的評估值約35.62億元,溢價34.11倍;收購完成後,湯臣倍健的帳面增加了約22.38億元商譽和約16.12億元無形資產,新增資產合計約佔公司當期淨資產的67.5%。
公開信息顯示,LSG成立於1993年,是澳洲益生菌市場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主營以益生菌健康食品為主的系列保健品。「Life-Space」(益倍適)是LSG主打品牌,2015年通過跨境電商、代購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其中代購業務帶來的收入一度佔據LSG收入的60%。不過,據在2019年3季度前,LSG對湯臣倍健的業績並未產生負面影響,在3季報中,也未披露LSG的具體營收情況。財報顯示,公司在3個季度內總共累計完成盈利11.9億元,由於完成對LSG的收購,公司現金流淨額同比增長107.49%,
擬募資36億強行回血填坑
GNC前腳破產,湯臣倍健接著卻要對澳洲項目追加投資。6月25日,湯臣倍健發布《2020年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根據預案,湯臣倍健本次擬向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不超過1.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08億元,用於珠海生產基地和澳洲生產基地。
湯臣倍健本次募資主要投向6個項目,分別是珠海生產基地五期建設項目、珠海生產基地四期擴產升級項目、澳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營養與健康管理中心項目、數位化信息系統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湯臣倍健在公告中提示風險,由於公司2019年計提大額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導致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度由大幅盈利轉為大幅虧損,剔除該減值影響後,湯臣倍健2019年淨利潤為10.46億元。
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根據統計,湯臣倍健2020年第一季度營收不佳,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4月28日,湯臣倍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總收入14.95億元,同比下降4.8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35億元,同比增長7.46%。2020年一季度報顯示,湯臣倍健的境內業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境外業務卻是一枝獨秀。
境內業務方面,主營業務收入中主品牌「湯臣倍健」實現收入9.24億元,同比下降10.8%;關節護理品牌「健力多」實現收入3.16億元,同比下降10.5%;「Life-Space」國內產品實現收入0.40億元。境外業務方面,LSG實現營業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25.0%
也就是說,儘管湯臣倍健去年因並表澳洲併購項目導致了公司虧損,公司並沒有選擇止損,而是募資近4億繼續加大澳洲的投入。這個拖累自己的海外項目,公司後面還要繼續投入,且投資周期漫長、投資回收期也長,這個決定的確令市場不解。湯臣倍健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LSG旗下主要品牌「Life-Space」包括約20多款益生菌產品,生產基地條件較為受限且為租賃方式取得,委託加工模式存在供應鏈周期較長、營運資本要求較高、質量檢測的成本較高等問題。本項目實施後,公司將減少產品委外生產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