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筆記,開啟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手把手教你做好自然筆記

2020-12-19 澎湃新聞

2020上海(國際)花展期間,「我最喜愛的花展主題花自然筆記大賽」再一次與大家相約上海植物園,上植君將為大家分享如何進行自然筆記作品的創作。

什麼是自然筆記?

廣義的自然筆記可以採用你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將大自然記錄下來,包括拍照、錄像、錄音、文字、繪畫、手工製作、自然物收集等一切能記錄的方式。

我們現在主要採用狹義的自然筆記來記錄:

採用圖畫、文字等形式;

有規律的,類似於日記性質的;

對身邊的大自然進行的記錄。

本次自然筆記大賽,就是要用畫筆把2020上海(國際)花展主題花羽扇豆&繡球花你感到好奇和美麗的地方畫下來,並寫出你看到它時的感悟。記住,它記錄的不僅僅是你看到的景象,更是你對周圍自然界的反應和思考。

陳麗老師自然筆記

任眾老師自然筆記

芮東莉老師自然筆記

張玲玲老師自然筆記

如果沒有繪畫基礎,我也能做自然筆記嗎?

當然可以!自然筆記,不需要必須具備高超的繪畫技巧,只要有一張紙,一支筆,一顆熱愛自然、善於觀察的心,人人都可以做自然筆記!

鍾忻琳同學的自然筆記

芮東莉老師的自然筆記

秀英奶奶的自然筆記

如何進行自然筆記創作?

本次自然筆記大賽,為大家準備了筆記大自然的物料包:繪畫本、彩鉛、尺子、放大鏡,野外自然筆記還可以準備相機、望遠鏡、物種手冊等工具。

自然筆記工具

開始創作了,記住自然筆記一定少不了以下幾個要素:

1. 時間、地點、天氣狀況、氣溫。

2.觀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記錄。打開五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手指摸到的……都可以記錄下來。

3.記錄者信息:學校、年級、班級以及自己的姓名

用心觀察自然,用筆記錄自然

筆記上海植物園最美的花精靈

讓我們開啟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吧!

圖:郭江莉

原標題:《自然筆記,開啟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手把手教你做好自然筆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製作植物化石、手工扎染,探索自然活動邀小朋友記錄自然筆記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0月1日),由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的「探索自然總動員——2020愛綠一起自然筆記 十一嘉年華」在雙秀公園啟動。據悉,此次活動將在雙秀公園、南海子麋鹿苑、北海公園、玉淵潭公園、將府公園和柳蔭公園舉辦30多場自然探險遊園活動,老師將帶領孩子們走進公園,開啟探索自然、記錄自然之旅。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然筆記就是青少年通過觀察大自然的野生動植物、自然現象等,用圖文的方式記錄下來,可以採取繪畫、攝影或者實物等多種方式展現,創造獨特的自然筆記。
  • 探秘向日葵花 記錄自然筆記
    為了讓小朋友們認識向日葵的特點,了解觀賞向日葵不同品種之間的區別,探索向日葵蘊含的數學秘密,7月7日下午,鄭州植物園組織開展了一場以「探秘向日葵花 記錄自然筆記」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鄭州植物園裡的七彩向日葵正值盛花期。
  • 自然筆記——孩子如何記錄與觀察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觀察和記錄,讓探索真正地給孩子帶來一些思考。首先,我們要有一顆「觀察的心」這是進行自然筆記的關鍵。接下來,我們要具備幾項技能。自然筆記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孩子從活動、調查、筆記、圖片等多種形式來直觀地接觸科學詞彙,對於學習來說事半功倍。建立詞彙專區詞彙解釋詞彙造句繪圖說明科學思維之觀察和記錄的活動案例一、樹葉,你的家在哪裡?
  • 寫自然筆記、做植物標本,小報童們在自然趣樂部裡探索大自然
    ……8月2日,「2020瀟湘晨報快樂小報童暑期總動員」第三場暑期實踐活動——自然趣樂部在中交建發鬆雅院舉行,50多位小報童逛園林、寫自然筆記、做植物標本,化身動植物觀察員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原來蜻蜓幼崽這麼兇猛」下午3時,50多位小報童在昆蟲博士自然工作室導師程又婷的引領下,走進中交建發鬆雅院的中式園林,探索自然奧秘。看著藍天白雲在水池裡的倒影,小報童們興奮得尖叫。
  • 薛瑞萍評《自然筆記》:拯救童年記憶
    讀了《筆記大自然》,我才知道,同樣重要的,還有另一位更偉大的存在——自然。  夏天。清亮的月光伴著竹床的涼意,一直滲到夢境;暴雨和暴雨之間的濃雲,森然羅列如城堡,森然行進如駭人的艦隊。春天。三五天內,杜鵑把萬山都給點著了。「山青花欲燃」,在我是太過歡悅、燦爛的體驗!「幽叢不盈尺,空谷為誰芳。一徑寒雲色,滿林秋露香。」
  • 童眼觀自然 小筆繪奇趣 首屆自然觀察筆記成果展亮相
    鳥類觀察筆記作品展示。新京報訊 《綠頭鴨的那些事》、《我的觀鳥記錄》……10月27日,北京市第一屆自然觀察筆記成果展在龍潭西湖公園舉辦,百餘冊中小學和自然、美術教育機構小朋友們的自然觀察筆記作品集中亮相。
  • 我的世界手遊自然小橋建造流程一覽 手把手教你怎麼建自然小橋
    我的世界手遊自然小橋建造流程一覽 手把手教你怎麼建自然小橋時間:2020-11-24 19:02   來源:Iefans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的世界手遊自然小橋建造流程一覽 手把手教你怎麼建自然小橋 我的世界手遊自然小橋怎麼搭建,小編最近看到很多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疑問,原來是因為有一個河流擋住去路
  • 自然筆記大賽結果新!鮮!出!爐!
    ▲   關注「青春安吉」   讓你的每一次打開都有收穫   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為號召全縣少先隊員自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有效參與文明城市創建,養成綠色和諧文明的新生活方式行動發布後,團縣委、縣教育局、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縣少工委共同舉辦了「記錄自然、發現美好」自然筆記大賽。一個多月以來,來自全縣的少先隊員們踴躍參賽,將他們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通過圖文記錄了下來。   經學校初選,學區推薦,大賽組委會共收到自然筆記作品35幅,經過專業評審,共評出一等獎5幅,二等獎10幅,三等獎15幅,鼓勵獎5幅,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綠色小天使!
  • 來新疆自然博物館 開啟你的奇妙之旅吧!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小夥伴  一定會被裡面  扭動四肢的標本震撼到  如此大開腦洞的奇妙之旅  是不是有些心痒痒了  來吧!
  • 湖湘自然筆記·我們的24節氣物候記丨小雪
    -01天氣陰觀察地點:湖南省長沙縣遠大城記錄人:辣椒物種名稱:絲光椋鳥物候:其它觀察筆記觀察時間:2020-11-29天氣陰觀察地點:湖南師範大學張公嶺校區記錄人:西米物種名稱:楝物候:果實或種子脫落觀察筆記:苦楝的果實落了不少,地上都是胖胖的黃色的小球
  •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優秀作品集(3)
    今天展播的優秀生態環境宣傳產品是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選送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19年全國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優秀作品集》。 ,手繪形象生動,是很大的亮點,是一篇結構完整的自然筆記。
  • 筆記式觀察記錄在幼兒園自然活動中的創新運用
    自然筆記,通常是指用圖畫、文字或實物等多種形式進行自然觀察記錄的一種方式。對於幼兒來說,「自然」不僅是知識, 更是一個探究過程。幼兒對自然中的事物或現象會充滿好奇, 在觀察和體驗中發現了問題,才會運用感官或工具來收集和記錄資料,積累認知經驗,建立與自然的關係。我們嘗試運用「自然筆記」這種新的方式,與幼兒一起開啟和推進自然活動的觀察記錄。
  • 以自然為師,培養自然天成的未來少年
    自然教育的辦學理念一經落地,便開始在蓮南小學開枝散葉。萬物啟蒙《苔》一書正是這樣應運而生。學校「自然教育」的理念也同樣在蓮南小學蓮馨校區落地生根。 自帶高科技氣質 新校區大大緩解了學位緊張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當天,一首典雅莊重的《鹿鳴》奏響了迎賓的主旋律,也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遠眺梧桐,煙雲縹緲,宛若仙境。
  • 手繪自然筆記,來自大自然的呼喚丨來自插畫家Golly Bard
    手繪自然筆記,來自大自然的呼喚丨來自插畫家Golly Bard
  • 活動回顧|大運河森林公園自然探索,夜訪月光下的奇妙精靈
    森林是城市生態中最易親近自然,且最富生物多樣性的地點,生態資源隨著日夜或陰晴而有所不同,是一個可親近卻又不失深度的博物探索地點。乘著微涼清風,走進初秋的森林公園,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讓我們來一場真正的夜間探索大自然的行動!
  • 面對動輒上萬的英語培訓班,如何在家教會孩子自然拼讀?
    什麼時候接觸自然拼讀最合適?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一般是從3歲就開始系統地學習自然拼讀,以此來作為語言啟蒙的重要的基礎課程。那中國的孩子也可以從3-6歲開始接觸、學習自然拼讀嗎?所以設想一下,如果孩子已經有了1000多個聽力詞彙(可以從動畫片Peppa pig入手),當他在學習自然拼讀的時候,聽到單詞的發音可以立刻對應到物體,馬上理解這個單詞的意思,進而迅速轉化為閱讀詞彙。那麼這樣學習自然拼讀才是有效的輸入,才是最正確的習得順序。所以如果孩子沒有任何基礎,沒有接受過任何英語啟蒙的話,我的建議是不要太過著急讓孩子去學。
  • 乾貨|手把手教你,如何教孩子「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的英語學習方法比較適合上學齡前兒童以及小學初小階段,其實自然拼讀就是音標的熱身學習,因為孩子還太小,未必能掌握音標學習,可是英語的發音都是有規律的,所以英語國家學者就研究出一套可以給低齡兒童學習英語詞彙拼讀的方法。
  • 博物館奇妙夜:打開武漢自然博物館新玩法
    武漢自然博物館於12月28日開展的博物館奇妙夜「鎮館之寶:夜探神秘王國」詮釋了不一樣的夜間博物館玩兒法:從自然科普、人文歷史、環境保護、美學藝術四個角度深度挖掘博物館館藏及展覽,將深度參觀、任務探索、手工互動、角色扮演、親子競技等多種形式有機融合,打造一場綜合性大型博物館探索活動。活動全面消除大眾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除了參觀、講座和研學,博物館還可以是「玩學」並存的公共文化場所。
  • 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度奇妙「博物館之夜」,家長孩子還能自己上手
    昨晚,自然博物館開啟「博物館之夜」,大部分展廳在夜間開放。昨晚7時30分,北京自然博物館燈火通明,大部分展廳都在夜間開放,開啟為期5天的「博物館之夜」。觀看絢麗的節目展演、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動手做一片葉脈書籤、逛逛「綠地球」文創市集……家長們領著孩子走進晚間開放的博物館,一同度過精彩難忘的「綠地球之夜」。展廳裡,各式各樣的植物化石標本、植物復原景觀和各類現代植物標本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而在自然博物館三層的探索角,一堂別開生面的自然實驗課正在展開。
  • 讓孩子與自然對話 瓜瓜龍英語成《奇妙小森林》合作夥伴
    強強聯手輸出前沿理念讓萌娃快樂對話自然據了解,《奇妙小森林》在國內首次引進全球先進的森林育兒體制,將「森林幼兒園」模式作為節目內容的依託,提倡走進自然,對話自然的前沿育兒理念,這也正與瓜瓜龍英語所提倡的通過情景式教學方法,讓孩子藉助語言認識自己、熟悉家庭、擁抱社會的教育理念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