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新教材實施以來,語文課本內容難度的加深有目共睹,而「文以載道」,講明白每篇文章中蘊含的道理,並讓孩子們靈活運用,能知人心,明事理是部編語文的重要教學目的之一,同時,也是本次教材改革力求回歸「立德樹人」之根本的需要。
拿二年級語文來說,選入課本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文章,每一課中蘊含的道理都有教育意義,新教材實施以來,老師們明顯感覺以語文課本為主來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的職責更突出了,不僅表現在選入課本的名言警句、經典詩詞等傳統文化上,也表現在對每一課中心思想等教化意義的挖掘與考察上。
對二年級孩子來說,基本的字詞理解起來都費勁,要想理解文中蘊含的道理難度就更大了,除此之外,文章中的重點語句,既包括修辭運用得當的句子,也包括富有哲理的句子同樣也是教學重點之一,以達到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對這些學習難點,在期末考試來臨之前,一定要為孩子歸納起來,做進一步的教化和記憶。
二年級蘊含哲理的文章主要有《坐井觀天》《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雪孩子》《風娃娃》,今天小徐老師就集中歸納一下這幾課的重點語句以及道理等,體會一樣這類題型如何靈活考查。
《坐井觀天》《寒號鳥》《我要的是葫蘆》《狐假虎威》幾篇文章均屬寓言故事,因此文中必然蘊含著一個道理或教訓,也常帶有諷刺和勸誡的性質。
一、《坐井觀天》告訴我們: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樣自以為是。同時也諷刺了那些像井底之蛙一樣,本來目光短淺還自以為是的人。
重點語句: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句話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語氣,寫出了青蛙的目光短淺,自作聰明。這句話的設題方式:A、正確填寫標點符號。B、將反問句變為陳述句(將句子換一種說法,句意不變。)——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能看見天。(體會青蛙自以為是的態度。用「一……就……」造句。)拓展題型:
假如青蛙有一天真的跳出井外,看到天無邊無際,他會對小鳥說什麼?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麼?他們的說法為什麼不一樣?
二、《寒號鳥》告訴我們: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要居安思危。諷刺了像寒號鳥一樣懶惰、得過且過的人,讚美了像喜鵲一樣勤勞、懂得事先做準備的人。
重點語句:
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此句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喜鵲勤勞、未雨綢繆,寒號鳥懶惰、得過且過的性格特點。設題方式:畫出文中喜鵲和寒號鳥的不同表現,從中看出喜鵲(勤勞),寒號鳥(懶惰)。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巖縫裡冷得像冰窖。此句的設題方式:A、此句中「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是描寫(冬季)天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冬天氣候的詞語,寫下來?(天寒地凍、寒風刺骨、冰天雪地、鵝毛大雪等)B、仿寫比喻句。C、仿寫詞語「冷得像冰窖」。如熱得像蒸籠,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淋得像落湯雞,小得像一粒米,兇得像老虎等。除此之外仿寫「凍得直打哆嗦」也是此課中出現的詞,如「熱得直冒汗,凍得直哭,笑得肚子疼、急得直跺腳,累得直喘氣等。現在懶惰,將來難過。此句借喜鵲的話,點明了此寓言故事勸誡人們不要懶惰,得過且過,否則只顧眼前,不作長遠打算,將來不會有好結果。
三、《我要的是葫蘆》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諷刺那些做事情不注意事物之間聯繫的人。
重點語句:
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啊!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此句表現了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有幾個蟲怕什麼!(此句表達的意思是」有幾個蟲不用怕!「結尾用嘆號表達出強烈的語氣,突出了種葫蘆人自以為是。設題方式:給句子換一種說法,句意不變。)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反問句改成陳述句——葉子上的蟲不用治。)拓展題型:
種葫蘆的人看到葫蘆全變黃落了下來,他會怎麼想?(他會想,真後悔沒有給葫蘆葉子治蟲,原來葫蘆葉子和葫蘆是相互聯繫的啊!)
四、《狐假虎威》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沒有真本領,同時也諷刺了那些自己沒有真本領,卻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或欺壓別人的人。
重點語句:
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此句是神態描寫,用」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寫出了狐狸的狡猾、故作姿態的樣子,而「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寫出了老虎被狐狸矇騙住的狀態。設題方式:A、畫出文中當走進森林深處時,狐狸和老虎的神態。B、寫出「半信半疑(ABAC)」式的詞語:大搖大擺、無影無蹤、無邊無際、人山人海、自言自語等。C、寫出「東張西望(含反義詞)的詞語:東尋西找、小題大作、大驚小怪、七上八下、有口無心等。狐狸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此句就是」狐假虎威「的本意,後來用來比喻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人。
除了以上幾篇重點課文考查較多之外,《狐狸分奶酪》告訴我們:朋友之間不要斤斤計較,否則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要共同分享才會快樂。
《雪孩子》要孩子們懂得: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勇於伸手援助之手,要做像雪孩子一樣勇敢、善良的人。
《風娃娃》告訴我們: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還不行,還要看別人是不是有用。
隨著「大語文觀」改革理念的推動,在語文考試中會逐漸加大對理解、運用類題型的考查,而減少死記硬背或套作類的題型,同時還要體現「立德樹人」之根本,因此,對文章中心的理想、重點句子的理解和運用以及拓展類靈活題型一定會在課內外閱讀中突出體現出來,因此,我們在領孩子進行期末複習時,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理解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