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武帝寵幸之人,摸透漢武帝內心的倡優,郭舍人

2020-12-10 執筆講史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十之七八都會有那麼一些比較喜愛的伶人、倡優這一類的人,目的無非就是在忙碌的朝政、勾心鬥角的朝堂之餘獲得一些真正的快樂。這方面西漢武帝劉徹可謂是佼佼者,劉徹不僅一生女人眾多,並且身邊的倡優也是眾多。像被相聲行業尊為祖師爺的東方朔,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郭舍人也是一個這樣的人物。

郭舍人劇照

漢武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明君,雖然後期幹了很多糊塗事,但總體來看為君還是比較清醒的。但是他身邊供其享樂的伶人、歌妓也是相當的多,這個郭舍人就是其一,那麼這樣一個供漢武帝玩樂消遣的倡優為何說他能夠拿捏劉徹的心理呢?說起這個就必須說一說劉徹的成長經歷,我們知道歷史上的皇子皇女,一般都是有奶媽的,因為皇上的女人不能時時刻刻的保證給孩子餵奶,並且也不雅觀。

漢武帝劇照

所以漢武帝小的時候就有不少奶媽,其中有一個奶媽劉徹最喜歡喝她的奶,不知道是奶媽長得好看啊還是奶好喝啊。劉徹長大繼位後,依舊十分善待這個奶媽,經常性地叫來和自己見見面,聊聊天的,時不時地還賞賜一部分財物。奶媽就很高興啊,當年老娘的奶水沒白給你喝啊,你小子當上皇帝還沒忘了我。

漢武帝乳母劇照

我們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奶媽雖然並沒有做出多麼出格的事情,但是奶媽的一家子在長安城就比較囂張。打砸搶掠,橫行霸道,比達官貴族還要膨脹,這家人也是死催的,你不想想,你們家裡所依仗的就是皇帝的一個奶媽,能給你多大的權力啊。終於漢武帝忍不了了,告狀的人太多了,並且我們知道漢武帝這個人逮著犯錯的就喜歡弄人全家,果不其然要把奶媽一家子趕到邊疆去。奶媽一聽嚇壞了,這玩意去那麼老遠,吃不好睡不好啊,我不完蛋了嗎。

郭舍人劇照

於是奶媽就求助郭舍人,這時候小郭同學的本事看出來了,他告訴奶媽,你和陛下去告別,什麼話都不要說,就是看他一會就走,邊走邊回頭,邊回頭邊哭,露出戀戀不捨的樣子。這時候我就說一句,「老太婆,快滾吧,陛下早就不需要你的奶水了,用不著你了」。果不其然,聽到這話的漢武帝頓時落下淚來,想起奶媽餵養自己的時光,於是免去奶媽一家的罪行,並且大大地賞賜。

漢武帝劇照

為什麼,郭舍人能夠如此篤定漢武帝能夠按照他的劇本走。皇帝都是孤獨的,皇家沒有感情可言,就算是劉徹的親生母親王娡王太后,親奶奶竇漪房竇太后,都沒有給劉徹多少親情的感覺,母親大多數的精力放在爭權奪位,奶奶則壓根不喜歡這個孫子。只有奶媽從小陪著自己,餵養著自己,讓自己感到了親情的溫暖。郭舍人就是抓住了漢武帝的這個心理,讓劉徹回憶起奶媽和自己的兒時生活,激起內心對親情的眷戀。所以說郭舍人對漢武帝的心理拿捏得十分準確,這也是為什麼郭舍人能夠得到漢武帝寵幸的重要原因。

漢武帝畫像

不僅僅是郭舍人,也不僅僅是漢武帝。歷史上但凡是身邊有比較寵愛的太監也好、倡優伶妓也罷的皇帝,都是因為這些人對自己的心理、喜歡拿捏得十分熟悉,因此才得到皇帝的歡心。

相關焦點

  • 漢武帝乳娘獲罪受罰!郭舍人支招:回頭看皇帝幾眼,果然逃過一劫
    不論皇帝是賢達還是殘暴,當政權受到威脅之時,就算是身邊最親近的人,也照殺不誤。但當天子真的開展雷霆之怒時,你是跪地求饒,還是曲折自保,這就考驗古人的權謀智慧了。在《史記》中,有一則漢武帝和乳娘的故事,讀來可以看透人心,供大家明鑑。念乳恩,武帝多恩賜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劉徹出生。
  • 不讓漢武帝看見病容只為保全家人的李夫人,3個兄弟為何都不得善終
    出生倡優之家的李夫人,因為容貌傾城受到漢武帝寵愛,也讓整個家族的地位隨之提升。然而李夫人紅顏早逝,在臨終之際,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三個兄弟。說什麼也不肯讓漢武帝看到自己的憔悴病容,就是為了在他心中留下最美的樣子,讓漢武帝懷念自己,因此也可以愛屋及烏,保全她的家人,只是事與願違,最後她的三個兄弟,都因為各種原因不得善終。
  • 漢武帝對東方朔寵而不用,背後隱藏著什麼?他真的是識人不明嗎?
    那群大臣們還好,恥於與他這種人為伍,主要是同行的一個叫做郭舍人的寵臣,倆人風格差不多,都是靠著扮演滑稽角色逗漢武帝開心,來了這麼個強力競爭者,郭舍人一門心思要把東方朔踩到腳下。要說東方朔還真是有點特異功能,擅長射覆和猜謎。射覆就是盆子底下扣個東西一群人在那猜,說實話古人的業餘生活也挺單調的,一塊搓麻將不比這個有意思嗎?
  • 他性格詼諧,上書三千片竹簡,漢武帝花了兩個月看完!
    ~三千竹簡上書兩月看完~武帝時,齊人有東方生名朔,以好古傳書,愛經術,多所搏觀外家之語。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之二月乃盡。詔拜以為郎,常在側侍中。數召至前談語,人主未嘗不說也。
  • 東方朔料事如神,為何沒得到漢武帝重用?和李白一樣想著出將入相
    東方朔給人的整體感覺,其實就是一個機智的相聲演員。他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說一些把人逗樂的話來,在生活中這樣的人一般都很受歡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趣的靈魂。這位有趣的靈魂,在得到漢武帝召見以後,他和李白一樣,也想著出將入相的夢想,所以就給漢武帝上書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意見,漢武帝看了他的奏報以後,表示太幼稚了,就沒有採納,從此東方朔就只能以一種閒散文人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跟前了。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 漢武帝最喜歡誰?陳阿嬌、衛子夫,還是李夫人?都不是
    其實,金屋藏嬌不是笑話,班固在《漢書》中說,漢武帝劉徹三歲時被封為膠東王。在他做膠東王期間,他的姑姑館陶公主曾把他抱在膝上,問他:「你想娶媳婦嗎?」劉徹回答說:「是的。」大公主指著等在旁邊的一百多人問:「你要哪一個?」劉徹說:「沒有一個。」最後,大公主指著女兒陳阿嬌問道:「嬌嬌合適嗎?」劉徹笑著回答:「好!如果我能娶到嬌嬌,就給她準備一個金色的房子。」
  • 帝王無情:漢武帝最愛的那個女人是誰?
    ,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若得阿嬌作婦,當造金屋貯之」,「金屋藏嬌」即由此而來。 兩人成婚後,陳阿嬌「九年無所出」,沒生下一個孩子,但漢武帝依舊對她相敬有加。這是因為阿嬌背後有竇太后的支持。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是大權在握的竇太后一手扶持。 漢武帝建元六年,竇太后溘然辭世,不久,有人告發陳阿嬌玩弄「巫蠱之術」,所涉三百餘人。
  • 17歲女奴被漢武帝翻了牌子,意外得一將軍,從此匈奴再無安靜之日
    你還別說漢武帝還真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將才,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將才竟然是和他寵幸一個女奴有關,說實話若不是漢武帝意外得到了這個女奴。很可能漢武帝在歷史上的作為,就會大打折扣。我們看看他是怎麼邂逅這個女奴?又是如何通過女奴發現的這個軍事天才的吧?
  • 漢武帝劉徹的女人,衛子夫與陳阿嬌,同為皇后兩人有何不同
    在後宮中,妃嬪是否能夠笑到最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寵愛,談起漢朝漢武帝劉徹,大家都會想起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皇帝,不過漢武帝背後的女人也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漢武帝劉徹一生寵幸的女人無數,今天給大家介紹陳阿嬌和衛子夫,她們性格上有何不同,她們的結局如何?
  •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
    漢武帝徵戰匈奴主要得益於衛青和霍去病,他們兩個可謂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那麼在他們兩個之中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你們知道嗎?我認為漢武帝更喜歡霍去病原因如下:第一:霍去病的性格和漢武帝很像。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從小跟衛子夫進宮,有氣魄,敢作敢為。喜歡騎馬射箭,又有雄心壯志,很受漢武帝的喜歡。
  • 衛長公主最受漢武帝疼愛 為何說她是不幸的
    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長女,極受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寵愛,待遇遠超其他妹妹們。按理說,這樣一位嫡公主,跟「不幸」二字是完全不全不沾邊的。那麼,為何還要說她是不幸的呢?說她有一些不幸,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她不幸的根源也是由於嫁給了平陽公主之子曹襄。
  • 漢武帝最愛的女人既不是陳阿嬌,也不是衛子夫,而是她!
    李夫人,生卒年不詳,中山(今屬河北定州)人,出身倡優世家,父母兄妹皆精通音樂,大哥李延年是著名的音樂大師、二哥李廣利做了貳師將軍,小弟李季也是個文藝工作者。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因為有罪,被處以宮刑,起初在宮中做汪星人的鏟屎官,專職養狗,因為精通歌舞,而備受漢武帝寵信。
  • 漢武帝和司馬遷的微妙關係,司馬遷對漢武帝的隱晦評價
    從漢高祖開始漢朝的基礎國策就是黃老之術與民休息,這也使得漢朝到了漢武帝時期時,有了資本足夠漢武帝去實現理想抱負。這也就讓漢武帝更加對權力渴望,也和一般人之間的差距越發明顯。司馬遷第一次和漢武帝有著正面的衝突就來自於李陵事件,司馬遷仗義執言,結果差點就死於非命。也正是如此司馬遷才更能體會到權利的恐怖,所以也更能體現司馬遷去評價漢武帝時的難度。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白登之戰後,漢軍不再對匈奴使用武力,而是採取和平的方式,利用和親這種方式,拉攏住北方的匈奴。此後,漢惠帝、漢文帝和漢景帝三任西漢皇帝,延續了漢高祖對匈奴的這種策略。到了漢武帝登基後,匈奴的軍臣單于,派遣使者要求和親。公元前134年,軍臣單于的使者來到長安,拜見了漢武帝,請求和親。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武帝第一位皇后:陳阿嬌陳阿嬌的母親是竇長公主漢景帝的姐姐,她原本是打算把阿嬌嫁給太子劉榮的,可惜太子的母親慄姬看不上阿嬌,拒絕了這門親事,還出言嫌棄阿嬌性子過於任性霸道,不是個好妻子的料。竇長公主被慄姬氣得不行,發誓一定要給她好看,她轉而向王夫人的兒子劉徹聯姻,此後她經常在弟弟漢景帝面前,說慄姬的壞話,最終慄姬失寵,她兒子劉榮的太子之位也被廢掉了。
  • 陳阿嬌、衛子夫最後都被漢武帝厭棄,為什麼他獨念李夫人
    後來陳阿嬌被廢,衛子夫立為皇后,因她而顯貴起來的衛氏家族亦不負君王所望,並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樣寄居於裙帶之寵。隨著太子劉據一天天長大,衛子夫的容顏也一天天衰老下去。元朔六年(前123年),隨著年輕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現,漢武帝對衛子夫持續十五年的盛寵開始逐漸轉移。之後,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趙婕妤(鉤弋夫人)等更替受寵。
  • 阿嬌意圖挽回漢武帝,行媚道卻反被廢黜,多年後一位郎官道破實情
    導語:「秦皇漢武」,二位帝王皆立於古代歷史大一統王朝之巔,成為了帝王們的一座「豐碑」。陳阿嬌陳皇后,作為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本該是值得稱道之事,結果造化弄人,作為漢武帝的結髮妻子,陳阿嬌的結局卻並不完美。世人皆稱她為「擅寵驕貴」,膝下無子有罪,因惡毒行巫蠱之術被漢武帝廢后而拍手稱快,果真如此嗎?
  • 漢武帝劉徹的生母王皇后的逆襲成功之路
    提到漢朝時期的漢武帝,相信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都是聽過他的,劉徹被人稱作是千古一帝。偉大的毛主席更是在《沁園春雪》中有過這樣一句話:「惜秦皇漢武,略輸風採」,把漢武帝和秦始皇帝放在了一起相提並論,可見漢武帝確實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皇帝了。而他的成功當然離不開一個女人的功勞,這個女人就是他的母親王皇后王娡。
  • 衛青死後,為什麼衛家會被漢武帝誅殺其家族?
    ,於是衛子夫順勢成為了皇帝寵幸的女人,衛家也開始了自己的輝煌之路。,而衛青也經常與漢武帝討論如何針對匈奴,於是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直指上谷,於是漢武帝兵分四路出擊匈奴,而衛青就是其中一路,最終衛青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大勝匈奴,並俘虜700人,而其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漢武帝看到衛青勝利,大喜,封衛青為關內侯,並且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 漢武帝生前極好美色,死後是否有皇后與其合葬,該如何看待?
    漢武帝生前只冊封過兩位皇后,分別是陳阿嬌和衛子夫。武帝死後,李夫人,也就是李延年的妹妹,被霍光追尊為孝武皇后。漢武帝死後,是被葬於茂陵的。那看一看三位皇后分別有哪些故事以及她們是葬於何處的。再由於陳皇后一直無子,所以武帝慢慢地就移情於她人了,如衛子夫。由於嫉妒的緣故,陳皇后還實施巫蠱之邪術。後被發現,武帝大怒,陳皇后也因此被廢黜,長居長門宮直至去世。逝後葬在霸陵郎官亭東。衛子夫衛子夫,本是平陽公主府一名謳女。在建元二年(前139年),漢武帝祓禊霸上,回來時路過平陽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