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死後,為什麼衛家會被漢武帝誅殺其家族?

2020-12-07 騰訊網

漢武帝時期,衛家絕對是最有權勢的家族,而衛家的支柱無疑就是朝廷中的衛青,但是為什麼在衛青死後,衛家卻被遭受極大的打擊呢?

《史記》中記載著西漢的兩個婦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卻只用「媼」來稱呼他們,一個就是劉媼,她就是因為生育一兒子被記載,那就是劉邦,成為了西漢的開國皇帝。

剩下一個就是衛媼,她卻只因為嫁給一個不知姓名的衛姓男子,但她生下的三女一子,分別是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而她還和一個姓鄭的小吏偷情,有了私生子,就是衛青,而後的衛廣和衛步也是她所生,但是其父不詳,三人皆冒姓衛,所以她的子女們卻影響了大漢王朝近百年,也讓衛家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家族。

衛家當時只是做下人,而衛子夫的生父早逝,而衛媼在平陽侯家做下人,而她的孩子也分別在平陽侯家做下人和歌姬等,命運並不是很好,但是一個幸運的機會讓漢武帝看到了年輕美貌的衛子夫,於是衛子夫順勢成為了皇帝寵幸的女人,衛家也開始了自己的輝煌之路。

衛青,因為生活的艱苦被送到生父鄭季的家中,但是卻被鄭季當奴隸一樣虐待,不願再被奴役,於是跑回平陽公主家,坐起平陽公主的騎奴,姐姐衛子夫因為懷有龍種,被陳皇后嫉妒,禍及家人,衛青就是第一個目標,但是衛青卻因禍得福,被漢武帝賞識,從而被任命為建章監、侍中,開始自己的仕途,之後十年的時間裡,衛青常隨自己的姐夫漢武帝左右,並一起聽聞朝政,衛青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深得漢武帝重用。

攻打匈奴,功成名就

經常在漢武帝身邊的衛青,深知匈奴是漢武帝的一大心病,而衛青也經常與漢武帝討論如何針對匈奴,於是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直指上谷,於是漢武帝兵分四路出擊匈奴,而衛青就是其中一路,最終衛青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大勝匈奴,並俘虜700人,而其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漢武帝看到衛青勝利,大喜,封衛青為關內侯,並且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之後的衛青更是多次出擊匈奴,並取得大勝,官至大將軍,所有兒子全部封侯,此時衛青最小的兒子還在襁褓之中,最著名的漠北之戰更是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漸向西北遷徙,之後十幾年的再無力南下,而漢武帝最後為衛青和霍去病加封大司馬,衛青也再受封長平侯。此時的衛家權勢達到鼎盛。

到底有多鼎盛呢?我們來一起捋一捋。

衛青: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妻子:平陽公主(漢武帝的姐姐),三個兒子皆為候。

衛子夫:皇后。兒子:劉據,最初的太子。並生四位公主。

衛長君:衛家長子,官至侍中。

衛步:衛家三子,記載不多。

衛廣:衛家四子,官至中郎將。

衛君孺:衛家長女,嫁給太僕公孫賀為妻,兒子公孫敬聲也同父親一樣位於公卿之位。

衛少兒:衛家次女,嫁給西漢開國功臣陳平之後陳掌,但與人私通生下霍去病。

霍去病:大司馬、驃騎將軍,衛青的外甥,霍光的哥哥。

還有很多衛家的關係,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從衛家這幾個人可以看出,當時的朝中確實衛家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衛青的地位更是高,即使在衛子夫年老失寵之後,衛青依然是漢武帝倚仗的人。

但這一切都在衛青去世後改變了,衛家的頂梁柱倒了,而衛子夫也不再得寵,太子劉據的位置開始變得危機重重,很多人開始在漢武帝面前陷害劉據,從而打壓衛家勢力,此時年邁的漢武帝也害怕外戚勢力過大,像竇太后當年那樣,於是開始打壓衛家,首先目標衛青的長子衛伉因為小事免侯,並被發配邊疆,之後的權力鬥爭更是激烈。

公元前92年,這一年的政治風波更是嚴重,丞相公孫賀與衛君孺的長子、時任太僕的公孫敬聲,擅自挪用軍費1900萬錢。 但是這事情 的真假不知,但為了保住公孫敬聲,公孫賀求情漢武帝,並願意捉拿長安的江洋大盜朱世安,從而將功贖過,漢武帝答應,但是這件事卻「巫蠱之禍」拉開了序幕。

朱世安被抓,但是他卻說:「公孫敬聲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且在馳道上埋藏人偶詛咒陛下。」此時晚年的漢武帝對巫蠱之事異常敏感,最終公孫賀父子二人全部下獄,在獄中被殺,而衛子夫的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和衛青的長子衛伉皆因此事而死,衛家勢力得到嚴重打擊。

此時的漢武帝聽信他人之話,最終導致漢武帝決定處死太子,太子反抗,最終雙方大戰五天,太子兵敗,而衛子夫聽說此事,傷心自殺,而漢武帝下旨:凡隨太子出徵者皆被處死。太子劉據戰敗之後,雖逃脫藏身但最終洩露自縊而死。衛家所有勢力接受牽連,唯有霍家得以倖免。

衛家,為西漢王朝做出了極大的功績,正因為有了衛子夫的入宮受寵,才使得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得以施展卓越的軍事才能,為西漢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軍功。因此,衛家對漢朝是有功勞的,其家族的影響也是不能抹殺的。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衛青死後,漢武帝為什麼誅殺了其整個家族?原因很現實!
    歷史上衛青死後,漢武帝為什麼誅殺了其整個家族?原因很現實! 公元前139年,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受寵入宮,皇后陳阿妖擔心自己失寵,有意遷怒衛青,準備殺其洩憤,幸虧公孫敖出手相求,衛青逃過一劫。漢武帝知道後非常生氣,立即召見了衛青,出於保護封衛青為建章監,並隨侍左右。
  • 衛青一生戰功赫赫,深受漢武帝信任,為什麼衛家卻被滿門誅滅?
    因而,衛青死後,漢武帝劉徹悲痛至極,甚至親自給衛青挑選墓地,這份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可是,衛青的下場也是悲慘的,一轉眼,衛家被滿門誅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為什麼會向功臣之後下手? 衛青的母親是衛媼,衛青是衛媼與縣吏鄭季的私生子。因此,衛青從小就被別人看不起,當做奴隸呼來喝去。後來,衛青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的奴騎。
  • 衛青一生為漢效力,掃平匈奴外患,為何卻被漢武帝滅族
    在歷史書上面關於衛青的只有寥寥幾句話,但是他的傳奇故事卻貫徹了整個漢劇,所以很多人對於衛青的認識也僅僅靠著電視劇的野史,衛青的一生都是保護了漢朝的萬裡江山,但是衛青的家人卻在其死後被漢武帝處死。後來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受到漢武帝的青睞,陳阿嬌因為嫉妒就想殺了衛青洩憤,這時候的衛青被公孫敖救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仕途。衛青從侍衛開始慢慢的走到了漢武帝的身邊,走到了朝廷的政權中心,他雖然是因為自己的姐姐沾光,但是也是通過自己的膽略和實力來堅守了自己的地位,特別是其後期跟匈奴的鬥爭中都顯示了其非凡的軍事才能。
  • 漢武帝的偏愛讓人頭疼,衛青成了亮點
    好在衛青命大躲過一劫,否則西漢攻伐匈奴的路上,就少了一位戰功卓著的猛將了。竇太后死了以後,漢武帝不再容忍陳皇后,以陳皇后擺弄巫祝的名義,將其廢黜。02衛子夫上臺,是漢武帝培養自己力量的開端。漢武帝的性格,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應該說沒有人可以駕馭。
  • 衛青若是在,武帝還會殺兩個女兒,斬太子劉據嗎?
    二、如果衛青、霍去病還在,江充或不敢與衛家為敵原本衛子夫受寵之時,衛家外戚力量實力雄厚,衛子夫身為皇后,地位尊貴。衛家還有兩位重將,分別是衛青和霍去病。衛青、霍去病引領著漢武時代,也正是他們的存在,漢武雄魂才能留存至今。
  • 漢武帝妃嬪無後,歌姬連生4子成為一代賢后,給家族帶來300年富貴
    漢武帝臨幸了衛子夫,並將她帶進了宮中。平陽公主,對衛子夫說:「到宮裡好好努力,將來若是富貴了,不要忘了我的引薦」。沒想到一語成讖:不僅衛子夫富貴了,平陽公主也嫁給了,衛子夫的弟弟衛青。 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召其兄衛長君、弟青為侍中。而子夫後大幸,有寵,凡生三女一男。男名據。
  • 西漢名將衛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能夠得到漢武帝重用?
    衛青是武帝朝非常有名的武將,他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胞弟。衛青多次領兵出徵匈奴,屢立戰功,成為漢匈戰爭中貢獻最大的軍事將領,因抗擊外部侵略者有功,被譽為民族英雄,最終官拜三公之一的大司馬(全國最高軍事長官),類似於我們今天的軍委主席、三軍總司令。那麼衛青並非是將門之後,也沒有學過兵法,他為什麼能夠受到漢武帝的重用?
  • 衛青的兒子都不是平陽公主所生,在他離世後,兒子們的結局如何?
    從衛青死後,衛家就每況愈下,連衛太子都陷入巫蠱案,衛家其他人當然更難有好下場。 一、衛家三子封侯,又相繼失侯 根據《史記》記載,衛、霍盛寵之時,其子嗣都相繼封侯。
  • 衛青去世後,為何衛氏家族迅速被滅,是陰謀還是必然?
    大家都知道衛青是漢朝名將,一直受到漢武帝的重用,但是在衛青去世之後為何衛氏家族會被迅速滅族,其背後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編就重點講講衛氏家族被滅族的背後原因。首先要明確的是,漢武帝並沒有對衛氏家族趕盡殺絕,衛氏家族還是有血脈留存的,可以說縱觀歷史上的皇帝,漢武帝絕對不是一個冷血之人,在其在位期間基本上是賞罰分明的,但為什麼漢武帝對衛青這麼無情呢?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在晚年時已經對衛青有所不滿,但還是很信任衛青的。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陳阿嬌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首先,陳阿嬌仗著自己的出身高貴,她的母親是竇長公主,外祖母是竇太后,所以性格驕縱,任性,她不肯遷就漢武帝,漢武帝隨著年歲漸長,皇帝的權威越發的重,他不能容忍阿嬌對他的不敬。而且阿嬌大漢武帝近10歲,色衰而愛馳,陳阿嬌隨著年歲的增長已經失去了青春貌美,無力在吸引漢武帝了。
  • 衛青娶了漢武帝的親姐姐平陽公主為妻,為何三個兒子卻被削了爵?
    曹壽死後,平陽公主又改嫁給了開國功臣夏侯嬰的曾孫夏侯頗。公元前115年,夏侯頗與其父的姬妾私通事發而畏罪事發,平陽公主再度守寡。後來,漢武帝將其與衛青賜婚。也就是說,已經有過兩次婚史的平陽公主嫁給衛青之後,得寵於漢武帝的平陽公主在衛青的兒子出事時並沒有幫很大的忙。因此,可能衛青與平陽公主的夫妻關係並不和諧。
  • 衛青為何要娶連克兩夫的寡婦為妻?專家:他是替姐姐報恩!
    她是皇帝的女兒,先後嫁給三位侯爺,死後要求與第三任丈夫合葬。衛青為何娶連克兩任丈夫的寡婦為妻?專家:他是替姐姐報恩!有句俗話,叫「皇帝的兒女不愁嫁」,這話說得一點也不假。西漢就有一位公主,先後嫁了三次,因為其高貴的身份,每個所嫁之人,都是侯爺,人們寵之不嫌。這位一生三嫁的皇帝女兒,就是西漢第六位皇帝漢景帝劉啟與第二任皇后王娡所生的女兒平陽公主。勝心其實,劉啟的這位皇后,也不是原裝貨。王娡是槐裡(今陝西興平)人,母臧兒為燕王臧荼孫女,父為槐裡人王仲。
  • 西漢名將衛青是怎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能夠得到漢武帝重用
    一代名將衛青,如何在軍中樹立威嚴,戰場從無敗績。衛青是漢武帝一手培養和提拔的,當時漢帝國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打進攻戰了,像李廣也就是在邊境打一些防守反擊,更多的是守城將軍。衛青正好符合漢武帝徵討匈奴的心思衛青帶的主要都是步兵,擊敗匈奴
  • 衛子夫失寵,衛青拿500兩黃金為她情敵賀壽,最終保全家族富貴
    長大後,父親和兒子很難認出彼此,但父親嚴厲對待衛青,甚至放他去放羊。這時,衛青像個奴隸一樣在籬笆下。幸運的是,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發現,衛子夫受到了寵愛,衛氏家族跟隨他到天堂。因此,衛青被漢武帝重用,並利用其天才的軍事才能為漢武帝做出了巨大貢獻。從那以後,衛氏家族在朝堂上的權力可以說是如火如荼。
  •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
    漢武帝徵戰匈奴主要得益於衛青和霍去病,他們兩個可謂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那麼在他們兩個之中漢武帝更喜歡哪一個呢?你們知道嗎?我認為漢武帝更喜歡霍去病原因如下:第一:霍去病的性格和漢武帝很像。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從小跟衛子夫進宮,有氣魄,敢作敢為。喜歡騎馬射箭,又有雄心壯志,很受漢武帝的喜歡。
  • 衛青已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為何還要迎娶二婚「寡婦」平陽公主?
    玄機估計是沒有的,衛青這個人,無論正史還是民間,都是以老好人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個人的人品絕對過硬,而且為人低調,做事公正,對於下屬也很好,因此,要說這件事是他的心思,倒不如說是漢武帝的玄機。(衛青劇照)老實本分的衛青,並沒有太多心機漢書中記載了衛青的一個小故事,出身低微的衛青,只是一個放羊娃的時候,一個人說,衛青這個人將來絕對會飛黃騰達。衛青只是笑著說,自己是個家奴,只要別被主人打罵,就可以了,怎麼敢想其他的?
  •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由此,李廣悲劇性的英雄形象被世人所熟知,為其不幸遭遇而憤憤不平。李廣在生平最後一戰徵伐匈奴時,不滿大將軍衛青臨戰換將,最後因領兵迷路不甘受辱而自刎而亡,這為他多舛的人生更添悲壯。李廣一生70餘戰,被譽為飛將軍,為何在對擁有軍功不吝賞賜的漢武帝時期始終難得一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李廣到底有多勇?
  • 九族是哪九族,為什麼皇帝殺了罪臣還要誅滅九族?
    正常情況下皇帝不會出現誅九族的現象,一般是夷其三族。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取得魏國大權之後,曹爽作為失敗者被夷三族。但是作為曹爽的表弟夏侯玄當時並沒有在被誅殺行列,夏侯令女是嫁給曹爽的堂弟曹文叔,她也沒有被誅殺。這樣看來夷三族遠遠沒有我們後世想像的那麼大。《女仙外史》中就說:稽之歷代,謀反叛逆者不過三族。
  • 漫說李廣與衛青
    讀李將軍列傳,讀到了司馬遷對如自己一樣命途不暢者的同情,也讀到了天下人對失意者的惋惜,連漢武帝不也感覺有愧,封他的兒子李敢為侯了嗎?李將軍應該含笑九泉了。可是後人少有思考李將軍悲劇留給人怎樣教訓的。細讀並不被太史公垂青的衛青傳記卻給人們更多做人感悟。衛青出身可謂低賤,因為他的姓氏都不夠正宗,隨其母的前夫所姓。母為婢女,衣食沒有保障,放過羊,給主人做騎奴,沒有話語權,有才能也無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