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成為漢景帝的繼承人,跟他後來的皇后陳阿嬌是脫不了關係的。陳阿嬌的母親是漢景帝的親姐姐竇太主館陶公主。
漢景帝對他這個姐姐言聽計從,自打漢武帝和陳阿嬌定了婚事以後,館陶公主一直都在為漢武帝說好話,最終漢景帝答應改立劉徹為太子。
所以陳阿嬌在漢武帝家裡,那地位我們就能了解了。他們家的榮華富貴都是因為陳阿嬌得來的,甚至漢武帝的皇位,都是因為陳阿嬌得來的。
01竇太后的死,是陳皇后下臺的重要原因。
漢武帝不是個文藝青年,他不苛求什麼真正的愛情。當時對漢武帝來說,最好的選擇,那就是自己的表姐陳阿嬌。
作為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漢武帝前面還有一大堆的皇子等著做接班人。怎麼算都輪不到漢武帝。而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只能說是一般受寵,所以漢武帝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皇后,堂邑大長公主女也,無子,妒。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同母昆弟貴,賞賜數日間累千金。孺為太僕公孫賀妻。少兒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貴。子夫為夫人。青為大中大夫。---《史記》
對漢武帝來說,要想成為皇帝,唯一的機會,那就是自己的姑姑館陶公主。館陶長公主劉嫖,又被成為竇太主。
因為劉嫖的母親竇太后權傾朝野,而竇太后一輩子就生了三個孩子,劉嫖是老大,也是最受寵的一個。漢景帝劉啟是老二,做了皇帝她也不愁。梁王劉武一直都是竇太后的心病,因為竇太后希望自己的倆兒子都做皇帝,劉武差點成為了漢景帝的接班人。
由此可見竇太主劉嫖在宮中是怎樣的地位。為此漢武帝的母親王娡主動找到劉嫖希望結親,結果就有了這麼一個政治聯姻的聯盟關係。陳阿嬌是在這種條件下成長起來的,自然是嬌氣得很,誰也不能得罪她,就連漢武帝也不能。新婚的前幾年,兩個人的關係還算相敬如賓,畢竟姑姑和奶奶都看著漢武帝。可是後來漢武帝逐漸掌握權力以後,恰逢竇太后又去世了,陳阿嬌的暴脾氣漢武帝再也不想忍受了。漢武帝寵愛其他美人的時候,陳阿嬌就會暴怒,甚至在衛子夫入宮懷孕以後,陳阿嬌因為嫉妒,居然安排人把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給殺了。好在衛青命大躲過一劫,否則西漢攻伐匈奴的路上,就少了一位戰功卓著的猛將了。竇太后死了以後,漢武帝不再容忍陳皇后,以陳皇后擺弄巫祝的名義,將其廢黜。
02衛子夫上臺,是漢武帝培養自己力量的開端。
漢武帝的性格,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應該說沒有人可以駕馭。竇太后還活著的時候,劉嫖和陳阿嬌有靠山,所以漢武帝稍微還有點收斂。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於是廢陳皇后,而立衛子夫為皇后。---《史記》
但是竇太后去世以後,劉嫖和陳阿嬌失去了靠山,所以漢武帝果斷按照自己的意願將陳阿嬌給廢了。
不過擺在漢武帝面前的困難還不止如此,他面前有一座大山掣肘他的權力,那就是外戚力量。
不管是竇太后遺留下來的外戚力量,還是自己的生母王太后新晉的外戚力量,那都是掣肘漢武帝皇權的重要障礙。漢武帝想要完全掌握皇權,就必須要想辦法除掉這些外戚力量。倒不是說漢武帝反感外戚力量,而是這些外戚力量並不代表他本人。所以漢武帝需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外戚力量,這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丞相竇嬰還是田蚡,都不是漢武帝的嫡系,他需要培養自己的嫡系。而陳阿嬌做為漢武帝的皇后,背後依舊有著竇家人的影子。讓陳家人作為自己的外戚,這是不可取的。
這個時候衛子夫入朝,其實就象徵著漢武帝打算培植自己的外戚力量了。衛子夫不僅為漢武帝生了一堆兒女,而且成為了漢武帝的皇后。
這標誌著漢武帝開始著重培養衛子夫背後的衛家外戚力量。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便成為了漢武帝非常器重的大將,後來更是做到了權傾朝野的大司馬大將軍。
03衛子夫家族足夠乾淨,沒有權力糾葛。
衛子夫起於微末之地,她的弟弟衛青是平陽公主府裡的馬夫,她的姐姐衛少兒是平陽公主府裡的丫鬟。
這是一個相當乾淨的家族背景,完全沒有其他外戚力量的參與。這對漢武帝來說是最合適的,況且他們全家基本都出自平陽公主府上。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跟漢武帝關係非常好。所以漢武帝任用她府上的人,其實也是在壯大屬於自己的力量。那是一個政治聯姻的重要時代,就連與匈奴都要採取和親政策,才能化解漢朝邊境的威脅。而漢武帝偏偏就不喜歡跟世家大族聯姻,他拋棄了陳阿嬌,也就等於是拋棄了竇家所有的力量。漢武帝不喜歡舊勢力的幫助,他希望尋求屬於自己的力量。完全由他提拔起來的外戚力量,才能真正百分之百成為他的臂膀。此後漢武帝的所有行為,也證明了這一點,他不斷提拔衛青,給衛青各種建功立業的機會,最終將衛青培養成了帝國的大司馬大將軍。
衛子夫立為皇后,後弟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封為長平侯。四子,長子伉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貴幸。其三弟皆封為侯,各千三百戶,一曰陰安侯,一二曰發乾侯,三曰宜春侯,貴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史記》
此外他又培養衛青的外甥衛少兒的兒子霍去病,將他培養成為了帝國的大司馬驃騎將軍,為徵戰匈奴添磚加瓦。
總結:漢武帝是一個理性之人,不會被感情所左右。
衛子夫家族的崛起,其實是一個奇蹟,是漢武帝創造的奇蹟。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完全延續下去,伴隨著衛青霍去病的去世,衛家在朝中的地位也逐漸衰敗。
漢武帝到了晚年以後,覺得衛子夫家族是尾大不掉的權力,不應該再在朝堂之上存在。所以把衛青的幾個兒子都給撤了爵位。
失去衛家外戚的支持,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兒子,太子劉據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在奸臣江充的挑撥下,漢武帝逼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劉據,甚至殺光了劉據全家,只留了一個重孫漢宣帝劉詢。
衛子夫也因此而上吊自殺,這個時候開始衛家勢力徹底消失,從崛起到消失,衛家始終掌控在漢武帝一個人的手裡。
當漢武帝在選取新的繼承人時,看中了年僅8歲的劉弗陵。不過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實在是太年輕,為了防止後宮亂政的情況出現,漢武帝狠心殺掉了鉤弋夫人,這才將劉弗陵扶上皇位。
參考資料:
《漢書》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