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陳阿嬌和衛子夫,為何李夫人得以善終?只因她看透了漢武帝

2020-12-24 歷史真鑑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漢武帝,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除了他的功績,還有他的後宮妃嬪,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陳阿嬌和衛子夫,兩個人一個有"金屋藏嬌"的傳說,一個不過是歌女出身,卻能夠身居皇后之位38年,都頗具傳奇色彩。

可惜這兩位皇后的結局都非常悲慘,陳阿嬌因為"惑於巫祝"而被廢黜,只能在長門宮中悽涼度日;而衛子夫更是因為受到了兒子的牽連,只能自殺以表清白。

和她們相比,李夫人雖然沒有高貴的出身,也沒有像衛青、霍去病那樣有力的外戚,卻深得漢武帝寵愛,甚至在她死後還經常懷念她。那麼李夫人到底幹了什麼,才得到了以薄情著稱的漢武帝的厚待呢?

得益於哥哥的一首曲子,李夫人得以入宮

"傾國傾城"這個成語,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專門來形容女子的絕世姿容。而它的起源,其實來自於李夫人哥哥李延年所唱的一首曲子。

李延年其實是一個和司馬遷一樣因為犯法而受到宮刑的平民,後來到宮中負責養狗,因為出眾的音樂才華而得到了漢武帝的寵幸。有一天他在漢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曲子:

"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而這首曲子不但打動了漢武帝,還讓一向好色的他發出感慨,想知道哪裡有這樣美麗的女子。而在這個時候,曾經成功將衛子夫推薦給漢武帝的平陽公主再次幹起了拉皮條的活計,向漢武帝推薦了李延年的妹妹,說她就是這樣的絕色佳人。

漢武帝一聽大為心動,立刻命李夫人入宮,將其納為自己的妃嬪。

聰慧的李夫人,臨死前的一招讓漢武帝對她念念不忘

李夫人入宮之後,所受榮寵一時無兩,很快就生下一子。可惜紅顏薄命,她染上了重病,已是無藥可救。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出身低微的女子依然保持著自己的聰慧和冷靜。

在漢武帝前來探望她的時候,用被子遮住自己的面孔,只要求對方善待自己的兄弟和兒子;此刻想要見到自己寵妃最後一面的漢武帝幾次要求李夫人露出臉來,都遭到了拒絕;甚至當漢武帝允諾只要能夠見她一面,就賞賜千金,同時給她的兄弟尊貴官職的時候,李夫人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做法。最終漢武帝只能失望且憤怒地走了。

李夫人的姐妹因此而責怪她,而李夫人的應對則充分顯現出了她對漢武帝的了解:

"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託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於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錄其兄弟哉!"

李夫人明白自己之所以受到寵愛不過是因為美貌,而一個病人的容貌,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好看。如果漢武帝是真心愛護她,或許還會在看到她蒼白的容顏後產生一絲憐惜,可是對枕邊人的了解讓李夫人知道這根本不可能,坦誠相見只會迎來帝王的厭棄。所以即使漢武帝說得再好聽,李夫人仍然沒有動搖。

漢武帝之後的舉動,證明了李夫人的正確

沒有能夠見到李夫人最後一面,在漢武帝的心目中,她就永遠是初見時的絕色佳人。因此在李夫人死後,漢武帝不但厚葬她,還因為相思難止,特地請來方士施法,想要再次與她相會。當然,人死不能復生,他最後只不過是隔著帳幔看到了一個模糊的人影而已。

只能說,李夫人深諳男人心理,所以才能夠在漢武帝面前取得一絲從容。相較於陳阿嬌和衛子夫,她實在是幸運太多了。

當然,陳阿嬌之所以被廢,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自認對漢武帝繼位有大功,而和自己的母親竇太主一起在宮中橫行霸道,驕奢無度,引來帝王厭惡,大婚後多年無子卻又善妒,甚至因為嫉恨衛子夫懷孕而想要殺死衛青,導致漢武帝因為無後而帝位不穩;而靠山竇太后的死亡,更是讓她的後位搖搖欲墜。

同樣得,衛子夫的死,與她因為年老色衰進而失寵有關,更多的則是因為衛青和霍去病相繼去世,而太子劉據和漢武帝因為小人作祟而產生衝突,最終導致巫蠱之禍發生。她夾在丈夫與兒子之間,進退兩難,最後只能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兩個人也曾經獲得過漢武帝的寵愛,但是這份寵愛就像露水一樣易逝,抵不過年華老去,更比不上帝王手中的權力誘人。而李夫人的聰明,也顯得那麼卑微和悽涼。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最喜歡誰?陳阿嬌、衛子夫,還是李夫人?都不是
    漢武帝54年時,大規模擴張後宮。太初四年,即公元前101年,明光宮建成後,漢武帝立即從燕趙選派了兩千名美女來填補後宮,她們都是15到20歲的年輕女子。然而,在漢武帝的後宮裡,第一位皇后陳阿嬌,第二位皇后衛子夫,以及王夫人、李夫人、邢夫人、鉤弋夫人等等。那麼,漢武帝最喜歡誰呢?
  • 陳阿嬌衛子夫鉤弋夫人都被漢武帝厭倦,為何李夫人能得專寵
    說起來,漢武帝算得上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他後宮裡的嬪妃,命運都不太好。比如陳阿嬌、衛子夫還有鉤弋夫人,她們或被打入冷宮抑鬱而死,或為自證清白自殺而死。最慘的是鉤弋夫人,竟因為兒子被選為太子,年紀輕輕被賜死。不過,漢武帝的另一個嬪妃李夫人,卻得到了漢武帝一生摯愛,念念不忘。這是怎麼回事呢?
  • 衛子夫陳阿嬌都被漢武帝厭倦,為何獨獨李夫人一直盛寵不衰呢?
    為了讓劇情看起來更加跌宕起伏,就連薄情的皇帝,都可以變成多情的好男人,比如說漢武帝在觀眾眼中的形象,就是比較正面的。他對李夫人的寵愛程度,讓很多女性都羨慕不已,哪怕是在她病逝以後,她的男人依然對她極為思念。事實上,漢武帝並沒有電視上所演繹的那麼多情,他的後宮稍微有些得勢的女人,結局都不太好,陳阿嬌原本是他的心頭肉,最後依然被他捨棄,失寵後鬱郁而亡。
  • 誰才是漢武帝一生的摯愛?不是衛子夫,而是鮮為人知的李夫人
    然而在漢代有這樣一位帝王,在大家心目中,他薄情寡義,冷酷無情,他的妻妾皆無善終,還首創「立子殺母」,這一位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漢武帝。漢武帝臨死前下令,只要替他生過孩子的嬪妃,無論生兒還是生女,一律處斬,這讓我不由感嘆帝王的冷酷殘忍。殊不知這樣一位冷酷無情的帝王卻有他柔情的一面,當他心愛的女子離他而去時,他痛哭流涕,久久不能釋懷。
  • 劉徹為何厭棄陳阿嬌和衛子夫,而始終喜歡李夫人,其實是政治問題
    漢武帝一生有多個女人,無論是陳阿嬌,還是衛子夫,都曾經被漢武帝無限寵愛。對陳阿嬌,他曾說要修一座金屋來給她住,比現在土豪們說要買一套別墅給女票住,可氣派多了。對於衛子夫,他也曾對她「三千寵愛在一身」,甚至不嫌棄她是一位歌女,把皇后的寶座給了她。對她家裡的人,也大肆提拔重用。但是,這兩位曾經被漢武帝深愛的女人,卻最終都遭到了漢武帝的厭棄。
  • 陳阿嬌、衛子夫最後都被漢武帝厭棄,為什麼他獨念李夫人
    元朔六年(前123年),隨著年輕貌美的王夫人的出現,漢武帝對衛子夫持續十五年的盛寵開始逐漸轉移。之後,又有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趙婕妤(鉤弋夫人)等更替受寵。所以衛子夫的失寵完全是因為「色衰而愛弛」,古代帝王家的女人,都逃不過的命運而已。陳阿嬌《長門賦》《長門賦》哀怨無比,據說是陳阿嬌失寵後,花重金請司馬相如寫的。
  • 漢武帝為什麼對李夫人那麼念念不忘?盛寵不衰的李夫人究竟有何魅力?
    漢武帝一開始愛的是陳阿嬌,但後來陳阿嬌被廢,立了衛子夫為皇后,但衛子夫最終也難逃被漢武帝害   原標題:漢武帝為什麼對李夫人那麼念念不忘?盛寵不衰的李夫人究竟有何魅力?   古代皇帝後宮妃子眾多,而皇帝本身基本上也不可能會鍾情於一人,更多的是常常會移情別戀的。
  • 漢武帝最愛的女人既不是陳阿嬌,也不是衛子夫,而是她!
    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的女人結局大都不好,原配兼表姐的陳阿嬌是第一任皇后,雖然留下了一段「金屋藏嬌」的佳話,可是不久就失寵被廢黜了,結局是抑鬱而終。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是一度受寵的衛子夫,後來也失寵了,她所生的兒子劉據被人誣陷謀反,衛子夫的結局是畏罪自殺。漢武帝晚年寵愛的妃子鉤弋夫人,生下的兒子劉如意做了太子之後,立下了「立子殺母」這一沒人性的混蛋規矩。漢武帝難道見一個喜歡一個,愛一個拋棄一個?其實也不盡然,他最寵愛的妃子李夫人算得上善終,不僅被追封為皇后,而且死後還被老公念念不忘。
  • 「千古一後」衛子夫贏了漢武帝,卻輸給「金屋藏嬌」陳阿嬌
    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作為歷史上第一位擁有諡號的皇后。衛子夫與漢武帝劉徹攜手50年之久,但是在老年之後,卻因為巫蠱之禍被逼自殺,而和她有著相同經歷的上一任皇后陳阿嬌也僅僅只是退居長門宮。難道漢武帝對相濡以沫近50年的衛子夫沒有任何夫妻感情嗎?
  • 漢武帝劉徹的女人,衛子夫與陳阿嬌,同為皇后兩人有何不同
    在後宮中,妃嬪是否能夠笑到最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帝的寵愛,談起漢朝漢武帝劉徹,大家都會想起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皇帝,不過漢武帝背後的女人也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漢武帝劉徹一生寵幸的女人無數,今天給大家介紹陳阿嬌和衛子夫,她們性格上有何不同,她們的結局如何?
  • 陳阿嬌為何鬥不過衛子夫?漢武帝的偏愛讓人頭疼,衛青成了亮點
    導語: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成為漢景帝的繼承人,跟他後來的皇后陳阿嬌是脫不了關係的。陳阿嬌的母親是漢景帝的親姐姐竇太主館陶公主。漢景帝對他這個姐姐言聽計從,自打漢武帝和陳阿嬌定了婚事以後,館陶公主一直都在為漢武帝說好話,最終漢景帝答應改立劉徹為太子。
  • 「千古一後」衛子夫贏得了漢武帝,最終輸給了「金屋藏嬌」陳阿嬌
    她與漢武帝相濡以沫近50年之久,但是在生命之末,她卻在宮中因為巫蠱之禍被逼自殺,而曾經與她有相同經歷的上一任皇后陳阿嬌最終也只是退居長門宮。難道漢武帝對衛子夫真的一點夫妻情分都不念及嗎?因為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孩子,衛子夫在宮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而漢武帝對衛子夫的寵愛也越來越多。但是,漢武帝對她的愛越多,而一個人對她的恨也越多。 這個人就是陳阿嬌,漢武帝的原配妻子,漢朝的皇后。陳阿嬌自衛子夫進宮,就沒有對衛子夫有過好心眼。這次衛子夫懷孕,極大地影響了陳阿嬌的地位,於是她就對衛子夫的弟弟衛青下手。然而,幸運的是,衛青被好友及時救下。
  • 漢武帝「金屋藏嬌」的陳阿嬌,為何結局如此悽慘?
    畢竟漢武帝劉徹和陳阿嬌可以說是忠貞愛情的見證,也讓這一佳話流傳千古哦! 對內推動漢朝經濟繁榮,對外推行鐵血政策,不斷打擊匈奴,派衛青,霍去病等名將收復河套陰山等地,幾乎可以說讓漢朝的實力達到了頂峰,在位期間雄才大略,於各個方面都有所建樹,唯獨在處理「身後事」卻顯得並不在行,尤其是自己的佳麗,最後能夠善終的,寥寥無幾。尤其是辜負了陳阿嬌。
  • 漢武帝和他的四個女人們,愚蠢、賢惠、智慧、無辜各一個
    剛剛開始還會幫助漢武帝和竇太后自己周旋,到了後面,漢武帝看上了衛子夫之後,她就開始作妖做法了。陳阿嬌用了最愚蠢的辦法,開始詆毀衛子夫,還用了巫蠱的辦法,然而更糟糕的是衛子夫和漢武帝生了孩子,陳阿嬌沒有孩子。所以最後,陳阿嬌失寵了!失寵之後的陳阿嬌,漢武帝賞給她一座冷宮!
  • 為何在漢武帝去世後被追贈為皇后的是李夫人而不是鉤弋夫人呢
    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生擁女無數,其中因他而封皇后的女子有三人,這三人分別是陳阿嬌,衛子夫和李夫人,不過不同於前兩者李夫人的封后是在漢武帝去世後才加以追贈的,我們都知道漢武帝去世後繼位的乃是漢昭帝劉弗陵,按照常理來說母憑子貴,漢昭帝應該會追贈自己的母親鉤弋夫人為皇后,但現實卻是被追贈為皇后的卻是與漢昭帝無關的李夫人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陳阿嬌因巫蠱被廢,幽禁冷宮。第二位皇后衛子夫,因支持兒子劉據起兵反抗,在劉據兵敗後絕望自殺。第三位皇后李夫人,是漢武帝在她死後才追封她為皇后的,她是患病去世的,應該是漢武帝三位皇后裡面,結局最好的了。
  • 漢武帝一生有4個皇后,個個顏值出眾,為何結局卻一個比一個慘?
    相比較秦皇嬴政來說,漢武帝劉徹在位長達55年,他的故事也更多一些。「金屋藏嬌」在今天來說似乎是個貶義成語,不過它卻來自於5歲的小漢武帝說的話。當年5歲的小劉徹就發了豪言「要娶陳阿嬌為妻,還要造黃金屋給她住」。可看出來,他從5歲的時候就已「出口不凡」了,長大後也註定了有更多的故事。公元前140年,17歲的劉徹正式為君,從此開啟了傳奇的一生。
  • 漢武帝最愛的女人是誰?很多成語居然都來漢武帝
    漢武帝想著後宮佳麗數千,難道還有春色遺留人間?一旁的平陽公主,早已看穿了弟弟的心思蕩漾。平陽公主簡直是漢武帝的春天使者。漢武帝第一個皇后是陳阿嬌,是漢武帝姑姑的女兒,漢武帝還是童年的時候,就說長大了要娶阿嬌,然後造一所黃金屋給阿嬌,所以後世有了金屋藏嬌的成語。可陳阿嬌沒有子女。
  • 衛長公主最受漢武帝疼愛 為何說她是不幸的
    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長女,極受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寵愛,待遇遠超其他妹妹們。按理說,這樣一位嫡公主,跟「不幸」二字是完全不全不沾邊的。那麼,為何還要說她是不幸的呢?說她有一些不幸,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她不幸的根源也是由於嫁給了平陽公主之子曹襄。
  • 帝王無情:漢武帝最愛的那個女人是誰?
    兩人成婚後,陳阿嬌「九年無所出」,沒生下一個孩子,但漢武帝依舊對她相敬有加。這是因為阿嬌背後有竇太后的支持。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是大權在握的竇太后一手扶持。 漢武帝建元六年,竇太后溘然辭世,不久,有人告發陳阿嬌玩弄「巫蠱之術」,所涉三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