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人際關係的好壞,不在於你怎樣對待別人

2020-12-12 每天陪你讀本書

經歷過一些事,就能讀懂一些人。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拿別人當親人,別人拿你當外人。你為別人默默地付出,他卻在背地裡暗算你。當他覺得不再需要你的時候,就想盡辦法跟你一刀兩斷。

《羅織經》說:「親之,故不可道吾親;刑之,故向吾親亦棄也。」小人做事情的標準就是:親近一個人,並不是說他真正就是我想親近的人。懲罰一個人,即使是我最親近的人也要捨棄。小人往往是不講親情,不擇手段的,世間萬物都有靈性,可是很多人就是缺少人性。

閱歷世事幾十年,什麼樣的人都相處過。一個人是什麼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在利益面前就顯現出來了。你付出的再多,也換不來真心。不要太高估你在別人心裡的位置,或許你啥也不是。不要太看重感情,在這個物質現實的年代,情和愛沒什麼用,真心是廉價的。

《羅織經》告訴我們,跟任何人打交道,不要脾氣太好,人際關係的好壞,並不在於你怎麼對待別人,而在於你自身的強弱。你強大了,別人就會尊敬你、寬容你。你沒有實力,過度的忍讓和討好,在別人眼裡永遠都是廉價的。現實,又扎心,還不得不承認。我多年前就經歷過了,傷心傷到底,心裡像有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

你拿別人當知己,別人拿你當消遣。你拿別人當親人,別人拿你當敵人。受傷的永遠都是善良、真誠、重情重義的人,沒有心眼兒,掏心掏肺地付出真心,卻被人家當傻子。有些人就是覺得你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善良的人總是一步步退讓,而往往這種善良和大度卻慣壞了得寸進尺的人。

《羅織經》說:「自憐人憐,自棄人棄。心無滯礙,害不侵矣。」一個人只有自己憐惜自己,改變思想和方法,才能保全自己。因循守舊,不主動改變思維,跟不上形勢,只能受制於人。你一定要記住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你的實力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沒有實力,你態度再好也沒用,只有強者才能贏得尊重。

凡成大事者,脾氣性格必須跟得上,我可以笑著給你講道理,也可以翻臉讓你知道我的脾氣。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把事情辦明白,把尊嚴擺出來,該使用手段的時候還是得使用。

所以我非常推薦你讀讀《羅織經》這本書,用《羅織經》的方法武裝自己的頭腦,別人就不敢輕視你,拿捏你。用《羅織經》的謀略,從心理上瓦解敵人、徵服對手,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並不鼓勵你變成小人,只是如果你不想被人欺負,自己又沒有任何資源和背景,運用《羅織經》的智慧,春風得意時為自己布好局,才能在四面楚歌時有退路。#羅織經#

相關焦點

  • 羅織經:你對別人好,別人不一定看得起你,多少人被牽著鼻子走!
    現代社會,人越發的現實,有時候你對別人好,人家還不一定領情,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你另有所圖,久而久之,就會疏遠你。但如果大家的人際交往都與利益扯上關係,反而叫人更為安心,所以你也沒必要把這些人當朋友,這樣的朋友真的不值得交往。
  • 千古奇書《羅織經》:「字字誅心,怎麼能不讀人心?」
    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桓公溺臣,身死實哀;夫差存越,終喪其吳。親無過父子,然廣逆恆有;恩莫逾君臣,則莽奸弗絕。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此道不修,夫庸為智者乎?譯文 :人們受害,常常是因為對人不夠警惕。遭受禍患,往往是因為太心慈手軟。齊桓公過分相信他的臣子,終究死得窩囊。吳王夫差留著越國這個隱患,難免身死國滅。父子關係夠親密吧?
  • 為何你從不給別人添麻煩,人際關係卻一般?
    這種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人際關係都不怎麼好。他們對於親情淡漠,對待友情,更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這樣的人,性格獨立堅強,但是也很固執。不管對誰,哪怕最親密的人,他表現出來的都是我們兩不相欠最好,不喜歡欠別人的人情,把想要關心他的人拒之千裡。而這樣的人,人際關係都不怎麼好。
  • 《羅織經》:從這本集邪惡、陰謀的奇書中,學會如何保護自身利益
    《羅織經》是用來羅列人的罪行的書籍。又被稱為影響古今中外的陰謀學著作。主要講述古代人作戰及謀略等相關事宜,而從中提取出人性的刻薄。但是為什麼針對於古人所寫的《羅織經》能夠在現代受到如此多的關注?你會發現,《羅織經》的哲理仍舊適用於現代社會的人性以及人際交往當中。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俗話說「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在和別人交往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是貴人,能夠在我們困境時伸出援手,但也難免會遇到小人,即便你沒有害人之心,他也會想要給你使絆子。所以我們一定要留一個心眼。
  • 因你不懂人性,是時候讀讀《羅織經》了
    替人受過,別人不會記著你的好,力爭己功,別人也不會認為你貪功搶食。所以,在職場上,我們要有能辦事的金剛鑽,也要有能說會道的流利嘴,會做也會說,說到做到,做到說到,這樣機會才垂青於你。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能被別人當槍使,替人背黑鍋,不能什麼忙都幫!正如上面《羅織經》裡的話,享受成功是人性,推諉責任也是人的本能,我們要戰勝本能,不迴避自己的過錯,同時也要謹防別人把你擋槍使,一出問題就把你當做擋箭牌。
  •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當代作家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所謂南周王朝,就是武則天時代。而是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論古今,這種小人都是存在並且不少的,甚至就在你我身邊。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羅織經》最大的作用就是教我們識別身邊的小人、壞人和惡人!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和親朋!
  • 《羅織經》VS《鬼谷子》:雖同為古之禁書,但也有本質區別
    不管你是否聽說過,無論你是否翻看過,中國歷史上的確存在著這麼一部被公認為邪惡之書的禁書,此書的名字就叫做《羅織經》。是唐朝時一位著名的酷吏來俊臣所寫,歷朝歷代都將其視為一部專門害人的集大成之作。不過細數書中的內容,其實和《鬼谷子》這部千古奇書倒也有些許相似之處,尤其是在對人心和人性的拆解方面,的確非常的透徹。
  • 用《羅織經》中的這3句話就夠了
    有時傷害,往往只是短暫的一念:比如你過得幸福,他過得不幸。長年累月的妒忌,或許會在某一個時刻爆發,甚至把你推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因此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儘量對他人多留一個心眼,才能避免被小人所害。古代有人專門寫了一本害人的書,叫做《羅織經》。這本書是由唐代一個以惡毒出名的酷吏,和他的黨羽共同編制而成的。
  • 《羅織經》:揭露人性的三句話,幫你看破人心,遠離小人
    如果一時間無從下手,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羅織經》,這本書是唐代酷吏來俊臣和其黨羽一同編著的,書中深入剖析了人性中的惡與弱點,將人性解析得非常透徹。這裡給大家摘取《羅織經》中四句最暴露人性的話,幫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 你願意麻煩別人,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就會得到更多的資源,提高辦事效率,節約大量的時間,更受歡迎。人際交往是個很重要的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處事的習慣,表達的方式。這個都是正常的,也都可以堅持不變。
  • 《羅織經》:三句揭露人性的話,幫你讀懂人性,幫你遠離小人
    《羅織經》告訴我們:懂得人性,就能夠幫你遠離小人。若是我們能夠看懂了人性,就相當於擁有了「讀心術」就能夠輕鬆的辨別生活中的小人,這本《羅織經》是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這本書被稱為:「中國人性的弱點」,書中把人性剖析得非常透徹,其中有三句話最能夠揭露人性幫助我們辨別小人。
  • 天下第一奇書《羅織經》究竟寫的是什麼?這些知識你未必知道
    他是一個無賴出身,但就是靠算計別人陷害別人,一步步上來,成為武則天時期的重臣。最後他把他畢生了整人害人的陰謀和手段濃縮進一本只有幾千字的書裡面。這本書就是《羅織經》很多人簡單地認為這本書是講如何羅織罪名構陷大臣的,但實際並不是,相反,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來俊臣對人性和政治的理解,講如何羅織罪名的內容,只佔羅織經的四分之一。來俊臣並非名臣,更非帝王,只能說是一個酷吏,不是什麼大人物,也沒做出什麼大事業。
  • 每天一點心理學:人際關係中如何做到既舒服了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許多情緒痛苦都來源於人際關係。有的人不敢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敢拒絕他人,有的人則過於強勢,這兩種形式都不能在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要求之間取得平衡,最終要麼太攻擊性,要麼太被動服從。這些溝通的問題,引發了很多負面情緒。
  • 擋在你面前的不只是任人唯親,還有一個更可怕
    職場上最忌自視清高,道德只是弱勢人群用來綁架強勢人群的浮雲,道德用來約束自己那叫高尚,用來約束別人那叫偽善。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取悅別人,但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官運亨通的第一要訣就是取悅領導,凡事都想弄個是非曲直、比個你高我低的人,職場上還真容不下他。
  • 酷吏來俊臣撰《羅織經》,讓狄仁傑冒冷汗,讓女皇武則天動了殺心
    他所撰寫的《羅織經》,專門教人羅織罪名、權謀爭鬥,反映了人性的陰暗面。細讀《羅織經》,發現裡面有不少洞察職場人性的經典話語,如:「大凡能當上領導的,沒有哪個是不聰明的;作下屬的即使再賢良,也不會各方面都好沒有一點過錯。所以,要把功勞歸於主子,把罪過留給自己。要常懷戒備警惕之心,不要張揚你的智慧勇氣【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勿顯。】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都說職場如戰場,如果你還覺得這是道聽途說,那只能說你如職場不深,感受不到其中的小氛圍。其實職場包括的範圍很廣,比如官場、商場都是職場的一種。在職場說到底就是人與人打交道,你知道了怎麼與人打交道,才能在社會任何地方生存,甚至混出一番作為!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羅織經》的書,這本書被稱為「中國的人性的弱點」,書裡面把人性解析得非常透徹,連斷案如神的狄仁傑讀完都直冒冷汗。阿胖今天會與你分享《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 人際關係高敏感者心理是怎樣的?並不等於性格內向
    在人際交往中總是會擔心別人會拒絕自己、批評或者不喜歡自己。所以不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甚至避免和人打交道在說話做事時,總是在意他人的感受。也非常在意別人的一些非語言表達,比如表情、眼神或小動作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總是先預想出最糟糕的局面,即使每次沒有發生什麼不愉快,還是會做好最壞打算。如果你覺得上面有多條「戳中」了你,那麼你也可能屬於高敏感類型。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看3點就夠了,多數人不知
    在社會上,能力是基礎,但不一定是你的能力越強,為人坦蕩,就會被優待。當你輝煌的時候,小心背後有這些人跟你使絆子,讓你不好過。都說「人心隔肚皮」,被人的小心思,我們也無法知道,但在我們自己身上,要多悟透一些道理,便少走很多彎路。自古以來,就有本千古奇書《羅織經》,就是用來揣摩人心的。為什麼說它是奇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