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用《羅織經》中的這3句話就夠了

2020-12-25 雨末央歌

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的一生當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

可不管怎麼樣,面對除親人之外的人,還是要多留一個心眼。有時傷害,往往只是短暫的一念:比如你過得幸福,他過得不幸。長年累月的妒忌,或許會在某一個時刻爆發,甚至把你推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因此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儘量對他人多留一個心眼,才能避免被小人所害。

古代有人專門寫了一本害人的書,叫做《羅織經》。這本書是由唐代一個以惡毒出名的酷吏,和他的黨羽共同編制而成的。據說當時他們就是用這本書上的方法來製造一些冤假錯案,著實讓人憤恨不已。

他人的很多想法,我們並不是別人肚子裡的蛔蟲,不可能一一猜得到。那麼要怎樣才能避免別人對我們的傷害?那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把這些人的心理給研究透了。只有這樣子才能讓自己在這個複雜殘酷的世界裡,保留安全少走一些彎路。

都說人心隔肚皮,如何知道一個人是真小人還是偽君子?《羅織經》這本書當中也提到了3句話。

1、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心隔肚皮,不要輕易以貌取人。

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顏控,看到外表長得好看的人,就覺得他一定是心靈美,長得兇惡的,就覺得他是壞人。

網上還流行著一句話:「只要長得好,三觀跟著五官跑。」

有些小人很擅長隱藏自己的內心想法,平時看著老老實實的人,往往也有可能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生活當中經常聽到某某人看著挺老實的,居然會做出這樣喪盡天良的事情。太多的事例告訴我們:如果不想被壞人騙,就不要以貌取人。

2、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

這句話解釋起來非常的簡單,意思就是事情成了這個人明明沒有付出努力,可卻享受了勝利的果實;如果事情失敗了,就忙著推卸責任。

我們和公司裡的一些人,一起完成一個項目。如果項目成功了,那些小人物就會在上級面前大肆炫耀;如果失敗了,小人也會想方設法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生活當中遇到這種人,還是應該多提防一些。

3、人異而心異,擇其弱點以攻之,其神必潰

有些小人,他之所以能屢獲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善於把控人心。老實人很多想法都寫在臉上,他們窺得老實人的心理之後,總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心是一個人身上最堅強,也最脆弱的地方。人一旦心房被攻破,那麼要想攻下這個人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想在生活中的小人給盯上,那就儘量選擇低調一些吧!學著多觀察少說話,相信這樣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更好的。

或許有的人會說,自己明明是一個好人,為什麼還要學這個害人的《羅織經》呢?其實就像前面說的:我們不會去害人,但難保別人不會來害我們。讀《羅織經》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趨吉避兇。

歷史上有不少的名人,都曾經讀過《羅織經》,比如我們熟悉的狄仁傑,他在看過這本書之後,後背直冒冷汗,卻不敢申冤;一代女皇武則天,看了《羅織經》之後感嘆一番:「這樣的心機,就連我也未必有啊!」由此可以知道《羅織經》當中講述的厚黑學,確實對我們有所裨益。

從各方面來看,《羅織經》都應該是現代人所必看的一本書。了解壞人的心理,了解壞人的行事手段,在面對小人的迫害時,能夠及時地應對。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趨吉避兇的天性,或許你身邊也有很多人都在看這本書,只是因為你自己不知道罷了!因此很有必要把《羅織經》,列為我們睡前讀物之一。

假設你現在正處在官場,那麼這本書讀了能夠少受到一些同僚的迫害;如果你現在正處在職場,也不妨看一看身邊是否有這樣的小人,儘早避開為好;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那更應該推薦給子女看,可以讓他們的人生走得更加平順一些。總之這本書不管對任何人,看了都是很有用的。

相關焦點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老實人也精明
    俗話說:「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得罪君子出現的都可以正面解決,但是得罪小人,就要時時刻刻小心他在背後「作祟」。即便你沒有傷害別人的心,但是也要留有心眼,避免被小人利用,受到蠱惑陷入圈套。在生活中如何能避免被小人所害呢?常言道,人心隔肚皮。
  • 《羅織經》: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看3點就夠了,多數人不知
    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君子,也有小人。有時候我們遇到小人也不少,不多留個心眼,就容易吃虧。在社會上,能力是基礎,但不一定是你的能力越強,為人坦蕩,就會被優待。當你輝煌的時候,小心背後有這些人跟你使絆子,讓你不好過。
  • 《羅織經》: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3點就夠了,很多人不知
    裡面對人的心理,人性分析得特別透徹,書裡有三句話,不僅揭露了世俗的險惡,還能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一、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解釋:事情成了,就坐享其成;事情黃了,就推卸責任。趕快對照一下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這就是小人的典型行為。在工作中大家一起做一個項目,做好的就瘋狂吹噓自己,將功勞都攬自己身上,出了什麼問題就把鍋甩到別人身上,和他們共事非常令人頭疼,最好遠離這樣的人。
  • 《羅織經》:三句揭露人性的話,幫你讀懂人性,幫你遠離小人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心地良善之人,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確實是讓人生厭的小人。對於小人,我們雖然不能抱有害人之心,但也要懂得該如何避免小人的禍害,那麼該如何才能遠離小人呢?《羅織經》告訴我們:懂得人性,就能夠幫你遠離小人。
  • 判斷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4點就清楚,裝是裝不出來的
    誰都希望自己和他打交道的這個人,是一個坦坦蕩蕩的正人君子,而都不會希望他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沒有寫著「君子」、「小人」這兩個字,生活中要辨別出他們,是比較難的。但是如果你通過以下這4點去判斷,那就會比較準確的得出答案,無論他怎麼裝,都是裝不出來的。1、用他的過去,考量他的現在。
  • 「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偽君子,看3點就夠了
    行走江湖,「識人」十分重要,認清奸險小人主動遠離這些人就能避免被小人所害。古時候就有這樣一本專門寫人心、人性弱點的書,也被稱作「還需要神書」。它便是「害人書」《羅織經》,是唐朝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和他的黨羽一同編著而成的,專門用來在當時製造冤假錯案。裡邊對人的心理,人性分析得十分透徹,書裡有三句話,不但揭露了世俗的兇險,還能幫助我們分辨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
  • 權謀厚黑《羅織經》,記住這3句,助你讀懂人性,防住小人
    這是一本千古奇書,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為何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但是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這本書重點不在如何陷害別人,而是可以從中看清人性,看透人心,幫助我們在社會上不受欺負不被小人算計!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這3句話,記住了可以幫我們讀懂人性,防住小人。1、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這句話的意思是,被人陷害的人往往是因為沒有察覺到身邊人的心思,導致禍患都是因為太過於心慈手軟。
  • 曾國藩識人術: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夠了
    晚清名臣曾國藩對交友這件事非常重視,他曾告誡子女:「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那如何才能判斷出一個人值不值得我們相交呢?曾國藩提出了3個標準,可以準確判斷出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1、看如何對待別人的恩情「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認知,但有的人卻不是。你對他好,在對方看來卻成了理所當然。
  •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
    權謀厚黑《羅織經》3段話,看透人性,教你提防小人當代作家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最大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所謂南周王朝,就是武則天時代。雖然這段話站在「人性本惡」的角度,是否正確有待商榷,但是很多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特別是對於領導者或老闆來說,它根據歷史事實,雄辯地證明了,成大事者需要鐵腕和心狠手辣。那麼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如果只想簡單地活著,就要儘量遠離這種人了,不然他可能會整到你!2.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阿胖今天會與你分享《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四句話,助你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很多小人懂這個道理,他們非常喜歡用這個邏輯給老實人帶來禍害。前公司有位朋友就被小人算計到徹底擊潰了,他很看不了那些虛假的東西,小人便利用這一弱點,想辦法讓朋友看到了領導身上的虛假,朋友對領導的印象一落千丈,甚至開始多次當著他人的面去說領導,最後被領導穿小鞋穿到崩潰。
  • 看透「人性之惡」:對付小人,忍讓是下策,聰明人用這3個狠招
    既然小人防不勝防,那麼又該如何對付小人呢?直到我讀了權謀類古書《羅織經》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羅織經》這本書,將「人性之惡」拆解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句句都是至理名言,並且分析透徹,「一針見血,入木三分」。下面,我來為大家分享《羅織經》裡面3句經典的話,給人支了3個狠招,幫助您看透「人性之惡」,學會如何對付小人,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 馮唐:寧用樸拙君子,不用聰明小人
    你看一個人走過來,腦門上寫倆字「好人」,你只能說遇上了一個「二貨」。那怎麼判斷,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是能幹的人還是不能幹的人,這是非常難學的。知人很難,而明白事理這件事可以通過閱歷,通過不斷地做事培養見識,通過努力得到。 「曉事,則無論同己異己,均可徐徐開悟,以冀和衷。不曉事,則挾私固謬,秉公亦謬;小人固謬,君子亦謬;鄉原固謬,狂狷亦謬。」
  • 老祖宗告誡:3句話戳穿人性醜惡,助你讀懂人性,防小人,長智慧
    安身立命,免遭禍事,對天理人常、人情世故是不能不了解和感悟的,這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礎。我們在探索如何保身之道,不能夠停留在一件事或者是一句話的表面,我們需要審視其內在原因,思考它的內在涵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增長見識,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二、君子惜名,小人愛身。
  • 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不在面相在這四處
    說君子看似淡漠但心底親近,小人以利相親卻利斷義絕。 這世上人心莫測,感情更是真假難辨,一個人是好是壞,憑單次的耳聽眼見都不一定為實,要用心去分辨,曾國藩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由此可見慧眼識人是件多麼重要的技能。
  • 解讀千古奇書《羅織經》,短短兩句話,說透人性,說透小人真面目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社會,最怕的就是遇到小人,小人不僅讓我們不能好好的工作,有時更是用各種詭計來陷害我們,最終導致升官加薪與我們無緣,而小人啥事都不做,最終卻能得到上級的青睞,所以小人往往很可恨,但對付這些小人,大多數人卻沒有好的辦法!
  • 如何交君子,怎樣防小人,做好自己是關鍵
    經常聽到有人說,做人如何交君子,怎樣防小人。古代將人分為君子和小人;現代社會沒有將人有這種區分了,但在人們心中,有這種的區分意識:有德的人,沒有德的人;還有一種區分就是:老實人,聰明人。可見,老實人在大多人眼中成了無用的代名詞。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將交往看得很淡。
  • 被領導壓榨、被小人利用?因你不懂人性,是時候讀讀《羅織經》了
    在《羅織經》的「閱人卷」裡有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破了人性的秘密,放在職場中同樣適用: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唐朝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來俊臣就撰寫了這部《羅織經》,本文分享的只是這本書的一句話,就能延展出一篇文章,可想書中的內容豐富又深刻:如何閱人——散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成不避功,敗不避責;如何事上——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如何治下——上無威
  • 酷吏來俊臣撰《羅織經》,讓狄仁傑冒冷汗,讓女皇武則天動了殺心
    《羅織經》卻告訴你:錯了,大錯特錯!但凡能作上司的,絕對都有幾把刷子,有的可能業務雖不是最強,但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所以,必須要全面認清這一點,學會推功攬過,不能鋒芒畢露。為啥呢?《羅織經》中有幾句極精闢的話:【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憂,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
  • 陰謀論奇書《羅織經》,5句話揭露人性醜惡,狄仁傑看後冷汗直流
    提起陰謀論大多會想到的是《厚黑學》,但是要說古代陰謀論的巔峰,當屬武則天時期的所寫成的《羅織經》。這本書是由酷吏來俊臣寫成的,書中主要講述的是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頗具諷刺意味地寫道:「南周王朝在歷史上出現短短十六年,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是一部《羅織經》。」
  • 老祖宗的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三點就可以了
    通過識人術,看一個人到底是可靠還是虛偽,這才是識人的正途。在古人眼中,正人君子可以委以重任,粗鄙小人經常欺詐壞事,所以留下了很多辨別君子、小人的識人口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矜而不爭,小人黨而不群。」這就是古時候老祖宗的識人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三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