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0餘位來自工藝美術行業的領導、專家與大師,參與了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指導,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八秩之慶藝術啟幕展暨景泰藍《千秋偉業》百年大鼎全國首發式」。首發式上,張同祿大師迎接建黨百年的新作——《千秋偉業》百年大鼎正式登場,得到了與會專家們的一致好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春柯評價道:「該作品以國寶西周大克鼎為原型,非常霸氣,既遵循傳統又極具現代感,符合當下的時代審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文乾剛豎起大拇指:「這件作品構思精巧,精美絕倫,令人非常震撼。」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駐會副會長王志傑,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季,北京工美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魏連偉,中國國家博物館原鑑定中心主任嶽峰,文化部中國演出管理中心前主任周廣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秘書長毛增印,藝術機構代表謝水蓮、周劍共同為《千秋偉業》百年大鼎揭幕
那麼,這件被專家們交口稱讚的《千秋偉業》百年大鼎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能使其執行業牛耳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品,了解它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吧!
造型古樸,沉穩霸氣
《千秋偉業》百年大鼎以青銅器時代最具代表的「鼎」為基礎造型,鼓腹圓口,敦實厚重,頂部兩側飾鎏金鏨刻雙龍耳,口沿雙龍戲珠,象徵權勢、高貴和尊榮;主體紋飾為饕餮紋,圖案莊嚴、凝重,充滿神秘的藝術色彩;兩側為吉慶紋、和平鴿、纏枝蓮紋寶相花,寓意吉慶歡歌,生機勃勃;作品底部為鎏金鏨刻獸首三足鼎,穩健有力,莊重威儀。整體色彩搭配和諧,低調含蓄,輔以金光燦燦的鎏金銅,使整件作品看上去沉穩大氣,霸氣十足。
大師親創,扛鼎之作
張同祿,1942年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其以細膩的描繪風格、創新的型制和高超的景泰藍製作技藝而著稱。他的作品,往往以造型繁複、釉色多變、技藝高超而聞名,並多次獲得海內外各種榮譽。多件作品被知名博物館館藏,並作為國禮贈予國外元首。此次創作《千秋偉業》百年大鼎,是張同祿大師凝聚60多年藝術功力的一次集中展現和全新突破。
鼎立中華,寓意繁盛
在古代,鼎是君王祭祀、旃記功績的禮器,是幾千年來中國封建王權的象徵,有鎮天下,興家運的寓意。鼎在中國古代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周天子承九鼎,楚王問鼎,意在染指天下;後世還有春秋鼎盛,霸王扛鼎的故事。可見鼎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同氣連枝。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在黨的領導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代一代人前僕後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值此非常之時勢,必有非凡之器以銘記。《千秋偉業》百年大鼎應運而生,以文物之形銘記盛世榮耀,以巨匠非遺祈福國家興旺繁盛,寓意天佑中華,鼎成大業。
天然質料,非遺技藝
《千秋偉業》百年大鼎選用上等紫銅鑄胎,彩釉均為天然礦物質料。取材自然,質感立體。此外在鼎周身鑲嵌了12顆瑪瑙,整體顯得珠光寶氣,金碧輝煌。在技藝方面,《千秋偉業》百年大鼎打破景泰藍單一技藝特徵,創新升級景泰藍工藝,集合銅胎掐絲琺瑯、鏨胎琺瑯、金屬鏨刻、金屬雕刻、寶石鑲嵌五大非遺技藝為一體,是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創造了當代景泰藍藝術作品新高度。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正值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八十大壽。為祈願國運昌隆,祝福祖國安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匠心打造的這件景泰藍《千秋偉業》百年大鼎,將是他從藝生涯中又一新裡程碑巨作,也是代表中國景泰藍藝術領域一件極高水準的經典傳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