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
健康地生活,生活中發現健康
橘子吃多了會上火?皮膚會變黃?
橘子是柑橘類水果中的一員,它味道酸甜,富含維生素C。柑橘類水果中維C的含量通常有20-30毫克/100克,比冬天裡另外兩種明星水果——蘋果(1-5毫克/100克)和梨(4-8毫克/100克)可要多多了。
在新鮮果蔬相對較少的冬季,橘子絕對是身體補充維C的簡便來源——吃一個中等大小的橘子,基本上就能滿足孩子每天一半的維C需求,而且橘子中還含有豐富的鉀元素、類胡蘿蔔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們都是對健康有益的成分。
橘子吃多了會上火?
「上火」是一個沒有準確量化和定義的概念。所謂「上火」,是古人對一類身體感受的歸納總結,概念非常模糊。但是很多人會說,吃橘子之後就會牙齦紅腫,嘴巴潰瘍,出現各種上火症狀。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按現代科學分析來說,橘子吃了「上火」,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糖。橘子含糖量較高,吃太多橘子,意味著攝入大量糖分。高糖分會讓嗓子發乾發澀,一些敏感的人還可能因為橘子中的果酸,感到牙齦和胃部不適。如果吃完後沒有及時清潔口腔,這些食物殘渣、糖分就容易造成口腔內細菌滋生,引起炎症,初期可能表現為牙齦發炎,主要特徵就是牙齦紅腫、容易出血、有脹痛。
這些是不是很像「上火」的表現?所以,很多人就會認為吃橘子容易上火。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別貪嘴,每天吃一兩個橘子還是可以的。吃完橘子後及時清理牙縫中的果肉殘渣,並用清水漱口,就不會覺得「上火」了。
橘子吃多了皮膚會變黃?
還有人說,橘子吃多了皮膚會變黃?確實,這不是謠言。
橘子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如果每天吃很多橘子,連續多日都如此,人體在短時間內就會攝入過多的胡蘿蔔素,代謝不掉,血液中的含量過高,就會導致皮膚變黃,這種情況被稱為「高胡蘿蔔素血症」,也叫「橘黃症」,這種症狀的典型表現就是手掌、足底明顯變黃,嚴重的甚至會全身皮膚變黃。
不過,它只會短時間地影響「顏值」,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只要暫時不吃橘子,過一兩周就能恢復正常。除了橘子,胡蘿蔔、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蘿蔔素也含量豐富。如果你發現最近有點面色變黃,也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吃這些蔬果過量了。
橘子皮的用途很廣,人們可以適當留下一些橘子皮,與其他食材搭配食用。
茶飲:把清洗乾淨的橘子皮切成絲,與茶葉一同衝泡,不僅可以讓茶飲帶有淡淡的橘香,還能起到開胃、提神的功效。
果醬:將橘子皮洗淨切丁,放入沸水中煮製數分鐘後撈出。重新換水,繼續煮沸數分鐘,直至橘子皮的苦味減淡為止。然後將橘子皮攪碎,與白砂糖混合後放入鍋中,小火熬至黏稠即可。
泡酒:喜歡喝酒的人不妨在白酒中浸泡一些橘子皮。浸泡20天左右,香氣四溢的「橘子酒」就製作完成了。
煮粥:橘子皮具有一定的食療功效。對於經常腹脹、咳嗽的人來說,在熬粥時放入幾塊橘子皮,可以發揮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