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強教授在網上又火了。他提出了「把外語踢出高考」,「誰說不會外語就是文盲,英語耗費了我們青年多少寶貴的時光」等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
他的個人言論得到了很多學生甚至是家長的高度認可,但是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傳播。那麼鄭強是何許人也呢?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介紹他。
鄭強,祖籍福建人,在浙江大學讀完本科,在四川讀完博士,後在浙江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
這是最高學位的導師,可以說是中國專業知識層次方面最頂尖的那一撥人。
這樣子或許有些小夥伴或者說鍵盤俠就會說了,不就是知識學得多嘛
但鄭強教授的身份不僅僅是如此。他還是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職務級別是正廳級!
正廳級有些不太熟悉體制的小夥伴可能不太清楚。那麼我就給大家簡單舉一個例子大家就該知道一些情況了。
根據《中華人度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規定,廳局級正職為行政五級,廳局級正職及其以上級別為國家高級領導幹部。
所以簡單的說鄭強教授就是國家高級領導幹部!
這麼一個高文化的知識分子、國家高級幹部。公然diss外語,更說出了「讓外語滾出高考」的言論,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因為,在現在的教育中,外語已經成為了學生們的必修之課,學校安排外語的課程時間,已經達到了和語文、數學一樣的長度。
可以說語數外,三分著當代學生們的天下,用在外語身上的時間絲毫不比母語時間少,就像鄭強教授說的,外語佔用了我們青年很多的寶貴時光,但是效果怎麼樣呢?
據統計,我國的學生在外語能力方面,往往是高分低能,就是分數可以考得很高,甚至滿分,但是和外國友人溝通,依舊說著蹩腳的英語,用著錯誤的語法,經常在外國人面前出洋相。
所以小優覺得,說好外語可以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水平,甚至接觸更廣的人,但是不能說外語不好的人就是文盲。
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有著自己的母語Chinese,不會英語不影響公民給社會做貢獻,給國家做貢獻。
同時英語作為國際主導語言之一,我們肯定要學。英語是一種語言,交流的工具。但是義務教育中英語的地位過高,建議選修或者減少分值、課時比重。
畢竟,語言背後的文化底蘊才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頭,看過世界也別忘了回家。
我是小優,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