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水電站大壩精品工程創建之路

2020-12-24 澎湃新聞

金沙江從它的源頭蜿蜒走來,途經白鶴灘。

進入新時代,世界水電建設開啟「白鶴灘時間」——歷時43個月,2020年11月26日,白鶴灘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截至12月22日,白鶴灘大壩共有7個壩段澆築到頂,混凝土澆築量達769萬方。

300米級高壩抗震參數世界第一;

首次在300米級特高拱壩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

取出完整混凝土芯樣長達25.7米,刷新世界紀錄;

混凝土壓水檢查透水率全部為0,混凝土內在質量優良;

未出現一條溫度裂縫,創造了壩工建設奇蹟;

 ……

▲白鶴灘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攝影:陳華鈞

這些優異的質量數據背後,是廣大建設者1324個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是技術、管理層面攻克的一個個「無人區」,是建設大壩一步一個腳印的穩紮穩打。

三峽集團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以科技創新為質量保駕護航,在細節中成就白鶴灘的精品工程。 

以高質量目標為導向

白鶴灘水電站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容量僅次於三峽工程,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作為水電站樞紐工程的核心建築物,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承擔著擋水與洩洪的重要任務,對蓄水發電、防洪度汛意義非凡。「千年大計,質量第一」,建設高質量精品大壩的目標貫穿於開澆準備到澆築到頂。

時光回溯3年前。2017年4月12日凌晨,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正式拉開混凝土澆築序幕,為了這一刻的到來,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以下簡稱「建設部」)組織參建各方系統梳理各項準備工作,編制大壩混凝土開澆前準備工作導則,提出了「倉倉精品」的目標。

▲白鶴灘大壩首倉澆築

「倉倉精品」意味著大壩備倉澆築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高標準施工和嚴格管控,建設部和參建單位採用「一倉一總結」的工作模式,建立日碰頭、周協調會及質量周例會制度,將各方力量動員起來,及時解決現場問題。

為保證澆築工藝穩定、備倉有序高效,混凝土標準化工藝應運而生。從混凝土下料入倉、到平倉再到振搗,還有骨料分撿、保溫保溼、倉面排水等細節,各個方面都涵蓋其中,一系列的工序都有了標準化的操作指南。

▲工人正在大壩上廊道鋼筋備倉施工現場

「比如在廊道周邊混凝土人工振搗的操作環節,混凝土要振搗幾遍,振搗棒型號如何選擇,初振的振搗時間是多長,復振的時間是多長,初振與復振的間隔時間有多長......這些參數均依據專業試驗得出,再把這些參數納入標準化工藝手冊中,用於員工培訓,指導施工。」大壩項目部工程師劉春風向記者說道。

在實際操作中,施工人員根據標準化工藝手冊很容易掌握大壩混凝土澆築的每個要點。當所有的施工工序都有明確標準,並在施工過程中得以落實,大壩混凝土的澆築質量就得以保證。

科技創新保障質量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幹流,如何克服複雜的地質條件,打造全球在建最大的水電站,是擺在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面前的一項項世界性技術難題。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最高溫度,保障混凝土澆築密實,實現壩體均衡上升,是壓在建設者肩上的一個個關乎質量好壞的重要考驗。

如何做?唯有迎難而上,唯有創新。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 攝影:趙洋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規模巨大,壩基地質條件複雜,壩體結構不對稱,再加上持續的乾熱、大風天氣,溫控難度極大。正因如此,把控溫度成為保障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節。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在世界上首次全壩採用低熱水泥混凝土進行澆築,低熱水泥混凝土溫控技術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鑑。白鶴灘建設者們始終葆有創新、探索的精神,在大壩開澆前制定了《拱壩混凝土溫控施工技術要求》的試驗本,並開展生產試驗,大壩開澆時修訂為正式版,澆築一年之後,在獲取到大量低熱混凝土溫控數據的基礎上,對每一個溫控參數進行再研究、優化和調整,進一步修訂為第二版。白鶴灘水電站建設者們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細緻入微、精益求精。

與此同時,建設部和參建各方開展「智能大壩」技術的研究和運用,澆築一條龍智能監控、智能通水、智能灌漿等智能技術,為建成無縫大壩及保障大壩長期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我們運用智能大壩的相關技術,實現精細化溫控管理,有效避免了溫度裂縫的產生,保證工程質量。」工程建設部大壩項目部工程師譚堯升告訴記者。

具體而言,大壩中埋設的5774支溫度計、75347米的測溫光纖、數千支監測儀器,用於感知氣溫、風速、溫度、應力、應變等信息,可以實現混凝土生產、運輸、澆築、運行的全生命周期監控,對施工進度、質量進行可視化分析。

▲智能大壩監控埋件安裝過程 攝影:趙洋

細節成就精品工程

2019年4月1日,鑽孔取芯質量檢查中,白鶴灘大壩20號壩段提取的芯樣長達25.7米,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最長的常態混凝土芯樣。經現場觀察,芯樣完整、延伸至基巖、穿過52個坯層,層間結合良好,「混凝土光滑密實、骨料分布均勻,氣泡少」——這一份高質量混凝土澆築施工成績單的背後,是全體建設者對質量細節的精準把控。

▲大壩混凝土澆築取芯驗收 攝影:黃春江

追本溯源,細節的講究還得從原材料開始。白鶴灘建設部物資設備部聯合白鶴灘工程試驗中心,嚴格把控低熱水泥和粉煤灰生產質量,採取駐廠監造控制源頭生產質量等措施,強化原材料質量管理。在原材料運輸過程中,公共項目部根據骨料運輸跌損規律和施工實際情況,對砂石加工系統進行工藝改造,運輸過程中還通過車輛管理系統,對車輛、駕駛員、車速、運行軌跡進行全過程監控,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長途車輛運輸和多次轉料對成品骨料品質造成影響。

防微杜漸,不放過每一個潛在的風險。白鶴灘大壩共有6層廊道,結構複雜、縱橫交錯,開裂風險大。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保持廊道內溫、溼度穩定,是防止廊道混凝土開裂的重要措施。傳統的人工灑水養護與旋噴養護方案都存在養護效果差、養護質量不可控、局部養護不到位、溫度不穩定、耗水量大、人工投入多等缺點。怎麼辦?大壩項目部創新團隊採用超聲波加溼器進行廊道養護,實現了廊道內包括爬坡部位及頂拱等傳統養護方法難以覆蓋的特殊部位無死角全面自動養護,保證了廊道內部養護溫溼度恆定。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廊道形象 攝影:黃春江  趙洋

精益求精,將細節做到極致。大壩結構複雜倉的混凝土標號和級配分區較多,不同標號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不一樣,混凝土內部水化溫升也不一樣。為避免同一倉內出現較大的溫度梯度進而導致內部開裂,建設者們對冷卻水管的布置進行了個性化設計,從而實現倉內不同標號的特殊複雜區域實現同步協調溫控。

▲智能大壩灌漿保溫水管 攝影:劉濤

三年來,白鶴灘水電站工程秉承「全面推行標準化工藝,全面創建精品工程,全面防控質量風險」的質量管理方針,嚴控大壩混凝土備倉和澆築質量,實行大壩項目部、監理、承包人三級管理人員24小時聯合值班制度。其中建設部大壩項目部員工從大壩開澆至今,連續不間斷每日夜間輪流現場值班,及時協調解決現場問題,督促施工監理履職履責,管控施工過程質量安全,節假日和周末從不間斷,遇暴雨、大風天氣時,更是恪盡職守,衝鋒在前,堅守在倉面施工一線。

目前,白鶴灘大壩已累計澆築2000餘倉混凝土,實現高強度、短間歇整體均衡連續上升,各項指標均滿足三峽集團提出的「精品工程」標準。這得益於一以貫之的精品理念、迎難而上的創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令白鶴灘無縫大壩巍峨屹立於金沙江上。

勇攀科技高峰,打造精品工程,白鶴灘精品大壩的建設之路還在繼續。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航拍 攝影:陳華鈞

相關焦點

  • 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主體工程順利完工
    12月19日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迎來洩洪洞工程順利完工這也是白鶴灘水電站首個完工的主體工程為明年「七一」首批機組發電和工程整體度汛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洩洪洞是水電工程中承擔洩洪任務的建築物白鶴灘水電站布置三條無壓洩洪洞
  • 白鶴灘水電站地下廠房全線澆築封頂
    新華社昆明10月24日電(記者浦超、侯雪靜)10月24日下午,白鶴灘水電站右岸地下廠房最後一倉封頂混凝土澆築完成,白鶴灘水電站地下廠房至此全線澆築到頂。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雲南省巧家縣和四川省寧南縣交界處的金沙江幹流之上,地下廠房位於大壩兩岸山體深處,用於容納16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
  • 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機組座環吊裝完成過半
    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機組座環吊裝完成過半 作者:李君好 易偉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4-15   本網西昌消息(李君好、易偉  報導)4月12日,水電七局機電安裝分局承擔安裝任務的白鶴灘水電站左岸第四臺(3號)座環順利吊裝到位
  • 「水晶宮」建造記——記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建設歷程
    壩體高聳入雲,隧洞穿山而過……這就是在建世界規模第一的大國重器---白鶴灘水電站。  在白鶴灘水電站眾多雄偉的構築物中,有三條洩洪洞,是每位參觀白鶴灘的客人必去之地,在那裡,洞室雄偉壯麗、四壁平滑如鏡,遊人倒影可現,在燈光的照射下,如夢如幻,宛如一座美輪美奐的「水晶宮」,一度成為網紅打卡之地,成為白鶴灘水電站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 KROHNE科隆助力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打造世界級精品工程
    世界最薄的300米級特高拱壩大壩單位壩頂弧長洩量世界第一地下廠房開挖高度世界第一尾水調壓室開挖半徑世界第一烏東德水電站是金沙江水電基地下遊河段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中的第一梯級,壩址左岸所處河段隸屬四川涼山州會東縣,右岸隸屬雲南昆明市祿勸縣。工程於2011年開始籌建,2015年底核准開工建設,是我國開工建設並建成投產的首個千萬千瓦級世界級巨型水電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 白鶴灘水電站16號機組轉輪順利吊裝
    白鶴灘水電站16號機組轉輪順利吊裝 2020-12-24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慧助飛 白鶴亮翅 ――遠東為白鶴灘水電站所供垂吊敷設電纜完成...
    近日,從遠東智慧能源(600869)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慧能源 股票代碼:600869)獲悉,遠東電纜為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設計的垂吊敷設電纜已順利完成敷設安裝並通電試運行。  白鶴灘水電站是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中國第二大水電站,是世界在建最大的水電站。
  • 全球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地下廠房全線封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6日訊 (記者 王軼辰)10月5日,三峽集團白鶴灘水電站左岸地下廠房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世界最大的地下廠房全線封頂。  據介紹,白鶴灘水電站左右岸地下廠房分別位於兩岸山體內,均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地下廠房,是16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家」。
  • 兩岸媒體人走進白鶴灘 近距離感受「國之重器」魅力
    中新社四川寧南10月2日電 題:兩岸媒體人走進白鶴灘 近距離感受「國之重器」魅力  作者 劉大煒  「這裡好像科幻大片中的場景!」臺灣媒體人林倩如站在白鶴灘水電站左岸的834平臺上讚嘆道。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中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僅次於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近日,由全國臺聯主辦的「2020年兩岸媒體人云南行」一行來到這裡,近距離感受「國之重器」的魅力。  從平臺上看,水電站施工狀態盡收眼底。
  • 勇闖世界水電技術禁區超級工程烏東德水電站建設背後
    近年來,烏東德水電站先後創造大壩單位壩頂弧長洩量世界第一、地下廠房高度世界第一等7項「世界第一」,外加12個「全球首次」,攻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800兆帕高強鋼焊接等系列世界級難題,高標準高質量實現建設精品工程目標。巨型發電機組的研製是一個國家裝備實力的綜合體現。烏東德水電站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的機組,刷新了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世界紀錄。
  • 世界最大三支臂洩洪洞弧門在白鶴灘水電站開始吊裝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8日,由中國水電五局承擔施工的白鶴灘 水電站洩洪洞弧形工作閘門首節門葉順利吊裝至弧門組拼臺車胎架,標誌著世界最大的三支臂洩洪洞弧門安裝工作正式開始。 白鶴灘水電站為現今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
  • 習近平總書記對烏東德水電站投產作出重要指示 在昆明引發強烈反響
    烏東德水電站於2011年開始籌建,2015年底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約1200億元,總裝機10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水庫正常蓄水位975米,總庫容74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0億立方米。電站樞紐工程主要由混凝土雙曲拱壩、岸邊洩洪洞、兩岸地下引水發電系統等組成,壩頂高程988米,最大壩高270米。
  • 白鶴灘的日與夜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下遊,地質條件極為複雜。根據工程需要,這裡建設了世界最大地下洞室群、最大調壓室群,所以哪怕洞內掉下一塊石頭都是天大的危險。時間緊急,方丹立刻帶領青年創新攻關小組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整整三天,攻關小組夜以繼日、不眠不休,通過查看對比往年數據資料,終於找到了邊牆變形突增的「罪魁禍首」——C4號層間錯動帶再次發生錯動。
  • 「零配重」+1——白鶴灘水電站左岸6號機組轉輪通過靜平衡試驗
    12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左岸6號機組轉輪在「零配重」的情況下順利通過靜平衡試驗驗收。據悉,這是白鶴灘水電站在轉輪研製中實現的第三臺「零配重」巨型轉輪。白鶴灘水電站左岸水輪發電機組轉輪由上冠、下環和15件葉片組成,轉輪最大外徑8.62米,高3.92米,重達346.5噸。為確保運行穩定,解決轉輪質量偏心是製造中核心關鍵技術之一。靜平衡試驗是轉輪加工中檢測轉輪質量偏心的重要環節,通過測得的數據計算並增加配重,以此減少轉輪在製造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偏心。
  • 五大看點,六種顏色,烏東德水電站原來這麼颯!
    烏東德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計劃於2021年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屆時,還將與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等梯級電站共同組成21世紀標誌性的世界最大綠色能源工程基地,對構建國家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以及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具有深遠意義。
  • 白鶴灘水電站成功吊裝第3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子
    據「三峽小微」公眾號10月27日消息,10月26日,白鶴灘水電站2號機組轉子成功吊裝,這是繼8月18日全球首臺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吊裝之後,白鶴灘水電站成功吊裝的第三臺轉子,白鶴灘水電站機電安裝實現又一重大突破。
  • 行走白鶴灘:懸崖絕壁上剝「雞蛋殼」
    這裡是川滇交界的白鶴灘大峽谷,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炎熱乾燥,狂風肆虐,據氣象部門統計,每年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有新時代「大國重器」之稱的白鶴灘水電站,正坐落於此。 漢子人稱「柱子」田柱成,他的工作,是白鶴灘水電站高陡邊坡開挖與支護施工。
  •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移栽工作啟動
    近日,隨著施工方將第一株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移栽到了已經準備好的巧家縣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種質資源保護地,標誌著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性移栽工作正式啟動。
  • 白鶴灘水電站,3號洩洪洞上平段最後一倉底板混凝土襯砌澆築完成
    白鶴灘水電站3號洩洪洞上平段最後一倉底板混凝土襯砌澆築完成,標誌著3號洩洪洞洞室混凝土襯砌施工全部完成。由水電五局承建的白鶴灘水電站洩洪洞工程屬於世界最大的無壓洞室群,共有3條洩洪洞於金沙江左岸單側平行布置,每條洩洪洞洞身均由進口漸變段、上平段、龍落尾段、挑流鼻坎4個部分組成,總長為6.7公裡,洞身斷面呈城門洞型。3號洩洪洞洞長2181米,上平段洞長1706米,襯砌標準倉斷面長度12米,洞室截面均呈現城門洞型。
  • 新年新氣象—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G248線(原S212線)復建工程又一條...
    大石包隧道順利貫通2021新年伊始,寧南縣交通工程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熱火朝天忙碌的施工景象。全體參建者堅守崗位,默默奉獻,「攻群山,戰長隧」,為打贏蓄水保通攻堅戰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