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報以純真態度的先生們,反而不以名人美食家自居

2021-01-10 澎湃新聞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早餐中國》片頭

今晚的夜讀選摘自作家趙珩《一彎新月又如鉤:趙珩自選集》,書名寓意為懷戀舊人舊物,但是新月照樣每月升起,周而復始,關照人世,永無盡也……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經年的生活感悟,為讀者描繪了一幅鮮活的往時生活畫卷。

所選文章《也談名人與吃》(有刪減)回憶了幾位先生是如何「善食」的,通過美食見出人情和時代變遷的痕跡。

文丨趙珩

時下多興名人談吃,或言「食文化」,無論吃的、喝的,到了名人嘴裡,立時口吐蓮花,成了飲食文化。其實名人也是凡人,除了五穀雜糧之外,其他所吃的一切,與凡人也有著一樣的味覺,一樣的「五味神」所主。名人中倒是有一部分「饞人」,也與凡人中的「饞人」無異,好吃,會吃,甚至也能操刀下廚,弄出幾樣十分可口的菜來,夠水平,這就很不錯了。在大快朵頤之時,誰想到什麼「文化」?名人中的饞人大抵如此。而那些專談「文化」,專去發掘「文化」的人, 功夫在吃外,夠不上饞人,大多是些想當名人的凡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你說張三李四,人家不知道,引不起興趣,於是借重些大名人、小名人,趣聞軼事,提高了興致。清末北京廣安門內北半截胡同有家館子叫廣和居,專做名人的生意,買賣紅火得很,同時又以名人菜以廣招徠,什麼「潘魚」「江豆腐」「吳魚片」,號稱是豪宅家廚秘制之法。飯莊子這種「禮失求諸野」的精神頗為可取,但以名人效應取菜名, 還是為做廣告。

01

無論名人與凡人,居家過日子都要吃飯,因此都會有幾個拿手菜,但要做到如譚氏父子從好吃而創立「譚家菜」;周大文卸任市長而開館子的,卻實無幾人。近世不少「名人」「聞人」好吃,家裡菜好是出了名的,但並不見得自己動手下廚。湖南唐生明是個大吃家,一輩子沒虧了嘴, 可算吃遍大江南北,除了宴席上的美饌珍饈之外,家廚也極好。朱桂莘(啟鈐) 先生,家中廚藝也極講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在家中宴請過周恩來總理。

那時朱桂老已搬到東四八條,桂老的哲嗣朱海北先生與我的祖母同在政協學習,我家又住在東四二條,相隔不遠,往還頗多,朱海北的夫人亦善烹飪,常有飲食相貽,只是我彼時太小,吃過他家什麼東西,已經記不清了。

前不久開會時偶然與王暢安(世襄)先生、羅哲文先生同席,席間說起朱桂老家菜做得如何好,暢安先生與羅哲文先生又恰在朱桂老辦的「營造學社」供職,於是我就問二位是否在朱家吃過飯,兩位先生都說吃過,羅先生對飲食不太在意,記不清吃過些什麼,只說菜是極好的。暢安先生是美饌方家,能列舉出朱家好幾樣拿手菜來,特別舉出朱家的一味「炒蠶豆」,印象頗深,是用春季的蠶豆,去掉內外兩層皮, 僅留最裡面的豆瓣,和以大蔥清炒,不加醬油,僅用少許鹽、糖清炒,味道獨到。我說我家的「清炒蠶豆」也是如法炮製, 只是不加大蔥而已,為的是保留蠶豆的清香,不涉大蔥的濁氣,下次請暢老品嘗。

暢安先生是文物鑑定家和學者,曾自嘲為「玩家」,其實暢老的「玩」是一種很深的文化修養,除了文物鑑定的專業之外,他的詩、文、字,都具有很深的造詣。

最近北京有兩本書頗為暢銷,一是朱季黃(家溍)先生的《故宮退食錄》, 一是王暢安(世襄)先生的《錦灰堆》,這兩本書先後出版, 有異曲同工之妙。兩本書中都有不少文物專業方面的鑑賞、論述、考索文章,卻也有許多是居家、讀書、戲曲、飲食諸方面的雜文,這些方面的體會與見地,無一不與個人的文化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季黃老與暢安老是總角之交,兩人相差不到一歲,都是八十五六歲的人。從祖籍來說,一位是浙江蕭山,一位是福建閩侯,但都是生長在北京的。季老與暢老同是文物專家,但又都是上一輩的文化人,季老擅丹青, 深得元四家、文沈及四王的神韻,我還見過他臨摹的韓滉《五牛圖》,極見功力。暢老能詩,字也極富書卷氣,但他們都不以書畫名於當世,只是作為文化人必備的修養而自娛。他們在文物鑑定專業上的技能或許能夠得到後學者的繼承,而他們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綜合修養與素質,恐怕後人難以望其項背了。

△韓滉《五牛圖》局部,故宮博物院館藏

除此之外說到「玩」,季老擅粉墨紅毹,暢老能飼鴿畜蟲,「玩」到如此精緻,甚至令專業人員程門立雪、恭謹候教,恐怕也後無來者了。

說到吃,季老自稱是「饞人」,但在飲食方面並不講究。去年我曾請季老在家中吃飯,備了幾個家中的拿手菜,如蟹粉獅子頭、清炒鱔糊、淮揚蝦餅、幹炸響鈴、金腿蒸鱖魚等,季老大為讚賞,吃得十分高興。

暢老比季老技高一籌,不但好吃,且能親自烹製,他做的麵包蝦託、清煨蘆筍(龍鬚菜)、蝦子茭白等頗負盛名。有次我問暢老北京何處有賣蝦子的, 暢老立即告訴我現在很難買到,僅紅橋農貿市場地下一層有售,可見在原料方面,暢老也是事必躬親的。

朱季老在《故宮退食錄》中有「飲食雜說」二文,說的大多是他吃過和見過的東西,絕對沒有什麼「飲食文化」之類的探討,實實在在。說到朱家做黃燜魚翅的方法是向譚篆青(組任)家學來的,真可謂是正宗正派,就像季老學武生問業於楊小樓及他的傳人與合作者劉宗楊、錢寶森、王福山等,可謂「取法於上」了。

《故宮退食錄》

朱家溍 / 著

紫禁城出版社

許多人家對飲食不一定十分講究,也不是人人能常吃山珍海味的,但不少人卻有一兩樣絕活兒,吃過以後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年不忘。

02

還有一樣食品,是多年來我沒有吃到過出乎其右的,那就是京劇女演員兼教育家華慧麟先生做的蝦油雞。

華慧麟自幼聰慧,早年成名於上海,後來拜在「通天教主」王瑤卿先生門下。她年輕時扮相清麗,功底紮實,能戲甚多,可惜中年以後嗓音失潤,且因其他緣故息影舞臺,在中國戲曲學院從事教學工作,門牆桃李均成氣候,如劉秀榮、謝銳青及後來的楊秋玲、李維康等人,都受到過她的教誨, 今天知道她的人已經不多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她與我的老祖母往來很多。有年盛夏,請我的老祖母吃飯,我也同去了。那時華先生生活頗為拮据,住在南城一個雜院中, 房子很小,又是夏天,於是桌子擺在院中樹蔭下,飯菜很普通,但很精緻,吃的什麼東西早已記不得了,但有一樣蝦油雞,味道極佳。

那蝦油雞是盛在小瓦缽中的,帶著凍子,哆哆嗦嗦的,凍子鮮美,入口即化。雞嫩且入味兒,吃到骨頭都帶著滷蝦油的味兒,甘美無比。後來我吃過不少人做的蝦油雞和館子裡做的蝦油雞,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另外有件事我至今想不通,彼時是盛夏,依華先生當時的生活條件, 是不可能有冰箱的,但那蝦油雞吃到口中卻是很涼,極爽口, 也許華先生在蝦油中加了瓊脂(即咭力),用冷水鎮過的緣故罷。華先生作古已有二十多年,物故人非,這已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

……

說了不少名人與吃的故事,不免有「沾光」之嫌,其實, 以上談到的許多先生前輩都不以名人自居,也絕不說自己是美食家,更不談什麼「飲食文化」。

他們在各自的專業之外, 也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樣,有口腹之慾,喜歡美好的食品。史學家周一良先生患帕金森病後行動不便,偶爾奉貽些點心, 先生還特地來信垂詢何處有售?這些老先生們對生活的平實追求與熱愛,非常純真,遠不是某些浮躁「名人」標榜的什麼「飲食文化」。

內容選自

趙珩 / 著

領讀文化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原標題:《對生活報以純真態度的先生們,反而不以名人美食家自居 | 此刻夜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石光華:文人美食家的川菜生活
    開宴之前,記者專訪了天府家宴的顧問之一石光華,這位文人美食家要給大家擺一擺自己對川菜的獨到見解。 嘉賓 石光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著名詩人、作家、美食家,自詡好詩、好酒、好吃。2004年,一本《我的川菜生活》受到讀者的追捧,多次加印,銷量破200萬冊。
  • 超人氣日漫《孤獨的美食家》首度舞臺改編 驚喜亮相
    萬眾期待的主創團隊、演員陣容錦輝傳播攜手上海知名舞臺劇編劇陳天然,導演施亦駿,舞美設計王瑜,多媒體視覺設計於正,造型設計劉輝,形體指導趙遠航 聯手打造,知名演員蔣可擔綱井之頭五郎,人氣演員高其昌、邵詣、邵文溢、柳夢潔、郭貞宇、李智恆、劉思琪聯合主演,主創表示,參與這一次的創作,希望給大家呈現一個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輕鬆的,享受生活的享受自由的觀劇感受,願觀眾們帶著這種感受,
  • 拍不完的續集《孤獨的美食家》成功的秘訣
    2012年1月,《孤獨的美食家》正式開播,每一集都會為觀眾介紹美食店的菜品,香脆可口的炸豬排、香噴噴的烤雞肉串、熱辣的擔擔麵……看著獨自享受美食的五郎,觀眾們的食慾也被帶動了起來。《孤獨的美食家》第1季播出後便吸引了眾多觀眾,之後逐漸成為美食劇的代表。
  • 《孤獨的美食家》美食家養成攻略
    由松重豐主演的系列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於4月30日在bilibili上線。這是bilibili繼該系列七季之後的再更新。第八季《孤獨的美食家》依舊用高品質內容和溫暖人心的治癒力得到站內9.9的評分,收穫了近150萬觀眾的在線追劇。
  • 一個完全不孤獨的美食家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到現在六季,每一季的豆瓣評分都在九分左右,是一部點評超高的電視劇,劇中除了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之外,讓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五郎大叔對美食極為認真的態度,哪怕是一口白米飯,他都要細細地品味。你以為這種對美食的態度只在日本?
  • 青島著名美食家老八竟然做出這種事!
    活久見世界1號記者貪慾發回來的消息:大家好,我是活久見世界1號記者貪慾,我經過千辛萬苦、苦不堪言、言歸正傳、轉不過來、跋山涉水、一帶一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後終於來到了青島,採訪到了青島著名美食家老八。見到老八本人之後呢我感覺非常的榮幸,為什麼很榮幸呢?因為老八先生是青島著名美食家!
  • 重慶歷史名人劉子如先生紀事
    文/陳耿植 曹繼選 題記:讀者朋友,知曉劉子如先生嗎?2005年5月,重慶市人民政府第五十三次常務會議確定他為重慶歷史名人、著名企業家、慈善家和愛國知名人士。
  • 《孤獨的美食家》不孤獨!五郎帶大家吃遍天下美食!
    一直喜歡看美食節目,像日本經典的《孤獨的美食家》,八季追下來真的過癮。井之頭五郎大叔將享用一餐試作初戀一般,其虔誠的態度和真誠的表情把觀眾口味都調動起來,口水肆虐。對食物充滿虔誠般的熱愛五郎不去追求檔次高的酒店,他認為真正的美味在平凡的小店中。是經營者在歲月中積累的誠心之作。
  • 豆瓣高分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一人食,是從不孤獨的生活美學!
    比如燒雞,用醬油、糖、料酒調味的烤雞肉串;還有一端切開三刀,炸得捲起的八爪魚香腸;而主食則是不需要太多的,經典的梅子茶泡飯、跳躍著木魚花的貓飯,小小一碗即可。就像劇中失意的人在食物中得到安慰一樣,溫和不越界。相比之下,《孤獨的美食家》裡出現的中華料理,都以餃子作為一道代表菜,日式的餃子主要做法是煎、皮更薄,還會被加入一些有趣的做法,比如塞入一整顆蒜瓣。
  • 神一樣的餐桌美食家LIVE SHOW來知味中國味道論壇了!
    你會看到一場活生生的美食家Live Show! 我想把陳立老師家這個美好場景搬到現場,和觀眾們一起談天說地。 第二十一屆中國(杭州)美食節&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美食博覽會的知味中國·味道論壇這次我來張羅,很榮幸。這同時也是《神一樣的餐桌》論壇特別版。 這次論壇為什麼叫美食家Live Show呢?
  •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4月30日特供
    作為深夜報復社會的榜單首選,《搜孤獨的美食家孤獨的美食家》的每一幀畫面都可以說是能讓觀者垂涎,聽者肚鳴。而在《搜孤獨的美食家孤獨的美食家》前七季的「食態度」收穫全網好評後,五郎叔也將繼續攜手新一季,解鎖更多特色美食,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美食體驗。
  • 只有孤獨才能享受的幸福《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也有孤獨的好處,孤獨也是一種自由,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隨心所欲,尋找幸福。而今天我要講的作品就是以孤獨為主題的美食番,那就是深受吃貨熱愛的漫改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孤獨的美食家》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想必大家也聽說吧,在日本,它被譽為深夜檔電視劇金字塔,在中國也是深受吃貨的熱愛,影響力和知名度實非常大。
  • 《孤獨的美食家》第8季上線 再現"真香現場"大賞
    作為深夜報復社會的榜單首選,《孤獨的美食家》的每一幀畫面都可以說是能讓觀者垂涎,聽者肚鳴。而在《孤獨的美食家》前七季的「食態度」收穫全網好評後,五郎叔也將繼續攜手新一季,解鎖更多特色美食,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美食體驗。
  • 《孤獨的美食家》第8季上線 再現「真香現場」大賞
    而在《孤獨的美食家》前七季的「食態度」收穫全網好評後,五郎叔也將繼續攜手新一季,解鎖更多特色美食,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美食體驗。 萬千網友最期待的下飯劇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bilibili回歸《孤獨的美食家》是由日本實力男演員松重豐主演,改編自久住昌之創作的同名漫畫的系列美食劇。
  • 爾冬陞以影迷自居,邀請秦昊一起拍戲態度模稜兩可卻得到一致盛讚
    隨著《隱秘的角度》演技出圈,秦昊終於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前段時間,陳凱歌導演還特地邀請秦昊參與了綜藝《演員2》的錄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秦昊和陳凱歌在此之前是有交集的。在電影《貓妖傳》中,秦昊在其中飾演了「陳雲樵」一角,給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表現。
  • 在中國生活18年,樂隊的夏天一夜成名,網友:被搖滾耽誤的美食家
    很多網友說第二季要比第一季好,但是我覺得吧,還是第一季比較燥,有太多喜歡的樂隊,比如刺蝟,海龜先生,痛仰樂隊等等,不過最喜歡的莫過於新褲子樂隊了,因為彭磊實在是太能懟了,見誰懟誰,從無顧忌。當然除了彭磊之外,相信很多人還特別喜歡他們的鼓手hayato,一頭飄逸的長髮,帥氣的長相,靦腆的性格,真的超愛。
  • 《孤獨的美食家》:沒有什麼是美食治癒不了的
    4月初,《孤獨的美食家》第七季開播,望穿秋水的粉絲們奔走相告。更令人興奮的是,該劇一開播就拿下了5.1%的收視率,不僅橫掃深夜檔,還創下自身收視新高。而在日劇迷扎堆的豆瓣上,《孤獨的美食家》也從第一季的8.8分一路飆到第七季的9.5分。《孤》劇能連拍七季,且收視評分一路高揚,出乎很多人意料。因為從傳統角度看,這根本就是部「奇葩劇」。
  • 蛇眼先生身份卑微,但對淺蔥的愛偉大純真
    遇到了淺蔥和蛇眼先生的夏目貴志又一次做了爛好人,當蛇眼先生求到夏目貴志,並把淺蔥送入夏目貴志身體後,夏目貴志就覺得要幫助他們兩人實現願望。淺蔥和蛇眼先生都是來自「磯月之森林」的妖怪,他們有所不同的是,淺蔥負責給壬生大人彈琴,而蛇眼先生卻是給壬生大人打傘的護衛。
  • 天性善良純真,不容易記仇的星座,看起來是有福之人
    文 | 安 達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天性善良純真,不容易記仇,所以,他們雖然不見得有多麼厲害的成就和地位,但看起來就是有福之人,那麼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射手座:不喜歡計較射手座的人往往骨子裡比較大開大合,他們不喜歡計較一些事情,哪怕是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如果不是什麼大礙,也可能會拱手讓人。在生活中,射手們也容易吃一些暗虧,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他們比較耿直,甚至傻傻的原因,但其實,射手們知道會吃虧,但是他們依然在吃虧,是因為根本不在乎。
  • 漫畫孤獨的美食家小說篇上線,此人味道裡有淚水的味道
    近期,關於此部漫畫,同樣傳來對於粉絲們而言的好消息,《孤獨的美食家》小說望鄉篇已上線。曾經有人評價過漫畫中的男主井之頭五郎,「此人味覺中,有淚水的味道」。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們是有了解過《孤獨的美食家》此漫畫的,又有多少人有看過呢?不過我相信大家通過名字也是看得明白,此漫畫主要講述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