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天才林燁:公費出國卻主動放棄國籍,為美國造飛彈,晚年如何

2020-12-17 照見古今

回首我們祖國的發展,一大批的先驅者無疑獻出了終身的努力,這其中也包括國家科技起飛的領軍人物們,比如鄧稼先、梁思禮等人。但是,今天要講的卻是一個反面人物:他用祖國的錢出國留學,卻在學有所成之後毅然放棄了祖國的國籍。對於這樣的人,我們不談對錯,只看看他最終的人生結局便可知曉好與不好。

為了高利益,他毅然放棄回歸祖國,成為美國的飛彈研究員

在我國歷史上,"庚款留學生"事件是很出名的,當然,這是某些國家險惡的用心所在。但因為這樣的機會,我們國家也真正培養了一批重要的人物,他們為祖國軍事力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只不過,遺憾之事難免發生,比如有些留學生真正成為某些國家挖掘我國內人才的意願,就對意志不堅定的人造成了影響。

林燁,1918年出生於北京,早期清華大學的畢業生,他與梁思禮是好友,也是同一批留學美國的留學生。因為自身物理與數學方面的才華,林燁被祖國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所以,這樣的人物如果可以學有所成,成而歸來,那對祖國是有著非常大的益處的。

可惜的是,林燁身為一個中國人,卻在去了美國之後,很快便被美國優渥的生活條件所吸引。當留學畢業之後,美國便對這批留學生展開了各種攻勢的人才"挽留",好友梁思禮不顧一切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而林燁卻猶豫了:畢竟,當時我們國家的條件擺在那裡,一切都是剛剛起步,困難可想而知。

所以,當美國提出可以給林燁優厚的工作崗位,年薪30萬美元的時候,林燁竟然一口答應下來。那個時代的一百萬,或許真的是個天文數字,但讓人感到可悲的是,它不應該是購買科學的價格。可惜林燁這樣的高智商留學生,竟然將自己的才華打包"賣"掉了。

很快,林燁成了美國籍居民,被分配到波音公司的研發團隊,而且,當時美國很多高層人物都與他走得密切,這讓林燁更加認為,自己放棄祖國國籍成為美國居民的選擇是正確的。所以,林燁為了在美國更好的發展,開始不遺餘力地為美國軍事科技研發貢獻著力量。

民兵-1A、-2、-3等系列洲際飛彈都有著林燁的貢獻,與此同時,他非常清楚自己的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們國家意味著什麼。

當時正值美國、蘇冷戰時期,美國方面就用這些飛彈來制衡蘇聯,包括我們國家。而這些飛彈,在當時的科技力量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也就意味著,林燁親手貢獻了飛彈,讓他來對付生養自己的祖國。

當然,林燁也為此得到了美國更多的利益,後來還被聘請到五角大樓工作。但這對於他的好友梁思禮而言,卻是不屑一顧的,他這樣評價林燁:即使年薪再高,但研製出來的飛彈瞄準祖國,就不配為中國人。

一味地逐利而行,最終結果會是什麼樣?林燁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然說我們國家給了留學生來去自由的權利,但卻從來不是讓他們拿起自己手中的才學來對付自己祖國的藉口。

林燁背棄自己出生的現實,加入美國籍不說,還將研發的飛彈對準了自己的祖國,這種行為是所有中國人都不能接受的。

法國的科學家巴斯德說過:"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不知道當時的林燁對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但從他一味逐利而行的行為來看,他的眼裡無疑只有利益,祖國是什麼?尊嚴又是什麼?想來他是從沒有想過的。可惜這樣一個高智商的人物,卻失去了普通人都懂得的最基本的為人道理。

當然,人總是有時間反思自己人生的機會,當你的輝煌不再,當你的人生走近尾聲,回首是每個人必經之路。

林燁作為一個普通人,他也不能免俗。進入晚年之後的林燁,或許徹底感受到了孤獨。畢竟,他離開祖國之後,便從此再無緣踏入國家的大門。

當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林燁深刻感受到葉落歸根的美好,只不過他想要回國的想法在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了奢侈。祖國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卻不是你無條件的收容所,當年你放棄了國籍,今天便再也不可能在祖國面前任性了。

所以,晚年的林燁一直說自己思念著故鄉,可是,故鄉是哪裡呢?你年輕時放棄的,便是你晚年時想念的。故鄉於你可以輕易放棄,但你於故鄉同樣可以被放棄。也正因這種思而不得,林燁的晚年是生活在遺憾當中的。

項羽曾經說過,取得榮譽不能回鄉,那就無異於錦衣夜行。林燁一輩子在美國風光,至晚年才想起"故鄉",是想衣錦歸鄉嗎?可這與自己當初放棄國籍的舉動是多麼矛盾?難怪網上就有網友這樣表示:你的祖國是美國。

這時,我們再回看當初頂著各種壓力,不視金錢與利益而努力歸國的梁思禮,同為好友,可結局卻相去甚遠。梁思禮為我們國家軍事科技領導人物,是國人為之尊重的科學家,而林燁,卻只能是一個背叛了祖國,貪圖享受的逐利之人。

如今,我們國家強大了,但依舊還會有林燁式的人物存在。在他們的眼裡,可能美國是人間的樂土,可他們想要享受的樂土只表現於你物質上。一個人固然需要物質的輔助來生存,但卻不能摒棄精神上的支撐而存在。否則,你也只能是一具行走的屍體。

相關焦點

  • 放棄中國國籍,給美國造飛彈的清華天才,晚年卻想回國
    而近代為了自救,我國也不斷選拔派遣優秀人才出國,在之後國家需要他們時能夠及時伸出援手。很多優秀人才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但世界萬千,總有例外,即使新中國成立獲得獨立自主,他們為了卓越的生活條件依然堅持在國外。而這些留在國外的人才更有甚者參與他們的軍事,直接對中國構成莫大威脅,在這其中曾被譽為清華天才,公費留學的代表人物林燁就屬於這些人中的典型。
  • 華裔科學家林燁:國家公費培養出國,後為美國造飛彈放棄中國國籍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為鼓勵更多優秀人才去學習外國科學技術,公費送出一批又一批的知識分子出國留學。01許多由國家公費派出的留學生,沒有忘記祖國恩情,面對外國開出的優渥條件,不為所動,仍然堅持要回到國內,為國家發展做貢獻。
  • 清華天才林燁:寧可放棄中國國籍,也要幫美國造飛彈,後來怎樣了
    在同學們都紛紛回國為祖國做貢獻時,他卻選擇了留在美國。 此後更是幫助美國研究出對付中國的飛彈,幫助敵人將炮口架到家門口! 這個人就是林燁。 林燁出生於北京 ,從小在首都長大,是個純正的北京人,然而這樣一個地道的北京人卻做出了賣國求榮的可恥行為。
  • 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幫美國研製飛彈的清華天才林燁,結局如何?
    畢業後,美國為當時的這批優秀的留學生都提供了待遇優厚的崗位,年薪高達30萬美金。面對巨額的財富,林燁毫不猶豫,一口答應。 很快,他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到了波音公司的研發團隊裡,作為高級工程師,開始與美國空軍聯合研發洲際飛彈系統。 1960年,在林燁42歲的時候,他主持研發出的「民兵」洲際飛彈系統,成功地讓美國成為了當時軍事打擊力量最強的國家,讓美國有了能力將炮口對準中國——自己的祖國。
  • 清華畢業後,主動放棄中國國籍,替美國造出飛彈,晚年想歸國被拒
    清華大學是我國的最高學府之一,每年都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但在清華的歷史中,有這麼一個人,在畢業之後主動放棄了我國國籍,然後投身於美國,並且幫助美國造出了飛彈,晚年想要回國卻是遭到拒絕。而成為科技強國後的美國,卻是開始了對我國的「科技封鎖」。早些年我國各領域發展緩慢,因此很多優秀的人才選擇到美國發展,因為美國有些更健全的科研環境,以及更好的福利待遇。而我們今天說到的清華才子林燁,就是其中之一,當年在清華的時候,林燁就是很出名的才子,後來在國家的幫助下,前往美國留學。但是沒想到這一去就不再回來,反而是投身於美國的科研事業。
  • 清華才子公費美國留學,為美國研究飛彈,放棄國籍,晚年回國遭拒
    時期,有很多走出國門去外求學的愛國人才,在學成之後幾經艱難返回國內的,投身到國家的發展事業當中,如錢學森、鄧稼先等,正是由於他們一腔的愛國熱情,將自己畢生所學投入到我國各領域的建設中,使得我們成為如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三軍事強國,當然在那時期,也有為了個人利益不思報國的人,寧可捨棄中國國籍也要為美國研究飛彈的林燁
  • 寧願放棄中國國籍,也要幫美國造頂尖飛彈的清華才子,現狀如何?
    但不是所有科學家都能抵制住誘惑來報效祖國的,像林燁這樣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的人還有很多,中華民族並不會為他們感到驕傲,無論他們在科研領域有多大的建樹,都始終為國人所不齒。林燁出生於北京,原本是一名中國人。 1940年,他在清華大學完成學業,隨後由於國家的安排,去往美國進行深造。
  • 寧願放棄中國國籍,也要為美國製造飛彈的清華學子結局怎麼了?
    "哭孝"指的是"捨生忘死",有很多人為了保家衛國甘願放棄生命,但也有很多人為了一己私利甘願放棄自己的祖國,獻身於其他的陣營、其他的國家。上個世紀,中國正處於恢復發展時期,國內各方面發展難以與國外相比,所以國家公費國內優秀人才,讓他們出國深造,等學成後再為國家服務。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國家想的那樣,很多人學成後回到國內,但也有很多人願意留在其他國家。我們國家有這樣一位清華學子,在美國名利的誘惑下,甘願放棄國籍為美國製造飛彈,今天的生活如何?
  • 寧可放棄中國籍,也要幫美國制飛彈的清華天才,老了想回中國?
    據悉,自1949年以來,中國被公認的移民潮有兩次,上世紀80年代初的出國留**,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技術移民潮。時代在發展,移民群體也發生了改變,新富階層和知識精英成為新世紀移民的「主力軍」,而中國人就是世界上最大移民輸出國。提到知識精英移民的一事,不由想起當年的清華才子——林燁,寧可放棄中國籍,也要抱美國研究飛彈,如今年事已高卻想回中國養老?
  • 清華才子公費出國留學,學成後背叛祖國,幫美國造飛彈瞄準中國
    期望他們可以學成歸來,而這些人大都沒讓中國失望,在後期為新中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不過咱們今天要講的這位清華才子,就有點忘恩負義了,享受著國家公費留學美國,不回來就算了,學成後還幫美國造瞄準中國的飛彈。
  • 我國天才林燁:放棄中國國籍,替美國研製民兵飛彈,背叛祖國!
    不過也有人不願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選擇了留在國外,劉燁就是這樣,他從清華畢業後,獲得了國家公派留學生的資格,從此便在美國生活。和劉燁同時去美國的還有很多人,不過他們在學成歸國後,選擇了回國建設,並且面對美國給出的高薪工作都不為所動,劉燁卻看中了美國的豐厚條件。
  • 寧願放棄中國國籍,也要為美國製造飛彈的清華天才,現在怎麼樣了
    在近代史上就有這麼一位科學家入美國國籍,幫助美國研製洲際飛彈,威懾中國的海疆安全。他就是林樺,美國波音公司首席科學家,出生於北京,畢業於清華大學,1943年與梁啓超小兒子梁思禮一同赴美留學,然而命運卻開了一個玩笑,建國後,梁思禮回國後擔任國家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以及成為中國飛彈控制系統研製創始人之一。
  • 清華頂尖人才,投靠美國卻想回國養老
    清華頂尖人才,投靠美國卻想回國養老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我國百廢待興,不僅急需資金髮展,更需要大量的人才報效祖國,倘若當年沒有那些為國貢獻的頂尖人才,那麼我國也不可能發展得那麼迅速。當然,在眾多的頂尖人才當中,也會有一少部分人才忘恩負義,投靠美歐等發達國家,為這些國家研製先進的武器彈藥。其中讓人最為痛心的就是美國民兵3飛彈總設計師——林燁。
  • 中國不留一寸土地給叛徒,拒絕美國飛彈之父林燁回國,怎麼回事?
    而類似於林燁這樣的人,妥妥的忘恩負義。朱自清在50歲的那一年,因為胃穿孔在北平與世長辭。之所以會得胃穿孔,這和當時剛正不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為五鬥米折腰,也不接受美國的救濟食品。所以在1948年的時候,朱自清帶著一身的豪氣去了另一個天堂。
  • 美國飛彈之父要回國,中國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留給他
    然而,英雄和狗熊都有,有一些人還是無法放棄國外優越待遇,甚至成為了美國飛彈之父,這便是林燁。當時的中國正在致力於研發飛彈,在諸多留學生回國之際,林燁卻因為在自身的優秀而被美國的一家公司看中,接著,這家公司便拋出了橄欖枝,雖說為自己的前途,林燁想要追求更好的待遇無可厚非,可是身為中國人,卻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為美國的飛彈事業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這就耐人尋味了。
  • 年輕時幫美國研製民兵3洲際飛彈,射程覆蓋中國,晚年卻想回中國
    當時也有很多留學生沒有回,各有所理由大家能理解,但其中有部分不為國家出力反而幫助其他國家壓制中國的,令人氣憤,其中林燁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林燁的才華這方面是大家公認的,在民國時期國家也意識到中國科技力量的落後,於是國家也在優秀的大學當中選擇一些表現優秀的人才進行公費留學。在當時戰亂年代,要落實公費留學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名額非常的珍稀。
  • 他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放棄美國國籍,將清華計算機帶至世界之巔
    成為天才的訣竅就是,堅持努力地做一件事。從物理轉到計算機專業,短短3年時間,他就獲得了,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8歲,就成為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掌管數百億美金基金的全球投資經理,及美洲投資委員會常務委員。2016 年,他被選為福布斯全球 30 位,30 歲(30 under 30)以下的金融天才。
  • 天才少年:14歲進中科大,18歲進麻省,放棄美國國籍毅然回國報國
    說到天才,每個人對天才的理解都不一樣,很多人不停地跳級,小年紀什麼都會,進入十幾歲的大學的人認為是天才,但對於小編來說下面這位才是我心中的天才,這個少年是什麼樣子?14歲進入中科大學,18歲進入麻生省,捨棄美國國籍回國,這個愛國天才是誰?一起看吧。
  • 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籍的高材生、富豪,都是在「圖什麼」?
    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籍的高材生、富豪,都是在「圖什麼」?大家都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而為了發展科技,所以我們才需要重視經濟,重視教育,只不過近些年來,我們能夠看到,雖然中國的經濟水平越來越高,卻有很多的人才,還有一些有錢人,反而是選擇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外籍,這確實讓人納悶。主動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籍的高材生、富豪,都是在「圖什麼」?
  • 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他究竟有多厲害,超乎你的想像!
    其中,42人繼續留在清華讀博士,25人留在清華計算機系繼續深造,85人赴美國、新加坡、香港和法國等地讀研,近半數就讀於麻省理工,普林斯頓、斯坦福等名校,20人赴IBM,Facebook,百度等世界知名計算機企業工作。「姚班」成為了一張著名的國際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