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和南亞,各有一條著名的線,一條是朝鮮半島的「三八線」;另一條是中南半島的十七度線,在上世紀的50~60年代,美軍在這兩條上分別鎩羽而歸,究其原因,都源自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戰爭初期,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把南朝鮮軍隊和美軍壓縮在朝鮮半島東南部的釜山,解放了朝鮮半島約90%的領土。
可隨著戰線的拉長,北朝鮮軍隊露出了破綻。9月15日,麥克阿瑟指揮「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割斷了北朝鮮軍隊前後的聯繫。北朝鮮軍隊在發起了最後一次對釜山防禦圈的攻擊未果後,全面潰敗。韓戰的局勢岌岌可危。
仁川登陸後,「聯合國軍」進展迅速,9月下旬,前鋒已進至「三八線」附近。10月1日,就在我國人民在歡度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個國慶節時,麥克阿瑟向朝鮮人民軍發出了勸降書,同時命令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至於「聯合國軍」,則仍然停在「三八線」以南地區待命。
美國人在猶豫什麼呢?
根據二戰時籤訂的《雅爾達協定》,「三八線」是美蘇雙方在東亞地區受降範圍的分界線。韓戰雖然是北朝鮮先發起的,但並沒有蘇聯人和中國人的直接參與,而「聯合國軍」卻是在聯合國授權下組建的軍隊,幫助在當時還未成為聯合國成員的南朝鮮作戰,屬於直接參與了南北朝鮮之間的內戰。
如果說,「聯合國軍」把北朝鮮軍隊趕到「三八線」以北還屬於維和行動,符合聯合國法理的話,那麼,一旦「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那性質就發生了變化,就由單純的維和行動變成了參與南北朝鮮之間的內戰了,這就違反了國際法理。
如果說,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還能被國際社會接受的話,那麼「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就意味著聯合國要幫助南朝鮮滅掉北朝鮮了,這個偏架拉的也過於明顯了。
而且,「聯合國軍」一旦越過「三八線」,朝鮮旁邊的中國會視而不見?暗中支持北朝鮮的蘇聯人會漠然置之?如果中國和蘇聯出手相助北朝鮮,那戰爭的規模根本無法控制,這符合美國的利益嗎?
早在仁川登陸之前,美國人就已經開始下毛毛雨。
1950年8月30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曾發表聲明:
只要別的國家軍隊不介入戰爭,就不會發生全面戰爭。關於是否突破『三八線』,將取決於聯合國。
9月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講話:
韓國人有獲得統一的權利,美國將同其他國家一道幫助韓國人享受這種權利;美國的軍事行動不會超出朝鮮半島,希望中國和蘇聯不要介入。
杜魯門的講話反映出了兩個信息:
一是,美國人要幫助南朝鮮統一朝鮮半島;
二是,行動被限制在朝鮮半島。
筆者認為,杜魯門的這番講話其實是一番試探,他是在試探中國和蘇聯在朝鮮問題上的底線。
9月11日,杜魯門籤署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1號文件,授權駐朝美軍在蘇聯和中國不出兵的前提下可以把地面作戰擴大到「 三八線」以北。
筆者認為,此時的美國仍然沒有喪失理智,仍然想把韓戰控制在有限範圍之內。但是隨著仁川登陸的成功,北朝鮮軍隊被分割為東西兩段,首尾不能相顧,已經處於總潰敗趨勢。如果此時「聯合國軍」地面部隊越過「三八線」,就會很快結束地面戰爭。在巨大的勝利面前,美國人終於衝昏了頭腦!
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麥克阿瑟發出第2801號命令,命令授權麥克阿瑟在「三八線」以北採取軍事行動,包括兩棲和空降或地面作戰。
29日,美國參聯會致電麥克阿瑟:
你在向『三八線』以北推進時,無論在戰術上還是在戰略上都不受限制。
但要注意的是,麥克阿瑟指揮的是「聯合國軍」,並不全部是美軍,也就是說,如果麥克阿瑟指揮軍隊越過三八線,就是把「聯合國軍」其他國家的軍隊裹挾了進去,屬於先斬後奏,美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給聯合國造成既成事實,迫使聯合國接受美國關於允許「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的計劃。
麥克阿瑟雖然驕狂,但並不是傻瓜。為了不授人以柄,「聯合國軍」的地面部隊並沒有越過「三八線」,南朝鮮軍隊成為了第一批越過「三八線」的軍隊。
1950年10月1日,在麥克阿瑟授意下,美國空軍和海軍的掩護南朝鮮軍在東海岸越過「三八線」,並向元山挺進。
中國方面
相對於美國人在意的利益,中國和中國人民更在意的是道義。
9月30日,周恩來總理髮布嚴正警告: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3日,周恩來總理接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通過他向當時還沒有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美國政府通知中國政府的立場,指出:
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出兵參戰。
面對我國的嚴正警告,美國置之不理;面對我國「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出兵參戰」的再次警告,美國視為政治訛詐,仍然一意孤行。
在美國人的眼中,一個剛成立的新中國哪裡有實力來與強大美國對抗呢?即使中國人能夠得到蘇聯人的支持,可那時候南朝鮮已經在自己支持下統一了朝鮮半島,自己再扶持南朝鮮加入聯合國,到那時,即使中國幹預,那也是師出無名,反而會引起聯合國各成員國的不滿。美國人的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
10月7日,就在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6天後,美國終於做通了英國的工作,通過了一項授權「聯合國軍」突破「三八線」,佔領北朝鮮的提案,美國終於為「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 找到了合法的依據。
同日,美軍越過「三八線」,大舉向北進攻,戰火已經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10月8日,毛澤東主席籤署了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10月19日,已經在中朝邊境整軍備戰多時的第十三兵團38、39、40軍和42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戰。
自1950年10月19日始,至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定》止,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韓戰中吃到了太多的苦頭,見識到了「輕步兵之王」的厲害。作為最積極的美國人,為此付出了30餘萬的傷亡。
在巨大的傷亡數字面前,美國人終於明白了,中國之前所說的「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出兵參戰」,並不是一個政治訛詐,而是中國人說話算數的一種體現。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我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中國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強。
彭德懷曾形容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意義: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十幾年後,美國在中南半島又挑起了一場戰爭,即越南戰爭。
當時越南以北緯17度線作為南越和北越的軍事停火線。就在越南戰爭升級的時候,毛澤東主席警告美國:
不要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後果自負,無非再來一次韓戰。
當年抗美援朝戰爭的威懾力和中國人說話算話的性格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時任美國總統的詹森下令:
沒有命令在中越邊界40公裡以內禁止轟炸行動,因為只要我們參與地面大規模作戰,那將會是美國再一次噩夢。
1950年,我們說過,你們不信,損兵折將30餘萬;今天,我們又說了,美國人信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