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國家的疫苗產能可以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要!」

2020-12-12 網易新聞

據印度亞洲新聞社9日報導,當天有60國駐印外交官在印度海得拉巴考察了印度新冠疫苗生產情況。然而,在多國使節力贊印度疫苗研發成果的聲音中,澳大利亞高級專員的誇獎卻讓印媒聽了覺得「格外悅耳」。

圖源:印度亞洲新聞社

印媒這篇報導中先是提到了丹麥駐印大使斯瓦內的評價,不知道印媒提出的問題是什麼,從報導看,這位大使一上來就給印度疫苗定了個很高的調:「印度(在疫苗研發上的工作)並非是為商業利益或者國家利益,而是在幫助全世界的人。」

「我對印度疫苗研發進展的先進程度,對你們獻身於抗擊疫情、專注地幫助全人類而感到非常欽佩。」這位大使說道。

然而,丹麥大使這番「立意宏大」的誇讚,跟澳大利亞駐印度高級專員(相當於駐印大使)巴裡·奧法瑞爾的評價相比,還是顯得遜色了不少。

與丹麥大使不同的是,奧法瑞爾對印度表揚的點更加具體:「儘管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生產疫苗,但只有一個國家的產能可以滿足每個國家的人民的需要,這個國家就是印度!」

當天,奧法瑞爾在其認證推特帳號上也發布了自己的參觀照片,並附上了自己對印度疫苗廠家的高度讚揚,不過卻並沒有把上面這段誇讚的原話貼上來。

圖源:奧法瑞爾個人認證推特

我們不知道這兩位大使是基於什麼依據做出這樣的評價,可就在4天前,印度哈裡亞納邦的內政部長阿尼爾•維吉新冠在注射過第一劑印度國產疫苗後,還是宣布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尷尬的是,這款疫苗的生產商,就是這兩位大使今天參觀的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

圖源:印度《今日商業》

顯然,被兩位大使「給予厚望」的印度疫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了評價疫苗的眼光似乎不太行外,這位澳大利亞駐印度高級專員奧法瑞爾,還曾毫無底線地拉攏印度來向中國叫板。

7月31日,奧法瑞爾曾就中印邊界衝突向印度外交部表示,澳方「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中印邊境實控線)現狀的嘗試,這樣只會導致局勢緊張、增加不穩定的風險。」澳大利亞媒體認為,奧法瑞爾此言是在暗示澳大利亞將打破自1960年代以來的中立原則,在中印邊界衝突一事上支持印度。

除了在涉華問題上企圖站隊外,奧法瑞爾的另一爭議舉動,則是在11月與印度右翼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領袖公開會面。資料顯示,該組織曾多次煽動包括抵制中國在內的排外運動,曾因製造騷亂被印度政府取締過3次。

不少媒體分析認為,奧法瑞爾與RSS領袖的會面是想靠迎合極端民族主義情緒,藉此拉攏RSS這個對抗中國的「盟友」。因此,他的這一舉措引發了印度及澳大利亞國內許多民眾的不滿,不少人質疑奧法瑞爾違反了外交工作的準則,強烈要求他辭去駐印高級專員一職。

圖源:奧法瑞爾個人認證推特

當然,不管奧法瑞爾在中印關係等問題上持有怎樣的政治立場,他都有誇獎印度疫苗的自由。只不過,筆者建議他一定要履行好作為外交官的職責,替澳大利亞多多採購他大力誇讚的印度疫苗,把支持落實到行動上。

此前報導:參加本國新冠疫苗試驗後,這位印度官員感染了……

作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第二多的國家,印度對疫苗的需求可謂非常迫切。

但是近日,印度的疫苗研發卻遭遇了一點風波。

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時報》網站報導,印度哈裡亞納邦的內政部長阿尼爾維吉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但他曾在大約兩周之前參加了印度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Bharat Biotech India)生產的「 Covaxin」新冠病毒疫苗試驗。

圖片來源:印媒報導截圖

報導稱,維吉在境外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我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目前我已經被送往醫院,所有與我有過密切接觸的人都將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印度官方回應:需要打兩針才能確認效果

維吉於11月20日接受了「 Covaxin」疫苗的第一劑注射。目前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正在印度開展廣泛的三期試驗,評估這款印度國產疫苗對印度不同人群的適用性。

現年67歲的維吉,接受疫苗注射不到兩周便在體內檢測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據介紹,維吉患有糖尿病,最近接受了大腿骨折的手術。印度衛生部門官員說,維吉受到了醫生們的密切照顧,他的健康狀況還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些試驗是雙盲的,尚不清楚維吉是接受了一定劑量的疫苗還是安慰劑。在雙盲試驗中,50%的參與者接種疫苗,50%的參與者服用安慰劑。

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拒絕就他參與的性質發表評論,但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的一位發言人就維吉檢測呈陽性發表評論時強調,維吉的感染不能歸咎於疫苗,因為即使他是接種疫苗的志願者之一,也只是兩劑疫苗中的第一劑,接種第二劑後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

據印度總理莫迪8月時表示,「印度全國都在等待本國製造的疫苗問世。三種候選疫苗現在處於不同的測試階段。一旦這些疫苗被批准,印度將進行大規模生產」。

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負責人說,過去印度生產的疫苗佔據了全球60%的市場份額。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快研製新冠肺炎疫苗。鑑於此,印度疫苗研發要分秒必爭,在符合科學、質量和道德規範的要求下,全力加快本土疫苗的研發。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帕塔·薩卡爾攝)

據印度報業託拉斯(PTI)報導,輝瑞印度(Pfizer India)12月4日就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向印度監管機構提交申請,是首家在印度尋求授權的藥企。其母公司已在英國和巴林獲得新冠疫苗使用授權。

PTI援引一位不具名官員的話報導稱,根據2019年《新藥和臨床試驗規定》(New Drugs and Clinical Trials Rules)的特殊規定,輝瑞印度尋求將新冠疫苗進口後無需在印度進行本地臨床試驗便可銷售和投放的許可 。

據海外網援引《今日印度》報導,印度總理莫迪在黨內會議上講話表示,一旦科學家批准使用新冠疫苗,印度將立即開始進行接種,屆時一線工作者、老年人、重病患者將得到優先接種。此外,一款用於新冠疫苗存儲和實時信息更新的應用軟體也正在開發中。

據報導,莫迪稱,預備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將在幾周後準備妥當,政府正在等待科學家們的最終肯定。他還指出,多款新冠疫苗正處於不同的試驗階段當中,它們將全部在印度生產,另外印度本土的3款新冠疫苗正處於研發階段,專家稱它們即將到來。目前,印度政府正在研究新冠疫苗的分發工作。

累計確診近千萬

印度經濟復甦步履艱難

據印度衛生部當地時間12月6日早8時(北京時間10時30分)發布的消息,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9644222例,其中死亡病例140182例,治癒出院病例9100792例,活躍病例403248例;24小時之內新增確診病例36011例,新增死亡病例482例,活躍病例減少了6441例。

據經濟日報,11月27日,印度中央統計局公布的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7月份—9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本財年第二季度印度經濟同比下滑7.5%,標誌著印度經濟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印度本財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下滑,同比萎縮23.9%。儘管負增長態勢已有所放緩,但下行風險尚存,印度國內經濟復甦仍步履艱難。

根據最新經濟數據,在本財年第二季度中,印度製造業、農業以及電力行業分別同比增長0.6%、3.4%和4.4%,服務業、採礦、建築以及貿易等行業則繼續下滑。製造業等多個行業呈現回暖跡象,讓印度經濟萎縮之勢在7月份至9月份得到了緩解。此前,印央行估計印度GDP將在第二季度下滑8.6%,路透社發布的分析報告也預測本季度印度經濟將萎縮8.8%,印度官方這次公布的增速好於上述預期。對此,印度國家銀行首席經濟顧問蘇米亞·坎蒂·高希表示,這表現出印度經濟的彈性。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

然而,對於印度經濟發展前景如何,各方仍持謹慎態度。印度財政部發文稱,儘管經濟復甦趨勢為人們帶來了樂觀情緒,但這也只能是謹慎的樂觀情緒。經濟能否持續復甦,還要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如何。法國興業銀行印度經濟學家昆瑙·昆杜表示,對印度經濟而言,最不利的時期雖然已經過去,但經濟仍未擺脫困境,經濟活動或將繼續受阻。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蘇布拉馬尼安也指出,GDP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意味著印度經濟已進入技術性衰退。第二季度印度經濟數據的確很鼓舞人心,但經濟前景究竟如何仍有待觀察。

從長期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必定是印度進一步提振經濟的關鍵。7月份至9月份,印度國內經濟出現回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印度政府自6月份起逐漸解除封鎖措施,各地餐館、商場和宗教場所陸續重新開放,經濟活動的恢復帶動了國內經濟增長。如今,印度累計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超過900萬,每日新增病例數一直居高不下,疫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印度經濟復甦必將延緩。

全球商業信息服務機構鄧白氏(D&B)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鑑於印度國內可能出現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疫苗供應的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下行風險仍然存在。儘管印度政府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經濟已加快復甦步伐,但不排除疫情發展使政府重新啟用部分封鎖措施,削弱經濟回暖勢頭,打擊國外投資者的信心。

印度男子確診新冠"死亡",被火化一周後返回家中…

▲資料圖

印度一名男子在新冠檢測呈陽性後入院治療,隨後被宣告死亡,在家屬將其火化數天並準備舉行葬禮時,家人被告知,他還活著……據印度當地媒體「timesnownews」報導,近日,印度一名75歲的男子班納吉,因檢測冠狀病毒呈陽性而入院治療,幾天後,醫院告知其家屬該男子已死亡並移交了遺體,家屬隨後將其火化。不料,一周後,當班納吉的葬禮準備在其家中舉行時,醫院打電話給其家人,並告知他還活著,之前送給他們的遺體是另一位患者。隨後,他們的家人去了醫院,並將班納吉帶回了家。當地官員表示,之所以發生這樣的烏龍事件,是因為身份被混淆了。之前被移交的遺體名為穆克吉,他與班納吉同日入院治療,隨後,院方混淆了兩人的醫療報告。在穆克吉死後,醫院根據新冠死者處置協議,在對遺體進行保護性覆蓋後移交給了班納吉的家人。因此,班納吉的家人未能意識到遺體不是他的,而將其火化。據報導,目前,當地已成立了一個由四人組成的委員會對該烏龍事件進行調查。

(原標題:「只有一個國家的疫苗產能可以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要!」)

(責任編輯:覃肄靈_NB17208)

相關焦點

  • 只有一個國家的產能可以滿足全球需要?澳高級專員跪舔,姿勢難看
    據印度媒體報導,近期60國駐印外交官查看了印度的疫苗生產情況。其中丹麥大使表示:「印度(在疫苗研發上的工作)並非是為商業利益或者國家利益,而是在幫助全世界的人」。而這還不是離譜的吹捧,澳大利亞高級專員的評價才叫真的「宏大」。
  • 澳大利亞官員讚嘆:只有一個國家能滿足全球疫苗需求,那就是印度
    在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的情況下,各國都在為疫苗的研發、生產、獲取而努力,印度作為全球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自然也不甘落後。產能僅12億劑,澳官員卻稱:只有印度能「承包」全球疫苗生產據觀察者12月10日援引印媒消息,當地時間12月9日,60多名外國使節參觀了位於印度海得拉巴的「巴拉特」和「生物E」生物技術公司,參觀過後,許多使節都對印度在疫苗生產上的工作給予了稱讚,其中,澳大利亞駐印高級專員奧法雷爾(O'Farrel
  • 印度疫苗將會「拯救」全世界?
    導讀:近日,有印度媒體報導稱,60個國家駐印外交官匯聚海得拉巴,考察了印度生產新冠疫苗的情況。隨後的採訪之中,各國外交官對印度疫苗大加讚賞,但在眾多聲音中,澳大利亞高級官員的讚賞更讓印度滿意。印度疫苗將會「幫助」全世界?印度媒體的本次報導先是提到了來自丹麥外交官的讚賞,稱印度在疫苗研發上的工作並非是為商業利益或者國家利益,而是在幫助全世界的人。同樣是稱印度在「拯救」全世界,但丹麥外交官的稱讚相比澳大利亞外交官巴裡·奧法瑞爾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新冠疫苗接種阻斷疫情蔓延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疫苗供應。就目前公布的我國新冠疫苗有效率來看,需要接種多少人才能形成免疫屏障?在新冠疫苗接種需求大幅增長的背後,企業當前的產能如何?對此,《證券日報》記者進行了多方採訪。分批進行新冠疫苗接種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正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焦點。
  • 中國疫苗又獲一國批准上市!西方國家卻壟斷最早的疫苗產能
    更致命一點的是,經濟較為貧困的國家可能負擔不起西方國家的疫苗。因為除了疫苗本身的價格外,存儲和運輸的成本也不可忽視。據悉,輝瑞疫苗必須在零下70攝氏度的溫度下運輸;而我國康希諾生物在2至8度的環境下則可長期保存。在此情況下,中國疫苗似乎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關鍵希望。
  • 新冠疫苗上市後多少人可第一時間接種?產能不足引關注
    蓋茨基金會高級項目官杜珩博士撰文指出,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專家測算,群體免疫需要70~90%人口取得對病毒的免疫,按全球75億人口計算,需要52.5~67.5億人獲得免疫,考慮到有時兩劑疫苗才會起到免疫作用,那麼全球大約需要至少100億劑新冠疫苗。按照2018年全球疫苗總產能35億劑來算,這個數量,是全球年疫苗產能的三倍。
  • 我國新冠疫苗產能明年至少達20億劑 國際大單湧向中國
    當天,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負責人毛俊鋒表示,到目前為止,3家疫苗企業已經圓滿完成了今年的新冠疫苗產能建設任務,同時也通過了多部門聯合組織的生物安全檢查,應該說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生產的各項條件,目前能夠滿足現階段重點人群的接種需求。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明年,僅5家正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企業的產能就將達到20億劑。
  • 國產第一支宮頸癌疫苗正式生產!9—14歲只需要接種兩針
    人民網記者剛剛獨家獲悉,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於2020年1月3日出具GMP檢查結果通知書,廈門萬泰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大腸桿菌)檢查結果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這意味著萬泰已經可以正式生產該疫苗。 根據萬泰透露,其已於今日下午開始正式生產,預計今年5月份可以正式鋪向市場,2020全年產能在800萬支左右。
  • 李奇霖:全世界都在印錢,只有中國在生產
    戰火把很多國家燒成一片廢墟,工業生產和農業種植停滯,有限的資源還得優先用於製造武器和軍需物資,存在著巨大的進口需求。當時放眼全球,主要大國裡只有美國本土沒有遭受炮火的轟炸,安全的生產環境和強大的生產能力,讓美國可以源源不斷地出口武器、糧食和工業品,並提高製造業的生產效率,滿足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
  • 全世界都對新冠疫苗翹首以盼,你知道疫苗在中國是怎麼普及的嗎?
    全球消滅天花證實委員會委員、北京生研所原所長章以浩在《全世界和中國根絕天花的歷史事實、基本經驗及啟迪》一文提到,1959年,我國「只有新疆、四川及雲南3個省級地域內發生病例。」這三個省份中,雲南面臨的天花威脅最大。因其與緬甸、寮國、越南三個國家接壤,國境線長達4061公裡。歷史上,邊民交往頻繁,相互通婚的現象十分常見,當時這些相鄰的國家尚未消滅天花,這就導致常有天花從境外傳入。
  •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富裕國家買走全球逾5成最被看好的新冠疫苗
    在疫苗產量還不足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時,富裕國家正憑藉著自己的支付能力,在疫苗搶購國際大戰中甩下貧窮國家。據國際疫苗監督機構「人民疫苗聯盟」(People『s Vaccine Alliance)數據,佔世界總人口14%的富裕國家已購得全球逾5成最被看好的新冠疫苗,而數十億低收入國家民眾在未來幾年內,都無望接種安全有效的疫苗。
  •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富裕國家買走全球逾5成最被看好的新冠疫苗,數...
    (觀察者網訊)新冠疫苗接種讓人們看到生活回歸常態的曙光,但這片曙光卻可能無法灑遍全球每一個角落。在疫苗產量還不足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時,富裕國家正憑藉著自己的支付能力,在疫苗搶購國際大戰中甩下貧窮國家。據國際疫苗監督機構「人民疫苗聯盟」(People's Vaccine Alliance)數據,佔世界總人口14%的富裕國家已購得全球逾5成最被看好的新冠疫苗,而數十億低收入國家民眾在未來幾年內,都無望接種安全有效的疫苗。
  • 海外新冠疫苗產量不及預期 原材料及產能成掣肘
    與此同時,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生產目標也落後於計劃,今年只能供應400萬劑,遠低於原定9月份達到3000萬劑的目標。原材料困難目前,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生產延緩的原因仍不得而知。而據輝瑞方面表示,其新冠疫苗發貨量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生產疫苗所需原材料的量比較大,因此公司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獲取這些原材料。
  • 西方國家85%的疫苗都被發達國家預訂 中國是很多國家的希望
    【西方85%的疫苗被發達國家預訂,美國才不在乎其他國家會死多少人,中國是很多國家的希望】新冠疫苗的理想狀態是讓所有需要的人「用得上,用得起」,但是理想和現實的距離一如既往的遙遠。首先是現在的新冠疫苗產量不足以照顧到所有需要者的需求,根據花旗集團的統計數據,西方國家85%的疫苗都被發達國家預訂了,發展中國家和更窮的國家靠邊站。
  • 新冠疫苗何時上市?疫苗保護時間有多久?所有人都需要打嗎?
    &nbsp&nbsp&nbsp&nbsp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中國生物的兩個新冠滅活疫苗首次登場,很多參觀者都和新冠疫苗實物近距離面對面。大家都非常關心,這款疫苗目前的效果如何?我們什麼時候能打上疫苗?打了疫苗什麼時間可以摘下口罩?新冠疫苗的保護時間有多久?對變異病毒有效嗎?孕婦能打嗎?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打?打疫苗對核酸檢測有影響嗎?
  • 美英俄開始接種疫苗,印度政客急了,質問莫迪:還要等到啥時候?
    ,但疫苗的研發給各個國家迎來了戰勝病毒的信心。美國作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目前也已經開啟了疫苗的接種工作,甚至還已經通過了兩款疫苗同時進行接種,這對美國民眾而言自然是一個好消息,可作為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印度似乎還沒有做出什麼舉動。這也導致了印度反對黨的不滿。
  • 外媒:又有一個國家宣布使用中國新冠疫苗
    中國日報網12月9日電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0年最後一個月,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和病毒賽跑,各國研製新冠肺炎疫苗進程也已進入衝刺階段。摩洛哥衛生部高級官員Abdelhakim Yahyan表示,首批疫苗將來自中國,摩洛哥也計劃在當地生產疫苗。該國衛生部官員表示,第一批疫苗接種注射可能將在數天內展開。文章稱,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已在幾個國家獲批緊急使用,該公司還在10多個國家進行疫苗的三期臨床試驗。阿斯利康的疫苗仍在英國和美國等國家進行試驗,尚未獲得批准。
  • 又有一個國家宣布使用中國新冠疫苗 外媒:中國將填補全球疫苗供應...
    時間已經來到了2020年最後一個月,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和病毒賽跑,各國研製新冠肺炎疫苗進程也已進入衝刺階段。據摩洛哥衛生部消息,早期結果已經證明中國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沒有嚴重的副作用報告。另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中國的兩家主要疫苗製造商——國藥集團下屬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似乎即將在未來幾周推出不需要昂貴冷鏈網絡的候選疫苗。
  • 110億劑新冠疫苗遭搶購,歐美瓜分掉四成,印度成「最能搶」國家
    要說這世界什麼東西成為搶手貨,我們會毫不猶豫地說:新冠疫苗。這也是世界首次出現這種現象,並且是全球性的,以前只聽說有些地區或國家為了搶購一些商品。目前出現這種現象,是性命攸關的事情,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蔓延了一年多時間,無數人被它奪出了生命,直到今天它依然狂虐世界人民。
  • 美國「疫苗霸權」把弱小國家逼上絕路
    魯哈尼:「伊朗人民應該清楚,無論我們想做什麼,進口藥品也好,進口醫療器械或疫苗也好,川普政府都給我們製造了太多的麻煩。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打個電話,發條信息,很快就能完成的交易,我們都得花上幾周或幾個月,全國齊心協力地把錢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就為了買藥。白宮那夥人的邪惡任期已經沒剩幾天了,卻依然充滿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