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冠疫苗產量不及預期 原材料及產能成掣肘

2020-12-18 企業觀察網

在2020年收尾之際,新冠疫苗迎來了最終的上市高光時刻。然而,好事總是多磨,在這個關鍵時候,海外多家公司的生產卻掉了鏈子。


本月初,輝瑞傳來消息,其新冠疫苗今年的發貨量僅能達到原先計劃的一半,由此前1億劑的目標降至5000萬劑。與此同時,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生產目標也落後於計劃,今年只能供應400萬劑,遠低於原定9月份達到3000萬劑的目標。


原材料困難


目前,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生產延緩的原因仍不得而知。


而據輝瑞方面表示,其新冠疫苗發貨量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生產疫苗所需原材料的量比較大,因此公司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獲取這些原材料。「擴大原材料供應鏈所花的時間要比預期得長。」公司發言人Amy Ros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Moderna公司執行長Stephane Bancel在此前摩根史坦利全球醫療保健大會上也對投資者表示,產能、設備、人員以及原材料四大要素是擴大新冠疫苗生產的關鍵。


談到原材料供應時,Stephane Bancel坦言稱,Moderna要完成2021年供應5億劑的目標,原材料不會是掣肘,但如果要達到10億劑的目標,那麼原材料供應的不確定性將會增加。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我們是否能及時得到所有的原料,以達到10億劑的產量。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越來越確定是否能得到,以及會得到多少。」Stephane Bancel在當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輝瑞和Moderna公司的新冠疫苗都是同一種技術路徑,是mRNA核酸疫苗。


「mRNA疫苗的原材料供應不太一樣,廠家就那麼幾家,所以其原材料供應會稍微薄弱一些,其他技術路線的疫苗會好一些。」國內一名新冠疫苗研發企業的專家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同時,據另一名疫苗專家推測,輝瑞供應不及的原材料或是脂類輔料。


不過,雖然有一時的捉襟見肘,輝瑞確信以上原材料供應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有信心在2021年底前提供13億劑疫苗。」Amy Rose表示。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國內疫苗廠家也曾對新冠疫苗的原材料供應產生過擔憂,認為由於新冠疫苗接種量巨大,因此上市後會對相關原材料的供應造成一定壓力。據了解,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所需原材料各有不同,其中較多種類的疫苗生產會用到培養基和填料。


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9日從業內公司獲悉,在原材料供應的問題上,目前國內幾家臨床進展較快的新冠疫苗企業均表示「還好」。


產能掣肘


事實上,相較於原料供應,目前業界更多的擔憂還是在產能之上。


「全球需要儘可能多的疫苗來結束這場疫情大流行。輝瑞、Moderna和阿斯利康沒有足夠的全球生產能力,所以並沒有競爭。」阿斯利康公司執行長Pascal Soriot在最近的一次媒體採訪中這樣表示。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專家測算,通常來說,人口的70%~90%取得對病毒的免疫時,也就達到了群體免疫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按照全球75億人口計算,新冠的群體免疫需要52.5-67.5億人獲得免疫;考慮到有時兩劑疫苗才會起到免疫作用,因此全球大約需要至少100億劑新冠疫苗。


據稱,2018年,全球總共生產了35億劑疫苗,也就是說,即便將已有所有的疫苗生產線都用於生產新冠疫苗,也無法滿足全球需求。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款有迅速提升產量能力的新冠疫苗會更具競爭力。當然,除此之外,一款優秀的疫苗還需滿足生產成本低、儲存和運輸條件低、生產穩定等種種其他要求。


目前,國內進入臨床試驗的國產新冠疫苗共涉及5大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DNA疫苗和mRNA核酸疫苗。


其中,進入臨床3期的有5款、涉3種技術路線,分別是國藥中生的兩款滅活疫苗(武漢所、北京所)、軍科院聯合康希諾(688185.SH;06185.HK)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滅活疫苗、中科院與智飛生物(300122.SZ)旗下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


「從量產速度來看,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最具優勢,該種技術路徑具有高效的生產機制,其次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及滅活疫苗。」前述疫苗業內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


重組蛋白疫苗的代表企業主要有三葉草生物、智飛生物和Novavax。據媒體報導,智飛龍科馬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生產線年產能可達到3億劑。對此,上述業內人士認為,這個產量並不大。


不過,也有人指出,由於對產能需求的預測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條件基礎之上,因此同樣也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轉自:財聯社)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全球新冠疫苗企業提產能 國產疫苗被多個國家訂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張敏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新冠疫苗在多國獲批上市,疫苗接種也提上日程。隨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人群逐漸增多。
  • 新冠疫苗上市後多少人可第一時間接種?產能不足引關注
    新冠疫苗上市後多少人能打上?許多業內人士指出了新冠疫苗將面臨產能嚴重不足問題。目前新冠疫苗產能遠低於預估需求量全球對新冠疫苗的需求量有多少?在7月2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透露,我國有13家企業開展了新冠疫苗產能建設。國藥集團中國生物8月5日披露,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已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生物安全聯合檢查,是目前全球首個也是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
  • 我國新冠疫苗產能明年至少達20億劑 國際大單湧向中國
    接種計劃將實施「兩步走」,第一步,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 國藥中生新冠疫苗明年產能可達10億劑/年
    在今天舉行的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專科聯盟2020年學術會議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藥中生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臨床三期試驗,近6萬人入組試驗,目前公布的試驗臨床保護率達86%。
  • 【最新】國內新冠疫苗,價格正式公布
    導 讀: 來源:賽柏藍器械 編輯:米克 國內新冠疫苗採購細節公布 1 新冠疫苗價格:200元
  • 科創板晚報|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上市 舜宇光學科技:11月...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中國新冠滅活疫苗阿聯獲批上市,數據顯示有效率達86%;舜宇光學科技:11月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4688.4萬件,同比下降21.3%;交控科技:預中標瀋陽地鐵四號線一期工程信號系統採購項目;科創板上市委:倍輕鬆、悅安新材12月16日首發上會;微泰醫療完成5.75
  • 復星全球合作mRNA新冠疫苗,海外三期臨床最終有效性高達95%
    復星全球合作mRNA新冠疫苗海外三期臨床最終有效性高達95%。 11月18日,輝瑞和BioNTech表示,臨床試驗的最終數據顯示,其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在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達95%[1][2],並且沒有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 藥明生物:期待全球新冠疫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上調目標價
    華菁證券12月9日發布對藥明生物的研報,摘要如下:  全球新冠疫苗項目取得積極進展,利好藥明生物,新冠疫苗項目有望成為公司收入新來源。我們認為藥明生物將從其新冠項目(截至1H20,佔全球新冠項目總數的2/3)中受益,獲得更多的綜合CRO和裡程碑費營收。
  • 印尼從中國獲得120萬劑新冠疫苗,黎明就在眼前?
    首先,基於新技術的疫苗研發速度較快,而新冠病毒變異較慢,病毒變異對疫苗效力影響可控;第二,新冠疫苗,特別是新技術疫苗,有效率高,顯著降低群體免疫門檻;第三,最新研究認為疫苗保護期或長達數年,減小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防疫壓力。高收入國家將在2021年夏天實現群體免疫,有望重回「正軌」。
  • 不平衡孕育新機遇,供給端優勢支撐出口韌性(下)
    今年的新冠疫情使得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衝擊以及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刺激對其國內居民需求修復的速度,全球供需的不平衡性特徵大概率會延續至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和海外產能徹底恢復前,中國在海外疫情蔓延擴散期間新增的市場份額、在供應鏈配套上形成的優勢以及區域貿易一體化戰略的推進,有望在供給端支撐中國2021年出口的韌性。
  • 新冠疫苗接種在即 輝瑞迎來高光時刻
    據BBC報導,除了英國之外,美國也可能在近期批准這款跨國研發疫苗上市。不過,輝瑞的疫苗產量將比預期少。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輝瑞將今年新冠肺炎疫苗產能目標減半至5000萬劑,低於先前的1億劑目標。雖然產量不及預期,但這款疫苗仍然為輝瑞帶來了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高光時刻。
  • 獲中國生物製藥5億美元投資,科興「輸血」新冠疫苗,內含戰略意義不少
    新華社資料圖科興控股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表示,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臨床研究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中國生物製藥的新增投資除了為克爾來福研製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外,還將推動克爾來福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擴大,持續保障高質量疫苗在全球更大範圍內的供應。
  • 李超:海外還有哪些商品價格將持續上行?
    需求走強疊加限產不及預期催動原油Q1上行,天然氣小幅上行供需缺口下增產力度不及預期以及全球經濟復甦共振將繼續在Q1提振原油價格,年內漲幅可能集中在Q1-Q2。但在OPEC與美國頁巖油的長期供給博弈下,預計價格高點不會持續超過美國頁巖油新鑽井的盈虧平衡價(50-55美元/桶)。
  • 我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奠基,一期產能為1.2億劑/年
    資料圖 圖文無關新華社昆明12月21日電(記者 嶽冉冉)12月21日,我國mRNA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車間在雲南省玉溪市高新區疫苗產業園奠基。項目預計8個月內建成投產,一期產能為1.2億劑/年。該mRNA新冠病毒疫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其核心原料和關鍵設備已實現國產化,於2020年6月19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目前即將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
  • 中國外交部雷霆發聲,對新冠疫苗作出鄭重表態,為世界服下定心丸
    隨著英國、南非相繼通告發現新冠病毒變異且其感染力激增之外,目前已經在10多個國家發現變異病毒。至此之際,疫苗無疑成為國際社會民眾的救星,但卻又陷入了典型的"疫苗民族主義"之中。 富裕國家上演典型的"疫苗民族主義" 根據澎湃新聞所報導,在英國、南非先後爆出已經發現變異的新冠病毒之後,但擔憂的擴散問題還是來臨了,目前已經有十多個國家相繼宣布發現變異病毒感染者,而美國也宣布了同樣的消息。近日美國衛生部宣布,已經在美國境內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並且數量不在少數。
  • 中國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落戶雲南!一期產能1.2億劑/年
    12月21日,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建設奠基儀式,在玉溪市高新區疫苗產業園舉行。該車間依託沃森生物已有的疫苗生產配套設施以及成熟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項目投資2.8億元,一期產能為1.2億劑/年,預計開工後8個月內建成投入運營。
  • 疫苗之後,經濟何時重回「正軌」?全球不同步的時間線
    調查數據顯示,各國民眾接種意願均較高,不會成為掣肘;但在其它方面,不同收入國家差異明顯,會形成造成不同步的接種時間線。► 2021年上半年海外疫苗的產量基本被高收入國家預訂。我們估算1季度海外疫苗產量約8億支,可以滿足高收入國家重點人群的接種需求,上半年累計產量約23億支,基本滿足高收入國家全部人群接種需求。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
    最近,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中國各地偶發零星的疫情,都加劇了人們對疫情的關注度。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人民都在翹首以盼疫苗的到來。截至發稿,全球78309035人得了新冠肺炎,新冠已經成為致死率第五的疫情。而預防性疫苗是撲滅重大突發性傳染疾病大規模流行的關鍵。
  • 彭文生:疫苗之後,經濟何時重回「正軌」?全球不同步的時間線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能否順利完成,取決於民眾的接種意願、疫苗的生產、分配、物流和注射等多個因素。調查數據顯示,各國民眾接種意願均較高,不會成為掣肘;但在其它方面,不同收入國家差異明顯,會形成不同步的接種時間線。 2021年上半年海外疫苗的產量基本被高收入國家預訂。
  • 中國新冠疫苗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查看詳情】  疫苗產能  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  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明年我們國家新冠疫苗年產能會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擴大,來切實保證我國以及全球其他國家對中國新冠疫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