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綜合運動會開幕式,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是點燃聖火。至於採取什麼方式點火,導演要費盡腦筋,挖空心思,力求做到有創意、有懸念。
2002年,我第一次採訪亞運會,當時是韓國釜山第十四屆亞運會。2010年,時隔8年之後,在自己的祖國採訪廣州亞運會,我倍感自豪,更欣喜的是,我竟然猜對了開幕式聖火點燃方式。
發布會上直言點爆竹
尷尬主持人不置可否
廣州亞運會於2010年11月11日開幕,在開幕前一天組委會舉行的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點火儀式成了中外老記們關注的焦點,可是無論記者如何刨根問底輪番提問,亞組委慶典和文化活動部部長何繼青的回答總是滴水不漏。
不過在記者的反覆追問下,何繼青不得不透露了確定點火儀式的原則,「可以說,非常中國化,充滿中國風情、中國元素,是廣大的老百姓都非常喜歡和熟悉的方式。」
這時我的腦海中突然閃出一個想法,按照中國傳統,喜慶事都要燃放爆竹,會不會採取這種方式點燃聖火?於是我馬上作出大膽預測,舉手要求提問問題。
我說:「何部長,我是濟南時報記者,如果讓中國老百姓都喜歡,我猜想是用點鞭炮的方式點燃聖火,請你回答是不是點爆竹?」我話音剛落,全場引來一陣大笑。
這時我發現何部長臉色很尷尬,對我的問題似乎不置可否,他沉吟了大約一分鐘之後,開始很難為情地回答我的問題。「這位記者朋友提出的問題很有意思,我們歡迎大家一起來猜謎,明晚大家就能看到最後的答案。」
發布會結束後,我與幾個朋友討論,認為極有可能是通過燃放爆竹的方式點火。
央視套導演沒成
導演女兒賣關子
央視要直播開幕式,為了提前搞清楚點火方式,11月9日中午,邀請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做客演播大廳,請他講述開幕式的一些創意設想。
儘管主持人幾次套話,讓陳維亞透露點火機密,但是陳維亞守口如瓶,他要把這個懸念留到開幕式最高潮的時候揭開。央視主持人別有用心,同時把陳維亞7歲的小女兒陳佳雨請到演播室,在主持人看來,孩子說實話,如果從陳維亞口中套不出來有價值的東西,說不定從孩子那裡得到意外收穫。這位可愛的小姑娘對央視主持人抖了個包袱,只扔下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別看我小,我是點聖火的。」央視主持人以為抓到了猛料,便開始猜測點火方式,其中還猜測可能在水下點火,等等。
點燃聖火果然就是「放爆竹」
11日晚上亞運會開幕現場,數萬人期待著聖火點燃,全場觀眾把目光聚集到火炬臺。
火炬臺的整個點燃過程堪稱經典,因為從火炬臺如同變戲法一般升起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會是一個創意十足的點火方式。原本的四個同心橋同時向中心靠攏,並慢慢豎起,不久前剛剛容納了代表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生命之水的聖水盆成了同心橋的連接點,同心橋則變成了聖水盆支架,廣州亞運會的火炬臺就此現場搭建成型。
聖火進入會場的方式也無比新奇。農民身份的中國龍舟隊隊長吳國衝首先高舉火炬從珠江跑進開幕式主會場。從水上跑?是的,就是在跑!在吳國衝的腳下,開幕式組織者特意搭建了一條隱藏在水下的跑道,這讓他演繹了一出只有武俠小說裡才有的「水上漂」好戲。
隨後,吳國衝將火炬傳遞給了奧運會體操冠軍陳一冰,陳一冰的下一棒則是中國足球名宿、籍貫廣東的容志行。桌球女王鄧亞萍則成為第四個火炬傳遞者。
看著鄧亞萍一步步跑近火炬臺,現場很多人屏住呼吸,以為會是她來點燃火炬。隨著追光燈的一路追逐,這個猜測旋即被否定,這時,廣東籍奧運跳水冠軍何衝正領著一男一女兩個兒童等在火炬臺的下面——懸念之一終於揭曉:點燃聖火的是何衝和兩位兒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個小姑娘不是別人,正是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的寶貝女兒陳佳雨!
點燃聖火的人選已經揭開面紗,那麼,最令人激動的點火方式又是什麼呢?頗有表演天分的何衝看著高高在上的火炬臺,做出了一副到處找點火口的樣子,而兩位聰明的小朋友則適時地抱出了一個碩大的爆竹,放在了火炬臺的正下方。隨後,三人小心翼翼地將這個大傢伙的引信點燃。
隨著引信的火苗越來越大,現場也響起了倒計時的讀秒聲,這個時候大家都明白了點火的最終方式。幾秒鐘後,一顆顆火彈沖天而起,聖火盆中的聖火就這麼被點燃,全場頓時歡聲雷動,這樣的點火方式不僅突出了濃烈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而且顯得創意十足。
點燃聖火果然就是依靠點鞭炮噴射的煙花點燃的,這時媒體看臺上的老記們紛紛向我表示祝賀,我的手機當天晚上就被打爆了,無數同行都在追問我是否在組委會裡安插了「內線」,更有甚者,有媒體已經專門寫稿稱我為「預言帝」:「都知道章魚保羅是南非世界盃上的預言帝,興步哥你可是廣州亞運會的預言帝了。」
各路媒體盛讚山東記者為預言帝
第二天,濟南時報對點火進行了詳盡報導,還在頭版導讀了「本報記者猜對了亞運會點火核心機密」;《重慶晨報》等報紙和一些網站,紛紛對我猜對點火進行了報導:《山東記者變身預言帝 完美預測爆竹點火;魯記堪比章魚哥,測出亞運會點火方式》。
我本來是一名採訪亞運會的記者,一不小心,成了開幕式第二天一些媒體報導的對象。
作者/資深體育記者王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