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什麼時候才能造出5nm的光刻機?真的有那麼難嗎?長見識了
光刻機現在已經是很多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高級"名詞,這個複雜的機器現在已經成為了美國惡意制裁中國晶片的武器。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集合全球的力量博採眾長製造而來的,手機如此、光刻機也是如此。那麼中國,如果要自己進行光刻機的研究要多少年才能達到5納米水平呢?看完算長見識了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光刻機究竟有多複雜。
現在世界上頂級的設備毋庸置疑就是ASML的5納米光刻機。這臺機器如果一一拆分開來的話可以裝進大約40個貨櫃之中,超過100000萬個零件的總數量在機器領域絕對算得上是龐然大物。而且這10萬個零件之中,精密儀器、頂級光源、超穩定軸承和計量器一個都不少。它們分別來自全球各個國家,包括日本、德國和美國。而其中,美國為光刻機提供的基礎零件其實也比較多,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如此硬氣的要求晶片代加工廠商禁止向華為輸出產品。
想要最直接、最有利的打破這個封殺很多人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們自己來製造。但是這又談何容易。
光刻機需要的各個零部件之中中國不能製造的就不在少數,想要打通這些供應商的供應首先就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畢竟這些供應商也要考慮向中國出售光刻機材料之後也許自己也會遭到來自美國的報復和打擊。如果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進行供應鏈的完善和技術的發展,現在中國的光刻機技術最先進的應該是28納米左右的水平。
28納米到5納米是一個巨大的鴻溝。
這個鴻溝不是光靠研究研究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在理論基礎上,咱們國家已經有相關的實驗室具備了2納米技術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向,但是批量生產是需要保證穩定、良品率和效率的。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
為了將5納米的光刻機順利的研究出來,僅僅是美國一個國家就投入了超過50個頂級科研團隊用了20多年的時間不間斷地進行研究。歐洲諸國、日韓雖然投入沒那麼大,但那是相對來說也算得上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但是我們國家的光刻機技術卻在190納米左右的程度停滯了二十年之久。20多年足夠改變很多情況了。
所以不誇張的話,現在中國想要自主生產出來一臺能夠穩定批量製造5納米製程晶片的光刻機,也許10年也許20年都是有可能的。畢竟現在這方面的技術處在被封鎖的階段、光源等核心部件中國也被禁運,所以一些靠自己和世界集大成所花費的時間必然會有巨大的差距。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