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彈要用大型轟炸機去投彈是不是彈很重?

2020-12-10 墨軍防務觀察

為什麼核彈頭要用戰略轟炸機或飛彈來投射,是因為彈頭的總質量確實很大,氫彈相對於原子彈而言總質量會更大一些。

核武器類別

圖為中國原子彈與氫彈展示圖

按照慣例,我們平時所說的原子彈屬於第一代核武器,氫彈是第二代核武器,分為氫鈾彈和氫彈兩種,中子彈就是第三代核武器了,是典型的戰術級核武器,相對於原子彈和氫彈而言核爆之後很潔淨,主要以高能中子輻射殺傷人或動物屬於小當量氫彈的一種。

圖為原子彈
圖為中子彈

當前,中美俄三個國家都在努力研發第四代核武器,其中被外界所知的一種四代核武叫——「金屬氮」,是中國科學家和專家的科研成果。

總而言之,核武器的代次越高體積和核輻射汙染就越小,但威力卻呈現幾何級的倍增。

核武器的質量

圖為由俄羅斯恢復的全尺寸「大伊萬」模

目前,已知總質量最大的核武器當屬前蘇聯的超級炸彈——「大伊萬」,原設計TNT當量大於1億噸,由於不知道核爆後果等諸多因素影響,最終減量到5000多萬噸,這個大傢伙長約800cm,彈徑210cm,重達26噸多,如果不減量則乘以2更可怕。

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這顆超級炸彈就是由戰略轟炸機在15000米的高空投射引爆的,為了讓飛行員安全撤離危險空域還專門給炸彈安裝了一個超級降落傘。

圖為洲際飛彈戰鬥部的熱核彈頭

前蘇聯搞出這麼大動靜,美國當然不能坐視不理,據非官方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在核競賽的巔峰時期確實製造出一顆當量大於1億噸的核彈,重量高達幾百噸因某種特殊原因未進行核爆試驗並列為絕密。同期,中國為了應對前蘇聯和美國多次核訛詐據說也造出了一顆超級大傢伙,是美國大傢伙的兩倍當量,總質量大於1000噸。

綜上所述,如此重的核彈也只能用轟炸機和飛彈來進行投射,因為確實很重。

圖為核爆能量示意圖

知識延展一

在上世紀60-80年代期間,美國和前蘇聯的軍事專家都對大當量的核彈威力做過多次極為精確的測算和模擬,核爆之後的後果如下:

一、當量大於5000萬噸的核彈如果在莫斯科上空區域引爆,造成後果是600千米內的所有城市建築等全被摧毀,貼近中心區域一片金屬碎片都不會被找到;

二、當量大於5000萬噸的核彈如果在美國華盛頓上空區域引爆,造成的後果是700公裡內的所有城市建築等全被摧毀殆盡;

三、當量在5000萬-1億的核彈如果在美國東西海岸區域引爆,美國人將面臨大於100米以上的海嘯侵襲。

知識延展二

圖為洲際彈道彈道示意圖

據網傳消息稱,中國已經擁有了「北星之光」新一代洲際彈道彈道,極限射程約24000千米,可攜帶20-24枚熱核彈頭,這些核彈頭的性能完全區別於中美俄現役的東風、白楊和民兵系列洲際飛彈。「北星之光」所攜帶的這些彈頭可實現多重打擊,第一重在預定高度(100-200米)空爆,第二重鑽地50-80米定爆,特製彈頭可以鑽地300米可突破全球絕大多數的核防禦工事,此外還有偽裝核彈頭等。

倘若消息和性能參數屬實那麼就太可怕了,假如中國的」北星之光「攻擊美國本土哪怕僅有一枚飛彈突破防空系統,半個美國都要遭受毀滅性打擊(約合20個人口密集城市),一次攻擊可能就可造成0.5-1億人死亡。

相關焦點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的的衝擊力足以毀滅一個城市,那麼當時投彈的美軍轟炸機是如何逃生的呢?蒂貝茨在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練習中,以40秒的時間去要求自己,在真正執行任務時,他不假思索就做出了正確的判斷與動作,飛機在43秒內離開了危險區域。 最後一點也是B-29轟炸機本身性能出類拔萃。它是當時美國航空技術的巔峰,是為運輸原子彈而專門經過改裝的數十架飛機之一,不同於二戰中其他的任何轟炸機。
  • 二戰最強轟炸機B29,投下第一顆核彈,被日本人視為「地獄火鳥」
    對比同為「空中堡壘的」B-17轟炸機,不僅體積更大,速度更快,載重量幾乎是B-17的兩倍。這源於B-29第一個使用加壓機艙這種新型技術,提升機體在高空適應性。而且採用全新設計的賴特R-3350系列十八缸氣冷星型發動機,為增強高空性能,突破常規配備有兩個通用電氣B-11渦輪增壓器,增壓器為電子系統自動調節。
  • 美軍F-35A戰鬥機投放新型核彈試驗
    美軍在提升飛彈威懾性方面 動作頻頻 近日首次公開F-35A戰鬥機 投放新型核彈試驗畫面 還在一架B-1B轟炸機 進行了「外部掛載武器」試驗
  • 美國F35投擲戰術核彈測試,一旦實戰部署將有多可怕
    四個子型的構型與技術數據基本相同,彈體長度約3米,直徑約340毫米,全彈質量700lb(英鎊)左右,只不過每個子型號的預設爆轟當量不一樣,大概是3kt(千噸)、15kt、60kt、170kt四個預設當量,供戰鬥轟炸機或者戰略轟炸機攜帶。
  • 二戰中,轟炸機有哪些投彈方式?如何準確命中目標?
    投彈需要掌握提前量因為水平轟炸機飛行高度高,距目標斜距遠,所以非常依賴轟炸瞄準具發現、鎖定目標和確定投彈時機。所以要計算投彈提前角,才能讓炸彈準確命中目標。需要飛機空速、地速、偏流角、風速、飛行高度、炸彈平均下落速度等很多參數。
  • 二戰廣島原子彈,只有43秒的時間,美軍投彈轟炸機怎麼逃生?
    由於它的波及範圍非常大,因此想要在不被波及的情況下順利投彈是非常困難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二戰末期美國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其從投放到爆炸僅僅只有43秒的時間,那麼美國當時負責執行投彈任務的美軍轟炸機又是如何逃生的呢?
  • 罕見美空軍現役裝備投彈畫面!B-1/2/52、F-15/16/22……誰更勝一籌?
    外翼段內部的大多數空間被油箱佔據,發動機艙之間的機身下方並列布置了兩個大型彈艙,每個彈艙可掛載波音研製的先進旋轉式掛架,可掛載8枚908千克級彈藥,也可安裝兩個炸彈掛架組件以掛載常規彈藥。經過航電與裝備性能提升後的B-2A可以攜帶AGM-154聯合距外武器和GBU-28型5,000磅雷射制導炸彈;此外,也可以攜帶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
  • F-35丟下了一枚核彈,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威脅度直逼B-2轟炸機
    為什麼這麼說,這裡面的重點並不是B61-12型戰術核彈。就算這款B61-12型戰術核彈的彈體中間,配置了一對轉向火箭提高了打擊精度,但現在許多國家的飛彈精準度都不差,並且中俄的核飛彈打擊精度也很不錯。所以讓F-35威脅度變大,而鹹魚翻身的,就是內部彈艙搭載B61-12型戰術核彈這一點。
  • 美軍王牌炸彈,重30000磅精度1.2米,B2戰略轟炸機才能掛倆
    不過核彈卻不同,其爆炸的過程中除了釋放化學能外,還將釋放強烈的光輻射和核輻射,核輻射的傷害是比化學能傷害更恐怖的存在,而且這種傷害是持續性的,因為放射性元素都有半衰期。當然核彈爆炸後還有一些其他的危害,鑑於核彈會產生核輻射的特性,扛過核彈第一波的攻擊的人們,只要避免直接暴露在核彈爆炸後的環境中,就能避免核輻射的傷害。
  • 美國B2轟炸機到底能裝多少彈藥,殺傷力跟傳說中的可以輕易摧毀一個...
    例如可以攜帶80枚500磅的mk82,或者16枚B-61核彈。圖上的彈藥全帶到天上去美國的19架B-2轟炸機全部出動都帶不完。 最大打擊力度下B-2可以攜帶16枚B83核彈起飛。 也就是這個東西,這是B-2可以攜帶的最大當量氫彈,當量120萬噸。
  • 美國在日本投完核彈以後能夠成功安全返回的原因是什麼?
    大家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十分巨大,從原子彈投放的那一刻開始,執行投放核彈任務的飛行員只有45秒鐘的逃離時間,如果飛行員有一絲一毫的失誤的話,那麼他們很難活著回來。對於美國當局來說,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這項特殊任務,不僅要考慮投放原子彈本身還要考慮飛行員的安全。美國空軍經過嚴密的計算和篩選,他們發現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在投放完原子彈後,全力逃脫是可以逃離原子彈爆炸範圍的,在當時,其他戰機的升空極限在九千米左右,然而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卻能夠達到1萬米以上。
  • 蒂貝茨僅用43秒贏得十字勳章:31000英尺精準投彈,155度極限轉彎
    每一個科學家都不知道;為什麼研究?科學家們也不知道;他們只知道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研究,而且要絕對保密。不過,他們不知道研究什麼,但是羅斯福與愛因斯坦卻比誰都要清楚,因為他們正在研究的內容確實很重要,也確實需要絕對保密,它叫原子彈。
  • 俄羅斯放核試驗影像,回顧曾經的大伊萬核彈
    美國在川普上臺之後改變了許多政策,在核戰略政策上,不僅要打造反導系統,還開始試圖擴充核武軍備,這讓人懷疑:美國想打核戰爭嗎?正當美俄繼續就核裁軍條約繼約問題的進行談判之時,俄羅斯對外公開放出了有關核試驗影像,回顧曾經的大伊萬核彈。
  • 攔截核彈是怎麼攔截的?如果在空中爆炸會有什麼影響?
    陸基指揮中心根據天基紅外預警衛星、海基X波段戰略預警雷達、陸基戰略預警雷達發回的信息判斷出是不是真的來襲彈道飛彈,並計算出來襲彈道飛彈飛行軌跡後。會指揮部署在美國阿拉斯加或者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反導攔截基地發射GBI反導攔截彈,攔截彈會根據指揮中心計算好的攔截軌跡朝著來襲彈道飛彈飛去,並且在接近目標的時候,攔截彈的彈頭是一個裝備有多向矢量推進的動能殺傷器,其會立即展開成一張金屬大網,用於攔截來襲飛彈(現階段技術還做到精準的去單憑彈頭撞擊攔截),這就是整個反導攔截過程。至於核彈被成功攔截後,來襲飛彈上面裝備的核彈頭會不會爆炸?
  • 時隔3個月,美軍F-35A投擲B-61核彈視頻解密,美媒:意義重大!
    F-35A戰機的彈倉內可以看到一枚具有紅色尾翼B61-12惰性核彈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發布消息說,超音速投彈測試是於2020年8月25日在託諾帕試驗場進行的。該靶場是一個秘密測試點,位於內華達試驗和訓練靶場的西北端。多年來,這裡一直被用於各種核武器試驗,以及其他敏感武器的研發和試驗與評估活動。
  • 來自死神的咆哮,自帶心理戰效果的「斯圖卡」轟炸機
    在戰爭中,盟軍的步兵有德軍的裝甲部隊去對付,德國空軍的主要目標就是地面部隊難以攻克的敵軍堡壘和坦克等大型的單個目標,所以德國對轟炸機的精準度有著很高的要求。而"斯圖卡"式轟炸機的出現完美的符合了德軍對精準轟炸的需求,"斯圖卡"俯衝式轟炸機的投彈精度十分優秀,炸彈的落點在預計範圍的五米以內,這在那個沒有精確制導的年代是十分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 詳解美國槍騎兵轟炸機,可與B2聯合作戰,是殲20重點攔截目標
    美軍當時認為,隨著防空飛彈系統的湧現和完善,像B-52這種慢吞吞的高空轟炸機已不再適應戰場需要,可是新一代具隱身性能的「先進技術轟炸機」(ATB)還僅僅開始理論研究,要產出實物還不知道要猴年馬月了。因此出於務實的考慮,決心開發具有低空滲透能力的遠超戰略轟炸機,即「先進有人駕駛戰略飛機」(AMSA)計劃,後被正式命名為B-1「槍騎兵」。
  • 在戰略轟炸機運用方面,中國應向美俄學什麼?
    今年9月19日,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司令謝爾蓋·科貝拉什中將就宣布,俄羅斯遠程航空兵的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用時25個小時飛行兩萬多公裡,其間進行了3次空中加油,刷新轟炸機最遠航程和不間斷飛行的世界紀錄,並且進入了美國阿拉斯加的防空識別區。此前的圖-160飛行紀錄是在2010年6月創下的,當時持續飛行24小時24分鐘。
  • 超強組合何日成軍:轟-20戰略轟炸機+運-20大型加油機
    在飛行過程中,俄空天軍的6架伊爾-78大型加油機為圖-160戰略轟炸機提供了3次空中加油。下面,東方老師要劃重點了。首先,戰略轟炸機航程的重要性。既然是戰略轟炸機,它必須要能夠跨洲際飛行,那麼航程方面,最好能超過100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