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轟炸機有哪些投彈方式?如何準確命中目標?

2020-12-16 和風漫談

轟炸機,是一支強大空軍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炸彈從天而降時,意味著整個戰場從二維拓展到三維,極大的改變了戰爭形態和進程。

隨著技術發展,轟炸機對地面目標也由以往的概略轟炸、俯衝轟炸、地毯式轟炸,發展到現在的精確制導、防區外打擊等形式。尤其是對敵方首腦和機關的「斬首行動」,更是指哪打哪、精上加精,既快速瓦解敵人意志,又減少了平民傷亡。

在轟炸機精確打擊目標過程中,先進瞄準系統絕對佔頭等功勞。

飛機剛走上戰場沒多久,飛行員就帶著手榴彈上天投彈了。雖然戰果寥寥,卻對敵方心理造成嚴重威懾——頭頂上方也不安全了。

二戰中,根據轟炸飛行方式不同,分成水平轟炸、俯衝轟炸、下滑轟炸等幾種方式。

一、水平轟炸。

指飛機在平飛狀態下瞄準地面目標投彈,是最常見的轟炸方式。

投彈需要掌握提前量

因為水平轟炸機飛行高度高,距目標斜距遠,所以非常依賴轟炸瞄準具發現、鎖定目標和確定投彈時機。

炸彈從飛機上落下可不是直上直上,而是一條拋物線。所以要計算投彈提前角,才能讓炸彈準確命中目標。需要飛機空速、地速、偏流角、風速、飛行高度、炸彈平均下落速度等很多參數。

空速、地速、風速與偏流角

早期轟炸機只有機械瞄準具和簡單光學瞄準具,轟炸精度很低,能不能命中靠投彈手個人經驗和感覺。

1911年,美國陸軍中尉萊利斯科特發明了一種機械瞄準具,是有史以來最早的轟炸瞄準具之一。它安裝在機身側面,投彈手通過調節手柄輸入飛機空速和高度等參數。

測試中,斯科特在120多米高度將2枚炸彈投到距目標3米左右的圓圈內,技術真不賴~~

機身側面的瞄準具,箭頭處是手柄

後來,戰爭需求促使各國加快研製各種新型光學瞄準具,使轟炸精度大大提高。二戰後期,人們研製出使用陀螺儀和半自動計算技術的協調式、向量式光學瞄準具。

協調式瞄準具準確性高,但瞄準時間長;向量式瞄準具反應迅速,但準確性略差。

二戰中有很多出色的水平光學轟炸瞄準具,如英國的CSBS航向設置轟炸瞄準具、德國的 Lotfe7 B/D、美國的諾頓、斯佩裡T-1轟炸瞄準具等。

諾頓光學轟炸瞄準具

其中「諾頓」瞄準具使用範圍很廣,也最出名,在對德、對日轟炸中均取得重大戰果。

諾頓瞄準具由瑞士人卡爾·諾頓發明,儀器包括三部分:穩定器、瞄準鏡和機械計算機。

穩定器內有精密陀螺儀,使瞄準平臺保持水平不隨飛機姿態改變,保證觀測線穩定。投彈手瞄準目標後,手動輸入飛機高度、空速等參數,然後機械計算機綜合各參數,計算出飛機航路和投彈提前角。

飛行員打自動駕駛儀,諾頓瞄準具與自動駕駛儀相交聯,就能自動控制飛機平穩飛行。到達投彈點,瞄準具就開啟艙門自動投彈,避免了人為誤差,使精度大大提高。

瞄準鏡視野

美軍號稱諾頓瞄準具能從7000米高空,將炸彈投到距目標30米的圓圈內。據說1943年一次飛行表演中,諾頓瞄準具將一個木製炸彈投到一個泡菜桶中。從此新聞媒體大肆宣揚,但真實性無從證明。

當然,諾頓瞄準具也有不足。一是受天氣影響很大,多雲或雲層很厚時無法使用。1943年「孟菲斯美女」號B-17轟炸機轟炸德國不萊梅,因城市上空雲層太厚無法瞄準,在高射炮密集彈幕中轉了5分鐘,才找到雲層間隙投彈。

二是高空表現依然有欠缺,不如低空低速時優秀。

投彈手/導航員位置,和諾頓瞄準具

英國工程師——哈利·溫佩瑞斯研製的CSBS航向設定轟炸瞄準具也很出色。是第一個能正確計算風對炸彈影響的實用瞄準系統,設計理念被各國廣泛採用。

英國CSBS轟炸瞄準具

德國也有優秀轟炸瞄準具,甚至還獲得了諾頓瞄準具光學部分圖紙。但德國缺少重型轟炸機,自動駕駛儀也不行,所以瞄準具戰果乏善可陳。

二、俯衝轟炸。

也是二戰中著名轟炸方式之一,為此還誕生了一批專門的俯衝轟炸機,如德國JU-87「斯圖卡」、美國SBD「無畏」、日本「彗星」式俯衝轟炸機等等。

俯衝轟炸時,飛機沿陡峭角度向下俯衝,與地面夾角一般超過45度,甚至接近垂直。飛到目標很近的地方時投彈,同時快速拉起。

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坦克

因投彈高度很低,所以命中率比水平轟炸高得多,也不需要複雜瞄準系統。適合轟炸點狀目標和活動目標,在二戰中大量使用。

但俯衝轟炸對飛機性能要求很高,因為俯衝過程中飛機受力很大,所以機體結構要加強,氣動設計也有不同,還需要俯衝減速板,導致飛機速度和性能有所下降。

SBD俯衝轟炸機,箭頭處是俯衝減速板

另外,飛機投彈後高度很低、速度很慢,容易被地面防空炮火擊落。

三、下滑轟炸。

通常戰鬥轟炸機、攻擊機,或戰鬥機臨時對地轟炸時使用。飛機沿小角度下滑角進入,接近目標時改平飛投彈,然後快速拉起。蘇聯「伊爾-2」攻擊機就經常這樣對地轟炸。

下滑轟炸

這種轟炸方式精度不高,炸彈動能也不大,但對飛機強度要求不高,節省燃料,適合對面狀目標轟炸。

各種轟炸方式和光學瞄準具都在二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隨著技術提升,40年代中期,德國率先研製出能在夜間和複雜氣象條件下使用的雷達轟炸瞄準具

美英等國也不甘落後,1942年英國研製出H2S轟炸雷達,裝備在蘭開斯特、哈利法克斯轟炸機上。1943年,美國在H2S基礎上研製出H2X導航/轟炸雷達,性能大幅提高。

從此光學瞄準具與雷達逐漸結合到一起,形成早期的機載火力控制系統。

機腹下轟炸雷達

依靠轟炸雷達,轟炸機在夜間或厚厚雲層中,也能獲得與晴朗白天時一樣的轟炸精度。雲層還能保護轟炸機,躲避敵方戰鬥機攔截和高射炮火威脅。

如今,光電瞄準系統(EOTS)正日益取代傳統光學瞄準系統,成為新一代全天候、精確轟炸系統。

它將光學、紅外、電視、雷射等多種探測方式集合在一起,能高精密搜索、定位和跟蹤,還兼具戰場態勢感知、飛彈來襲告警、輔助導航等功能。

B-52轟炸機帶狙擊手瞄準吊艙

如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AAQ-33「狙擊手」光電瞄準吊艙,使用先進傳感器、處理器和標準接口。能裝備到F-15E、F-16、B-1、B-52等多種飛機,為雷射制導炸彈、空地飛彈指引目標。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美國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機頭下方裝備AAQ-40光電瞄準系統

F-35機頭下方的光電瞄準系統

其表面由7塊鍍膜人工藍寶石玻璃組成,內裝紅外、雷射、電視等多種探測裝備,具備雷射瞄準、雷射光斑跟蹤、空空/空地前視紅外監視、數字變焦、廣視角紅外搜索/跟蹤等功能,還能為GPS制導炸彈生成地理坐標。

總之,人類不斷發展新技術,使轟炸精度越來越高。不論萬米高空、陰雲密布,還是漆黑深夜,轟炸機藉助各種先進瞄準設備和精確制導武器,總能將炸彈準確扔到敵人頭上。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二戰廣島原子彈,只有43秒的時間,美軍投彈轟炸機怎麼逃生?
    二戰中的日本是非常瘋狂的,他們甚至能夠讓實力強大的美軍都感到頭疼。為了儘快結束二戰,美國直接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才使得日本在最快的時間內宣布投降,二戰至此順利落下帷幕。原子彈是一種最基礎的核武器,我們現在再看原子彈或許覺得沒有什麼,但是在二戰時期,原子彈卻可以說是最為恐怖的存在。
  • 如何截殺如同空中堡壘般的美國轟炸機?看二戰日本空-空轟炸戰術
    首先在攻擊轟炸機戰術上做出改變如果以傳統的方式從重型轟炸機後半球發動攻擊,飛行員會有充足的時間接敵、瞄準、開火,但是美國人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在重型轟炸機的後半球安裝了猛烈的火力,因此再從轟炸機尾部攻擊變得危險重重。
  • 二戰魚雷戰術:沒有制導的時代,勇氣、決斷和訓練才是制勝關鍵
    二戰時的魚雷和魚雷最初被發明出來的時候,除了擊發率高一點,射程稍遠一些,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了不起是能讓航跡走的直一點,所以沒有誰敢說魚雷能夠準確命中目標。這時候的魚雷一般都是在水線或者水線以下一點的深度航行,靠直接撞擊觸發位於魚雷頭部的引信。正因如此,魚雷的航跡是肉眼可觀測到的,所以軍艦採用緊急規避往往可以甩掉。
  • 萬米高空的鷹眼,從天而降的炸彈——二戰功臣:諾頓轟炸瞄準具
    二戰時空中轟炸達到巔峰,成千上萬架盟軍轟炸機晝夜不停的轟炸德國和日本,摧毀了大量軍事目標和後勤工廠,為打敗法西斯做出重大貢獻。當時的轟炸有水平轟炸、俯衝轟炸、下滑轟炸、超低空轟炸等幾種方式。俯衝轟炸飛機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急速下降,將炸彈扔到敵人頭頂上再拉起走人。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彈到爆炸僅用43秒,美軍轟炸機怎麼逃生?
    原子彈作為最廣為人知的核武器,在人類歷史上僅有兩次被運用於實戰,分別是二戰中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的"小男孩"與"胖子"。 的的衝擊力足以毀滅一個城市,那麼當時投彈的美軍轟炸機是如何逃生的呢?
  • 紅色空軍的重錘,蘇聯二戰中的遠程主力雙發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
    以上轟炸機基本上都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反觀蘇聯在二戰期間出現的轟炸機,與美國、英國相比到是處於落後階段,但是蘇聯也有能拿得出手的轟炸機,其中一款就是伊爾-4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可是在二戰期間表現非常的好,經常用於打擊納粹德國境內戰略目標。今天咱們就仔細的來來聊一聊伊爾-4轟炸機。
  • 第三帝國的重錘,二戰中的德國轟炸機和攻擊機
    該機為1934年試飛的老機,至二戰爆發時性能已落後。波蘭戰役後其常規型號即退出一線部隊,但使用球型增壓倉的Ju 86P高空型尚服役了相當長時間,此型號機頭外觀與常規型區別較大。容克斯Ju 87斯圖卡,該機以近乎垂直的俯衝轟炸能力和極高的命中精度聞名。斯圖卡在戰爭初期配合裝甲部隊作戰,取得了很大成功,一度成為德國閃電戰的象徵。為增加恐怖氣氛,該機特意安裝了風笛以加強俯衝時的嘯叫。
  • 二戰時期各國著名轟炸機賞析
    B-17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屬機身的4發轟炸機,採用下單翼常規氣動布局,恆速螺旋槳發動機,載彈量2噸,航程2980千米,速度每小時322至402千米,該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軍的主要戰略轟炸機,到1945年4月各型B-17轟炸機共生產了12731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型B-17轟炸機的投彈量佔美軍全部投彈總數的40%,高達64萬噸。
  • 呼嘯的惡魔,二戰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轟炸機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強、最具有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該空軍在二戰期間是非常注重戰術空軍的。其空軍當中的轟炸機、攻擊機主要是配合著陸地部隊作戰,摧毀敵方重要交通樞紐、交通線及後勤設施、軍事基地等。德國戰術空軍在二戰前期更是給世界上個一課,快速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
  • 廣島原子彈爆炸,只有43秒的時間,投彈美國轟炸機如何逃生?
    不得不說二戰時期的日本是真的非常瘋狂,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美國直接使用了兩顆原子彈,說不定二戰還要繼續僵持下去。雖然照當時的情況來看日本最後一定會失敗,但是其中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大的。美國最開始的時候其實也並沒有想著要使用原子彈,但是奈何日軍的反抗實在是太頑強了。
  • 二戰中德國著名轟炸機,呼嘯而至的死亡,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著名的轟炸機,但很少有一種轟炸機能從戰爭開始一直用到戰爭結束。而由德國容克斯飛機公司製造的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是其中少有的精品,從戰爭開始前直至戰爭結束,JU87俯衝轟炸機都在德國空軍中服役。可以說長久以來,它一直擔任著德國空軍對地攻擊的主力,是德國空軍對地支援的主力。
  • 二戰廣島原子彈,從投放到爆炸只有43秒,投彈美軍飛機如何逃生?
    不過美國轟炸機在向日本廣島扔原子彈的時候,從投放到爆炸的期間,僅僅只有43秒的時間,美軍轟炸機到底是如何逃生的呢?上個世紀二戰期間,美國和德國幾乎是同時開啟了關於原子彈的研究,但是德國由於數據計算錯誤,並沒有成功研發出原子彈,美國也是在經歷多次失敗之後才最終研發成功的。
  • 如何評價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電影《決戰中途島》
    咱不說B-29這種配備轟炸瞄準具的專業轟炸機,單說可以掛載炸彈的單引擎戰鬥機(比如零式戰機就可以掛炸彈),如何瞄準目標?因為飛機高速飛行時,投擲炸彈會由於具有慣性,在下落過程中難以命中目標。所以有一種專門的投擲機動,就是下滑轟炸的方式,建立一條角度較小的俯衝航線,機頭對準目標朝下俯衝,目標套入瞄準具,可以提高精度。
  • 二戰中,魚雷機和轟炸機哪個對航空母艦的威脅更大?
    要論魚雷機和轟炸機哪個對航空母艦威脅更大?當然是魚雷機對航母的威脅更大,魚雷對艦船的殺傷力要比航彈大的多,這是魚雷的攻擊方式決定的,魚雷主要攻擊戰艦的水下部分,一旦命中,就會在戰艦水線附近撕開一個巨大的裂口,雖然一部分主力艦都外掛有防雷帶,但是不能免疫魚雷帶來的傷害。
  • 末日多面手,噴氣式轟炸機的鼻祖,二戰中德國Ar-234轟炸機發展史
    在二戰時期,交戰國也研製了出了很多的轟炸機,比如蘇聯研製的圖-2轟炸機、SB-2轟炸機,英國的DH-98「蚊子」轟炸機、「蘭開斯特」轟炸機,美國的B-17「空中堡壘」轟炸機、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等。在這些轟炸機當中,可能要數美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最有名氣了,畢竟是在二戰時期唯一一款能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
  • 二戰時期!美國「無畏」式轟炸機有多強?日本戰敗的關鍵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日雙方軍力對比差距並不大的前提下,美國海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大捷,除了掌握情報信息先機之外,美軍「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參戰,徹底改變了戰局。據資料記載,在首波魚雷機攻擊失敗後,美國海軍三艘航母派出了數十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一舉突破日本聯合艦隊的防空火力網,對幾艘日本航母造成重創。中途島海戰中,「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一戰成名,這一經典戰例也被譽為改變世界的五分鐘。
  • 最成功的傑作,二戰中美國產量最大的重型轟炸機,B-24「解放者」
    美國的B-29戰略轟炸機在二戰期間,美國當時可是出現了一大批先進的轟炸機,更是在二戰的戰場當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有B-29戰略轟炸機、B-17轟炸機、B-24轟炸機等。B-24轟炸機加入歐洲戰場當中,可是對德國的重要城市以及軍工業目標,比如潛艇製造工廠、飛機製造廠、石油提煉廠等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後來裝備10挺機槍以及先進雷達的B-24D轟炸機在歐洲可是讓德國非常的頭疼,德國的潛艇都沒發揮出很大的戰力。
  • 來自美國的「純方位角」制導炸彈 投下40枚竟無一命中目標
    美國的「純方位角」美國AZON VB-1制導炸彈美國對於制導炸彈的研製工作,最早開始於20世紀40年代初,當時的想法是,研製一種可以由轟炸機進行投放的航空炸彈,這種武器與普通航空炸彈最大的區別在於,在其自由落體過程中,允許投彈手進行控制,以修正其出現的誤差。
  • 目標美利堅!二戰中德國納粹的「六發怪物」,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
    眾所周知,德國二戰空軍定位是戰術性空軍,其主要是轟炸機配合陸地作戰,負責炸毀敵方機場、兵員集結地等。因此,德國二戰期間的轟炸機一般都是中型轟炸機,比如Ju-88、He-111和Do-17等轟炸機。而德國在二戰期間由於自身定位戰術性空軍,沒有大規模的建造重型轟炸機,更不用提遠程戰略轟炸機了。
  • 美軍「寶石路」雷射制導炸彈,如何做到精確打擊?
    精確打擊,是現代空戰中的時髦用語,指的是一架或者數架戰術飛機,在滲透敵方戰線之後,投下一枚或者幾枚炸彈,準確摧毀敵方某些重要戰術戰略節點的打擊作戰方式。精確打擊作戰以其高效、靈活、精準和附帶損失小等特點,一經出現就受到了各國軍方的重視和歡迎。不過要說精確打擊,還得追溯到二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