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美利堅!二戰中德國納粹的「六發怪物」,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

2020-12-15 嗷狼記

眾所周知,德國二戰空軍定位是戰術性空軍,其主要是轟炸機配合陸地作戰,負責炸毀敵方機場、兵員集結地等。因此,德國二戰期間的轟炸機一般都是中型轟炸機,比如Ju-88、He-111和Do-17等轟炸機。而德國在二戰期間由於自身定位戰術性空軍,沒有大規模的建造重型轟炸機,更不用提遠程戰略轟炸機了。因此,德國卻沒有能夠深入敵方腹地執行戰略轟炸機,這也成為了德國空軍致命的缺陷。雖然說德國沒有打造一支戰略空軍,但是納粹德國卻在二戰期間也研製了戰略轟炸機,曾經以轟炸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為目標,打造出了幾款轟炸機,雖然該項目到最後被廢除。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轟炸美利堅合眾國轟炸機當中的——容克斯Ju-390遠程轟炸機。

Ju-390遠程轟炸機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德國更是憑藉著雙發中型轟炸機快速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德國意識到美國將會介入歐洲戰場,為了能夠執行對美利堅合眾國的轟炸,在1940年,德國納粹空軍啟動了「美利堅轟炸機」項目,向外界招標遠程戰略轟炸機。其實「美利堅轟炸機」項目最早被稱為「烏拉爾轟炸機」項目,烏拉爾是蘇聯境內的軍工業集結地,德國成立「烏拉爾轟炸機」項目當時就已經有對蘇聯動手的念頭了。後來,由於支持該項目的初期空軍負責人瓦爾特·韋佛死於飛機失事,「烏拉爾轟炸機」項目就夭折了。當美國、英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對德國展開轟炸的時候,德國才意識到遠程轟炸機的重要性。為了讓美國的紐約陷入火海,德國元首希特勒才開始決定成立「美利堅轟炸機」項目。

德國航空部啟動「美利堅轟炸機」項目之後,並且對其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根據地理位置來看,美國與歐洲中間隔著一個大西洋,其最短的航程在5000公裡以上,在當時德國空軍當中的轟炸機沒有能夠達到這個航程的,後來由於葡萄牙政府向希特勒表示善意,希特勒認為可以以葡萄牙的亞速爾群島為基地,用遠程轟炸機對美國的紐約等重要城市發動攻擊。後來,納粹高層經過仔細的探討之後,為「美利堅轟炸機」項目制定了一些指標。

Me-264轟炸機

在二戰前期,德國取得了在歐洲取得了非常大的戰績,而納粹高層認為歐洲戰爭即將結束,就開始把目標方向放在了非洲中部、以及美國,在當時的局勢至少是站在德國法西斯這邊的。從上面可以看出,德國為其制定的指標最重要的就是航程。德國航空部為「美利堅轟炸機」項目制定的指標為:航程需要能夠達到12000公裡,最大航程為20000公裡,這個航程指標完全是針對美國去的。其次就是載彈量,「美利堅轟炸機」項目需要達到5噸左右的載彈量。這個指標發布之後,立即就有幾個公司參與競爭,提出自己的方案供德國航空部進行測試。

據悉,參與競爭的公司有福克-伍爾夫公司、梅塞施密特公司、以及容克斯公司。福克-伍爾夫公司提出的方案則是在FW-300運輸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也就是Ta-400方案,梅塞施密特公司則是P-1061項目(Me-264方案),容克斯公司則是JU-290的放大版,JU-390型方案。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方案是自己出資,但是由於該公司主攻方向是戰鬥機,比較缺乏大型遠程轟炸機的經驗。而容克斯公司本身就是以研製大型運輸機、偵察機、轟炸機出身。到最後,在競爭當中,容克斯公司的JU-390成功贏得了德國空軍部的青睞,讓其量產。

Ju-390轟炸機三視圖

由於容克斯公司在研製大型飛機上有著經驗與技術,收到航空部招標的「美利堅轟炸機」項目之後,容克斯公司立即就開始在Ju-290型上開發,容克斯公司並沒有為梅塞施密特公司那麼傻,而是以簡單省事的方式研製出來,免得德國航空部又突然變卦。其實在之前研製大型轟炸機方面,容克斯公司就已經吃過虧。因此,容克斯公司在JU-290上進行改進,放大了機身,很快就研製出了JU-390,與梅塞施密特公司自主掏錢研製的Me-264方案要快了不少。

據悉,容克斯的JU-390型則是在JU-290上加長機身,加長機翼,以此能夠讓該機支持遠航能力,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在Ju-290的基礎上每側機翼中再插入一臺發動機,一共使用6臺發動機,動力裝備使用的是BMW 801E徑向活塞發動機,每臺發動機的功率達到了1700馬力,每臺發動機來驅動一臺3葉螺旋槳。該機擁有一個很大的彈艙,能夠攜帶5噸重的炸彈,設計人員還為該機加裝了三門13毫米的MG 131機槍,以及20毫米MG 151大炮。該機的機組由十個人員組成,其中有駕駛員、領航員、炮手、投彈員等。

Ju-390遠程轟炸機

Ju-390轟炸機與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4轟炸機比較類似,同樣採用了雙垂尾設計,修長的機身,最不同的地方就是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動力裝置使用了6臺發動機的布局,而Me-264轟炸機使用了4臺發動機。在性能方面上看,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為505千米,而Me-264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為550千米左右,Me-264轟炸機要比Ju-390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要快一些。除此之外,Ju-390轟炸機的最大航程在9700千米左右,而Me-264轟炸機最大航程達到了15000千米。

Me-264轟炸機的性能要比由於容克斯的Ju-390型都要好,而Ju-390轟炸機卻贏得了訂單,是因為德國空軍看中Ju-390型利用了Ju-290的部件以及技術,能夠節省了時間以及生產設備。德國航空部立即賦予了容克斯兩架原型機的訂單。據悉,首架原型機在1943年10月20日進行了首次試飛,在後來測試當中,Ju-390每小時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505千米,可以攜帶5噸左右的彈藥飛行9700千米,升限為6000米。德國航空部對其飛行測試是非常的滿意。容克斯公司又推出了2號原型機,主要是對其機翼、機身進行了稍微的加長,還多加裝了幾挺機槍、機炮等。

Ju-390原型機試飛

兩架原型機測試的結構讓德國航空部非常的滿意,在1944年與容克斯公司籤訂了26架訂單。Ju-390測試的結果不僅讓德國航空部滿意,日本軍部對其也是非常的滿意。其實日本早就有跨太平洋轟炸美國西海岸的想法,但是日本航空工業無法建造出來遠程重型轟炸機,因此,日本對美國遠洋轟炸的想法只是紙上談兵而已。但是隨著德國Ju-390的出現,日本就從容克斯公司引進了Ju-390,隨著歐戰的結束,日本引進該項目到最後也成為了泡影。

雖然德國空軍也向容克斯也下達了訂單,當時由於德國已經失去制空權,被迫轉為防空,命令各大飛機製造商大力生產戰鬥機,這意味著任何和所有不必要的資源都將集中在戰鬥機項目上,因此這Ju-390轟炸機僅生產了兩架原型機。到最後Ju-390轟炸機沒有量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希特勒不重視戰略空軍有關。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定位是戰術性,研製的基本上都是雙發中型轟炸機,戰略轟炸機得不到重視,因此Ju-390轟炸機不可能大規模的投產。

Ju-290轟炸機

第二點與當時的局勢有關,在二戰後期德國本土不斷地遭受到美國、英國戰略轟炸機的轟炸,德國納粹高層為了攔截這些轟炸機,全力讓飛機製造商生產戰鬥機,終止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項目。在當時德國的局勢已經非常的艱難,如果再生產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只會加速德國的衰亡,在當時德國的工業資源已經無力維持,因此Ju-390轟炸機沒有量產。

一直到德國戰敗之後,「轟炸美利堅」項目也沒能實現,沒有一架德國轟炸機能夠在美國上空投放下炸彈。但是,德國的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卻飛到了紐約上空。在1944年,德國的一架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從法國波爾多附近的機場起飛橫跨大西洋並直達了美國東海岸,最近時僅距離紐約20公裡,在紐約附近上空盤旋一段時間後,也沒讓美國防空軍發現,最後安全返航。由於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沒有飛到紐約的證據,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飛到紐約也成為了了傳說。

Ju-390轟炸機

縱觀德國納粹的Ju-390轟炸機,該轟炸機的確是一款性能優異的轟炸機,只不過卻生在德國納粹空軍當中,如果生在美國空軍當中,美國肯定會讓這款性能優異的轟炸機給研製出來,可它卻偏偏生在德國空軍當中。根據當時德國高層的決定,Ju-390轟炸機註定不會轉正。最後,這款承擔起轟炸美利堅任務的"六發怪物"永遠停留在原型機階段。總體來說,雖然德國納粹的「美利堅轟炸機」Ju-390型沒能轉正,但是該機大量的技術卻被蘇聯、美國所繼承,為以後的航空事業做出了很大的鋪墊。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炸彈的Ta-400戰略轟炸機
    說起二戰期間德國的空軍,這是一個津津有味的話題。因為二戰德國空軍定位是戰術性,其空軍主要戰術使用是支援地面部隊,對敵方的裝甲、軍事集結地等重要目標進行打擊。因此,德國空軍所建造的轟炸機基本上都是雙發中型轟炸機,比如He-111轟炸機,Ju-88轟炸機等,而德國空軍卻由於沒有遠程戰略轟炸機,在二戰前期取得的優勢在後期也開始不復存在。
  • 目標美利堅,漢斯版B-29,德國Me-264超遠程戰略轟炸機
    同樣二戰德國也有過類似遠程轟炸機方案,雖然大家在影視作品以及紀錄片中常見的是Ju 87俯衝轟炸機四處徵戰,但這並不影響德國對於大型遠程轟炸機的渴求,對於戰爭早有預判的德國早就將遠隔重洋美國列入目標。於是,一款目標明確鎖定美國本土的超遠程轟炸機就此拉開序幕,它就是漢斯版B-29——Me-264,兩者高度相似外觀最大的識別特徵就是單/雙垂尾。
  • 美利堅轟炸機,德國末日武器之Ta-400遠程戰略轟炸機
    二戰德國空軍在「閃電戰」理論的條條框框中,始終只能作為一支戰術支援型空中打擊力量,於是就有了知名度相當高的Ju88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很明顯二戰早期德國打的順風順水,陸地可以直接到達地方戰無不勝,不過在英吉利海峽碰上比法國更硬的英國空軍,用He-111這類中型轟炸機沒有達到預想效果。隨著戰爭進入對持,蘇聯、英國、美國的加入迫使德軍必須作出應對,德軍航空部提出了「美利堅轟炸機」計劃,以往不被重視的遠程轟炸能力得到響應。
  • 第三帝國的末日武器,目標美利堅,Me-264遠程戰略轟炸機發展簡史
    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就成功研製出來了能夠攜帶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就是B-29戰略轟炸機。其實在二戰期間德國也研製了一款與B-29戰略轟炸機相似的轟炸機,它就是漢斯版B-29——Me-264轟炸機,兩者在外觀上的區別倒是沒有多大,一個採用了單垂尾、一個採用了雙垂尾設計。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捋一捋Me-264轟炸機。
  • 紅色空軍的重錘,蘇聯二戰中的遠程主力雙發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
    以上轟炸機基本上都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反觀蘇聯在二戰期間出現的轟炸機,與美國、英國相比到是處於落後階段,但是蘇聯也有能拿得出手的轟炸機,其中一款就是伊爾-4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可是在二戰期間表現非常的好,經常用於打擊納粹德國境內戰略目標。今天咱們就仔細的來來聊一聊伊爾-4轟炸機。
  • 轟炸美利堅,日本六發巨獸G10N「富士山」重型戰略轟炸機
    隨後二戰軍工狂魔身份曝光的美國,打造出無數遠程戰略轟炸機對兩國展開戰略轟炸,前期由B-17、B-24等充當主力,後期由更先進載彈量更大的B-29接手。在美國長時間戰略轟炸下德國、日本叫苦不迭,雖然兩國都有意報復轟炸美國本土,但現實情況是前者和美國遠隔大西洋,後者和美國中間擺了個大平洋,想炸也是有心無力。
  • 呼嘯的惡魔,二戰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轟炸機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強、最具有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該空軍在二戰期間是非常注重戰術空軍的。其空軍當中的轟炸機、攻擊機主要是配合著陸地部隊作戰,摧毀敵方重要交通樞紐、交通線及後勤設施、軍事基地等。德國戰術空軍在二戰前期更是給世界上個一課,快速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
  • HE-177:納粹空軍唯一一種投入實戰的重型戰略轟炸機
    提起二戰時期的納粹空軍,大部分讀者首先會想起著名的BF-109和FW-190戰鬥機、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以及裝備數量最多的HE-111雙發前線轟炸機等等,可謂是一支典型的戰術型空軍。
  • 二戰納粹德國的垂死掙扎:跨時代的科幻噴氣式轟炸機Ho-229
    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下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科幻隱形轟炸機,德國納粹Ho-229。Ho-229原型機1942年至1943年,隨著盟軍在北非阿拉曼戰場、太平洋中途島海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的獲勝,軸心國集團開始呈現頹勢,納粹德國更是為了扭轉戰局開始瘋狂上馬各種擁有先進理念,但是技術很不成熟的軍事武器
  • 大西洋上空的「禿鷹」,二戰納粹的反艦利器,Fw-200偵察轟炸機
    說起二戰期間德國空軍這個話題,德國在二戰期間的空軍是專注於發展戰術空軍,其戰術使用是以空中支援和空域防衛為主。在二戰前期,德國的戰術空軍配合著陸地部隊作戰,快速突破了歐洲很多國家的防線,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德國納粹高層為了轟炸的精準度,更是選著了俯衝轟炸機,從而忽略了重型遠程轟炸機。因此,德國在二戰期間很少遂行深入敵腹地戰略目標的行動。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二戰時,由於德國被盟軍轟炸越來越扛不住,v系列遠程飛彈就應運而生,V是德語Vergeltungs waffen的首字母,意為復仇武器!1944年第一枚v1飛彈研發成功,隨後一萬多枚v1飛彈,發射到了英國本土進行轟炸,尤其是對英國倫敦民眾造成了恐慌。接著v2飛彈的研發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彈道飛彈。
  • 第三帝國的重錘,二戰中的德國轟炸機和攻擊機
    開戰初期德國最優秀的主力轟炸機,曾被譽為「萬能轟炸機」。該機按戰前追求快速的理念設計,但在實戰中不得不加裝各類設備導致性能不如預期。該機始終活躍於一線,並不斷推出改進型號,且基本設計從未變化,其產量居德國雙引擎飛機之冠。事實證明其基礎設計很好,確實不愧萬能之名。容克斯Ju 88P。
  • B-2轟炸機起源於德國,二戰時就已試飛成功,航程可達1000米
    作為美國空軍戰略遠程打擊力量之一,B-2幽靈戰略轟炸機可以稱之為美國空軍的主力和國寶。B-2採用無尾翼布局,有著非常出眾的隱身能力。作為一款戰略轟炸機,B-2在轟炸機中是非常先進的機型。
  • 二戰時期各國著名轟炸機賞析
    B-17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屬機身的4發轟炸機,採用下單翼常規氣動布局,恆速螺旋槳發動機,載彈量2噸,航程2980千米,速度每小時322至402千米,該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軍的主要戰略轟炸機,到1945年4月各型B-17轟炸機共生產了12731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型B-17轟炸機的投彈量佔美軍全部投彈總數的40%,高達64萬噸。
  • 末日神器,二戰德國百變飛翼阿拉多Ar.E.555系列轟炸機
    二戰德國跨代武器井噴式的發展,遠超時代科技時至今日還是有德國是不是得到外星科技的傳言,但不論事實如何終歸在德國設計師手上打造了無數高新產品。今天給大家來一款百變飛翼,來自二戰德國的末日神器——阿拉多Ar.E.555系列轟炸機。在此之前,德國有過一款Me-264四發遠程重型轟炸機方案,初始目標就是飛越大西洋轟炸美國本土。
  • 紅色空中堡壘,蘇聯仿製美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圖-4轟炸機發展史
    提起轟炸機,大家可能會率先想到美國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畢竟是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那麼什麼是戰略轟炸機呢?戰略轟炸機它是能夠攜帶核彈,對敵方進行核打擊。如今,戰略轟炸機已經成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打擊中關鍵的一環。雖然現在有不少國家擁有核武器,卻因缺少戰略轟炸機,就無法形成「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力量。
  • 德國的柴油怪獸,二戰時不被認可的Ju-86轟炸機,卻成就了偵察機
    眾所周知,空軍越來越受很多國家的重視,因為空軍在戰爭中可以聯合其他軍種進行作戰,具備遠程作戰、猛烈突擊能力。目前空軍當中已經發展了多個機型,其中有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預警機等。在以上機型當中,轟炸機的出現是非常的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經開始執行轟炸任務。正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促進了轟炸機的發展。
  • 萬能博士,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之一,容克斯Ju88轟炸機
    這些轟炸機更是成為了對德國、日本法西斯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作為二戰的發起國家的德國,更是出現了一些優異的轟炸機,並且在戰場上發揮了不錯的性能。在二戰期間德國更是列裝了一款「萬能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就是Ju-88轟炸機。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了解下Ju-88轟炸機的歷史。
  • 二戰時期,盟軍轟炸機機組成員最怕的並不是德國戰鬥機,而是這個
    在二戰的歷史上,陸軍的坦克、重炮,海軍的航母、戰列艦,空軍的戰鬥機、轟炸機一直都是主宰各個戰場的王者,尤其是轟炸機的出現,更是將二戰的進展推進到了高潮。縱觀二戰時各個國家的轟炸機類型,它們大體上可以分為戰術轟炸機、戰役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三種,著名機型有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美國的「B系列轟炸機」,以及納粹德國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蘇聯的Pe-8轟炸機。
  • 二戰德國的go229轟炸機有能力到達美國本土嗎?
    以二戰的所有戰機,沒有能力到達美國本土,前提是不使用航母搭載,其中包括go229轟炸機,它設計相比其二戰所有戰機超前,go229轟炸機由德國納粹首創的無尾飛翼轟炸機,網傳它是美帝b2轟炸機的前身,看到兩架機型相當,看來納粹的go229轟炸機技術是為美帝作嫁衣了,go229轟炸機在攜帶副油箱情況下,最大航程為3200公裡(搜狗數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