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動漫業界真是不掙錢,甚至為了一部作品,還要倒貼錢。累死累活也沒有什麼回報,真就為愛發電。
但是這又不現實,畢竟人都是要恰飯的。如果不掙錢,那怎麼繼續呢。
為此,業界只能壓縮成本。怎麼壓縮?減少人工單價。因此動畫人的待遇其實非常惡劣。長期加班不說,工資還低的可憐,而且一旦作畫有問題,第一個找的就是他們。真就是什麼累活都自己幹,也不會有什麼回報。
而製作動漫都會有一個預算。必須在此預算上來合理分配資源。
因此大家常常能看到一部作品前期很好,後期質量則裂谷式下降。這就是典型的預算分配不合理。而有些作品全程崩到尾,那單純是態度問題。
除了有些個別作品根本就沒考慮到預算的問題(真要認真算,一拳超人單集預算能夠製作一部JC社24集的作品),正常質量的作品單集預算在2000萬日元左右。質量上乘的FATE單集預算也不過3000萬日元。
但是問題在於同樣的預算,請不同的人製作,質量也會天差地別。因此大多數製作組為了作品質量,會花很大一部分預算在請老手上。因此能用於別的地方的預算就少得可憐。
這時,網飛突然闖入了日本動漫行業。憑藉著人傻錢多的優勢,在投資的作品上都下大手筆,收到了廣大網友的追捧。尊稱它為網飛爸爸。
JOJO不滅鑽石的總作畫監督西位輝實前不久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了網飛。她表示,網飛的動畫預算是一般動畫預算的三倍左右。
因此,很久之前,就一直流傳著網飛拯救日本動漫業界的話。但是事實上,網飛對於日本業界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幫助。
有些人可能會想,預算高了,那麼動畫人的工資待遇就好了,那麼作品質量也會相應提升,公司收入也會增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而拯救業界。我以前也是那麼想的。但是事實上沒那麼簡單。
首先,預算的確是增加了,但是動畫人的待遇沒有相應的提升,他們依舊享受著相同的待遇,卻做著可能比以前壓力還大的工作。因為網飛劇都是要一下子全集放送的,這就對於動畫人來說是個挑戰。
那麼這些預算用在了什麼地方呢?這種消息你是不會知道的,據西位輝實聽說,有些公司將這些多餘預算用於投資。更多的公司則是直接將這些預算吞入囊中。
就如之前的IG.PORT(Production I.G、Wit Studio的母公司),它就靠連著接了三部網飛的單子,成功扭轉了財政赤字,並盈利3億多日元。而霸權社也因此放棄了巨人最終季製作,轉接網飛的單子。
網飛的單子與其他作品的單子其實沒啥兩樣。IP依舊是屬於那些公司,網飛就是個投資商,因此動畫人是不會有任何利益分成的。
所以,網飛的投資,唯一的好處就是讓動畫公司得以繼續生存,但是對於動畫人來說,依舊是老樣子。動畫人們仿佛是最底層的勞動人民,不停地接受剝削,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因此網飛無法成為日本動漫行業的救世主。比起救世主,我倒是更傾向於另一個稱號——獨裁者。一個有錢有勢的獨裁者對於網飛來說再適合不過了。
也難怪西位輝實奉勸大家不要投身動漫行業。如果你覺得太抽象無法理解,那我強烈建議你去看看《不要對映像社出手》這部作品,相信你會對這個行業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今天就講到這裡,大家喜歡的可以點個讚和關注,謝謝大家。我是悸旖,大家下次再見,願世界永保和平。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