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有一部分人還不知道,我們所說的網飛實際上是一部美國影片公司。你們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是,大名鼎鼎的紙牌屋就是網飛原創的電視劇。而隨著時代的推移,網飛也逐漸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動漫產業上,並且開始了自己的布局。齊木楠雄始動篇,最近的邪神二以及還有很多其他的番劇,最後都被網飛納入到了自己營業的範疇當中。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來了,那就是網飛和傳統的電視臺放送,究竟哪一個對動漫本身更有利?
如果從觀眾的角度來考慮,那麼肯定是網飛模式更加的有利一些。畢竟一口氣將番劇全部的內容給你放上來,避免了你追番的困擾,相比對於大部分的漫迷來說這都是一個好消息吧。但是對於番劇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嗎?
很顯然,如果對於番劇來說,這種腹瀉式的更新肯定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了。首先,這種更新阻礙了製作組根據觀眾的反饋修改後續的劇情的途徑,導致了一部番劇很可能因為之前沒有發現的一個問題暴死,而另一方面,這種一次性播放的模式無疑會在曝光上減少很多。
實際上也不難發現,相比起同類型的番劇來說,除開那些少部分的小眾番,有的時候這些精良製作的番劇在播放量和追番人數上還比不上一些工人的爛番。從這個角度來考慮,這些番劇肯定是很難回本的。畢竟番劇真正大頭的收入還是在周邊等等身上,如果持續追番的人數不夠理想,那麼製作公司就很有可能無法盈利,甚至無法收回成本。
而這,就要牽扯到網飛和傳統放送不一樣的盈利模式上了。
畢竟對於網飛來說,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會員。也就是說,網飛的曝光實際上並不是依靠番劇放送時候的推薦,而是依靠網飛內部對於會員偏好而給出的推薦。這也就怪不得網飛的幾部番劇在B班的播放量和追番人數都不算是上乘的緣故了。畢竟這年頭酒香也怕巷子深。就算是獵龍飛船有著那麼大的爭議,最後不還是被掩蓋在了番劇的海洋當中?
因此,與其說是這兩種不同模式的優劣,倒不如說是這兩種模式從一開始的目標就不太一樣。傳統的放送模式,不論是為了宣傳輕小說還是原創番劇,本質上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吸引更多人的觀看。而網飛的主要目標是為了留住會員,自然是想要讓會員一次性看爽,對網飛這個網站產生好感,從而誇大會員的人數。同時,充實片庫也能夠提高會員續費的興趣,增加用戶的粘度。
而考慮到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現在的窘境,只要製作委員會當中依舊沒有動畫公司的一席之地,那麼恐怕還是網飛模式更加的適合。畢竟這種模式就意味著動畫公司能夠更快的完工,同時也能夠減少後續修改的勞動。而一口氣拿到大批量的資金對於動畫公司回血也有著奇效。說到底,去年申請的動畫公司,可不是一家兩家啊。
文:談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