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拍攝《後疫情時代》#繼《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之後,日本導演再拍攝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引發中國和日本網民兩極化討論。
如何消除世界對中國人「後疫情時代」的偏見?
從封C到復工,近一年來,國外對中國抗疫的成果都是兩極化的態度。
而這次日本人竹內亮通過三部紀錄片,輸出第三方客觀看中國抗疫的第一現場新視覺。
外國人對中國抗疫成敗多數持吃瓜群眾的態度。我們做好自己,自然會潛移默化影響國外對國人的看法。
從智能化科學抗疫到馬拉松戰役,再到各地的音樂節,開放電影院,越來越多中國抗疫結束之後的視頻和新聞衝刷著國外人的神經。
對此,吃瓜群眾有的自己放下成見,有的還是吃了半瓢瓜,有的則是在自己得了新冠之後在另外一個世界堅持他的固執己見。
我們感謝日本人竹內亮。竹內亮何許人也?有人說1個竹內亮抵得上100個方方,你怎麼看?
@上官朝夕,男,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讀書會創辦人。目前已有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500餘篇散見於百餘種文學期刊,作品多次入選10餘種權威選本。出版長篇小說《中國式蟻族》詩集《上官朝夕詩選》等。約稿私信。